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

文檔序號:220436閱讀:412來源:國知局
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地及整地;(2)確定種植時間;(3)種薯處理;(4)施肥播種;(5)覆土施肥;(6)田間管理;(7)收獲。本發明效果明顯,操作簡單,降低農藥使用量,成本低,收率高的特點,適合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馬鈴薯種植技術與馬鈴薯的產量、病蟲害的控制等有直接關系,冬作馬鈴薯種植技術對于產量的貢獻就更為突出。冬作馬鈴薯的種植技術已有部分研究,例如在2011年馮少輝等人就申請了針對氣候適宜(無霜凍)、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人力充足、結構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區的冬作馬鈴薯種植技術專利。戴亨仁等人研究了品種和農藝措施對南方馬鈴薯抗凍效果的影響,發現品種和栽培措施對產量表現出極為顯著,施肥量與產量表現出顯著,對馬鈴薯防凍避凍安全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為冬作馬鈴薯的種植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指導,但是卻不能夠解決霜凍地區種植技術難題。
[0003]云南省馬鈴薯冬作區生產面積逐年擴大,越來越多的霜凍地區被用于冬作馬鈴薯的種植,加之常年以廂作生產為主,遭受不同程度的霜凍危害,嚴重影響著馬鈴薯的產量。應用于冬作馬鈴薯生產中防治霜凍的措施,包括覆地膜、搭防霜棚、噴施防霜劑等措施,而這些措施增加了生產投入成本,卻達不到較好的防控效果。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降低農藥使用量,成本低,收率高的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
[0005]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I)選地及整地:選`擇氣候適宜無霜凍、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人力充足、結構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塊,用大型拖拉機犁地后再用改進的微耕機開溝,行距80cm ;
[0008](2)確定種植時間:根據霜期及生產種植期合理選取種植時間,種植時間控制在霜期前一個月;
[0009](3)種薯處理:種薯打破休眠出芽后,將種薯切種每個切塊至少有I個芽眼,每個切塊重量在80g ;
[0010](4)施肥播種:在種植溝里施有機肥1.5噸/畝及種肥撒可富15:15:15 18kg/畝,硫酸鉀15kg/畝,尿素:10.5kg/畝,施好肥后按15cm株距擺種,然后覆土 7cm ;
[0011](5)覆土施肥:當出苗率達到40-50%時,對馬鈴薯苗進行覆土 5cm,當苗覆土后苗高IOcm時,追肥后再次對苗覆土 5cm,按每畝撒可富15:15:15 18kg,硫酸鉀15kg,尿素:10.5kg,進行追肥;
[0012](6)田間管理:
[0013]a灌水潤土促苗
[0014]種植后視土壤濕度、溫度來定是灌水時間與灌水量,切塊已長芽長根后才灌水;
[0015]b病蟲害防治[0016]出苗后,當發現病害和蟲害植株時,每7-8天用每畝30-40克的烯酰嗎啉或每畝100克75%的百菌清兌水噴霧防控馬鈴薯晚疫病、早疫病;每7-8天用每畝1000ml的1.8%阿維菌素或每畝100克的10%的吡蟲啉交替施藥來防控各種害蟲;同時,當植株達到50cm時,可選用矮壯素對馬鈴薯控枝,控蔓。
[0017](7)收獲
[0018]當莖葉已變黃,生長期達到110天,收獲。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效果明顯,操作簡單,降低農藥使用量,成本低,收率高等優點,適合大規模栽培。馬鈴薯出苗后覆土處理將苗埋在地下,減少了被霜凍的概率,有效的規避了霜凍,保證了成苗率,防霜效果十分明顯。本技術方案操作簡單易行,可人工或大型機械操作,便于大面積推廣運用。在低成本的條件下有效降低馬鈴薯冬作區的霜凍危害,減少防霜農藥的使用量。翻土進行覆土可以有效降低田間的雜草,減少除草劑的使用量。進行二次覆土可以有效減少青薯率,從而提高馬鈴薯的商品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21]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2](I)選地及整地:選擇氣候適宜無霜凍、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人力充足、結構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塊,用大型拖拉機犁地后再用改進的微耕機開溝,行距80cm ;
[0023](2)確定種植時間:根據霜期及生產種植期合理選取種植時間,種植時間控制在霜期前一個月;
`[0024](3)種薯處理:種薯打破休眠出芽后,將種薯切種原則是盡可能利用頂端優勢,保證每個切塊至少有I個芽眼,每個切塊重量在80g左右;
[0025](4)施肥播種:在種植溝里施有機肥1.5噸/畝及種肥撒可富15:15:15 18kg/畝,硫酸鉀15kg/畝,尿素:10.5kg/畝,施好肥后按15cm株距擺種,然后覆土 7cm ;
[0026](5)覆土施肥:當出苗率達到40-50%時,對馬鈴薯苗進行覆土 5cm,當苗覆土后苗高IOcm時,追肥后再次對苗覆土 5cm,按每畝撒可富15:15:15 18kg,硫酸鉀15kg,尿素:10.5kg,進行追肥;
[0027](6)田間管理:a灌水潤土促苗種植后視土壤濕度、溫度來定是灌水時間與灌水量,最好是切塊已長芽長根后才灌水,比較不易爛種;b病蟲害防治出苗后,當發現病害和蟲害植株時,每7-8天用每畝30-40克的烯酰嗎啉或每畝100克75%的百菌清兌水噴霧防控馬鈴薯晚疫病、早疫病;每7-8天用每畝1000ml的1.8%阿維菌素或每畝100克的10%的吡蟲啉交替施藥來防控各種害蟲;同時,當植株達到50cm時,可選用矮壯素對馬鈴薯控枝,控蔓。
[0028](7)收獲
[0029]當莖葉已變黃,生長期達到110天,收獲。
[0030]為了進一步證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進行了與傳統廂作種植的對比,具體如表1所示。
[0031]表1
[0032]
【權利要求】
1.一種冬作馬鈴薯綜合防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及整地:選擇氣候適宜無霜凍、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人力充足、結構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地塊,用大型拖拉機犁地后再用改進的微耕機開溝,行距80cm ; (2)確定種植時間:根據霜期及生產種植期合理選取種植時間,種植時間控制在霜期前一個月; (3)種薯處理:種薯打破休眠出芽后,將種薯切種每個切塊至少有I個芽眼,每個切塊重量在80g ; (4)施肥播種:在種植溝里施有機肥1.5噸/畝及種肥撒可富15:15:15 18kg/畝,硫酸鉀15kg/畝,尿素:10.5kg/畝,施好肥后按15cm株距擺種,然后覆土 7cm: (5)覆土施肥:當出苗率達到40-50%時,對馬鈴薯苗進行覆土 5cm,當苗覆土后苗高IOcm時,追肥后再次對苗覆土 5cm,按每畝撒可富15:15:15 18kg,硫酸鉀15kg,尿素:.10.5kg,進行追肥; (6)田間管理: a灌水潤土促苗 種植后視土壤濕度、溫度來定是灌水時間與灌水量,切塊已長芽長根后才灌水; b病蟲害防治 出苗后,當發現病害和蟲害植株時,每7-8天用每畝30-40克的烯酰嗎啉或每畝100克75%的百菌清兌水噴霧防控馬鈴薯晚疫病、早疫病;每7-8天用每畝1000ml的1.8%阿維菌素或每畝100克的10%的吡蟲啉交替施藥來防控各種害蟲;同時,當植株達到50cm時,選用矮壯素對馬鈴薯控枝,控蔓; (7)收獲 當莖葉已變黃,生長期達到110天,收獲。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548511SQ201310492323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1日
【發明者】于德才, 倪石建, 許永超, 邵梅, 張紅驥 申請人:云南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