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機構,繞線輪通過繞線輪軸置于U形支架中并圍繞繞線輪軸轉動,繞線輪軸為由大小輪軸一體成型的臺階軸,繞線輪軸穿越并固定在U形支架上,其大輪軸的端部設有與U形支架的一側支桿的外側貼合的擋塊,小輪軸伸出U形支架的另一側支桿并與支桿外側的調節輪呈螺紋連接,繞線輪相對于小輪軸的部分為錐形面,小輪軸與繞線輪的錐形面之間形成的空腔中設有可以沿該錐形面滑動的彈性O形圈,彈性O形圈固定在大小輪軸的抬肩處,通過旋動調節輪并通過彈性O形圈在繞線輪的錐形面上的滑動來調節繞線輪的松緊程度,以控制出線速率。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對繞線輪松緊度實現無級平穩的調節。
【專利說明】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結器,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的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打結器用于繩線接頭的打結,與本實用新型最接近的打結裝置為專利號200920191122.8的結線器,該結線器的繞線輪松緊度的調節,通過設置在繞線輪端面的O型圈與骨架一側面的接觸程度來調節繞線輪的松緊度,以控制出線速率。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機構,該調節機構能無級平穩地調節繞線輪松緊度,以控制出線速率。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機構,包括繞線輪、繞線輪軸、調節輪以及U形支架,所述繞線輪通過繞線輪軸置于U形支架中并圍繞繞線輪軸轉動,所述繞線輪軸為由大小輪軸一體成型的臺階軸,繞線輪軸穿越并固定在U形支架上,其大輪軸的端部設有與U形支架的一側支桿的外側面貼合的擋塊,小輪軸伸出U形支架的另一側支桿并與支桿外側的調節輪呈螺紋連接,所述繞線輪相對于小輪軸的部分為錐形面,小輪軸與繞線輪的錐形面之間形成的空腔中設有可以沿該錐形面滑動的彈性O形圈,彈性O形圈固定在大小輪軸的抬肩處,通過旋動調節輪并通過彈性O形圈在繞線輪的錐形面上的滑動來調節繞線輪的松緊程度,以控制出線速率。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調節置于繞線輪軸臺階處的調節環與繞線輪軸的錐形面的滑行位置,可以對繞線輪松緊度實現無級平穩的調節。
[0006]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打結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繞線輪軸形狀及與彈性調節環結合分解示意圖。
[0009]圖面說明:1.導管,2.U形支架,21.—側支桿,22.另一側支桿,3.調節輪,4.卡線O形圈,5.彈性O形圈,6.繞線輪,61.錐形面,7.繞線輪軸,71.擋頭,72.大輪軸,73.小輪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一種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機構,包括繞線輪6、繞線輪軸7、調節輪3以及具有一定彈性的U形支架2,所述繞線輪6通過繞線輪軸7置于U形支架2中并圍繞繞線輪軸7轉動,所述繞線輪軸7為由大小輪軸72、73 —體成型的臺階軸,繞線輪軸7穿越并固定在U形支架2上,其大輪軸72的端部設有與U形支架2的一側支桿21的外側面貼合的擋塊71,小輪軸73伸出U形支架2的另一側支桿22并與支桿外側的調節輪3呈螺紋連接,所述繞線輪6相對于小輪軸73的部分為錐形面61,小輪軸73與繞線輪6的錐形面61之間形成的空腔中設有可以沿該錐形面滑動的彈性O形圈5,彈性O形圈5固定在大小輪軸72、73的抬肩處,通過旋動調節輪3并通過彈性O形圈5在繞線輪6的錐形面61上的滑動來調節繞線輪6的松緊程度。
[0011]以下對繞線輪松緊度調節過程作一簡要說明:當彈性0形圈5處于繞線輪靠近抬肩處時,彈性0形圈5為自然狀態,當往里旋轉調節輪3時,帶動繞線輪軸往外移動,使彈性0形圈沿繞線輪的錐形面往外移動,彈性0形圈受錐形面壓迫變形,增加對錐形面(即繞線輪)的壓力,進而增加繞線輪與彈性0形圈之間接觸緊密度,增加兩者接觸摩擦力,導致繞線輪轉速減緩。反之,即可以提高繞線輪轉速。因此,通過旋轉調節輪改變彈性0形圈在繞線輪錐形面的滑行位置,即可調節繞線輪松緊度,以控制出線速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打結器繞線輪松緊度調節機構,包括繞線輪(6)、繞線輪軸(7)、調節輪(3)以及U形支架(2),所述繞線輪(6)通過繞線輪軸(7)置于U形支架(2)中并圍繞繞線輪軸(7)轉動,其特征是:所述繞線輪軸(7 )為由大小輪軸(72、73 ) —體成型的臺階軸,繞線輪軸(7 )穿越并固定在U形支架(2)上,其大輪軸(72)的端部設有與U形支架(2)的一側支桿(21)的外側面貼合的擋塊(71),小輪軸(73)伸出U形支架(2)的另一側支桿(22)并與支桿外側的調節輪(3)呈螺紋連接,所述繞線輪(6)相對于小輪軸(73)的部分為錐形面(61),小輪軸(73)與繞線輪(6)的錐形面(61)之間形成的空腔中設有可以沿該錐形面滑動的彈性O形圈(5),彈性O形圈(5)固定在大小輪軸(72、73)的抬肩處,通過旋動調節輪(3)并通過彈性O形圈(5)在繞線輪(6)的錐形面(61)上的滑動來調節繞線輪(6)的松緊程度。
【文檔編號】A01K91/047GK203407381SQ201320521728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明者】周成龍 申請人:周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