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

文檔序號:227317閱讀:853來源:國知局
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其原料和重量份數包括: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10~30份;乙蒜素10~30份;左旋α-松油醇5~10份;所述的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的液體,生產方法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乙蒜素和左旋α-松油醇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裝到容器,得到產品。本發明藥物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0%,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90%以上。
【專利說明】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水稻防病劑,特別是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紋枯病,為我國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我國各稻區均有分布,但以長江以南稻區發生普遍,早、中、晚稻皆可發生。它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是水稻發生最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飽滿,空殼率增加,嚴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常見于水稻、小麥、谷子等禾本科植物。水稻苗期至穗期都可發病。葉鞘染病在近水面處產生暗綠色水浸狀邊緣模糊小斑,后漸擴大呈橢圓形或云紋形,中部呈灰綠或灰褐色,濕度低時中部呈淡黃或灰白色,中部組織破壞呈半透明狀,邊緣暗褐。發病嚴重時數個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規則狀云紋斑,常致葉片發黃枯死,莖桿受害癥狀似葉片,后期呈黃褐色,易折。[0003]紋枯病的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或在田間雜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時菌核飄浮于水面與其它雜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葉鞘上,條件適宜生出菌絲侵入葉鞘組織為害,氣生菌絲又侵染鄰近植株。水稻拔節期病情開始激增,病害向橫向、縱向擴展,抽穗前以葉鞘為害為主,抽穗后向葉片、穗頸部擴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發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紋枯病的主要侵染源。菌核遇適宜條件就可引發紋枯病流行,高溫高濕是發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氣溫18-34°C都可發生,以22-28°C最適。遇連續降雨,病害發展迅速。氣溫降至20°C以下,田間相對濕度小于85%,發病遲緩或停止發病。
[0004]目前防治藥物有:稻瘟康、丙環唑、噻氟酰胺、井R霉素、紋枯利、甲基硫菌靈、多菌靈、菌核凈、滅銹胺、異稻瘟凈等。
[0005]但是目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共同的特點是施用化學藥劑較多,“無公害”(無農藥污染)水稻生產就成為當務之急。在農作物的4項污染源(工業三廢、衛生污染、化肥污染、農藥污染)中,農藥的污染是最嚴重、最頻繁和最易引起公眾注意的。對于這些污染現階段只有采取躲避的辦法,即主要組織生產無農藥污染的無公害糧食。這也是目前糧食害蟲的防治的指導思想。即從經濟學、生態學、和環境保護學的觀點出發,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優先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提倡用植物農藥或微生物農藥,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講究科學用藥、把農藥的使用量壓低到最低量、協調化防、生防和其它物理防治手段的矛盾。把病蟲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農藥的殘留控制在國家允許的標準以下。
[0006]由于目前農民們為了方便和快捷,大都使用高濃度農藥,當噴灑了有殘留毒素的農藥時,就會導致有殘留毒素的農藥對我們身體造成危害,所以,提倡使用無毒無公害的殺蟲劑,對水稻種植就變得非常重要。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植物提取物為主的水稻紋枯病的防治藥物,使之種植出無害無毒的水稻。
[000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防治水稻紋枯病藥物的原料和重量份數包括:
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10~30份;
乙蒜素10~30份;
左旋α-松油醇5~10份。
[0009]所述的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的液體。
[0010]金線吊烏龜(學名JiepAaflia別稱:扣子藤、盤花地不容、頭花千金藤是防已科千金藤屬的植物。分布于貴州、廣東、四川、廣西、江蘇、陜西、浙江、臺灣等地,多生于村邊、林緣、石縫、石灰巖地區、曠野和石礫中,塊根為民間常用草藥,味苦性寒,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又為獸醫用藥,稱白藥、白藥子或白大藥。
[0011]所述的乙蒜素(Ethylicin)化學成分為乙基硫代磺酸乙酯,為有機硫類殺菌劑植物源殺菌劑,對植物因真菌、細菌引起多種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屬植物源仿生型殺菌劑,被廣泛用于各種作物的土傳病害的防治,并能促進作物生長。
[0012]所述的左旋α-松油醇是松脂深加工的產品,也是植物源仿生型殺菌劑,松油醇亦稱職品醇,有Ct、β、Y 二種異構體,其中Ct -松油醇在自然中最為常見,有左旋、右旋和消旋三種旋光體,左旋α-松油醇是消旋體混合物,為無色粘稠液體,具有紫丁香香氣。是廣西化工研究院最早研究出來,并應用于作為殺菌劑的農藥和農藥增效劑,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ZL03178548.4),也報道過與丙環唑復配做成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農藥。
[0013]上述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的生產方法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乙蒜素和左旋α -松油醇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裝到容器中即可,混合后5小時內要使用,以免雜菌污染。
[0014]上述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的用法是混合均勻的藥液用水稀釋1500-2000倍,在水稻紋枯病發生前期噴灑在水稻莖葉上,每天噴灑一次,連續2-3天噴灑,該產品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0%,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90%以上。
[0015]上述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能夠與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其它無公害殺菌劑復配使用,例如與三環唑、井岡霉素混合。
[0016]本發明防治水稻紋枯病藥物的作用機理是:依靠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的抗真菌和細菌殺菌作用,抑制水稻紋枯病病毒的生長,乙蒜素具有大蒜和醋酸臭味其殺菌效果優異,易被吸收和降解,不易產生抗藥性。具有高效廣譜殺菌功效,兼具植物生長調節作用,能促進萌芽,提高發芽率,助力健長,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主要用于種子處理,也可稀釋噴霧;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殺菌劑或殺蟲劑復配,增加防治效果。防治對象主要有辣椒病毒病、猝倒病、立枯病、疫病西瓜立枯病、猝倒病、爛根病甘薯、蔥類黑斑病,十字花科作物霜霉病,大豆紫斑病等;左旋α-松油醇也有較好的高效廣譜殺菌功效,能夠起到表面活性劑的作用,增加烏龜塊根提取物、乙蒜素溶液附著在水稻葉面上的能力,就能夠更有效地防治水稻紋枯病。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的材料成分無毒,無殘留,無公害,生產方法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
[0018]2、本發明的殺蟲劑對可有效防治水稻紋枯病,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0%,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85%以上;而且沒有耐藥用性,可以多年使用。而一些農藥,即使是劇毒農藥,最多第二年,病蟲害就適應了藥性,效果衰減。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1
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液體,取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重量份11份;乙蒜素15份;左旋α -松油醇9份;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裝到容器,得到產品。該產品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6%,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91%以上。
[0020]實施例2
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液體,取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重量份18份;乙蒜素14份;左旋α -松油醇5份;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裝到容器,得到產品。該產品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0%,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90%以上。
[0021]實施例3
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液體,取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重量份25份;乙蒜素30份;左旋α -松油醇7份;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 裝到容器,得到產品。該產品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0%,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95%以上。
[0022]實施例4
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液體,取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重量份28份;乙蒜素15份;左旋α -松油醇8份,井R霉素10份,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裝到容器,得到產品。該產品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5%,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90%以上。
[0023]實施例5
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液體,取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重量份10份;乙蒜素10份;左旋α -松油醇6份;三環唑水乳劑5份,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裝到容器,得到產品。該產品一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70%,二次噴灑水稻紋枯病防治率達到92%以上。
[0024]
本發明實施例與化學農藥30%多菌靈、20%三環唑水乳劑、和井R霉素進行2次噴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比較試驗:結果見以下表1:
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和重量份數包括: 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10~30份;乙蒜素10~30份; 左旋α-松油醇5~10份; 所述的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鐘,濾去葉渣,得到的液體。
2.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生產方法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乙蒜素和左旋α -松油醇常溫下合并,混合均勻,裝到容器,得到產品。
3.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的用途是將金線吊烏龜塊根提取物、乙蒜素和左旋α-松油醇混合均勻,用 水稀釋1500-2000倍噴灑在水稻莖葉上。
4.防治水稻紋枯病的藥物的用途是進一步與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其它無公害殺菌劑復配使用。
【文檔編號】A01N65/08GK103719162SQ201310678882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4日
【發明者】潘敏周, 陸干云, 廖引先, 雷軍強, 覃穩梅, 覃崇寧, 李玉秋, 韋倩梅 申請人:象州縣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