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包括托架、盆托和花盆,盆托套于花盆底部,盆托緊密排列放置于托架的承重面上,植物在花盆中進行栽培,種植槽通過吊運設備可實現整體移動。盆托與花盆形成一個整體,花盆延軸向與盆托易分離,側面則不易分離。盆托底面有耐磨材料,使盆托在輸送機上移動平穩。托架承重面兩側均有擋邊,盆托在托架上放置牢靠,植物不易從托架側面傾翻。托架上的盆托可整體轉移動至輸送機上,在輸送機作用下,盆托可延托架移動。將本發明應用于自動化溫室和植物工廠中栽培植物,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植物栽培自動化程度,實現動力與非動力設備分區管理,減少管理與維護費用。
【專利說明】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種植槽,具體涉及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主要用于在自動化溫室中栽培植物。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溫室中栽培植物,需要留出工作人員或設備的作業活動空間,工作人員需要進入高濕高溫環境中進行作業,人工勞動強度高,也減少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時,對植物生長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干擾。在對植物進行栽培、檢測或實驗時,較大體積儀器設備也不易進入溫室,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因此,需要一種可移動種植槽解決此類問題,它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提高植物栽培的自動化程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在溫室中栽培植物,需要進入溫室內進行人工作業,人工勞動強度和土地利用率都得不到改善,植物生長環境受到人為干擾等問題,提供了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此種植槽既可解決上述問題,也可實現動力設備與非動力設備的分
區管理。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包括:托架、花盆和盆托。盆托套于花盆底部,盆托緊密排列放置于托架的承重面上,植物在花盆中進行栽培。通過吊運設備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可實現整體移動。
[0005]所述托架為長條形框架結構。托架中間為槽形結構,槽形結構底面為承重面,盆托放置于承重面上,承重面寬度略大于盆托底面半徑。承重面兩側均有擋邊,并高出承重面,可限制盆托移動方向,也可保證植物在托架上不易從側面傾翻。承重面中間有空檔,輸送機可穿過空檔將盆托頂起,使盆托轉移至`輸送機上。托架兩端各有兩個吊耳,吊耳截面形狀為“V”形,保證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起吊運輸時與吊運設備聯接可靠。兩個吊耳內側距離大于盆托底面直徑,盆托移動時可以從兩個吊耳中間通過。托架整體經過防銹處理,以適應高溫高濕的環境。
[0006]所述盆托為圓盤形結構,底面有耐磨材料,能夠提供足夠的摩擦力,使盆托在托架的承重面上不易滑動。盆托套于花盆底部時,盆托與花盆形成一個整體,花盆延軸向與盆托易分離,側面則不易分離,盆托底面增在了與托架承重面和輸送機的接觸面,使花盆不易從托架和輸送機上側面傾翻。
[0007]所述花盆用于栽培植物。
[0008]在自動化溫室中采用本發明,設備與工人不用進入栽培區,只需將種植槽吊運出來進行作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溫室植物栽培的自動化程度,實現非動力與動力設備分區管理,減少管理與維修費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9]圖1為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示意圖;
[0010]圖2為托架示意圖;
[0011]圖3為盆托示意圖;
[0012]圖4為盆托輸送轉移示意圖。
[0013]附圖中:
[0014]1、托架;2、盆托;3、花盆;4、輸送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應用本發明的實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一步具體描述。
[0016]參見圖1和圖2,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包括:托架1、盆托2和花盆3。盆托2套于花盆I底部,盆托2緊密排列放置于托架I的承重面上,托架I承重面上可放置24個盆托2,即可栽培24盆植物。盆托2在輸送機4的作用下可延托架I移動,托架I承重面兩側均有擋邊,植物不易從托架I側面傾翻,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可通過吊運設備實現整體移動。盆托2底而有耐磨材料,與托架2承重面的摩擦力較大,盆托2不會延托架I滑動,
[0017]托架I為長條形框架結構。托架I中間為槽形結構,槽形結構底面為承重面,盆托2放置于承重面上。承重面的寬度大于盆托2底面直徑。承重面中間有空檔,以便于自動化輸送時輸送機4穿過空檔。托架I兩端各有兩個吊耳,供吊運設備吊運托架I時用。吊耳的截面為“V”型,保證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起吊運輸時與吊運設備連接可靠。托架I整體經過防銹處理,以適應溫室中高溫高濕環境。
[0018]參見圖3,盆托2為圓盤結構,底面有耐磨材,耐磨且能提供較大摩擦力,底面直徑較大,增加盆托2的穩定性。花盆3與盆托2可延軸向分離,但從側面不易分離,盆托2與花盆3形成一個整體,一起移動和輸送。盆托2底面增大了與托架I承重面和輸送機4輸送機的接觸面,保證了盆托2在托架I承重面上放置牢靠,在輸送機4上移動平穩,不易傾翻。
[0019]參見圖4,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被吊運至輸送機4上時,輸送機4寬度小于空檔的寬度,輸送機4可以穿過托架I承重面的空檔,頂起24個盆托2,24個盆托2與托架I分離,整體轉移至輸送機4上,同時,在輸送機4的作用下,24個盆托2可延托架I移動。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包括托架1、盆托2和花盆3,其特征在于:盆托2套于花盆3底部,盆托2緊密排列放置于托架I的承重面上,植物在花盆3中進行栽培,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可通過吊運設備實現整體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其特征在于:托架I為長條形框架結構,中間為槽形結構,槽形結構底面為承重面,承重面寬度大于盆托底面直徑,承重面兩側均有擋邊,高于承重面,托架I兩端各有兩個吊耳供吊運設備起吊用,托架I整體經過防銹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其特征在于:托架I承重面中間有空檔,輸送機穿過空檔可將盆托2頂起,盆托2與托架I分離,實現盆托2和花盆3轉移至輸送機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無動力可移動種植槽,其特征在于:盆托2為圓盤形結構,底面有耐磨材料,盆托2套于花盆3底部時,花盆3與盆托2延軸向易分離,從側面難分離,盆托2與花盆3形成一 個整體。
【文檔編號】A01G9/04GK103843613SQ201210598021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日
【發明者】潘海兵, 陳紅, 宗力, 萬鵬, 黎煊, 高云, 盧敏 申請人:華中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