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步驟:第一步,種子的處理;第二步,催芽;第三步,播種;第四步,定植;第五步,生長管理:1)供液:定植后開始供給營養液,循環供液每天每株需W-3型營養液0.2-0.5公斤;進入結果期每天每株0.5~1.0公斤;2)整枝吊蔓:當番茄高℃達0.3m時,用一條塑料繩吊蔓,上端固定在溫室骨架上;3)溫度管理: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21-24℃,超過27℃開始放風;夜間溫度控制在16-18℃;4)肥水管理:在果實膨大期,每立方米基質每次追施1.2kg消毒雞糞,以及0.5kg營養液;5)植株調整。經過本發明的無土栽培方法,番茄的生長成熟周期縮短,并且,與土壤栽培相比,產量可以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屬于農作物蔬菜栽培【技術領域】。
[0002]
【背景技術】
[0003]番茄為茄科番茄屬的草本植物,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帶,18世紀中葉始作食用栽培。我國的番茄從歐洲或東南亞傳人,到20世紀初,城市郊區始有栽培食用,50年代初迅速發展,成為主要果菜之一,番茄除春、秋露地栽培外,加以塑料大棚和溫室等保護地栽培,可以周年生產和供應。番茄既可作為蔬菜,又可作為水果食用,還可加工制成番茄醬、番茄汁等罐藏制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經科學驗證,番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每100克番茄含有如下營養成分:能量11千卡,維生素B0.06毫克,蛋白質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3克,葉酸5.6微克,膳食纖維1.9克,維生素A63微克,胡蘿卜素375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01毫克,煙酸0.49毫克,維生素C14毫克,維生素E0.42毫克,鈣4毫克磷24毫克,鉀179毫克,鈉9.7毫克,碘2.5微克,鎂12毫克,鐵0.2毫克,鋅0.12毫克,銅0.04毫克,錳0.06毫克;另外,番茄還適宜于熱性病發熱、口渴、 食欲不振、習慣性牙齦出血、貧血、頭暈、心悸、高血壓、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腎炎、夜盲癥和近視眼者食用。
[0004]番茄生根能力強,莖的任何部位只要接觸到濕潤的種植床,IOd以內就能長出新根來,所以番茄適于無土栽培。
[0005]然而,現有番茄的無土栽培仍然大多采用土壤栽培,這種傳統栽培技術,存在產量低的問題,并且生長周期長,導致經濟效益低。
[0006]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解決現有無土栽培番茄存在產量低、生長周期長、經濟效益低的技術問題,從而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8]本發明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步驟:
第一步,種子的處理:
種子用1.5%甲醒溶液浸泡30min,浸泡后取出晾干,用濕毛巾包裹悶30min,再用清水洗凈藥液,放入50°C的溫水中浸泡20min,取出浙干水分,再放入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15min ;
第二步,催芽:
將經上述步驟處理后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均勻地平鋪在干凈濕潤的紗布上,上蓋一層濕紗布,放入恒溫箱內,保存25-30 0C ;第二步,播種:
基質溫度保存在23-24°C,播種前用營養液澆透,把催芽后的種植均勻撒在基質上,然后在種子上覆蓋1-1.2cm厚的基質,上蓋地膜保溫,待50%出苗后撤下地膜,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澆營養液,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移植到大營養袋中定植;
第四步,定植:
采用立袋式定植方法,用0.1毫米厚的農膜,做成高及直徑均50厘米的直筒式塑料袋,袋內裝滿基質;定植前耙地整平,把裝好基質的袋按定植行距緊密碼放在栽培床上,定植時每袋栽兩株;
第五步,生長管理:
1)、供液:
定植后開始供給營養液,循環供液每天每株需W-3型營養液0.2-0.5公斤;進入結果期每天每株0.5~1.0公斤;
2)、整枝吊蔓:
當番茄高。C達0.3m時,用一條塑料繩吊蔓,上端固定在溫室骨架上,側枝長度為5-8cm時摘除;
3)、溫度管理: 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21-24°C,超過27°C開始放風;夜間溫度控制在16-18°C ;
4)、肥水管理:
在果實膨大期,每立方米基質每次追施1.2kg消毒雞糞,以及0.5kg營養液;
5)、植株調整:
冬春茬留7~8穗果,秋冬茬留3~4穗果。
[0009]作為優選,所述基質包括75%的中藥渣主料和25%由蛭石、促根劑、多菌靈組成的輔料,其制作方法為:將3份中藥渣粗粉碎后進行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成分腐熟曬干后與1份輔料混勻,其中,輔料的配比為:蛭石、促根劑、多菌靈=1:1.5:1.8 ;所述基質的理化性狀:容重 0.26-0.28g/cm3,中孔隙。C 70-80%,EC 值小于 2.8ms/cm, PH 值 6.8-7.2,有機質大于 450g/kg。
[0010]作為進一步優選,在開花前,基質水分含量維持在60-65%,開花坐果后基質濕度在70-75%,采收前維持在55-60%。
[0011]作為優選,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營養液與種植床面的空氣間隙小于2cm,行距50 -55cm,株距應為50-60 cm,白天溫度20-30 °C,夜間溫度15-20 °C。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經過本發明的無土栽培方法,投入成本與以往無土栽培相當,番茄的生長成熟周期縮短,并且,與土壤栽培相比,產量可以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
[00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0015]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質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實施例而已。
[0016]實施例1
該溫室番茄無土栽培,一年四季都可進行;可根據具體的溫室性能確定茬口安排,一般以冬春茬和早春茬生產為主。
[0017]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步驟:
第一步,種子的處理:
種子用1.5%甲醒溶液浸泡30min,浸泡后取出晾干,用濕毛巾包裹悶30min,再用清水洗凈藥液,放入50°C的溫水中浸泡20min,取出浙干水分,再放入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_15mino
[0018]第二步,催芽:
將經上述步驟處理后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均勻地平鋪在干凈濕潤的紗布上,上蓋一層濕紗布,放入恒溫箱內,保存28 0C。
[0019]第三步,播種:
基質溫度保存在23°C,播種前用營養液澆透,把催芽后的種植均勻撒在基質上,然后在種子上覆蓋Icm厚的基質,上`蓋地膜保溫,待50%出苗后撤下地膜,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澆營養液,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移植到大營養袋中定植;其中:所述基質包括75%的中藥渣主料和25%由蛭石、促根劑、多菌靈組成的輔料,其制作方法為:將3份中藥渣粗粉碎后進行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成分腐熟曬干后與1份輔料混勻,其中,輔料的配比為:蛭石、促根劑、多菌靈=1:1.5:1.8 ;所述基質的理化性狀:容重0.26-0.28g/cm3,中孔隙。C 70-80%,EC值小于2.8ms/cm, PH值6.8-7.2,有機質大于450g/kg。
[0020]第四步,定植:
采用立袋式定植方法,用0.1毫米厚的農膜,做成高及直徑均50厘米的直筒式塑料袋,袋內裝滿基質;定植前耙地整平,把裝好基質的袋按定植行距緊密碼放在栽培床上,定植時每袋栽兩株。
[0021]第五步,生長管理:
1)、供液:
定植后開始供給營養液,循環供液每天每株需w-3型營養液0.3公斤;進入結果期每天每株0.8公斤;簡易無土栽培,可采用人工澆灌營養液,觀察植株長勢,供一次凡爾賽營養液。
[0022]凡爾賽營養液配方:(各種化合物在I L水中的克數)
大量元素(g):
硝酸鉀0.568硝酸鈣0.710磷酸銨0.142硫酸鎂0.284氯化鐵0.112
微量元素(g):
碘化鉀 0.002 84硼酸0.000 56硫酸鋅0.000 56硫酸錳0.000 56
2)、整枝吊蔓:
當番茄高。C達0.3m時,用一條塑料繩吊蔓,上端固定在溫室骨架上,側枝長度為5-8cm時摘除;
3)、溫度管理:
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22°C,超過27°C開始放風;夜間溫度控制在16°C ;
4)、肥水管理:
在果實膨大期,每立方米基質每次追施1.2kg消毒雞糞,以及0.5kg營養液;
5)、植株調整:
冬春茬留7~8穗果,秋冬茬留3~4穗果。
[0023]在開花前,基質水分含量維持在60-65%,開花坐果后基質濕度在70-75%,采收前維持在55-60%。
[0024]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營養液與種植床面的空氣間隙小于2cm,行距50 -55cm,株距應為50-60 cm,白天溫度20-30 °C,夜間溫度15-20 °C。
[0025]本發明無土栽培與土載的比較:番茄土壤栽培:10500-2400公斤.公頃;無土栽培150000-350000公斤.公頃,可得出,無土栽培的產量比土壤栽培高達10倍以上。
[0026]另外,土壤栽培不僅產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主要是因為土壤種植時灌溉的水分、養分大量流失、滲漏、浪費很多;無土栽培可以避免養分水分的流失和滲漏,充分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0027]另外,無土栽培還省力省工、易于管理
無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力省工。澆水追肥同時解決,由供液系統定時定量供給,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澆水時,要一個個地開和堵畦口,是一項勞動強度很大的作業,無土栽培則只需開啟和關閉供液系統的閥門,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0028]另外,無土栽培還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
無土栽培使作物徹底脫離了土壤環境,因而也就擺脫了土地的約束。耕地被認為是有限的、最寶貴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尤其對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區和國家,無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義。無土栽培進入生領域后,地球上許多沙漠、荒原或難以耕種的地區,都可采用無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栽培步驟: 第一步,種子的處理: 種子用1.5%甲醒溶液浸泡30min,浸泡后取出晾干,用濕毛巾包裹悶30min,再用清水洗凈藥液,放入50°C的溫水中浸泡20min,取出浙干水分,再放入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0-15min ; 第二步,催芽: 將經上述步驟處理后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均勻地平鋪在干凈濕潤的紗布上,上蓋一層濕紗布,放入恒溫箱內,保存25-30 0C ; 第二步,播種: 基質溫度保存在23-24°C,播種前用營養液澆透,把催芽后的種植均勻撒在基質上,然后在種子上覆蓋1-1.2cm厚的基質,上蓋地膜保溫,待50%出苗后撤下地膜,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澆營養液,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移植到大營養袋中定植; 第四步,定植: 采用立袋式定植方法,用0.1毫米厚的農膜,做成高及直徑均50厘米的直筒式塑料袋,袋內裝滿基質;定植前耙地整平,把裝好基質的袋按定植行距緊密碼放在栽培床上,定植時每袋栽兩株; 第五步,生長管理: 1)、供液:` 定植后開始供給營養液,循環供液每天每株需W-3型營養液0.2-0.5公斤;進入結果期每天每株0.5~1.0公斤; 2)、整枝吊蔓: 當番茄高。C達0.3m時,用一條塑料繩吊蔓,上端固定在溫室骨架上,側枝長度為5-8cm時摘除; 3)、溫度管理: 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21-24°C,超過27°C開始放風;夜間溫度控制在16-18°C ; 4)、肥水管理: 在果實膨大期,每立方米基質每次追施1.2kg消毒雞糞,以及0.5kg營養液; 5)、植株調整: 冬春茬留7~8穗果,秋冬茬留3~4穗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包括75%的中藥渣主料和25%由蛭石、促根劑、多菌靈組成的輔料,其制作方法為:將3份中藥渣粗粉碎后進行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成分腐熟曬干后與1份輔料混勻,其中,輔料的配比為:蛭石、促根劑、多菌靈=1:1.5:1.8 ;所述基質的理化性狀:容重0.26-0.28g/cm3,中孔隙。C 70-80%,EC值小于2.8ms/cm, PH值6.8-7.2,有機質大于450g/kg。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開花前,基質水分含量維持在60-65%,開花坐果后基質濕度在70-75%,采收前維持在55_6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土番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營養液與種植床面的空氣間隙小于2cm,行距50 -55cm,株距應為50-60 cm,白天溫度20-30 °C,夜間溫度 15-20 0C0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3766199SQ201210395523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吳燕 申請人: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