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真姬菇大容量栽培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領域,具體為一種真姬菇大容量栽培房。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真姬菇生產發展十分迅速,已從季節性栽培向工廠化栽培轉變。工廠化栽培能夠更準確的控制溫度、光照、濕度、CO2濃度等環境條件,使產量和品質更加穩定,但工廠化栽培由于技術和設備的限制,特別是食用菌栽培房設計不合理,栽培房整體通風不暢,室內溫度調節不利,導致食用菌產量低、污染率高,增加了從事這個行業的風險。一般小型培養房,采用暖氣加熱設備,成本較高且不經濟,如果培養房容量較大,設計不合理,溫度上升慢,也不能滿足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通風條件可控、溫濕度易調節且造價較低、設計合理的真姬菇大容量栽培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房頂、四周的墻體和中間的通道走廊,其中前、后兩側的墻體分別設有門;通道走廊的兩側以及左、右兩側的墻體上分別間隔安裝多組加熱裝置;左、右兩側的墻體上還分別間隔安裝多組進風口和出風口 ;房頂上分布有加濕管線,并與栽培房外設有的高壓微霧加濕器連接。上述方案進一步優選為:所述的加熱裝置為四組,所述的進風口和出風口均為三組。本實用新型 不僅具有通風能力強,遮光效果好、室內溫濕度調控能力強的特點,可全年栽培真姬菇。本實用新型在冬夏季節采用錯位擺放,可有效調節室內溫度,在春秋兩季還具有一定的保溫能力。大容量不僅節省了空間,降低了栽培房建造成本,而且還降低了能耗,減少了管理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門,2、通道走廊,3、加熱裝置,4、進風口,5、出風口,6、加濕管線,7、高壓微
霧加濕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一種真姬菇大容量栽培房,包括房頂、四周的墻體和中間的通道走廊2,其中前、后兩側的墻體分別設有門I ;通道走廊2的兩側以及左、右兩側的墻體上分別間隔安裝四組加熱裝置3,加熱裝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比如可以為加熱爐;左、右兩側的墻體上還分別間隔安裝三組進風口 4和出風口 5 ;房頂上分布有加濕管線6,并與栽培房外設有的高壓微霧加濕器7連接。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通風能力強,遮光效果好、室內溫濕度調控能力強的特點,可全年栽培真姬菇。本實用新型在冬夏季節采用錯位擺放,可有效調節室內溫度,在春秋兩季還具有一定的保溫能力。大容量不僅節省了空間,降低了栽培房建造成本,而且還降低了能耗,減少了管理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真姬菇大容量栽培房,包括房頂、四周的墻體和中間的通道走廊,其中前、后兩側的墻體分別設有門,其特征在于:通道走廊的兩側以及左、右兩側的墻體上分別間隔安裝多組加熱裝置;左、右兩側的墻體上還分別間隔安裝多組進風口和出風口 ;房頂上分布有加濕管線,并與栽培房外設有的高壓微霧加濕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的真姬菇大容量栽培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為四組,所述的進風口和出風口均為三組。
專利摘要一種真姬菇大容量栽培房,包括房頂、四周的墻體和中間的通道走廊,其中前、后兩側的墻體分別設有門;通道走廊的兩側以及左、右兩側的墻體上分別間隔安裝多組加熱裝置;左、右兩側的墻體上還分別間隔安裝多組進風口和出風口;房頂上分布有加濕管線,并與栽培房外設有的高壓微霧加濕器連接。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通風能力強,遮光效果好、室內溫濕度調控能力強的特點,可全年栽培真姬菇。本實用新型在冬夏季節采用錯位擺放,可有效調節室內溫度,在春秋兩季還具有一定的保溫能力。大容量不僅節省了空間,降低了栽培房建造成本,而且還降低了能耗,減少了管理成本。
文檔編號A01G9/14GK203152075SQ2013201188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陳永民, 周元科, 劉群濤, 劉霞, 于敏, 劉濤 申請人:山東晨陽菌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