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薯種薯貯藏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薯種薯貯藏的方法,屬貯藏【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甘薯種薯貯藏方法包括選種,貯藏,貯藏期管理步驟。其中:先在紙箱或木箱底部放一層厚3-5cm的紙屑或稻草,將薯塊放于無紡布購物袋中,封好口,掛好標簽,將袋子橫放于紙箱或木箱中,使袋中薯塊擺放成一層,不要重疊,然后用紙屑或稻草將空穴及箱四周內壁填充嚴實,厚度以蓋嚴袋子為宜,然后再放一層種薯,這樣一層種薯一層紙屑或稻草依次堆放,種薯擺放層數不能超過十層,在最上層種薯上蓋一層5-10cm厚的紙屑或稻草,最后將箱蓋合上,擺放于室內。貯藏后的第20-25天進行翻種檢查,撿出壞種,按同樣方法再進行貯藏。本發明具有方法簡便、省工省時、效果好、種薯新鮮、搬運方便、品種間不混雜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甘薯種薯貯藏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薯種薯貯藏的方法,屬貯藏【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甘薯又稱紅薯、紅苕、白薯、地瓜等,為旋花科甘薯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及西南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甘薯高產穩產,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用途廣泛,營養價值高。薯塊富含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既是食用、藥用及飼料作物,又是制造淀粉、酒精和糖等工業原料作物。甘薯體積大,含水量高,組織幼嫩,皮薄易破損,貯藏期間易發生冷害、干害、病害等而導致腐爛,甘薯貯藏期間正值冬季,保持適宜溫度是安全貯藏的關鍵。甘薯喜溫怕冷,貯藏溫度長期低于10°c,易發生冷害甚至凍害;溫度過高,長期高于15°C,則薯塊呼吸作用加強,會引發薯芽萌動,導致營養消耗,發生病害而爛種;甘薯貯藏的適宜濕度為80%-90%,低于80%,薯塊易失水,造成生理萎縮,易糠心和腐爛,濕度超過90%,有利于病菌繁殖,使之感病而腐爛。貯藏前期透氣不好,CO2濃度過高,易使薯塊無氧呼吸加強而產生酒味和腐爛。在寒冷地方的甘薯主產區,種薯主要通過地窖來貯藏,貯藏量大且效果好,而對于溫暖地方尤其小規模的種薯貯藏則大多采用室內堆藏法,因易受外界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效果不理想,容易造成爛薯,且管理、搬運不便。甘薯品種資源的貯藏要求更加嚴格,因每個品種資源數量少,貯藏時需完全分隔開,以免不同品種混雜。
[0003]針對上述問題,發明人經過反復研究,提供一種甘薯種薯貯藏的方法。經過文獻檢索,未見與本發明相同的公開報道。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因冬季低溫干燥影響甘薯種薯貯藏難的問題,提供一種方法簡單、保溫效果好、種薯新鮮、搬運方便、避免不同品種混雜的甘薯種薯貯藏方法。
[0005]本發明的甘薯種薯貯藏的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A.種薯選擇
選擇大小均勻,表皮光滑,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薯塊為種薯。
[0006]B.準備貯藏袋及貯藏箱
用無紡布購物袋作貯藏袋,袋的大小以能裝2-3公斤為宜;用紙屑或稻草作填充物;用紙箱或木箱作貯藏箱。
[0007]C.貯藏方法
先在紙箱或木箱底部放一層厚3-5cm的紙屑或稻草,將薯塊橫放于購物袋中,封好口,掛好標簽,將袋子橫放于紙箱或木箱中,使袋中薯塊擺放成一層,不要重疊,每層擺放的袋數根據箱子大小而定,擺好一層后用紙屑或稻草將空穴及箱四周內壁填充嚴實,以蓋嚴袋子為宜,然后再放一層種薯,這樣一層種薯一層紙屑或稻草依次堆放,種薯擺放層數不能超過十層,在最上層種薯上蓋一層5-lOcm厚的紙屑或稻草,最后將箱蓋合上,擺放于室內。
[0008]D.貯藏期管理貯藏后的第20-25天進行翻種檢查,撿出壞種,按同樣方法再進行貯藏。
[0009]本發明方法具有方法簡便、省工省時、效果好、種薯新鮮、搬運方便、品種間不混雜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
(I)貯藏時間地點
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云南農業大學魔芋研究所種薯保存室進行貯藏。
[0011](2)甘薯種薯貯藏的步驟同
【發明內容】
部分所述。
[0012](3)不同貯藏箱及填充物的貯藏效果 貯藏后,計算爛種率,結果見表1。
[0013]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薯種薯貯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步驟如下: a.種薯選擇 選擇大小均勻;表皮光滑;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薯塊為種薯; b.準備貯藏袋及貯藏箱 用無紡布購物袋作貯藏袋,袋的大小以能裝2-3公斤為宜;用紙屑或稻草作填充物;用紙箱或木箱作貯藏箱; c.貯藏方法 先在紙箱或木箱底部放一層厚3-5cm的紙屑或稻草,將薯塊橫放于購物袋中,封好口,掛好標簽,將袋子橫放于紙箱或木箱中,使袋中薯塊擺放成一層,不要重疊,每層擺放的袋數根據箱子大小而定,擺好一層后用紙屑或稻草將空穴及箱四周內壁填充嚴實,以蓋嚴袋子為宜,然后再放一層種薯,這樣一層種薯一層紙屑或稻草依次堆放,種薯擺放層數不能超過十層,在最上層種薯上蓋一層5-lOcm厚的紙屑或稻草,最后將箱蓋合上,擺放于室內; d.貯藏期管理 貯藏后的第20-25天進行翻種.檢查,撿出壞種,按同樣方法再進行貯藏。
【文檔編號】A01F25/00GK103460913SQ201310424246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7日
【發明者】楊秀蓮, 趙慶云, 謝世清, 梁艷麗, 楊燕, 孫文, 楊志豪, 徐文果, 孟春宏, 楊從興 申請人:云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