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百尾參根莖育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根莖育苗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百尾參是一種苗藥,是百合科{LiIiaceae)萬壽竹屬(Disporum)多年生植物萬壽竹{Pisporum cantoniense (Lour.) Merr.)或寶擇草(JUsporum sessile (Thub.)D. Don)的根及根莖,別名又叫白味參、百尾筍、白龍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尾參喜蔭涼的環境,多生長在山坡叢林蔭處。百尾參具有潤肺止咳、健脾消積的功效,可用于虛損咳喘、痰中帶血、腸風下血、食積脹滿等癥狀,現已被貴州百靈制藥企業作為“咳速停糖漿”產品的主要配方藥材之一。由于目前市場上的百尾參多數為野生資源,人工種植較少。在人工種植過程中,育苗技術是目前研究的關鍵。對于育苗技術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種子育成幼苗,然后再進行移栽的研究上。大多數研究表明,用種子育成苗,大概需要3-6個月,出苗率為60%左右。具體表現為播種前種子需要用其他措施和激素浸種處理,并要注意種子消毒,種子易霉變;發芽到成苗的時間較長;在此發芽過程中,還需注意溫度、濕度的控制;育出幼苗的過冬能力差。綜合以上現象,用百尾參種子育成苗的育苗方法,工序復雜、出苗時間較長、出苗率底、幼苗質量較差。因此,降低成本、簡化管理、提高出苗率和幼苗質量,已成為百尾參實現人工規模化栽培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復雜性、出苗時間長和出苗率低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出苗時間短、出苗率高且幼苗素質較高的百尾參育苗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百尾參根莖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選地選取肥力良好的土壤,每畝地施用有機肥1000-1200kg、尿素40-50kg、過磷酸鈣25-35kg、硫酸鉀35-45kg,耕地、平地,后分小區;
2)根莖選擇及處理在3-4月份期間采挖根莖,然后對根莖進行分株;
3)移栽根莖將分好的根莖按照30*30cm的栽培密度移栽根莖,最后要深覆土;
4)灌溉及遮陰處理移栽完成后要灌溉,灌溉量以土壤完全濕潤為準,隨后采用黑色遮陰網進行遮陰。所述的選擇生長健康并帶有芽的根莖,對根莖進行分株處理,分株時要保證每株上都有芽,采用草木灰對分株時產生的傷口進行處理,并在5天內完成移栽。所述的黑色遮陽網為40%_60%的透光率。所述的每畝最佳施肥量為有機肥1000kg、尿素50kg、過磷酸鈣30kg和硫酸鉀40kg。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3本發明采取根莖進行育苗根莖不需復雜處理,不像種子需要進行打破休眠、浸種處理;出苗時間快,移栽后I個月左右便可出苗,比種子育成苗時間大大縮短;出苗率高,且幼苗易成活,并且在大田不需其他措施便能安全越冬;繁殖量大,每根百尾參根莖可分株1-4株,每株可繁殖出1-6棵幼苗。本發明采取草木灰進行處理根莖用草木灰處理根莖分株時的傷口,起到消毒和包括傷口的作用;同時可延長根莖的存放時間。本發明采取黑色遮陽網首先接近百尾參所需的蔭涼生長條件,到達仿野生的生長環境;其次起到保水作用,土壤不易快速缺水;并且能防止雜草的生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例I 一種百尾參根莖移栽的育苗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取肥力良好的土壤,清理土壤中的殘枝、碎石,然后每畝施用有機肥1000kg、尿素50kg、過磷酸鈣30kg、硫酸鉀40kg,施肥后用旋耕機耕地,整地、平地,按照
I.4m的寬度劃分小區;
2)根莖的選擇在每年的3-4月份采挖百尾參根莖,采挖時選擇生長健康并帶有芽的根莖,對根莖進行分株,分株時要保證每株上都有芽,米用草木灰對分株時產生的傷口進行處理,并在5天內完成移栽。3)根莖的移栽按照行距30cm、株距30cm的規格移栽,每穴深10cm,然后將處理的根莖放入穴里,用土覆蓋。4)灌溉并遮陰處理根莖移栽好后,對土壤進行灌水,灌水量以土壤完全濕潤為準,然后用木棍將透光率為60%的遮陰網撐起,固定在土地兩邊,注意木棍周圍鑲上石頭或較重的物體,以防木棍倒伏。移栽到出苗期間注意保持土壤濕度及防止雜草生長便可,無需其他管理。以上步驟即可完成百尾參根莖育苗的工序。采取上述方法,百尾參出苗率到達75%。實例2與實例I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步驟4)的操作過程中,遮陰時采用透光率為40%遮陽網,以降低光照強度,更加接近百尾參的野生環境。采用上述方法,百尾參出苗率到達80%。
權利要求
1.一種百尾參根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選地選取肥力良好的土壤,每畝地施用有機肥1000-1200kg、尿素40-50kg、過磷酸鈣25-35kg、硫酸鉀35-45kg,耕地、平地,后分小區;2)根莖選擇及處理在3-4月份期間采挖根莖,然后對根莖進行分株;3)移栽根莖將分好的根莖按照30*30cm的栽培密度移栽根莖,最后要深覆土;4)灌溉及遮陰處理移栽完成后要灌溉,灌溉量以土壤完全濕潤為準,隨后采用黑色遮陰網進行遮陰。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百尾參根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生長健康并帶有芽的根莖,對根莖進行分株處理,分株時要保證每株上都有芽,采用草木灰對分株時產生的傷口進行處理,并在5天內完成移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百尾參根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黑色遮陽網為40%-60%的透光率。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百尾參根莖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畝最佳施肥量為有機肥1000kg、尿素50kg、過磷酸鈣30kg和硫酸鉀40k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百尾參育苗的方法,該方法主要采用在3-4月份收集的百尾參根莖,對其分株并處理,然后對將要栽種的大田進行施肥,再按照30*30cm的栽培密度移栽根莖,移栽后灌溉并用黑色遮陽網進行遮陰,一個月左右變可出苗。采用本發明操作簡單,大大縮短出苗時間,提高出苗率,每株根莖的分枝數可達到2-6枝;并且節約成本和時間,提高了經濟效益;所培育出的幼苗可用于百尾參人工栽培的種植材料;育出的幼苗素質較高,生命力強,可在貴州冬季氣候條件下安全越冬;此外,本發明中采用根莖做為育苗材料,繁殖快速、繁殖量大;采用黑色遮陽網遮陰,可保持土壤水份、減少雜草生長。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19039SQ20121047439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明者黃楠, 王華磊, 趙致, 索貝貝, 徐秋云 申請人: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