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3697閱讀:1710來源:國知局
一種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為中生菌素和辛菌胺,中生菌素與辛菌胺的重量比為1:1~40,還可以含有農藥學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料,劑型可以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乳油、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微乳劑中的任一種。本發明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中生菌素、辛菌胺作用機理完全不同,復配可對病原菌多位點作用,擴大殺菌譜,提高防效,延緩抗藥性的產生。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用于防治果樹、蔬菜上的多種病害,尤其適用于果樹根癌病、姜瘟病等土傳細菌性病害,以及果樹、蔬菜等作物的根腐病等土傳真菌性病害。
【專利說明】一種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屬于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氣候條件的變化,作物土傳病害發生程度和造成的損失逐年加重,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給農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如果樹根癌病、根腐病,姜瘟病,及多種作物的枯萎病、立枯病等。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農產品的品牌推廣和集約化種植,一些地區常年連續種植單一作物,也是土傳病害更加難以根治的重要原因。
[0003]種植者不斷加大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甲霜靈、福美雙等藥劑的使用量,不僅防治效果不理想,還污染生態環境,增加成本。此外,在農作物病害中,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常常混合發生,目前生產上缺乏對混合發生病害均有良好防效的藥劑,且存在較多問題與不足,如殺細菌劑抗生素類藥劑容易產生抗藥性,銅制劑易引起作物藥害等問題,致使有些病害如果樹根癌病、姜痕病等病害發生越來越嚴重,常造成毀滅性危害。因此,迫切需要發明一種既節約高效、低毒環保,又能擴大防治譜的防治植物土傳細菌、真菌病害的農藥組合物。
[0004]中生菌素是一種新型農用抗生素,其殺菌譜廣,對農作物的細菌性病害及真菌性病害均具有較好的防效,能夠抑制細菌菌體蛋白質的合成,導致菌體死亡;對真菌孢子萌發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引起菌絲細胞內原生質凝聚,改變絲狀菌絲的形態。
[0005]辛菌胺一種環保型氨基酸類高分子聚合物殺菌劑,作用機理是親水基部分含有強烈的正電性,吸附通常呈負電的各類細菌、病毒,從而抑制細菌、病毒的繁殖,凝固病菌蛋白質,引起病菌酶變性,同時加上聚合物形成的薄膜堵塞了這部分微生物的離子通道,使其立即“窒息死亡”。對半知菌、擔子菌、鞭毛菌、子囊菌等四個亞門類真菌及多種細菌,具有極好的預防、治療、鏟除效果,長期使用不產生抗性。
[0006]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長期連續單一的使用一種藥劑,病原菌很快就會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效降低,農藥使用量增加,加劇農產品農藥殘留和生態環境的破壞。通過與作用機理完全不同的殺菌劑品種進行復配,是延緩病原菌產生抗藥性,擴大殺菌譜,延長使用壽命,降低農藥使用量的有效途徑。
[0007]現有技術中,尚未見有關于中生菌素與辛菌胺復配及應用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0008]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為了避免長期連續的使用單劑,易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效降低,農藥使用量增加 ,本發明通過對農藥組合物進行聯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和大量其它試驗,提供了一種含有中生菌素、辛菌胺兩種活性成分的具有協同增效作用的殺菌譜廣、成本低、防效好的環保型農藥殺菌組合物。
[0009]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10]一種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為中生菌素和辛菌胺,中生菌素與辛菌胺的重量比為1:1~40,優選的,為1:1~30。
[0011]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中,可以含有農藥學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料。
[0012]進一步地,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中生菌素1%~80%,辛菌胺1%~80%,余量為農藥學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料。
[0013]所述農藥學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料選自溶劑、分散劑、乳化劑、穩定劑、潤濕劑、消泡劑等及其它有助于有效成分藥效的穩定和發揮的允許使用助劑。
[0014]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可以用現有技術中已知的加工方法制備成適合農業生產使用的任意一種劑型,優選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乳油、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微乳劑。
[0015]本發明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果樹、蔬菜上的多種病害,尤其適用于果樹根癌病、姜瘟病等土傳細菌性病害,以及果樹、蔬菜等作物的根腐病等土傳真菌性病害。
[0016]本發明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中生菌素、辛菌胺作用機理完全不同,復配可對病原菌多位點作用,擴大殺菌譜,提高防效,延緩抗藥性的產生。
[0017]本發明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可以成品制劑形式提供,也可以單劑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混合,然后兌水混勻配成所需濃度,植株根部灌施。具體應用時,也可以與其它藥劑如殺蟲劑、生長調節劑、土壤調節劑、除草劑、殺線蟲劑等混合使用。
[0018]本發明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具有以下優點:1、具有協同增效作用,提高防治效果;2、擴大殺菌譜,田間病害多混合發生,中生菌素、辛菌胺混用使用能兼治真菌和細菌病害;3、兩種有效成分作用機理不同,混配使用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4、降低施藥量,減少使用次數,降低使用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0]實驗中生菌素與辛菌胺復配對病害的防治作用研究(室內毒力測定)
[0021]一、供試藥劑:中生菌素原藥,辛菌胺原藥及春雷霉素原藥,井網霉素原藥,農用鏈霉素原藥。中生圃素、春雷霉素、井R霉素、農用鏈霉素原藥直接用水溶解配成10000 μ g/mL的母液;將辛菌胺原藥用丙酮溶解,并配成10000 μ g/mL的母液,以0.2%的體積分數加入乳化劑Tween-80,于冰箱中4°C下貯藏備用。
[0022]二、供試病原菌:細菌病原菌:櫻桃根癌病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 (Smith&Town) Conn)、姜痕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真菌病原菌:蘋果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0023]三、測定方法:
[0024](I)細菌毒力測定方法
[0025]病原細菌毒力測定以櫻桃根癌病菌、姜瘟病菌為試驗材料,采用抑菌圈法對中生菌素、辛菌胺及其混配制劑進行毒力測定。
[0026]單劑毒力測定方法:
[0027]先將供試藥劑(包括中生圃素、羊圃胺、春雷霉素、井網霉素、農用鏈霉素)配制成2.0、4.0、8.0、16.0、32.0、64.0和128.0mg/kg等7個濃度梯度,取稀釋備用的菌懸液2mL(含菌量約為106CFU/mL)至直徑為90mm的培養皿中,加入已滅菌溶化的NA培養基15mL(40~50°C ),充分混勻,待其冷卻凝固后,用直徑為5mm的打孔器在每皿培養基的直徑線上1/4和3/4處分別打I個孔,每孔中各加入50 μ L營養瓊脂培養基鋪底;待其凝固后,在每個培養皿的其中I個孔分別加入70 μ L上述配制藥劑,另I孔加入無菌水作對照,每處理濃度5個重復;后將培養基在28°C下培養24~36h,量取抑菌圈直徑,取有效的3個重復的平均值為測定結果,計算相對抑制率,后將抑制率轉換為幾率值,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出抑菌幾率值與供試藥劑濃度對數的毒力回歸式,求出各藥劑對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濃度EC5tlt5試驗數據均由Microsoft Excel2003、DPS數據處理工作平臺進行統計分析。
[0028]混配劑聯合毒力測定:
[0029]在單劑毒力測定的基礎上,將供混配的中生菌素、辛菌胺分別按其EC5tl值劑量按重量比例分別設置 5: 1、2: 1、1: 1、1: 2、1: 5、1: 10、1: 15、1: 20、1: 25、I: 30,1: 35、1: 40,1: 45、1: 50共14個配比,按不同配比配制成最終質量濃度為
2.0,4.0,8.0,16.0,32.0、64.0和128.0mg/kg7個系列濃度的含藥NA培養基,確定藥劑對病原菌生長的抑制率。每處理(每菌株每濃度水平)重復4次。通過病原菌生長抑制概率值和藥劑濃度對數值之間的線性回歸分析,求出混配藥劑對病原菌的有效抑制中濃度EC5tl值和CTC值,以不加藥劑的NA培養基作為對照。
[0030](2)真菌毒力測定方法
[0031]病原真菌毒力測定以蘋果根腐病菌為試驗材料,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對中生菌素、辛菌胺及其混配制劑進行毒力測定。
[0032]單劑毒力測定方法:將病原菌于PDA培養基上26°C預培養5d,用直徑7mm的打孔器在靠近菌落邊緣的同一圓周上`打取菌餅,接種到含有不同藥劑(包括中生菌素、辛菌胺、春雷霉素、井岡霉素、農用鏈霉素)濃度(0.25,0.5,1.0,2.0,4.0,8.0,16.0mg/kg等7個濃度梯度)的培養基平板上,每皿一片,置于26°C恒溫箱內培養4d,用十字交叉法測定各處理的菌落生長直徑,以清水為對照,每濃度處理重復4次。測定菌落徑向線性生長量,確定藥劑對菌落生長的抑制率。通過菌絲生長抑制概率值和藥劑濃度對數值之間的線性回歸分析,求出各藥劑對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濃度(EC5tl值)。
[0033]混配劑聯合毒力測定:
[0034]在單劑毒力測定的基礎上,將供混配的中生菌素、辛菌胺分別按其EC5tl值劑量按重量比例分別設置 5: 1、2: 1、1: 1、1: 2、1: 5、1: 10、1: 15、1: 20、1: 25、I: 30,1: 35、1: 40,1: 45、1: 50共14個配比,按不同配比配制成最終質量濃度為
0.25,0.5、1.0,2.0,4.0,8.0、16.0mg/kg7個系列濃度的含藥PDA培養基,確定藥劑對菌落生長的抑制率。每處理(每菌株每濃度水平)重復4次。通過菌絲生長抑制概率值和藥劑濃度對數值之間的線性回歸分析,求出混配藥劑對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濃度EC5tl值和CTC值,以不加藥劑的PDA培養基作為對照。
[0035](3)數據統計分析
[0036]試驗數據均由Microsoft Excel2003、DPS數據處理工作平臺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出每種藥劑的EC5tl值、95%置信限。利用孫云沛法(1960)計算混配劑的共毒系數,根據共毒系數大小評價混配劑的增效作用。[0037]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各藥劑抑制率:
[0038]抑制生長率(%)=[(對照抑菌圈直徑-處理抑菌圈直徑)/ (對照抑菌圈直徑_5mm打孔直徑)]X 100
[0039]抑制生長率(%) = [(對照菌落直徑-處理菌落直徑)/(對照菌落直徑-菌餅直徑)]X100
[0040]毒力指數TI=(標準藥劑EC5tl/供試藥劑EC5tl) X 100
[0041]混配劑實際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EC5tl/混配制劑EC5tl) X 100
[0042]混配劑理論毒力指數TTI=單劑A的TI XPA+單劑B的TI XPB (PA和PB分別為混配劑中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
[0043]共毒系數CTC=混配劑的實際毒力指數ATI/混配劑的理論毒力指數TTI X 100
[0044]增效作用判斷:CTC ^ 120,具有增效作用;80 < CTC < 120,為相加作用;CTC≤80,為拮抗作用。
[0045](4)結果與分析:如表1~表6所不。
[0046]表1 5種藥劑對櫻桃根癌病菌的毒力測定結果
[0047]
【權利要求】
1.一種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為中生菌素和辛菌胺,中生菌素與辛菌胺的重量比為1:1~4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中生菌素1%~80%,辛菌胺1%~80%,余量為農藥學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乳油、水乳劑、水分散粒劑或微乳劑。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的:中生菌素1%,辛菌胺2%,烷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2%,木質素磺酸鈉3%,十二烷基硫酸鈉3%,白碳黑20%,余量為高嶺土。
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懸浮劑,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的:中生菌素1%,辛菌胺20%,烷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亞甲基雙萘磺酸鈉3%,黃原膠2%,丙三醇4%,余量為水。
6.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乳油,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的:中生菌素1%,辛菌胺10%,環己烷25%,農乳600號3%,蓖麻油聚乙二醇縮合5%,丙三醇4%,余量為二甲苯。
7.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水乳劑,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的:中生菌素1%,辛菌胺15%,環己烷20%,農乳600號3%,蓖麻油聚乙二醇縮合5%,烷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5%,余量為水。
8.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水分散粒劑或微乳劑; 當劑型為水分散粒劑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的:中生菌素1%,辛菌胺5%,烷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5%,木質素磺酸鈉5%,亞甲基雙萘磺酸鈉2%,硫酸銨3%,白碳黑30%,余量為碳酸鈣; 當劑型為微乳劑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組成的:中生菌素1%,辛菌胺25%,環己烷15%,農乳600號3%,蓖麻油聚乙二醇縮合5%,異丙醇15%,余量為水。
9.權利要求1~8所述的含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果樹、蔬菜上的病害中的應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為果樹根癌病、根腐病、姜瘟病。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548855SQ201310574370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范昆, 曲健祿, 張瓊, 武海斌, 王中堂 申請人: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