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及其使用步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木移植裝置,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基于樹木移植中的吊裝保護網兜及其使用步驟。
背景技術:
樹木在移栽或運輸過程中,由于樹木樹干較粗,一般人工直接搬動會費事費力,所以樹木在轉運的過程中都會用機器將其直接吊裝,然后再進行移栽。現有樹木吊裝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傳統的樹木吊裝方式用稻草或麻片包裹樹干,然后采用鋼絲吊繩或寬帶軟繩套在稻草外面直接將樹木樹干起吊;這種方式中樹木樹干與鋼絲吊繩或寬帶軟繩直接接觸稻草繩或麻布片,而起吊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吊繩安裝位置偏離樹木重心位置,稻草繩不能有效阻止鋼絲繩對樹干的滑動;這時,樹木一旦起吊,由于受力不均,吊繩就會在樹木樹干上發生滑動,直至樹木受力平衡為止;上述過程中,與樹木樹干直接接觸的吊繩就會損傷樹皮, 而樹皮是樹木傳輸營養物質的關鍵部位,因此樹皮受到損傷后的樹木在移栽后存活率一般較低。
鑒于上述原因,園林工人有時會在樹木與吊繩或軟繩之間使用平木板,然后用釘子將木板釘在樹干上,這樣在安裝的時候吊繩或軟繩就不會直接與樹干接觸,而是通過木板間接達到固定樹木的作用。不過上述方式中釘子在釘入樹干后,樹木的樹皮仍然會受到損傷;另外,上述方式中,當樹木起吊后,其吊繩的安裝位置仍經常會出現偏離樹木重心位置的情況;這時,樹木起吊后,由于受力不均,吊繩會滑出木板,這時樹皮就會受到嚴重的損傷,導致樹木存活率偏低。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及其使用步驟,改變了樹木起吊時的主要受力位置由樹干轉移到了土球上,避免了樹干在起吊時樹皮被損傷,從而提高了樹木的存活率,降低了樹木移植成本。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接與起吊裝置相連的起吊繩以及用于包裹土球的包裹繩,在該起吊繩與包裹繩上還設置有連接環。
進一步的,上述連接環包括吊環與包裹環。
作為優選,所述吊環設置于起吊繩的兩端,同時還設置在包裹繩上,且包裹環設置于兩根包裹繩之間。
再進一步的,所述起吊繩的數量為兩根,包裹繩的數量為四根,起吊環的數量為四個,包裹環的數量為四個。
作為優選,所述包裹繩成環狀,且通過包裹環依次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起吊繩通過吊環分別連接在兩相鄰的包裹繩上,且在一根包裹繩上僅設置有一個吊環。
更進一步的,上述包裹環又包括套環與拆卸環,在四個包裹環中任意一個為拆卸環,其他三個都為套環。
作為優選,所述套環包括成梯形的導向環體以及設置于導向環體之內并于兩腰平行的擋桿。
另外,所述拆卸環包括成梯形的拆卸環體以及設置于該拆卸環體之內并與兩腰平行的擋桿,該拆卸環體的一腰為拆卸桿,該拆卸桿為一根螺栓,同時在該拆卸環體的上下兩條邊上相應位置分別設置有用于限定拆卸桿的螺栓孔與通孔。
基于吊裝土球網兜的使用步驟,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步驟為
A、將起吊繩、包裹繩、吊環、套環以及拆卸環組合成型;
B、取下從拆卸環上旋轉取下拆卸桿,并根據所需起吊的土球的大小調節包裹繩的包裹長度,然后將包裹繩張開在樹木的土球下端進行圍繞;
C、包裹繩圍繞好土球后,將拆卸桿穿過拆卸環體上的通孔并旋緊固定在螺栓孔上以使拆卸桿固定在拆卸環體上;
D、將兩個起吊繩同時固定在起吊裝置上;
E、在樹干上安裝上吊裝用保護裝置,并在其上設置上另一根吊繩,并將該吊繩固定在起吊裝置上;
F、通過起吊裝置向上拉起吊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發明設置有兩根起吊繩與四根包裹繩,能夠更好的在起吊過程中將樹木的中立分散承受,減小每一根繩索上承受的力量,能夠更好的保護繩索,進而大大的增加量了繩索的使用壽命與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2)本發明的吊環為密封吊環,能夠很好的避免吊繩或包裹繩在起吊過程中從吊環中滑落,很好的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了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保障了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3)本發明的包裹繩在吊環以及包裹環中都可以滑動,能夠自動調節自身受力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時還能通過滑動吊環與包裹環改變作用于土球底部的繩環的大小,有著更好的適應性與便捷性;
(4)本發明的包裹環上設置有擋桿,能夠很好的限制繩索在其上的固定位置,避免繩索在起吊過程中產生大幅度位移造成起吊重心偏離,能夠更好的實現對樹木的起吊;
(5)本發明的包裹環的形狀為梯形,能夠很好的對設置在其上的包裹繩進行倒向, 很好的減少了包裹繩的磨損,增大了其使用壽命,進而進一步地減少了使用成本;
(6)本發明的包裹環采用三個套環與一個拆卸環的方式進行設置,在安裝前現將拆卸環拆卸開來,使得包裹繩能夠更加容易的對放置于地上的樹木的土球進行包裹,很好的提高了包裹土球的效率;
( 7 )本發明將樹木在進行移植中的起吊方式由對樹干起吊改變為了對土球進行起吊,能夠很好的避免樹干在起吊過程中受到損傷,從而大大的提高了樹木在移植過程中的存活率,進而為樹木的移植節約了大量的成本;
(8)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跟加工的成本較低,能夠很好的進行大規模的生產與使用。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簡圖3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簡圖4為本發明的吊環的結構示意圖5為本發明的套環的結構示意圖6為本發明的拆卸環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種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及其使用步驟,改變了樹木起吊時的主要受力位置由樹干轉移到了土球上,避免了樹干在起吊時樹皮被損傷,從而提高了樹木的存活率,降低了樹木移植成本。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
如圖1、2、3、4、5、6所示,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接與起吊裝置相連的起吊繩I以及用于包裹土球的包裹繩2,在該起吊繩I與包裹繩2上還設置有連接環。
上述連接環包括吊環3與包裹環4。
作為優選,所述吊環3設置于起吊繩I的兩端,同時還設置在包裹繩2上,且包裹環4設置于兩根包裹繩2之間。
所述起吊繩I的數量為兩根,包裹繩2的數量為四根,起吊環3的數量為四個,包裹環4的數量為四個。
作為優選,所述包裹繩2成環狀,且通過包裹環4依次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起吊繩I通過吊環3分別連接在兩相鄰的包裹繩2上,且在一根包裹繩2上僅設置有一個吊環3。
上述包裹環4又包括套環與拆卸環,在四個包裹環4中任意一個為拆卸環,其他三個都為套環。
作為優選,所述套環包括成梯形的導向環體41以及設置于導向環體41之內并于兩腰平行的擋桿42。
另外,所述拆卸環包括成梯形的拆卸環體43以及設置于該拆卸環體43之內并與兩腰平行的擋桿42,該拆卸環體43的一腰為拆卸桿44,該拆卸桿44為一根螺栓,同時在該拆卸環體43的上下兩條邊上相應位置分別設置有用于限定拆卸桿44的螺栓孔與通孔。
基于吊裝土球網兜的使用步驟,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步驟為
A、將起吊繩I、包裹繩2、吊環3、套環以及拆卸環組合成型;
B、取下從拆卸環上旋轉取下拆卸桿44,并根據所需起吊的土球的大小調節包裹繩(2)的包裹長度,然后將包裹繩2張開在樹木的土球下端進行圍繞;5
C、包裹繩(2)圍繞好土球后,將拆卸桿44穿過拆卸環體43上的通孔并旋緊固定在螺栓孔上以使拆卸桿44固定在拆卸環體43上;
D、將兩個起吊繩I同時固定在起吊裝置上;
E、在樹干上安裝上吊裝用保護裝置,并在其上設置上另一根吊繩,并將該吊繩固定在起吊裝置上;
F、通過起吊裝置向上拉起吊繩。
按照上述方式便可以很好的使用本發明,同時保證了在使用本發明對樹木進行起吊時樹木在樹干平衡力的作用下不會發生傾倒,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與實用性,同時避免了起吊時的力量直接集中在樹干上,很好的保護了樹皮的完整,使得樹木在移植之后的存活率更高,節省了移植成本。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接與起吊裝置相連的起吊繩(1)以及用于包裹土球的包裹繩(2),在該起吊繩(I)與包裹繩(2 )上還設置有連接環。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環包括吊環(3)與包裹環(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環(3)設置于起吊繩(I)的兩端,同時還設置在包裹繩(2)上,且包裹環(4)設置于兩根包裹繩(2) 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繩(I) 的數量為兩根,包裹繩(2)的數量為四根,起吊環(3)的數量為四個,包裹環(4)的數量為四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繩(2) 成環狀,且通過包裹環(4)依次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繩(I) 通過吊環(3 )分別連接在兩相鄰的包裹繩(2 )上,且在一根包裹繩(2 )上僅設置有一個吊環 (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環(4) 又包括套環與拆卸環,在四個包裹環(4)中任意一個為拆卸環,其他三個都為套環。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環包括成梯形的導向環體(41)以及設置于導向環體(41)之內并于兩腰平行的擋桿(4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環包括成梯形的拆卸環體(43)以及設置于該拆卸環體(43)之內并與兩腰平行的擋桿(42),該拆卸環體(43)的一腰為拆卸桿(44),該拆卸桿(44)為一根螺栓,同時在該拆卸環體(43)的上下兩條邊上相應位置分別設置有用于限定拆卸桿(44)的螺栓孔與通孔。
10.基于吊裝土球網兜的使用步驟,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步驟為A、將起吊繩(I)、包裹繩(2)、吊環(3)、套環以及拆卸環組合成型;B、取下從拆卸環上旋轉取下拆卸桿(44),并根據所需起吊的土球的大小調節包裹繩(2)的包裹長度,然后將包裹繩(2)張開在樹木的土球下端進行圍繞;C、包裹繩(2)圍繞好土球后,將拆卸桿(44)穿過拆卸環體(43)上的通孔并旋緊固定在螺栓孔上以使拆卸桿(44)固定在拆卸環體(43)上;D、將兩個起吊繩(I)同時固定在起吊裝置上;E、在樹干上安裝上吊裝用保護裝置,并在其上設置上另一根吊繩,并將該吊繩固定在起吊裝置上;F、通過起吊裝置向上拉起吊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及其使用步驟,包括直接與起吊裝置相連的起吊繩(1)以及用于包裹土球的包裹繩(2),在該起吊繩(1)與包裹繩(2)上還設置有連接環;連接環包括吊環(3)與包裹環(4);包裹環(4)又包括套環與拆卸環,在四個包裹環(4)中任意一個為拆卸環,其他三個都為套環。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樹木移植的吊裝土球網兜及其使用步驟,改變了樹木起吊時的主要受力位置由樹干轉移到了土球上,避免了樹干在起吊時樹皮被損傷,從而提高了樹木的存活率,降低了樹木移植成本。
文檔編號A01G23/04GK102919096SQ20121047903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顏昌緒 申請人:顏昌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