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殺蟲組合物,包括式(I)活性化合物螺螨雙酯和式(II)活性化合物三唑磷----?式(I)----式(II)本發明通過將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進行二元復配,在防治害蟲上達到了增效效果,并且降低了兩個活性成份的用藥量,延緩了抗性的產生,拓展了防治譜。
【專利說明】一種殺蟲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一種殺蟲組合物涉及的是一種含活性化合物螺螨雙酯和三唑磷的殺蟲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0002]紅蜘蛛,又名棉紅蜘蛛,俗稱大蜘蛛、大龍、砂龍等,學名葉螨,我國的種類以朱砂葉螨為主,屬蛛形綱、蜱螨目、葉螨科。分布廣泛,食性雜,可危害110多種植物。取食室內植物及重要農業植物(包括果樹)的葉和果實。從卵到成體約需3周。葉螨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害螨。為害棉花、糧食、果樹、林木和觀賞植物。棉葉螨(棉紅蜘蛛)是中國十大害蟲之一。二斑葉螨每分鐘可以刺穿18~22個植物細胞。蘋果全爪螨和山楂葉螨是中國北方果樹的重要害螨,嚴重危害時可使果實產量減少1/3 - 2/3。麥巖螨遍及全國的小麥產區,為害嚴重時可使小麥顆粒無收。有多種棉花葉螨為害棉田,可造成減產30%以上,甚至使棉株完全枯焦。苔螨亞科種類為害禾草和低矮的植物。其中,苜蓿苔螨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種類,在中國北方常與麥巖螨同時為害麥類作物。果苔螨分布于美洲、歐洲、亞洲、南非和大洋洲,是果樹的重要害螨。在中國北方一年發生3~5代,在南方發生8~10代。葉螨亞科為害所有的高等植物。比較常見的有葉螨屬、全爪螨屬、始葉螨屬、小爪螨屬和裂爪螨屬,其中不少種類具有經濟意義。其中,柑桔全爪螨(柑桔紅蜘蛛)廣泛分布于世界的柑桔產區,是柑桔生產的重要害螨,對柑桔苗木和成樹均可為害,葉片受害后呈現灰白色的斑點。柏小爪螨為害柏樹,分布于中國和日本。干旱年份柏樹受害嚴重,樹冠呈黃色,針葉脫落。稻裂爪螨分布于中國西南地區和泰國,為害水稻嚴重,吸食葉片使全葉失綠,呈現灰綠色至灰白色。被害稻株穗短粒小,一般減產10%左右,嚴重時可達30%以上。
[0003]柑橘潛葉甲(Podagricomela nigricollis Chen),僅為害柑桔,成蟲橢圓形,背面中央隆起。頭、前胸背板、足及觸角為黑色,頭向前傾斜,背面中央隆起,翅鞘及腹部均為橘黃色,肩角黑色。在華南一年發生2代,浙江為I代,以成蟲在土中或樹皮下越冬。在浙江黃巖,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活動,4月上中旬產卵,4月上旬至5月中旬為幼蟲為害期,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下旬成蟲羽化,6月上旬開始蟄伏。成蟲群居,喜跳躍,有假死習性,取食嫩芽嫩葉,卵產于嫩葉葉背或葉緣上。幼蟲孵化后,即鉆孔入葉,蜿蜓取食前進,新鮮的蟲道中央有幼蟲排泄物所形成的黑線I條。幼蟲老熟后多隨葉片落下,咬孔外出,在樹干周圍松土中作蛹室化蛹,入土深度一般3厘米左右。
[0004]柑桔鳳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別名花椒鳳蝶、黃鳳蝶、桔鳳蝶、黃菠蘿鳳蝶、黃聚鳳蝶。屬于鱗翅目科鳳蝶科,寄主為柑桔、枸桔、黃蘗花椒、吳茱萸、佛手、積殼、山椒、柑桔、黃梁、黃菠蘿等。為害特點為幼蟲食芽、葉,初齡食成缺刻與孔洞,稍大常將葉片吃光,只殘留葉柄。苗木和幼樹受害較重。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年生3代,江西4代,福建、臺灣5-6代,以蛹在枝上、葉背等隱蔽處越冬。浙江黃巖各代成蟲發生期:越冬代5-6月,第I代7-8月,第2代9-10月,以第3代蛹越冬。廣東各代成蟲發生期:越冬代3-4月,第I代4月下旬至5月,第2代5月下旬至6月,第3代6月下旬至7月,第4代8-9月,第5代10-11月,以第6代蛹越冬。成蟲白天活動,善于飛翔,中午至黃昏前活動最盛,喜食花蜜。卵散產于嫩芽上和葉背,卵期約7天。幼蟲孵化后先食卵殼,然后食害芽和嫩葉及成葉,共5齡,老熟后多在隱蔽處吐絲作墊,以臀足趾鉤抓住絲墊,然后吐絲在胸腹間環繞成帶,纏在枝干等物上化蛹(此蛹稱縊蛹)越冬。
[0005]螺蝴雙醋(Spirobudiclofen),化學名稱為:3_ (2, 4-._?氣苯基)_2-氧代_1-氧雜螺[4,5]-癸-3-烯-4-基碳酸二丁酯。其分子結構式為:
【權利要求】
1.一種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種式(I)活性化合物螺螨雙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為25:1到1: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為10:1到1: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為5:1到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總共占所述組合物以重量計的5%-9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總共占所述組合物以重量計的10%-8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總共占所述組合物以重量計的20%-5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種制劑技術常用助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劑型為乳油、懸浮劑、種衣劑、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懸乳劑、擠出顆粒劑、包衣顆粒劑、煙霧劑、水乳劑、微囊懸浮劑、超低容量液劑、微囊懸浮-懸浮劑、超低容量液劑。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用于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用途。
11.一種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的殺蟲組合物用于目標有用植物、目標有害生物或其環境、目標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的一種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繁殖材料是籽苗、根莖、圃苗、插條或種子。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生物選自昆蟲、螨蟲。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生物選自紅蜘蛛、柑桔潛葉甲、柑桔鳳蝶。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開、依次或同時施用式(I)活性化合物、式(II)活性化合物。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各自是經配制組合物的形式。
17.一種保護作物以防有害生物侵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作物與含式(I)活性化合物和式(II)活性化合物的 殺蟲組合物接觸。
【文檔編號】A01N57/16GK103749525SQ201310726026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5日
【發明者】羅昌炎, 詹姆斯·T·布里斯托 申請人: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