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畜同步喂食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家畜同步喂食系統,是在一飼料的輸送槽內穿設一阻隔件,該輸送槽包含一槽體與設于槽體上的一柵欄,該柵欄設有多數喂食口,該阻隔件的外緣接近槽體、柵欄內壁,可受一控制裝置控制而在輸送槽內上升或下降,該控制裝置包含一驅動件、連接阻隔件的一架接件及連接驅動件與架接件的一連動件;藉此,旋轉該架接件時,可使該連動件縮短或伸長,進而促使該阻隔件相對槽體上升或下降,俾可控制家畜得否自各該喂食口伸入槽體內進食。
【專利說明】 一種家畜同步喂食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與家畜喂食裝置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可同步喂食家畜且使用壽命長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按,為了大量喂養家畜,現有家畜飼養場的飼養系統通常包含多數喂食器與連接各喂食器的供料管等構件,用以可利用供料管輸送飼料至各喂食器內,供家畜自各喂食器進食。
[0003]雖然通過前述飼養系統可達喂食大量家畜的效果,不過,事實上,由于進食時家畜通常是爭先恐后地擠至喂食器周圍,仍會有部份家畜無法擠至喂食器周圍進食或進食量較少,顯然無法使家畜的進食量相等而獲得一致的飼養品質。
[0004]為解決前述缺點,發明人研發出美國第7753001號“Barrier for poultrytrough”專利,其主要提供一種家畜槽體屏障設計,通過在長條狀的一輸送槽上方設置可上升或下降的一屏障構件,俾輸送槽填充飼料的過程中屏障構件可遮蔽輸送槽、使家畜頭部無法伸入輸送槽進食,而當輸送槽充滿飼料后再提升屏障構件,俾可同步喂食輸送槽兩側的家畜,使家畜的進食量相等并獲得一致的飼養品質。但由于進食時家畜是爭先恐后地擠至輸送槽兩側,難免會發生家畜碰撞屏障構件或被屏障構件邊緣割傷的情形,顯然仍有改善的空間。
[0005]為此,如圖1所示,發明人研發出一種家畜同步喂食系統1,其主要是在一飼料輸送槽2內穿置一可控制家畜可否進食的阻隔件3,并在輸送槽2上方架設一可旋轉的桿狀驅動件4,一連動線材5,連接驅動件4與架體6并繞經阻隔件3底側,俾可通過驅動件4的方式縮短或伸長連動線材5的長度,使阻隔件3可在飼料輸送槽2內上升或下降,獲致控制家畜得否同步進食且不會傷害家畜的效果,功效甚佳。
[0006]雖然如此,發明人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特持續研發創作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利用不同結構的控制裝置也可控制家畜是否同步進食或被禁食,且使用壽命長,實用價值甚佳。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它包括:
[0010]一輸送槽,包含一開口朝上用以容納飼料的槽體,一柵欄,設置于該槽體上,其上設有連通該槽體的多數喂食口;
[0011]一阻隔件,穿置于該輸送槽內,其外緣接近該槽體、該柵欄內壁;及
[0012]一控制裝置,包含有一架體、一驅動件與一連接組件,該架體架設于該槽體一端,該驅動件可相對該槽體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架體,該連接組件包括可旋轉的一架接件,該架接件連接該阻隔件,一連動件,連接該架接件與該驅動件;[0013]藉此,旋轉該架接件時,該連動件可被卷收或松開,用以使該阻隔件可相對該槽體上升或下降,進而控制家畜可否自各該喂食口伸入該槽體內進食。
[0014]所述驅動件可相對所述槽體上下移動地設置于所述架體。
[0015]所述驅動件螺設于所述架體頂端所設的一螺孔而可沿該螺孔上下移動。
[0016]所述架體頂端設有一螺接座,所述螺孔設于該螺接座。
[0017]所述驅動件包括一桿體,其表面設有可與所述螺孔螺接的一外螺紋,一旋轉塊,設于所述桿體上端。
[0018]所述連接件為具適當柔軟性的線材。
[0019]所述阻隔件概呈圓管狀,
[0020]所述連接組件更包含一端蓋,套蓋于所述阻隔件一端,其上設有一穿孔,所述架接件穿經該端蓋的穿孔而伸入所述阻隔件內。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不僅可控制家畜是否同步進食或被禁食,且不會發生被多數家畜蹲立于其上而變形或壓垮的情形,實用價值甚佳。
[0022]以下,茲舉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現有家畜同步喂食系統的立體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端視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顯示阻隔件上升供家畜進食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0027]首先,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10,包含有一輸送槽12、一阻隔件14與一控制裝置16。
[0028]該輸送槽12,具有一開口朝上的槽體22, —柵欄24,設置于該槽體22上,概呈網格狀而形成多數連通該槽體22的喂食口 26,一輸送帶27,可移動地延伸于該槽體22底側。
[0029]該阻隔件14,是斷面概呈圓形的圓管,穿置于該輸送槽12內,且其外徑略小于槽體22、柵欄24的內壁寬度而接近槽體22、柵欄24內壁。
[0030]該控制裝置16,包含一架體28、一驅動件30與一連接組件32。該架體28設置于對接的二輸送槽12之間,其頂端設有一螺接座34,其上設有上下延伸的一螺孔36。該驅動件30包含一桿體38與設于桿體38上端的一旋轉塊40,該桿體34表面設有可與螺孔36螺接的一外螺紋,該旋轉塊40可供握持而旋轉驅動件30,使該驅動件30可在螺接座34上下移動。該連接組件32包含二端蓋42、一架接件44與一連動件46,該端蓋42套蓋于阻隔件14 一端,其上設有一穿孔48,該架接件44穿經穿孔48而伸入阻隔件14 一端,該連動件46是柔軟的線材,一端連接該架接件44、另端連接驅動件30,用以當該架接件44被旋轉時,可通過卷收或放松該連動件46的方式,進而使該阻隔件14可在輸送槽12內上升或下降。
[0031]藉此,本實用新型該家畜同步喂食系統10的運作方式及特色、功效如下:[0032]欲喂食家畜(如雞、鴨、鵝等)時,先通過該輸送帶27將飼料輸入輸送槽12內,當整條該輸送槽12都充滿飼料后,可旋轉該架接件44,則該連動件46即可逐漸被卷收而縮短,進而促使該架接件44逐漸上升,如此一來,該阻隔件14即會被架接件44帶動而隨之上升,當該阻隔件14上升至適當高度后,即可停止旋轉該架接件44(例如以機械設備進行旋轉與固定架接件44的動作),該輸送槽12兩側的家畜即可同時經由該柵欄24的喂食口 26伸入槽體22內進食,如圖4所示。喂食完畢后,只須反轉該阻隔件14,隨著該連動件46放松的過程,該阻隔件14可逐漸下降,該阻隔件14也隨之下降至槽體22內部的位置,則家畜的頭部會受到該阻隔件14的阻擋而無法伸入槽體22進食。基此,即可獲致同步喂食家畜、同步禁食的效果。
[0033]此外,當夜晚家畜休息或睡眠時,由于該家畜同步喂食系統10并無可供多數家畜立足之處(驅動件30是立設于架體28頂端,而該輸送槽12的柵欄24概呈網格狀),因此,不會有多數家畜蹲立于其上而產生變形、影響控制精確性及使用壽命的情形。
[0034]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該家畜同步喂食系統除了通過控制裝置控制阻隔件在輸送槽內部升降的結構設計,而可獲致使家畜皆可同步進食或被禁食的功效外,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無可供多數家畜同時蹲立的部位,因此,不會發生被多數家畜蹲立而產生變形、影響控制精確性及使用壽命的情形。
[0035]值得一提的是,本實用新型中用以控制阻隔件升降的架接件其長度較長,將其兩端維持于水平位置,始可精確地使該阻隔件兩端同步升降(特別是輸送槽長度甚長時),若該架接件兩端未在水平位置,只需旋轉該驅動件、使其在螺接座上下移動,即可微調該架接件的兩端至同一水平位置。
[003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不僅可控制家畜是否同步進食或被禁食,且不會發生被多數家畜蹲立于其上而變形或壓垮的情形,實用價值甚佳。
【權利要求】
1.一種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輸送槽,包含一開口朝上用以容納飼料的槽體,一柵欄,設置于該槽體上,其上設有連通該槽體的多數喂食口; 一阻隔件,穿置于該輸送槽內,其外緣接近該槽體、該柵欄內壁;及一控制裝置,包含有一架體、一驅動件與一連接組件,該架體架設于該槽體一端,該驅動件可相對該槽體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架體,該連接組件包括可旋轉的一架接件,該架接件連接該阻隔件,一連動件,連接該架接件與該驅動件; 藉此,旋轉該架接件時,該連動件可被卷收或松開,用以使該阻隔件可相對該槽體上升或下降,進而控制家畜可否自各該喂食口伸入該槽體內進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可相對所述槽體上下移動地設置于所述架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螺設于所述架體頂端所設的一螺孔而可沿該螺孔上下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頂端設有一螺接座,所述螺孔設于該螺接座。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包括一桿體,其表面設有可與所述螺孔螺接的一外螺紋,一旋轉塊,設于所述桿體上端。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具適當柔軟性的線材。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畜同步喂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概呈圓管狀, 所述連接組件更包含一端蓋,套蓋于所述阻隔件一端,其上設有一穿孔,所述架接件穿經該端蓋的穿孔而伸入所述阻隔件內。
【文檔編號】A01K5/00GK203388058SQ201320291549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4日
【發明者】洪淑惠 申請人:洪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