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用菌孢子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試驗儀器,特別是指ー種食用菌孢子采集器。
背景技術:
食用菌孢子的采集是食用菌分類和遺傳育種研究中重要的操作過程;其方法是在潔凈的環境中,收集從新鮮食用菌子實體(菌蓋腹部菌褶內)子實層自然彈射出來的孢子;因為實驗室沒有專門的裝置,一般采用以下的辦法ー是利用固定物(一般采用金屬絲)將菌蓋固定于培養皿的上方,在菌蓋及培養皿的上方蓋有透明的容器或蓋子;ニ是將懸掛有耳片或菇片的鐵絲鉤用棉塞固定于內置培養基的錐形瓶中,彈射的孢子即可灑落與培養基表面。上述現有技術存在著操作繁瑣,環境條件不易控制的缺陷,往往不能采集到理想的孢 子數量,或易被其它雜菌污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食用菌孢子采集器,便于攜帶和操作,且不易染菌。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技術構思是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包括皿托、蓋裝于皿托上表面且與其外側適配的皿蓋;皿托底部內表面固定有縱向設置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上端延伸于皿托上端口外。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構思還有為便于固定柱對菌蓋實現插裝固定,優選的技術方案是,固定柱的頂端為一尖鋭的變徑部。為便于皿托底部與皿蓋實現較好的氣密(例如加入水封),以保證皿托與皿蓋組成的內環境的濕度,同時還可以較好地滿足滅菌和培養操作時皿托與皿蓋穩妥結合的需要。優選的技術方案是,皿托底端外周徑向分布有與皿蓋下端ロ適配的環形凸沿。為便于固定柱、環形凸沿與皿托的制作成型,固定柱底部、環形凸沿與皿托底部內表面米用一體化成型。為便于皿托、皿蓋、固定柱、環形凸沿的成型,同時便于對培養情況進行觀察,皿托、皿蓋、固定柱、環形凸沿采用透明玻璃為制作材質,可以顯而易見的是,考慮到器皿及內容的培養基滅菌及培養等需要,該透明玻璃應以能夠耐受常規的消毒及培養溫度為宜。為便于對菌蓋實現固定,以利于孢子的采集和培養,皿蓋內壁與固定柱頂端間隔設置。優選的技術方案是,皿蓋高度為80mm,皿托內側環形凸沿高度為50mm,外側環形凸沿高度為20mm,固定柱高度為70mm。本實用新型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在于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將菌蓋的菌褶面朝下插裝于固定柱的頂部,散落的孢子可以方便地被皿托收集,由于皿蓋及環形凸沿的作用,固定柱不易受到碰撞,收集和培養孢子時不易受到雜菌的污染,且可以對環境濕度進行獨立的控制,實現保濕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有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I、皿蓋;2、固定柱;3、皿托;4、環形凸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ー步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 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記載的內容為準,任何依據本說明書所作出的等效技術手段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的整體技術構造如圖示,其中包括皿托3、蓋裝于皿托3上表面且與其外側適配的皿蓋I ;皿托3底部內表面固定有縱向設置的固定柱2,固定柱2的上端延伸于皿托3上端口外。皿托3底端外周徑向分布有環形凸沿4。固定柱2的頂端為ー尖銳的變徑部。皿托3、皿蓋I、固定柱2、環形凸沿4采用耐高溫透明玻璃為制作材質。固定柱2底部、環形凸沿4與皿托3底部內表面采一體化成型。皿蓋I高度為80mm,皿托3內側環形凸沿高度為50mm,其外側環形凸沿的高度為20mm,固定柱2高度為70mm。
權利要求1.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包括皿托(3)、蓋裝于皿托(3)上表面且與其外側適配的皿蓋(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皿托(3)底部內表面固定有縱向設置的固定柱(2),固定柱(2)的上端延伸于皿托(3)上端口外。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2)的頂端為一尖鋭的變徑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皿托(3)底端外周徑向分布有與皿蓋(I)下端ロ適配的環形凸沿(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2)底部、環形凸沿(4)與皿托(3)底部內表面采用一體化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皿托(3)、皿蓋(I)、固定柱(2)采用透明玻璃為制作材質。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皿蓋(I)內壁與固定柱(2)頂端間隔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皿蓋(I)高度為80mm,皿托(3)內側環凸沿高度為50mm,外側環形凸沿(4)高度為20mm,固定柱(2)高度為70mmo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試驗儀器,特別是指一種食用菌孢子采集器。包括皿托、蓋裝于皿托上表面且與其外側適配的皿蓋;皿托底部內表面固定有縱向設置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上端延伸于皿托上端口外。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無專用儀器,操作繁瑣,環境條件不易控制的問題,具有孢子收集方便,不易染菌,且可以對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進行獨立的控制,可實現保濕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D93/00GK202396183SQ20122002099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7日
發明者冀宏, 姚璐曄, 徐兵 申請人:常熟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