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珍稀樹種的繁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珍稀樹種的繁育方法,它由采種(1)、貯種(2)、整地(3)、播種(4)、育苗(5)、移栽(6)、定植(7)七個步驟來完成其繁育;該方法操作時投入成本低,經濟價值大,能進行大批量的繁殖,使樹種的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有利于保護物種基因;珍稀樹種資源是野生植物資源中的一部分,且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利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珍稀樹種的繁育方法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珍稀樹種的引種繁殖領域,具體涉及珍稀樹種從種子采集、處理、貯藏、播種、育苗到栽培一系列的技術與方法。
[0002]【背景技術】: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具有很高的生態、經濟、文化和社會價值,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發展生物產業、滿足人類物質文化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0003]由于近幾十年來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及經濟的高速發展,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需求不斷擴大,對野生植物生境的破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和環境污染等原因,使許多野生植物的生存面臨嚴重威脅。目前我國受威脅的野生植物估計超過4000種,其中1000多種處于瀕危狀態,受威脅的種類占全部種類的15-20%,高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
[0004]植物專家認為,每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都具有各自獨特的地位,是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基本因素。生物群落方面的研究表明,I種植物與10-30種其他生物共存,I種植物滅絕會引起10-30種其他生物的消失。而任何一個物種種群的喪失,都將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影響到其他生態功能的發揮。特別是許多野生生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關鍵種,在繼續自然生態系統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旦消亡,將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甚至打破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導致災難性影響。
[0005]珍稀樹種資源是野生植物資源中的一部分,且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利用前景。為了使一些珍稀樹種資源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湖南省南岳樹木園經過30余年的收集、引種、馴化,已掌握了一些珍稀樹種從采種到育苗栽培上的一系列的方法技術,以供從事珍稀樹種的引種及遷地保育方面參考應用。
[0006]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些珍稀樹種從種子采集、處理、貯藏、播種、育苗到栽培上的一系列的技術與方法。
[0007]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一種珍稀樹種的繁育方法,它由采種1、貯種2、整地3、播種4、育苗5、移栽6、定植7七個步驟來完成其繁育。
[0008]步驟1:采種
當種子(果實)成熟時即可采集,果實采回后,應根據果實的不同類型,分別采用“攤曬脫粒”與“陰干脫粒”這二種方法進行處理。
[0009]步驟2:貯種
種子的貯藏通常采用“通風干藏”、“低溫貯藏”與“潤砂貯藏”三種方法。
[0010]步驟3:整地
圃地應建在交通與排灌均方便的肥沃田地,播種前,須在田地里施足基肥,還應對土壤進行消毒,整好苗床。
[0011]步驟4:播種
播種時應根據種子的發芽時長(一或多年發芽)、貯種類型(干藏或潤砂藏)的不同而分別采用不同的播種方式。
[0012]步驟5:育苗
播后要經常檢查種子的發芽情況,及時防治病、蟲害;有的樹種還須在種子發芽前,搭置好蔭、雨棚,以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長。
[0013]步驟6:移栽
生長較快的樹種,可在當年或翌年春季進行移苗栽植;生長較慢的樹種,需在圃地培育2年后,才能進行移栽管理。
[0014]步驟7:定植
當苗高達到Im時,便可出圃帶土造林;為改善林地條件,提高林分經濟效益,造林時可營造混交林;造林密度宜在2000株/hm2左右,造林初期應加強苗木的撫育管理;作綠化大苗培育,移植時須帶土球,適當修剪。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較好的實現了其發明目的,珍稀樹種資源是野生植物資源中的一部分,且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利用前景。為了使一些珍稀樹種資源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湖南省南岳樹木園經過30余年的收集、引種、馴化,已掌握了一些珍稀樹種從采種到育苗栽培上的一系列的方法技術,以供從事珍稀樹種的引種及遷地保育方面參考應用。
[0016]附圖 說明:
圖1為本發明繁育方法流程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見說明書最后一頁表格。
[0018]【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
【發明內容】
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由
【發明內容】
可知:一種珍稀樹種的繁育方法,它由采種1、貯種2、整地3、播種4、育苗
5、移栽6、定植7七個步驟來完成其繁育。
[0019]選擇生長勢旺、樹形端正、無病蟲害的優良單株為采種母樹。一般種子成熟只要果皮變色即可采摘,如采收過早種子無發芽能力,過遲種子會掉落或在樹上被野獸鳥類吃掉。果實采回后,分別采用“攤曬脫粒”與“陰干脫粒”法進行處理:1.攤曬脫粒法。將采回的果實攤在太陽下曝曬出籽,如是松、柏類球果,應先用生石灰水潑灑球果,堆慪5-7天后再攤在太陽下曝曬出籽,適于此法的種子類為部分球果類、部分蒴果類、部分聚花果類、部分堅果類、部分莢果類等,依類型如:廣東松、馬蹄荷、蕈樹、普陀鵝耳櫪、紅豆樹等;2.陰干脫粒法。將采回的果實攤在陰涼處,待果實裂開,取出種子堆慪數天,待果皮軟化后,搓去果皮,用篩子漂凈后用0.5%的洗衣粉水清洗干凈,晾干水分砂藏,適于此法的種子類為部分肉果類,如木蘭科、樟科、山茱萸科等類型的種子。
[0020]種子的貯藏采用以下三法:1.通風干藏。適于此類型的種子,主要為裸子植物中松、杉、柏科的種子。2.低溫貯藏。適于此類型的是一些微粒種子,如杜鵑花的種子,應采用密封低溫貯藏(冷庫或冰箱)。3.潤砂貯藏。大部分的樹種都可采用此法貯藏,砂藏前先要用篩子篩出細砂,并用濃度為I %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細砂進行殺菌消毒,砂的濕度應控制在含水量為3-5 %,要經常查看砂、種情況,始終保持砂、種的濕潤性。
[0021]圃地應建在交通與排灌均方便的肥沃田地,播前半月,須在田地里施足熟腐的畜禽糞肥或菜枯餅肥,還應用150-225kg/hm2硫酸亞鐵、殺螟松25-30 kg/hm2或用1875-2250kg/hm2的生石灰對土壤進行消毒,并將藥劑與肥料深翻入土中,整床條播,苗床寬1-1.2米,床高約20cm,步道寬約40cm。
[0022]對于一年以內發芽的種子,可在翌年2-3月進行條播,播種行距為25cm,溝深8-lOcm,先在溝底施入充分熟腐的畜禽糞肥或菜枯餅肥,再在肥料上覆蓋一層5cm厚的細碎黃土,然后均勻播種,播后覆土蓋草保濕。對于干藏的種子,播前需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子用50°C左右的溫水浸泡15-24小時后入筐蓋稻草,每6小時用30°C _35°C溫水洗一次,3-7天后40%種子破胸時播種;對于微粒種子應采用散播,即先在播種床上灑一層極細小的黃土,耙平后散播種子,播后灑一層極細小的黃土或砂,最后蓋草灑水保濕,以防土壤板結。對于一年以上發芽的種子,需要砂藏15個月后才能播種,即在第三年的2-3月份進行播種。
[0023]播后過半個月,要經常檢查種子的發芽情況,當發現有30 %的種子發芽出地時,就要及時揭去蓋草,幼苗出土后,容易得立枯病,可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2-3次和用
0.5%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1-2次,(噴灑后用清水洗苗)。對于一些較耐蔭或微粒種子的樹種,在幼苗出土前,需搭置好蔭棚和雨棚,蔭棚材料應選擇透光率為75 %的遮陽網,雨棚可用農膜等搭棚遮雨。當苗木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間苗選在陰天,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較密處的幼苗要間苗,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在幼苗出土后的一個月內,每7-10天施用0.1 %濃度的尿素水溶液I次,一個月后,每10天施用0.3 %濃度的尿素、磷、鉀肥水溶液I次,9月中旬后不再施肥。
[0024]一些生長較慢的樹種,其幼苗需在圃地培育2年后,才能移栽;一些生長較快的樹種,其幼苗當年高達30cm以上時,可于當年的10月或翌年的3-4月份進行移苗定植,定植的株行距為30cm。當苗高達Im以上時即可帶土出圃造林或作綠化大苗進行培育。
[0025]造林地宜選在坡度平緩、土層深厚肥沃處,造林前要全面整地,栽植密度宜在2000株/hm2左右(株行距2.0mX 2.5m),樹穴規`格為30cmX 30cm,每穴需施放熟腐的畜禽糞肥或菜枯餅肥2kg。造林初期苗木生長較慢,應加強撫育管理,在頭3年每年宜撫育2次,撫育時適時適量地進行一次施肥,施肥量依立地條件和林齡而定。
[0026]作綠化大苗培育的苗木,其移植株行距為60CmX60cm,一般培育3_4年后,可再行間苗移栽,株行距為120cmX 120cm。間苗移栽時間可選在10月或翌年的3_4月進行,移植的苗木須帶土球,并做適當的修剪,栽植后便可同常規苗木管理。
[0027]
標記數字I標記名稱I標記數字I標記名IT
1_采種I 5_育苗5
2_貯種2 6_移栽6
3整地3 7定植7
4丨播種4
【權利要求】
1.一種珍稀樹種的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它由采種(1)、貯種(2)、整地(3)、播種(4)、育苗(5)、移栽(6)、定植(7)七個步驟來完成其繁育; 采種(1):當種子(果實)成熟時即可采集,果實采回后,應根據果實的不同類型,分別采用“攤曬脫粒”與“陰干脫粒”這二種方法進行處理; 貯種(2):種子的貯藏通常采用“通風干藏”、“低溫貯藏”與“潤砂貯藏”三種方法;整地(3):圃地應建在交通與排灌均方便的肥沃田地,播種前,須在田地里施足基肥,還應對土壤進行消毒,整好苗床; 播種(4):播種時應根據種子的發芽時長(一或多年發芽)、貯種類型(干藏或潤砂藏)的不同而分別采用不同的播種方式; 育苗(5):播后要經常檢查種子的發芽情況,及時防治病、蟲害;有的樹種還須在種子發芽前,搭置好蔭、雨棚,以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長; 移栽(6 ):生長較快的樹種,可在當年或翌年春季進行移苗栽植;生長較慢的樹種,需在圃地培育2年后,才能進行移栽管理; 定植(7):當苗高達到1m時,便可出圃帶土造林;為改善林地條件,提高林分經濟效益,造林時可營造混交林;造林密度宜在2000株/hm2左右,造林初期應加強苗木的撫育管理;作綠化大苗培育,移植時須帶土 球,適當修剪。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733846SQ201310734736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彭珍寶, 夏江林 申請人:湖南省南岳樹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