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由百菌清和嘧霉胺復配而成的可濕性粉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百菌清為取代苯類廣譜性殺直童劑,可防治多種果樹、蔬菜的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葉部病害。嘧霉胺則是一種新型的苯胺基嘧啶類殺菌劑,其作用機理獨特,同時具有內吸傳導和熏蒸作用,可有效防止多種蔬菜作物的灰霉病和果樹黑星病、斑點落葉病等。單獨使用上述藥劑存在防治靶標單一,易產生抗藥性,且持效期短等弊端,故采用復配劑型以克服這類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藥劑防治靶標單一、易產生抗藥性、持效期短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擴大了殺菌譜,延緩作物對藥劑的抗藥性,提高施藥的持效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以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原料總重為100%計,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百菌清50% 75% ;
嘧霉胺5% 20% ;
分散劑3% 10% ;
濕潤劑:1% 5% ;
消泡劑HG-2 :0. 2% 1% ;
余量為填料。優選的方案為以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原料總重為100%計,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百菌清50% 70% ;
嘧霉胺5% 15% ;
分散劑5% 10% ;
濕潤劑:1% 5%;
消泡劑HG-2 :0. 3% 1% ;
余量為填料。所述分散劑為高分子萘磺酸鹽羧合物T2020,是上海統江化工生產。所述濕潤劑為烷基硫酸鹽T1010,是上海統江化工生產。所述消泡劑HG-2是上海統江化工生產。所述填料為高嶺土。
一種制備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方法,將各原料按上述重量配比進行配料混合,混合均勻后再粉碎使細度達到20 μ m以下,即得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在防治番茄灰霉病中的應用。特別是有效成分含量為85%wt的,也就是70%wt百菌清和15%wt B密霉胺的比例復配得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對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有益效果
本發明制得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藥效高、生產成本低、使用安全,且制備工藝簡單,其應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節約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一種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以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原料總重為100%計,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百菌清50% 75% ;
嘧霉胺5% 20% ;
分散劑3% 10% ;
濕潤劑1% 5% ;
消泡劑HG-2 :0. 2% 1% ;
余量為填料。優選的方案為以該二元復配可濕性劑的原料總重為100%計,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百菌清50% 70% ;
嘧霉胺5% 15% ;
分散劑5% 10% ;
濕潤劑:1% 5%;
消泡劑HG-2 :0. 3% 1% ;
余量為填料。所述分散劑為高分子萘磺酸鹽羧合物T2020。所述濕潤劑為烷基硫酸鹽T1010。所述填料為高嶺土。本發明中對于高嶺土的原料在選擇上沒有特別要求,各種類別、型號均可。一種制備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方法,將各原料按上述重量配比進行配料混合,混合均勻后再粉碎使細度達到20 μ m以下,即得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易于實施。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在防治番茄灰霉病中的應用。特別是有效成分含量為85%wt的,也就是70%wt百菌清和15%wt B密霉胺的比例復配得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對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
實施例I :
本發明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75%的百菌清、5%的嘧霉胺、5%的T1010、10%的Τ2020、0. 6%的消泡劑HG_2、4. 4%的高嶺土。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是將以上原料進行充分混合均勻,然后進入硫化床進行氣流粉碎,使其細度達到20 μ m以下,可制得80%的(百菌清75%+嘧霉胺5%)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經檢測該80%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百菌清懸浮率93%、嘧霉胺懸浮率90%、;細度99%通過22μπι篩;濕潤性< 100秒。實施例2
本發明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70%的百菌清、15%的嘧霉胺、2%的Τ1010、5%的Τ2020、0. 3%的消泡劑HG_2、7. 7%的高嶺土。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可制得85% (百菌清70%+嘧霉胺15%)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經檢測該85%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百菌清懸浮率90%、嘧霉胺懸浮率91%、;細度99%通過 22 μ m篩;濕潤性彡110秒。實施例3
本發明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60%的百菌清、20%的嘧霉胺、1%的T1010,7%的T2020、0. 2%的消泡劑HG-2、11. 8%的高嶺土。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可制得該發明的80%(百菌清60%+嘧霉胺20%)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經檢測該80%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百菌清懸浮率91%、嘧霉胺懸浮率89%,細度98%通過22 μ m篩;濕潤性彡100秒。實施例4
本發明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50%的百菌清、20%的嘧霉胺、5%的T1010、5%的Τ2020、0. 3%的消泡劑HG-2、19. 7%的高嶺土。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可制得70% (百菌清50%+嘧霉胺20%)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經檢測該70%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百菌清懸浮率90%、嘧霉胺懸浮率91%、;細度99%通過22 μ m篩;濕潤性彡110秒。實施例5
本發明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60%的百菌清、20%的嘧霉胺、4%的T1010、3%的T2020、l%的消泡劑HG_2、12%的高嶺土。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可制得80% (百菌清60%+嘧霉胺20%)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經檢測該80%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百菌清懸浮率90%、嘧霉胺懸浮率91%、;細度99%通過22 μ m篩;濕潤性彡110秒。通過以上實施例均表明,本發明百菌清·嘧霉胺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無論在技術指標還是田間藥效都有很好的效果,優于目前市場上的百菌清及嘧霉胺的可濕性粉劑及其成分單劑。本發明在生產應用中殺菌效能高,經試驗證明,對多種蔬菜的灰霉病、霜霉病、果樹黑星病,斑點落葉病等防治效果均能達到85%以上;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可用于保護和治療蔬菜灰霉病、霜霉病、疫病斑點落葉病等,特別是85% (70%百菌清+15%嘧霉胺)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對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且安全性好,對農作物無藥害。以下是本發明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間藥效試驗。I、試驗藥劑取實施例1、2、4制得的80% (75%+5%) wt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85%(70%+15%) wt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70% (50%+20%) wt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
2、對照藥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2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
3、供試作物番茄;
4、防治對象番爺灰霉病cinerea);
5、試驗設計
(1)80%wt(75%+5%)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
(2)85%wt (70%+15%)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3)70%wt (50%+20%) 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
(4)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2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
(6)對照噴施清水。6、施藥方法
采用BP-16型背負手動噴霧器噴霧,每畝兌水50Kg ;
防治效果采用以下病情指數計算,試驗數據經方差分析,用LSR法檢驗防治效果的差異顯著性。病情指數=〔Σ (各級病葉數X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X9〕X 100 防治效果=〔(對照區病情指數-處理區病情指數)/對照區病情指數〕XlOO
7、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見以下兩個表格。表I百菌清+嘧霉胺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防治番茄灰霉病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其特征在于,以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原料總重為100%計,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百菌清50% 75% ; 嘧霉胺5% 20% ; 分散劑3% 10% ; 濕潤劑:1% 5%; 消泡劑HG-2 :0. 2% 1% ; 余量為填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其特征在于,以該二元復配可濕性劑的原料總重為100%計,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為 百菌清50% 70% ; 嘧霉胺5% 15% ; 分散劑5% 10% ; 濕潤劑:1% 5%; 消泡劑HG-2 :0. 3% 1% ; 余量為填料。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劑為高分子萘磺酸鹽羧合物T2020。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濕潤劑為烷基硫酸鹽 T1010。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為高嶺土。
6.一種制備權利要求I或2所述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各原料按配方比例進行配料混合,混合均勻后再進行粉碎使細度達到20 μ m以下,即得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
7.權利要求I所述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在防治番茄灰霉病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的原料總重為100%計,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為百菌清50%~75%;嘧霉胺5%~20%;分散劑3%~10%;濕潤劑1%~5%;消泡劑HG-20.2%~1%;余量為填料。將上述原料進行混合,再進行細粉碎使細度達到20μm以下,即得本發明所述的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該二元復配可濕性粉劑可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霜霉病、果樹黑星病或斑點落葉病等,且使用安全,制備工藝簡單。
文檔編號A01N25/14GK102907431SQ20121045193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孫敬權, 徐勤江, 馬賢振, 王慧, 孫麗梅, 陳婧, 陳新合 申請人: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