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營養料種塊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營養料種塊育苗床。
背景技術:
目前,育苗技術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育苗技術的應用給農業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進步,育苗技術用地少、省種子,便于管理和防治病蟲害。但現有的育苗設施有塑料薄膜種棚、溫室和電熱溫床等。溫室和塑料薄膜是將種子播種,通過玻璃或者塑料薄膜為育苗期提供適宜的溫度及光照等,電熱溫床造價較高,以上的方法在育苗期間均需要進行施肥等日常工作,并且大多的育苗沒有將每個秧苗分離,當育苗期結束,進行移栽的時候需要將每個秧苗在育苗床中分離出來,為后期的移栽增加了一定工作量,也有采用將秧苗種植在育苗杯內,但育苗杯采用塑料制成,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營養料種塊育苗床。本實用新型的營養料種塊育苗床,是由床體、橫向隔板、縱向隔板和營養料構成,所述的床體為頂部無蓋的長方框體,床體兩長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1、兩短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II,對應的凹槽I之間插有著橫向隔板,對應的凹槽II之間插有著縱向隔板,床體內部填充著營養料。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橫向隔板和縱向隔板交接處均設有對接口。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凹槽I和凹槽II貫通邊框上下。本實用新型一種營養料種塊育苗床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日常維護工作少,大大減少了工作量,育苗期間無需進行施肥作業,后期也無需再將其分離,直接將育苗床內的隔板撤離即可,適用范圍廣,可以進行大范圍的推廣使用,有利于節能環保。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床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縱向隔板、橫向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 4對本實用新型一種營養料種塊育苗床,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營養料種塊育苗床,是由床體1、橫向隔板2、縱向隔板3和營養料4構成,所述的床體I為頂部無蓋的長方框體,床體I兩長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I 5、兩短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II 6,對應的凹槽I 5之間插有著橫向隔板2,對應的凹槽II 6之間插有著縱向隔板3,床體I內部填充著營養料4。營養料4為現有技術,是由保水劑、生物肥、生物殺蟲劑和EM生物菌混合制成。橫向隔板2和縱向隔板3交接處均設有對接口 7,如圖3所示;所述的凹槽I 5和凹槽II 6貫通邊框上下,如圖4所示。使用時床體I被橫向隔板2和縱向隔板3將床體I分割成若干個小格子,在小格子內部填充營養料4,在每個小格子內育苗,當育苗期結束時,將橫向隔板2和縱向隔板3從床體I內部拔出,自動的分割成一個個帶有秧苗的塊體。
權利要求1.營養料種塊育苗床,是由床體(I)、橫向隔板(2)、縱向隔板(3)和營養料(4)構成,其特征在于床體(I)為頂部無蓋的長方框體,床體(I)兩長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I (5)、兩短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II (6),對應的凹槽I (5)之間插有著橫向隔板(2),對應的凹槽II (6)之間插有著縱向隔板(3),床體(I)內部填充著營養料(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營養料種塊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橫向隔板(2)和縱向隔板(3)交接處均設有對接口(7)。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營養料種塊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I(5)和凹槽II (6)貫通邊框上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營養料種塊育苗床涉及栽培技術領域,是由床體、橫向隔板、縱向隔板和營養料構成,所述的床體為頂部無蓋的長方框體,床體兩長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Ⅰ、兩短邊框的內側設有一個以上的對應凹槽Ⅱ,對應的凹槽Ⅰ之間插有著橫向隔板,對應的凹槽Ⅱ之間插有著縱向隔板,床體內部填充著營養料。本實用新型一種營養料種塊育苗床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日常維護工作少,大大減少了工作量,育苗期間無需進行施肥作業、后期也無需再將其分離,直接將育苗床內的隔板撤離即可,適用范圍廣,可以進行大范圍的推廣使用,有利于節能環保。
文檔編號A01G9/10GK202958303SQ20122074052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李中義 申請人:大慶市龍鳳區育祿種苗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