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麥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小麥播種機,屬于播種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播種,但是傳統的機械化播種播幅窄,播種時,種子密度較大,導致果實不飽滿,果實秸桿細,秸桿易倒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撒種均勻、種子密度小的小麥播種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小麥播種機,包括耕犁、播種器和機架,耕犁和播種器安裝固定在機架上,所述播種器包括播種箱、下種管和撒種盒,下種管與耕犁固定在一起,下種管的上端安裝有播種箱,下種管的下端安裝有撒種盒,所述播種盒的開口方向與耕犁相對應。所述撒種盒的形狀為梯形,且撒種盒的底面為凸起的弧形。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麥子、谷子等糧食種子填裝到播種箱內,種子落到撒種盒內向四周分散,將種子均勻分散在播幅內,種子密度小,肥料相同時,農作物籽粒飽滿,秸桿粗壯,不易倒伏。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向示意圖。圖中1為耕犁,2為播種器,3為機架,4為播種箱,5為下種管,6為撒種盒。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小麥播種機,包括耕犁I、播種器2和機架3,耕犁I和播種器3安裝固定在機架3上,所述播種器3包括播種箱4、下種管5和撒種盒6,下種管5與耕犁I固定在一起,下種管5的上端安裝有播種箱4,下種管5的下端安裝有撒種盒6,所述播種盒6的開口方向與耕犁I相對應。所述撒種盒6的形狀為梯形,且撒種盒6的底面為凸起的弧形。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時,將機架3與拖拉機連接,種子填裝到播種箱4內,拖拉機帶動耕犁I耕地,種子由播種箱4下落到撒種盒6內,通過撒種盒6分散到播幅內,種子分散均勻,密度小,肥料相同時,農作物籽粒飽滿,秸桿粗壯,不易倒伏。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 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小麥播種機,包括耕犁(I)、播種器(2)和機架(3),其特征在于耕犁(I)和播種器(3)安裝固定在機架(3)上,所述播種器(3)包括播種箱(4)、下種管(5)和撒種盒(6),下種管(5)與耕犁(I)固定在一起,下種管(5)的上端安裝有播種箱(4),下種管(5)的下端安裝有撒種盒(6 ),所述播種盒(6 )的開口方向與耕犁(I)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麥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撒種盒(6)的形狀為梯形,且撒種盒(6)的底面為凸起的弧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小麥播種機,屬于播種機械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撒種均勻、種子密度小的小麥播種機,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耕犁和播種器安裝固定在機架上,所述播種器包括播種箱、下種管和撒種盒,下種管與耕犁固定在一起,下種管的上端安裝有播種箱,下種管的下端安裝有撒種盒,所述播種盒的開口方向與耕犁相對應,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播種。
文檔編號A01B49/04GK202652836SQ2012202527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翟戰備, 趙福海, 趙彥軍 申請人:翟戰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