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屬于藥材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何首烏,又名首烏、地精、赤斂、陳知白、紅內消,為寥科植物,以塊根入藥,是中國中藥寶庫中的一種重要藥材。具有補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瘧,潤腸通便之功效,主治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疬;痔瘡等癥。目前,何首烏的產出主要來源于野生,隨著中藥業的發展,何首烏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的何首烏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而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進行人工種植。《農業研究與應用雜志》2001年第02期公開了一種何首烏科學栽培及工藝泡制技術,根據記載,其對種植地深耕30 35cm ;但是由于耕作深度太大,不僅對耕作工具及機器的要求較高,而 且病菌侵入何首烏植株后,很難進行治理,繼而導致產量低下。此外,該栽培技術中并未公開對前茬種植地進行深耕后暴曬的時間,由于暴曬時間過長容易使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流失,暴曬時間過短又不能達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將地表的病蟲翻入土中,使其凍曬或窒息而死亡的目的。因此尋求病蟲害影響小、高質、高產以及可以大規模種植的規范化種植技術仍然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它可以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耕作深度太大,不僅對耕作工具及機器的要求較高,而且病菌侵入何首烏植株后,_鐵行治理,繼而導致產量低下及暴曬時間過長容易使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流失,暴曬時間過短又不倉腿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將地表的病蟲翻入土中,使其凍曬或窒息而死亡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構成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所述的農業防治,包括夏秋季節在前茬作物收犾后,及時深耕曬堡,暴曬土壤,其中,深耕的厚度為25 30cm ;暴曬時間為30天。本發明中所述的農業防治還包括實行壟作增加土壤耕層厚度,壟高為25cm以上;進行輪作,輪作年限為3 5年。本發明中所述的農業防治還包括選優株選擇直徑為3 3. 5_的一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藤莖作為種源;當苗高30cm時,搭設支架,使藤蔓纏繞向上生長。所述的物理防治包括何首烏種子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和消毒,其方法是將種子用50 55°C溫水浸種10分鐘。所述的化學防治還包括苗圃地土壤處理,在種植前5 7天、整地理廂前,每畝用90%晶體敵百蟲60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克,拌25公斤細土混勻后,將藥土均勻的施于耕作層內進行土壤消毒滅菌。本發明中根腐病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采取人工挖除并帶出田園燒毀,每病穴撒生石灰250克進行消毒;化學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800 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澆灌病株根部,每株用藥液O. 2 O. 4kg。上述根腐病的化學防治方法中,更優化的,采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800 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分別加入等量的40%鋅硫磷EC澆灌病株根部,每株用藥液O. 2 O. 4kg,使用效果更好。銹病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選用生物農藥抗霉菌素120每畝用藥12克兌水50 60公斤進行防治,噴霧時將藥劑噴到葉子的正反兩面;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25%粉銹寧600倍液及65%代森鋅500 800倍液60kg噴霧或畝用20%粉銹寧乳油40毫升兌水50 60公斤進行噴霧。葉斑病的防治方法化學防治畝用I :1 120的波爾多液60kg或65%代森鋅500 800倍液60kg噴霧。蚜蟲的防治方法化學防治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10%吡蟲啉 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kg,在大田生長期噴何首烏上部嫩梢嫩葉部位,苗圃育苗期噴灑全株;野蛞蝓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每畝用生石灰粉15kg撤施苗床周圍或廂面;生物防治用顆粒體病毒Gr、蘇云金氏桿菌Bt進行防治。蠐螬的防治方法化學防治栽種前畝用40%辛硫磷乳油250mL拌和25kg細土撒施入土中,何首烏大田生長期,用40%辛硫磷乳油200mL兌水200kg噴灑植株根部地面;物理防治燈光誘殺在蠐螬成蟲發生期間,在田間設置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燈高距地面I I. 2m,于每晚20點至次日清晨開燈,夜間下雨不開燈,在平壩地區每燈控制面積50畝左右;糖醋液誘殺在無條件安裝誘殺燈的地方,可采用糖醋液誘殺的辦法進行;誘殺液的配方為酒水糖:醋=1 2 3 :4,并加20%殺蟲雙水劑。所述的化學防治,最后一次施藥時間距采收期為25 30天。本發明的關鍵在于,發明人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來選擇本發明提供的何首烏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保證科學、合理、可行;保證栽培的何首烏高質、高產。生產企業可以直接根據本發明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操作,而不再需要進行新的摸索、研究;實際上對于何首烏栽培種植中的病蟲害問題,其關鍵就在于防治方法的條件選擇;如果選擇不當,要么達不到病蟲害防治效果,何首烏的產量和質量低下,要么成本高昂、又不符合規范化大面積種植要求沐發明的選擇解決了這些問題。實驗例I :深耕厚度對何首烏病蟲害防治的影響栽種前,畝用40%辛硫磷乳油250mL拌和25kg細土撒施入不同深耕厚度的土中,對蠐螬的防治效果如下表I :表I
權利要求
1.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農業防治,包括夏秋季節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曬垡,暴曬土壤,其中,深耕的厚度為25 30cm ;暴曬時間為30天。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農業防治還包括實行壟作增加土壤耕層厚度,壟高為25cm以上;進行輪作,輪作年限為3 5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農業防治還包括選優株選擇直徑為3 3. 5_的一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藤莖作為種源;當苗高30cm時,搭設支架,使藤蔓纏繞向上生長。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防治包括何首烏種子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和消毒,其方法是將種子用50 55°C溫水浸種10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I 4任一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學防治包括苗圃地土壤處理,在種植前5 7天、整地理廂前,每畝用90%晶體敵百蟲60克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克,拌25公斤細土混勻后,將藥土均勻的施于耕作層內進行土壤消毒滅菌。
6.根據權利要求I 4任一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采取人工挖除并帶出田園燒毀,每病穴撒生石灰250克進行消毒;化學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800 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澆灌病株根部,每株用藥液0. 2 0. 4kg。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銹病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選用生物農藥抗霉菌素120每畝用藥12克兌水50 60公斤進行防治,噴霧時將藥劑噴到葉子的正反兩面;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25%粉銹寧600倍液及65%代森鋅500 800倍液60kg噴霧或畝用20%粉銹寧乳油40毫升兌水50 60公斤進行噴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B十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學防治:畝用I 1 120的波爾多液60kg或65%代森鋅500 800倍液60kg噴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蚜蟲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學防治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kg,在大田生長期噴何首烏上部嫩梢嫩葉部位,苗圃育苗期噴灑全株;野蛞蝓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每畝用生石灰粉15kg撤施苗床周圍或廂面;生物防治用顆粒體病毒Gr、蘇云金氏桿菌Bt進行防治。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蠐螬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學防治栽種前畝用40%辛硫磷乳油250mL拌和25kg細土撒施入土中,何首烏大田生長期,用40%辛硫磷乳油200mL兌水200kg噴灑植株根部地面;物理防治燈光誘殺在蠐螬成蟲發生期間,在田間設置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燈高距地面I I. 2m,于每晚20點至次日清晨開燈,夜間下雨不開燈,在平壩地區每燈控制面積50畝左右;糖醋液誘殺在無條件安裝誘殺燈的地方,可采用糖醋液誘殺的辦法進行;誘殺液的配方為酒水糖醋=1 2 3 :4,并加20%殺蟲雙水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何首烏高效栽培中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包括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所述的農業防治,包括夏秋季節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曬垡,暴曬土壤,其中,深耕的厚度為25~30cm;暴曬時間為30天。本發明通過夏秋季節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曬垡,暴曬土壤,其中,深耕25~30cm;暴曬30天,這樣不僅可以在病菌侵入何首烏植株后,方便進行治理,繼而提高,而且本發明選擇的耕作深度對耕作工具及機器的要求也較低。另外,本發明對暴曬時間限定為30天,不僅不會使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流失,而且還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減小病蟲害對何首烏的影響,保證何首烏的出苗率,提高何首烏的產量。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60208SQ20121053306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
發明者張觀福 申請人: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