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緊湊度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木本觀賞植物栽培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緊湊度的技術方法。
背景技術:
杜醇花為杜醇花科((Ericaccae)杜醇花屬(Rhododendron)著名觀賞植物,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被譽為花中西施,以其千姿百態、花色斑斕、種類多、花期長等特點而倍受人們喜愛。我國杜鵑花栽培品種依據來源、親本、花期等可分為東鵑、西鵑、毛鵑、夏鵑等四大品種群,其中毛鵑多應用與市政綠化上,美化與綠化城市環境;東鵑、西鵑、夏鵑多用于盆栽供應市場,美化與點綴廳堂、飯店、家居環境。我國的杜鵑花產業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從兩方引進的比利時杜鵑,經過篩選和繁殖、花期控制等栽培技術的不斷善,發展到目前全國年銷售總值約4億元的產業規模,成為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杜鵑花用途如此之廣泛,沒有哪一種植物可與其相媲美。但是在其產業化過程中和市民購買回家栽培欣賞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多問題,影響其健康發展,如在修剪不當、寡照、營養不良等逆境下花芽分化率低、株型散亂徒長不美觀等問題尚無人探討研究。目前,提高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緊湊度的方法有機械、藥劑等方法,有報道多效唑可提高臘梅的花芽分化率達30-70 %,而多效唑在杜鵑花屬植物上的應用尚屬未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便、易操作、成本低的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緊湊度的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緊湊度的方法,其內容包括:杜鵑花葉面噴施多效唑,具體步驟如下:(I)將預備處理的杜鵑花進行常規修剪;(2)待修剪后的植株抽出新梢3-5cm后葉面噴灑250-300ppm多效唑I次;(3)噴后植株進形3_5小時遮光處理。2、在本發明中:預備處理的杜鵑花是指準備翌年春天開花或者當年春節催花上市的植株。3、在本發明中:在所述方法中,多效唑需用酒精充分溶解。4、在本發明中:所述的多效唑溶液需現用現配,不能久置。5、在本發明中:所述步驟⑵中,葉面噴施的多效唑以葉面全部濕潤至滴水為宜。6、在本發明中:所述步驟(3)中企業生產中進行50%的左右遮光處理,居民家中少量植株置于室內蔭涼處即可。本發明經過以下多項試驗,優選總結出上述最佳的技術參數:1、多效唑溶液體積的確定:一盆2年生盆栽杜鵑花在修剪展葉后植株葉面完全噴灑濕潤約需50ml溶液。
2、使用濃度單因子試驗:3-5月常規修剪后立即使用,取同一品種、長勢基本一致的2年生盆栽杜鵑,每處理50盆,重復三次:用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750、1000mg/l的多效唑溶液澆灌盆土,每盆使用量為50ml,以清水澆灌為對照。澆灌后對植株進行3-5小時50%的遮光處理。11月份觀察記錄花芽分化數量及其對植株冠徑和葉色、長勢、株型的影響。結果表明:所有濃度處理均顯著提高盆栽杜鵑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的緊湊度,并且使用濃度與花芽分化量和株型的緊湊程度呈明顯正相關,但濃度在500mg/I以上的處理出現植株過于緊湊、生長嚴重受抑制情況及葉色黃化無光澤等不良反應;100-500mg/l的處理,翌年的抽枝與展葉時間明顯延遲于對照;750mg/l以上的處理翌年抽枝展葉時間延遲或不能抽枝展葉,植株處于嚴重受抑、生長停滯狀態。3、使用方式與使用濃度互作實驗: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3-5月常規修剪后,待植株抽出3-5cm長的枝條時進行葉面噴灑和盆土澆灌2種使用方式的實驗,每處理50株,重復三次:設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mg/19個濃度梯度,其他同實驗2。結果表明:所有濃度處理均顯著提高盆栽杜鵑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的緊湊度,并且使用濃度與花芽分化量和株型的緊湊程度呈明顯正相關,同等濃度下盆土澆灌的使用方式對植株花芽分化和株型緊湊程度影響明顯高于葉面噴施效果,但同時影響了其葉面的光澤性和生長勢,同時也明顯延遲翌年的抽枝展葉,綜 合各方面因子考慮,葉面噴施250-300mg/l的多效唑溶液為最佳處理方式,花芽分化率比對照提高80%以上,株型緊湊美觀,葉片綠色有光澤,長勢未受明顯影響。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看出,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效果明顯、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明顯提高等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若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實施例1、設施條件下盆栽杜鵑促花及株型控制1、盆花修剪:3-5月,對計劃翌年春天或當年春節催花的植株進行常規修剪。2、多效唑溶液的配制:將多效唑以酒精溶解,配成250_300mg/l的溶液,現配現用,不宜久置。3、葉面噴施處理:用噴霧器對植株葉面進行迷霧處理,直至葉面完全濕潤為宜。4、遮光處理:用遮光率50%左右的遮陽網進行遮光處理3-5小時,后進行常規管理即可。實施例2、居民家中盆栽杜鵑促花及株型控制1、2、3 同實例 1.
4、遮光處理:將處理完的植株置于室內陰涼處3_5小時即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不是對本發明的具體限制,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及株型緊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植株常規修剪后抽枝3-5cm長時,葉面噴施多效唑濃度為250-300ppm; (2)噴后植株進行3-5小時遮光處理遮光率為50%或置于室內陰涼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及株型緊湊度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株為準備翌年春季開花或春節催花的植株。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及株型緊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多效唑溶液需用酒精充分溶解,現配現用。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及株型緊湊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葉面多效唑需噴施均勻且使葉面完全濕潤至滴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杜鵑花花芽分化率和株型緊湊度的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該方法為植株修剪后葉面噴施250-300ppm多效唑,具體步驟如下(1)將準備處理的杜鵑花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進行常規修剪;(2)在新枝抽出3-5cm時葉面噴施250-300ppm多效唑1次(3)噴施后植株進行3-5小時的遮光處理。使用本方法可使杜鵑花花芽分化率提高80%以上,并使株型緊湊美觀,大大提高了杜鵑花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本發明解決了修剪不當或逆境條件下杜鵑花花芽分化率低和株型散亂不美觀的問題,操作簡單,成本低,可推廣應用家庭及企業工廠化生產中。
文檔編號A01G7/06GK103250545SQ20131022407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7日
發明者劉曉青, 蘇家樂, 李暢, 何麗斯 申請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