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端銑松緊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雙端銑床上作快速松緊鏈條的一種機構。也可以作其它類似機床的快速松緊鏈條使用。
通過調查和檢索,目前一般的雙端銑床松緊鏈條的機構有幾種,現以加工木材產品的雙端銑床機構為例,由于雙端銑床的兩個工作臺運動依靠直流電機經過減速箱帶動傳動桿,傳動桿上的齒輪帶動鏈條,鏈條與工作臺連接,當直流電機正反旋轉時,則鏈條拖動工作臺在工作臺座軌道上作往復運動,兩工作臺的刀具對工件的兩端進行同時加工。實際中經常根據加工工件尺寸的不同,需要對兩個工作臺的距離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兩個工作臺必須能夠平行同步運行。調整距離時要松開鏈條,調整好后又拉緊鏈條,這個松緊過程是靠
圖1所示機構來完成的,這套機構是與工作臺座連接的,首先松開調節螺釘9A,再松開緊定螺釘9B,使張緊架2帶動直軸15、鏈輪5等全套機構向內移,使鏈條松開,待尺寸調整完畢后,須向外移來拉緊鏈條,拉緊的程度要通過緊定螺釘9B進行粗調,而后又通過調節螺釘9A精調,才算完成這一過程,這樣費工費時,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種快速、準確松緊傳動鏈的裝置來取代原來的松緊傳動鏈裝置,從而解決或彌補上述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是由一個偏心軸一端與張緊架配合,用擋環、墊圈連接,偏心軸另一端通過軸承與鏈輪配合,用墊圈、擋環連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已有技術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2B向張緊架局部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圖2的A-A剖視圖。
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由擋環1、張緊架2、偏心軸3、墊圈4、鏈輪5、軸承6、銷7、軸套8、螺釘9、可調手柄10組成。其主要結構為一個偏心軸3的一端與張緊架2配合,用擋環1、墊圈4連接,偏心軸3的另一端通過軸承6與鏈輪5配合,用擋環1、墊圈4連接。偏心軸3的上部通過銷釘7、螺釘9連接可調手柄10、軸套8。
偏心軸3也可以直接與鏈輪5配合,(只要根據偏心軸直徑尺寸來加工鏈輪的孔即可)。
參照圖3,在張緊架2上有兩個限位銷13,旁邊有一個孔,孔內裝有彈簧11、頂銷12。
參照圖3、4,在偏心軸3上有一個凸榫,旁邊有兩個相對的凹孔。
參照圖2、3、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當順時針方向扭動可調手柄10時,它通過銷7帶動偏心軸3轉動,偏心軸凸榫轉至限位銷13,頂銷12在彈簧11的作用下,頂在偏心軸3的凹孔內,起銷緊作用,此時鏈輪5處于最外位置,使鏈條緊張,即處于工作狀態。當扭動可調手柄10反時針方向轉動時,偏心軸的凸榫轉至另一個限位銷,頂銷12頂在偏心軸3的另一個凹孔內,則鏈輪5處于最內位置,使鏈條松馳,即雙端銑床的工作臺處于可調整狀態。
本實用新型自安裝試用證明,已達到預期的目的,當調整兩工作臺距離時,對松緊鏈條這兩道工序只須松一個動作,緊一個動作,即正反時針方向轉動可調手柄即可,無須松開調節螺釘和緊定螺釘,也無須進行粗調和精調,減少了手續和時間,同時保證鏈條合適的松緊程度,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際實施結構圖,也是最佳實施例子。
本實用新型可謂在雙端銑床上的一項創新,隨著它的廣泛推廣使用,將產生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一種含有鏈輪5、軸承6、墊圈4、擋環1的雙端銑松緊鏈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一個偏心軸3一端與張緊架2配合,用擋環1、墊圈4連接,另一端通過軸承6與鏈輪5配合,用擋環1、墊圈4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雙端銑床上作松緊鏈條的一種裝置,現有雙端銑床用的松緊鏈條裝置,在調節兩個工作臺距離尺寸時,手續多,時間長。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偏心軸結構及在張緊架上設置了定位結構的技術,從而解決了原裝置存在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保證了被加工工件的精度質量。
文檔編號B27C5/00GK2439936SQ0025139
公開日2001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7日
發明者王聿衍, 趙強 申請人:昆明康發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