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棚育苗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播種機,尤其涉及一種大棚育苗播種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與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在花卉和蔬菜的育苗工作中出現了機械化育苗的方式。但我國農民對機械化育苗設備的認可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我國農民的傳統習慣是移栽大苗,因為大苗比小苗緩苗快,而且機械化育苗成本高。當前的機械化育苗設備大都是穴盤育苗播種機,其育苗穴盤的培養穴較小,限制了秧苗的生長,不適于花卉和蔬菜的育苗工作。據調查,大部分農戶使用的培養皿為直徑較大的碗狀培養皿,顯然穴盤育苗播種機已不能滿足這些農戶的需求,而人工播種的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問題突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大棚播種機,克服現有技術設備使用的穴盤的培養穴小,限制了秧苗的生長,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售價昂貴,不能滿足普通農戶的需求。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大棚育苗播種機,包括支架、導軌、播種裝置、傳動裝置、變速裝置、搖桿機構,所述支架包括長方形框架;所述導軌固定在所述長方形框架的兩個長邊上;所述所述傳動裝置包括手動鏈輪、導軌鏈輪、傳動軸、鏈條、傳送帶、第一傳動輪及第二傳動輪,所述手動鏈輪固定在支架的所述長方形框架的長邊的一端,所述鏈條連接手動鏈輪和所述導軌鏈輪,所述傳動軸放置在所述導軌上,所述導軌鏈輪設置在所述傳動軸的兩端,所述導軌鏈輪與所述導軌相適配,所述第一傳動輪固定在所述傳動軸上,所述第二傳動輪固定在所述第一變速軸上,所述第一傳動輪與所述第二傳動輪之間為傳送帶連接;所述播種裝置固定在所述傳動軸上;所述變速裝置固定在所述播種裝置上;所述搖桿機構一端與所述變速裝置相連,所述搖桿機構另一端與所述播種裝置相連。所述支架橫跨在培養皿上,所述播種裝置通過傳動裝置的帶動可以在導軌上上往復移動,所述傳動裝置的運動可以帶動變速裝置的改變,所述變速裝置控制播種裝置的播種速度,從而實現傳動裝置的帶動播種裝置的移動速度和播裝置的播種速度的一致。所述支架包括四個支撐腿及長方形框架,所述四個支撐腿設置在所述長方形框架的四個角的下端;所述軌道固定在所述長方形框架的兩個長邊上。所述四個角的下端可以安裝滾動輪,可快速實現換行。傳動裝置可以沿著支架的長方形框架的兩個長邊上的軌道移動,從而帶動變速裝置的改變及播種裝置的移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填補了小型大棚育苗播種機方面的空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支撐架、氣泵、氣壓控制盒、吸嘴、搖桿軸、種子盒和漏斗,所述支撐架為長方體框架,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上部邊框上設置水平面板;所述氣泵、氣壓控制盒、吸嘴固定在所述水平面板上,所述氣泵與氣壓控制盒相連,所述氣壓控制盒通過氣管道與所述吸嘴相連;所述種子盒和所述漏斗設置在所述吸嘴的下方,所述種子盒和所述漏斗固定在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下部邊框上。進一步,所述搖桿機構包括四桿機構和搖桿,所述搖桿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的上部,所述搖桿軸上固定所述吸嘴;所述四桿機構一端固定在所述搖桿軸的一端,所述四桿機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變速裝置上。所述吸嘴可以根據需要吸取種子的多少來確定,氣壓控制盒上設置有氣壓控制盒開關,用于控制不同吸嘴的運行及吸嘴處的氣壓,所述氣泵上設置有氣泵開關,用于控制氣泵的開啟,所述搖桿機構可以控制吸嘴的擺動,吸附種子盒中的種子釋放在播種漏斗中。進一步,所述變速裝置包括第一變速圓錐體、第二變速圓錐體和變速帶,第一變速軸及第二變速軸,所述第一變速軸設置在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上部邊框上,所述第一變速圓錐體固定在所述第一變速軸上;所述第二變速軸設置在所述在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下部邊框上,所述第二變速圓錐體固定在所述第二變速軸上;所述變速帶連接第一變速圓錐體與第二變速圓錐體;所述四桿機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變速軸的端部。進一步,還包括覆土裝置,所述覆土裝置固定在所述播種裝置上。進一步,所述覆土裝置包括覆土漏斗、撥動片、載土臺、支撐架、帶輪、主傳動錐齒輪、主傳動錐齒輪軸、從傳動錐齒輪、從傳動錐齒輪軸,所述帶輪固定在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所述帶輪通過帶與所述變速裝置中的第二變速軸連接;所述載土臺包括側板和底板,所述覆土漏斗固定在所述側板上,所述支撐架固定在側板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設置在支撐架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與所述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相連接;所述撥動片固定在所述從傳動錐齒輪軸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與所述從傳動錐齒輪齒合。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上設置有帶輪,所述帶輪與所述變速裝置連接,帶動主傳動錐齒輪軸轉動,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前端連接主傳動錐齒輪,所述主傳動錐齒輪帶動從傳動錐齒輪旋轉,從而帶動從傳動錐齒輪軸旋轉,所述撥動片固定在所述從傳動錐齒輪軸上,實現撥動片旋轉運動覆土漏斗中落在載土臺的底板上的土撥下,實現覆土功能。
圖I為本實用新型大棚育苗播種機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大棚育苗播種機的軸測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大棚育苗播種機上播種裝置上的吸嘴、氣壓控制盒、氣泵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大棚育苗播種機覆土裝置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支架,2、培養器皿,3、手動鏈輪,4、鏈條,5、導軌,6、傳動帶,7、變速帶,8、第一變速圓錐體,9、種子盒,10、吸嘴,11、氣壓控制盒,12、氣泵,13,播種漏斗,14、四桿機構,15、覆土裝置,16、第二變速圓錐體,17、導軌鏈輪、18、傳動軸,19、第二變速軸,20、第一變速軸,21、搖桿軸,22、第一傳動輪,23、第二傳動輪,24、氣管道,25、氣壓控制和開關,26、氣泵開關,27、覆土漏斗,28、帶輪,29、主傳動錐齒輪、291、主傳動錐齒輪軸,292、從動錐齒輪,293、從傳動錐齒輪軸、30、支撐架,31、撥動片,32載土臺,33、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大棚育苗播種機,包括支架I、導軌5、播種裝置、傳動裝置、變速裝置、搖桿機構,所述支架包括長方形框架;所述導軌固定在所述長方形框架的兩個長邊上;所述傳動裝置包括手動鏈輪3、導軌鏈輪17、傳動軸18、鏈條4、傳動帶6、第一傳動輪22及第二傳動輪23,所述手動鏈輪3固定在支架的所述長方形框架的長邊的一端,所述鏈條4連接手動鏈輪3和所述導軌鏈輪17,所述傳動軸18放置在所述導軌5上,所述導軌鏈輪17設置在所述傳動軸18的兩端,所述導軌鏈輪17與所述導軌5相適配,所述第一傳動輪22固定在所述傳動軸18上,所述第二傳動輪23固定在所述第一變速軸20上,所述第 一傳動輪22與所述第二傳動輪23之間為傳送帶連接;所述播種裝置固定在所述傳動軸上;所述變速裝置固定在所述播種裝置上;所述搖桿機構一端與所述變速裝置相連,所述搖桿機構另一端與所述播種裝置相連。所述支架I包括四個支撐腿及長方形框架,所述四個支撐腿設置在所述長方形框架的四個角的下端;所述軌道固定在所述長方形框架的兩個長邊上。所述四個角的下端可以安裝滾動輪,可快速實現換行。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支撐架33、氣泵12、氣壓控制盒11、吸嘴10、種子盒9和播種漏斗13,所述支撐架33為長方體框架,所述支撐架上的部分框架上設置水平面板;所述氣泵12、氣壓控制盒11、吸嘴10固定在所述水平面板上,所述氣泵12與氣壓控制盒11相連,所述氣壓控制盒11通過氣管道24與所述吸嘴10相連,所述種子盒9和所述播種漏斗13,設置在吸嘴10的下方,所述種子盒9和所述播種漏斗13固定在所述長方體形框架的下部支架上。所述搖桿機構包括四桿機構14和搖桿軸21,所述搖桿軸21固定在所述支撐架33的上部,所述搖桿軸21上固定所述吸嘴10 ;所述四桿機構14 一端固定在所述搖桿軸21的一個端部,所述四桿機構1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變速裝置上。所述變速裝置包括第一變速圓錐體8、第二變速圓錐體16和變速帶7,第一變速軸20及第二變速軸19,所述第一變速軸20設置在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上部邊框上,所述第一變速圓錐體8固定在所述第一變速軸20上;所述第二變速軸19設置在所述在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下部邊框上,所述第二變速圓錐體16固定在所述第二變速軸19上;所述變速帶7連接第一變速圓錐體8與第二變速圓錐體16 ;所述四桿機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變速軸19的端部。所述覆土裝置15包括覆土漏斗27、撥動片31、載土臺32、支撐架30、帶輪28、主傳動錐齒輪29、主傳動錐齒輪軸291、從傳動錐齒輪292、從傳動錐齒輪軸293,所述帶輪28固定在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291,所述帶輪28通過帶與所述變速裝置中的第二變速軸19連接;所述載土臺32包括側板和底板,所述覆土漏斗27固定在所述側板上,所述支撐架30固定在側板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291設置在支撐架30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29與所述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291相連接;所述撥動片31固定在所述從傳動錐齒輪軸293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29與所述從傳動錐齒輪292齒合。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 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大棚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導軌、播種裝置、傳動裝置、變速裝置、搖桿機構,所述支架包括長方形框架;所述導軌固定在所述長方形框架的兩個長邊上;所述傳動裝置包括手動鏈輪、導軌鏈輪、傳動軸、鏈條、傳送帶、第一傳動輪及第二傳動輪,所述手動鏈輪固定在支架的所述長方形框架的長邊的一端,所述鏈條連接手動鏈輪和所述導軌鏈輪,所述傳動軸放置在所述導軌上,所述導軌鏈輪設置在所述傳動軸的兩端,所述導軌鏈輪與所述導軌相適配,所述第一傳動輪固定在所述傳動軸上,所述第二傳動輪固定在所述第一變速軸上,所述第一傳動輪與所述第二傳動輪之間為傳送帶連接;所述播種裝置固定在所述傳動軸上;所述變速裝置固定在所述播種裝置上;所述搖桿機構一端與所述變速裝置相連,所述搖桿機構另一端與所述播種裝置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大棚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裝置包括支撐架、氣泵、氣壓控制盒、吸嘴、搖桿軸、種子盒和漏斗,所述支撐架為長方體框架,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上部邊框上設置水平面板;所述氣泵、氣壓控制盒、吸嘴固定在所述水平面板上,所述氣泵與氣壓控制盒相連,所述氣壓控制盒通過氣管道與所述吸嘴相連;所述種子盒和所述漏斗設置在所述吸嘴的下方,所述種子盒和所述漏斗固定在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下部邊框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大棚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裝置包括第一變速圓錐體、第二變速圓錐體和變速帶,第一變速軸及第二變速軸,所述第一變速軸設置在所述長方體框架的上部邊框上,所述第一變速圓錐體固定在所述第一變速軸上;所述第二變速軸設置在所述在所述長方體形框架的下部邊框上,所述第一變速圓錐體固定在所述第一變速軸上;所述變速帶連接第一變速圓錐體與第二變速圓錐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大棚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桿機構包括四桿機構和搖桿,所述搖桿軸固定在所述支撐架的上部,所述搖桿軸上固定所述吸嘴;所述四桿機構一端固定在所述搖桿軸的一端,所述四桿機構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變速軸的端部。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所述大棚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覆土裝置,所述覆土裝置固定在所述播種裝置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大棚育苗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裝置包括覆土漏斗、撥動片、載土臺、支撐架、帶輪、主傳動錐齒輪、主傳動錐齒輪軸、從傳動錐齒輪、從傳動錐齒輪軸,所述帶輪固定在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所述帶輪通過帶與所述變速裝置中的第二變速軸連接;所述載土臺包括側板和底板,所述覆土漏斗固定在所述側板上,所述支撐架固定在側板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設置在支撐架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與所述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軸相連接;所述撥動片固定在所述從傳動錐齒輪軸上,所述主傳動錐齒輪與所述從傳動錐齒輪齒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棚育苗播種機,包括支架、導軌、播種裝置、傳動裝置、變速裝置、搖桿機構,所述導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播種裝置固定在所述傳動裝置上,所述傳動裝置放置在所述軌道上;所述變速裝置固定在所述播種裝置上,所述變速裝置與所述傳動裝置相連;所述傳動裝置連接變速裝置和支架;所述搖桿機構一端與變速裝置相連,所述搖桿機構另一端與播種裝置相連。該播種機填補了小型大棚育苗播種機方面的空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A01C7/20GK202697219SQ2012203442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周玉蘭, 康學超, 王震, 李圣, 李世恩 申請人:煙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