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屬于三七加工工藝【技術領域】;可控的活性三七制作方法包括前處理、預冷凍、升華干燥、解析和出料包裝五個步驟,本方法采用現代傳感技術與凍干技術相結合,準確控制加工過程的溫度和濕度,無需設定時間,冷凍過程和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節約能源,經本方法處理的活性三七細粉含有的活性成分不被破壞,復水性好,易粉碎,保質期長,同時,本方法簡單,實用性強,適用于大規模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屬于三七加工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三七,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除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腫等藥用功效之外,現代研究表明——三七還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腫瘤、降血壓、降血糖、鎮靜安神、增強免疫及美容等廣泛的生理保健功能,是一種非常有開發價值的保健食品資源。
[0003]由于三七獨特明顯的功效,不斷被拓展用途,保健、化工、醫療用量持續上升,尤其是我國進入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相關研發產品層出不窮,且需求量巨大。三七作為名貴中藥材,經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采用傳統的日曬或者烘烤的三七加工方法極易破壞其內含的皂苷和揮發油等活性成分,影響三七的藥用價值和療效,導致資源的浪費;同時,由于加工得到的三七太硬,難于粉碎,致使家庭、個人自用不方便,且口感太苦,制約了其保健功能的推廣應用。再就是傳統加工方式,會導致三七中的活性成分破壞損失,造成資源浪費,成品質量下降。
[0004]而鮮三七,則由于保存困難,而無法直接使用;目前,也有一些專利采用冷凍干燥的方法加工鮮三七,然而,在加工過程中需工時時間較長,解析溫度高達120°C,此溫度下制備的“活性三七”很難保持鮮三七的基本活性,而且會導致三七的焦化,另外,在加工過程中,溫度和濕度不易控制,往往采用目測的方法或者設定較長的時間,不能準確控制加工過程,同時,也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給加工過程帶來很不便,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0005]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采用現代傳感技術與凍干技術相結合,準確控制加工過程的溫度和濕度,無需設定時間,冷凍過程和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節約能源,經本方法處理的活性三七細粉含有的活性成分不被破壞,復水性好,易粉碎,保質期長,同時,本方法簡單,實用性強,適用于大規模生產。
[0006]本發明所述的活性三七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一、前處理:采挖后的新鮮三七根,經分選挑揀,將鮮三七根所附的剪口、須根、絨根分離剔除后,得到三七主根,清洗除去表面附著物,浙干表面水分,制成切片,選用非規范、非完整的殘片或者鮮三七的條根,將其攪碎成泥漿狀,泥漿狀厚度為3-5毫米,將針狀溫濕度傳感器貫穿于三七泥漿中;
二、預冷凍:首先,將物料環境溫度設定為40-50°C,采用間歇式制冷,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在低溫條件下,三七泥漿變為固體,當三七泥漿中心溫度達到20-25°C時,預冷凍過程結束;
三、升華干燥:將預冷凍好的三七泥漿固體,鋪平放置于由導熱材料制成的臺盤上,鋪料厚度控制在1.5-5cm,移至真空干燥室內;密閉后,開始抽真空,保持內部真空壓力30~70帕,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同時,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首先,設置溫度為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o°c時,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20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20°C時,再次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40°C ;直至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40°C,升華過程結束;
四、解析:保持臺盤溫度為40°C,繼續給臺盤供熱和,同時,進一步降低真空度,在升華過程中,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的水分進行檢測,直至物料水分達到5%~10%時,解析過程結束;
五、出料包裝:解析結束后,停止加熱,排放真空后出料,篩去細粉后,將細粉再經超細粉碎機細粉碎后得到的三七超細粉,填充包裝成條形復合膜軟袋,再用禮品盒包裝。
[0007]所述的溫濕度傳感器采用橫向和縱向交錯排列,相鄰溫濕度傳感器之間的間距為2-5暈米。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方法采用現代傳感技術與凍干技術相結合,準確控制加工過程的溫度和濕度,無需設定時間,冷凍過程和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節約能源,經本方法處理的活性三七細粉含有的活性成分不被破壞,復水性好,易粉碎,保質期長,同時,本方法簡單,實用性強,適用于大規模生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0011]如圖1所示: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一、前處理:采挖后的新鮮三七根,經分選挑揀,將鮮三七根所附的剪口、須根、絨根分離剔除后,得到三七主根,清洗除去表面附著物,浙干表面水分,制成切片,選用非規范、非完整的殘片或者鮮三七的條根,將其攪碎成泥漿狀,泥漿狀厚度為3-5毫米,將針狀溫濕度傳感器貫穿于三七泥漿中;
二、預冷凍:首先,將物料環境溫度設定為40_50°C,采用間歇式制冷,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在低溫條件下,三七泥漿變為固體,當三七泥漿中心溫度達到20_25°C時,預冷凍過程結束;
三、升華干燥:將預冷凍好的三七泥漿固體,鋪平放置于由導熱材料制成的臺盤上,鋪料厚度控制在1.5-5cm,移至真空干燥室內;密閉后,開始抽真空,保持內部真空壓力30~70帕,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同時,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首先,設置溫度為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0°C時,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20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20°C時,再次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40°C ;直至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40°C,升華過程結束;
四、解析:保持臺盤溫度為40°C,繼續給臺盤供熱和,同時,進一步降低真空度,在升華過程中,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的水分進行檢測,直至物料水分達到5%~10%時,解析過程結束;
五、出料包裝:解析結束后,停止加熱,排放真空后出料,篩去細粉后,將細粉再經超細粉碎機細粉碎后得到的三七超細粉,填充包裝成條形復合膜軟袋,再用禮品盒包裝。
[0012]為了準確測量,所述的溫濕度傳感器可以采用橫向和縱向交錯排列,相鄰溫濕度傳感器之間的間距為2-5毫米。
[0013]實施例1:
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一、前處理:采挖后的新鮮三七根,經分選挑揀,將鮮三七根所附的剪口、須根、絨根分離剔除后,得到三七主根,清洗除去表面附著物,浙干表面水分,制成切片,選用非規范、非完整的殘片或者鮮三七的條根,將其攪碎成泥漿狀,泥漿狀厚度為3毫米,將針狀溫濕度傳感器貫穿于三七泥漿中;為了準確測量,所述的溫濕度傳感器可以采用橫向和縱向交錯排列,相鄰溫濕度傳感器之間的間距為2毫米;
二、預冷凍:首先,將物料環境溫度設定為40°C,采用間歇式制冷,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在低溫條件下,三七泥漿變為固體,當三七泥漿中心溫度達到20°C時,預冷凍過程結束; 三、升華干燥:將預冷凍好的三七泥漿固體,鋪平放置于由導熱材料制成的臺盤上,鋪料厚度控制在1.5cm,移至真空干燥室內;密閉后,開始抽真空,保持內部真空壓力30帕,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同時,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首先,設置溫度為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0°C時,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2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20°C時,再次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40°C;直至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40°C,升華過程結束;
四、解析:保持臺盤溫度為40°C,繼續給臺盤供熱和,同時,進一步降低真空度,在升華過程中,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的水分進行檢測,直至物料水分達到5 %時,解析過程結束;
五、出料包裝:解析結束后,停止加熱,排放真空后出料,篩去細粉后,將細粉再經超細粉碎機細粉碎后得到的三七超細粉,填充包裝成條形復合膜軟袋,再用禮品盒包裝。
[0014]實施例2:
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一、前處理:采挖后的新鮮三七根,經分選挑揀,將鮮三七根所附的剪口、須根、絨根分離剔除后,得到三七主根,清洗除去表面附著物,浙干表面水分,制成切片,選用非規范、非完整的殘片或者鮮三七的條根,將其攪碎成泥漿狀,泥漿狀厚度為5毫米,將針狀溫濕度傳感器貫穿于三七泥漿中;為了準確測量,所述的溫濕度傳感器可以采用橫向和縱向交錯排列,相鄰溫濕度傳感器之間的間距為5毫米;
二、預冷凍:首先,將物料環境溫度設定為50°C,采用間歇式制冷,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在低溫條件下,三七泥漿變為固體,當三七泥漿中心溫度達到25°C時,預冷凍過程結束;
三、升華干燥:將預冷凍好的三七泥漿固體,鋪平放置于由導熱材料制成的臺盤上,鋪料厚度控制在5cm,移至真空干燥室內;密閉后,開始抽真空,保持內部真空壓力70帕,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同時,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首先,設置溫度為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0°C時,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2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20°C時,再次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40°C;直至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40°C,升華過程結束;
四、解析:保持臺盤溫度為40°C,繼續給臺盤供熱和,同時,進一步降低真空度,在升華過程中,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的水分進行檢測,直至物料水分達到10 %時,解析過程結束;
五、出料包裝:解析結束后,停止加熱,排放真空后出料,篩去細粉后,將細粉再經超細粉碎機細粉碎后得到的三七超細粉,填充包裝成條形復合膜軟袋,再用禮品盒包裝。
[0015]實施例3:
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一、前處理:采挖后的新鮮三七根,經分選挑揀,將鮮三七根所附的剪口、須根、絨根分離剔除后,得到三七主根,清洗除去表面附著物,浙干表面水分,制成切片,選用非規范、非完整的殘片或者鮮三七的條根,將其攪碎成泥漿狀,泥漿狀厚度為4毫米,將針狀溫濕度傳感器貫穿于三七泥漿中;為了準確測量,所述的溫濕度傳感器可以采用橫向和縱向交錯排列,相鄰溫濕度傳感器之間的間距為3毫米;
二、預冷凍:首先,將物料環境溫度設定為45°C,采用間歇式制冷,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在低溫條件下,三七泥漿變為固體,當三七泥漿中心溫度達到23°C時,預冷凍過程結束;
三、升華干燥:將預冷凍好的三七泥漿固體,鋪平放置于由導熱材料制成的臺盤上,鋪料厚度控制在3cm,移至真空干燥室內;密閉后,開始抽真空,保持內部真空壓力50帕,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同時,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首先,設置溫度為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0°C時,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2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20°C時,再次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40°C;直至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40°C,升華過程結束;` 四、解析:保持臺盤溫度為40°C,繼續給臺盤供熱和,同時,進一步降低真空度,在升華過程中,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的水分進行檢測,直至物料水分達到8%時,解析過程結束;
五、出料包裝:解析結束后,停止加熱,排放真空后出料,篩去細粉后,將細粉再經超細粉碎機細粉碎后得到的三七超細粉,填充包裝成條形復合膜軟袋,再用禮品盒包裝。
[0016]對比性實驗:
選取經過本方法處理的鮮三七與普通鮮三七、傳統方法處理的三七進行比較:活性三七的皂苷成分Rgl、Rbl、Rl含量分別為3.73%、3.26%、1.13%,而傳統干燥的干三七的皂苷成分Rgl、Rbl、Rl含量分別為2.64%、2.16%、0.69%。通過比較得出:經過本方法處理的鮮三七中的皂苷成分Rgl、Rbl、Rl含量明顯高于傳統方法處理過的三七。
[0017]活性三七具有以下特點:活性成分損失少,外觀形態基本不變,氣味色澤基本不變,組織疏松易粉碎,復水性好易浸泡,口感適宜(甘苦回甜)易接受,含水率低易保藏。因此,活性三七可代替鮮品三七使用。
[0018]本發明以鮮三七為原料,對鮮三七進行冷凍,將三七主根冷凍至_25°C的共晶點以下,將鮮三七中的水分凍結成冰晶(固態)后,再在低溫條件下抽真空,讓冰晶直接升華成氣態抽走,達到脫水干燥的目的。使得三七中的熱敏物質不會變性,其物理、化學、生物學特性等能夠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因此,具有了其他干燥方法無法比擬的優點。[0019]本方法得到的三七根,具有高活性成分含量和低含水量、易保存易粉碎的特性,而被冠之以“活性三七”的稱謂。
[0020]本方法采用現代傳感技術與凍干技術相結合,準確控制加工過程的溫度和濕度,無需設定時間,冷凍過程和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節約能源,經本方法處理的活性三七細粉含有的活性成分不被破壞,復水性好,易粉碎,保質期長,同時,本方法簡單,實用性強,適用于大規模生產。
[0021]本發明通過附圖進行說明的,在不脫離本發明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發明專利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代替,因此,本發明專利不局限于所公開的具體實施過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發明專 利權利要求范圍內的全部實施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制作方法按照下面步驟進行: 一、前處理:采挖后的新鮮三七根,經分選挑揀,將鮮三七根所附的剪口、須根、絨根分離剔除后,得到三七主根,清洗除去表面附著物,浙干表面水分,制成切片,選用非規范、非完整的殘片或者鮮三七的條根,將其攪碎成泥漿狀,泥漿狀厚度為3-5毫米,將針狀溫濕度傳感器貫穿于三七泥漿中; 二、預冷凍:首先,將物料環境溫度設定為40-50°C,采用間歇式制冷,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在低溫條件下,三七泥漿變為固體,當三七泥漿中心溫度達到20-25°C時,預冷凍過程結束; 三、升華干燥:將預冷凍好的三七泥漿固體,鋪平放置于由導熱材料制成的臺盤上,鋪料厚度控制在1.5-5cm,移至真空干燥室內;密閉后,開始抽真空,保持內部真空壓力30~70帕,加熱過程采用間歇式進行,同時,通過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內部的溫度進行監控;首先,設置溫度為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0°C時,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200C ;待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20°C時,再次調整溫度設置,增加為40°C ;直至三七泥漿固體中心溫度達到40°C,升華過程結束; 四、解析:保持臺盤溫度為40°C,繼續給臺盤供熱和,同時,進一步降低真空度,在升華過程中,利用溫濕度傳感器對三七泥漿固體的水分進行檢測,直至物料水分達到5%~10%時,解析過程結束; 五、出料包裝:解析 結束后,停止加熱,排放真空后出料,篩去細粉后,將細粉再經超細粉碎機細粉碎后得到的三七超細粉,填充包裝成條形復合膜軟袋,再用禮品盒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的活性三七細粉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濕度傳感器采用橫向和縱向交錯排列,相鄰溫濕度傳感器之間的間距為2-5毫米。
【文檔編號】A23P1/06GK103610720SQ201310575489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8日
【發明者】向昌萬, 楊啟恒, 馮光泉, 周家明, 趙愛 申請人:云南同根三七產業有限公司, 文山學院文山三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