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在支架上橫向平行安裝主動鏈輪軸和從動鏈輪軸,鏈輪軸的兩端分別安裝一個鏈輪,主從動鏈輪軸之間平行布置兩根傳動鏈,傳動鏈由鏈輪帶動運動。沿傳動鏈長度方向,在兩根傳動鏈之間間隔均勻、平行于鏈輪軸布置多根長條形的滑道。滑道由一端朝向另一端開設滑槽,滑槽內裝入滑塊,滑塊上固定測試桿,測試桿從槽口伸出滑道外。沿傳動鏈長度方向,在傳動鏈水平段的下方間隔布置托鏈板。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結構簡單,可用于在室內場地模擬田間實驗,同時便于實驗數據的采集;可以減少實際田間實驗所帶來的實驗成本高、易受天氣影響、實驗數據不易采集等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裝置,尤其涉及甜菜機械化收獲的模擬田間實驗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甜菜收獲機是一種對甜菜進行大面積機械化收獲的農業機械,田間實驗是檢測甜菜收獲機各項性能參數的重要實驗之一。
[0003]但是,在對甜菜收獲機進行田間實驗時,因為甜菜收獲機體積龐大,每次田間試驗都需要趁氣象環境較好的時候將甜菜收獲機開到試驗田地,然后針對不同行距,不同株距的甜菜試驗田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還要調整甜菜收獲機與其下方試驗田的對中性,避免偏差太大,操作起來非常繁瑣,實際上,田間實驗的大多數時間不是花在數據采集上,而是花費在移動、調整甜菜收獲機上。由此產生了田間試驗的成本高、不方便等問題,且受天氣因素影響大,長期以來一直影響著甜菜收獲機的田間實驗效率和實驗數據的獲取。
[0004]目前,行業內急需一種能夠模擬田間環境,盡量減少天氣因素,場地因素等對甜菜收獲機實驗影響的甜菜收獲機的田間實驗模擬裝置,從而保證實驗數據的獲取及其可靠性,提聞田間實驗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模擬田間環境,并且結構簡單的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種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所述甜菜收獲機的收獲臺上,前后依次配置探測桿和挖掘鏟安裝支架,
[0008]探測桿可左右擺動,探測桿由傳感器連接、控制甜菜收獲機轉向,帶動挖掘鏟安裝支架相應擺動,
[0009]其特征在于:
[0010]在矩形框架前、后兩端分別平行安裝主動鏈輪軸和從動鏈輪軸,主動鏈輪軸和從動鏈輪軸的兩側分別安裝一個鏈輪,左右兩根傳動鏈分別繞緊在主動鏈輪軸和從動鏈輪軸一端的鏈輪上,傳動鏈由鏈輪帶動回轉;
[0011]在兩根傳動鏈之間間隔均勻安裝多根長條形的滑道桿,滑道桿從左至右開設矩形截面通孔的滑槽,在滑槽上開設開口朝向回轉外輪廓面的槽口 ;
[0012]在滑槽的橫截面上,槽口的寬度小于滑槽的寬度,形成槽口兩側的槽壁;
[0013]垂直于滑道桿配置測試桿,所述測試桿為桿件,根部固定一個滑塊,滑塊上的一截為螺紋段,滑塊嵌入滑道桿的滑槽內,桿件伸出槽口,由螺母旋緊、夾持在滑槽的槽壁上;
[0014]所有滑道桿上分別配置的測試桿形成一條前后方向的測試帶;
[0015]在傳動鏈的下方布置托鏈板,托鏈板托持于傳動鏈鏈節的滾子下方,托鏈板安裝在框架上;
[0016]每個挖掘鏟安裝支架上分別安裝一個彈性桿,兩彈性桿為一對上端為豎桿段,下端為分別向兩外側斜向上的斜桿段組成,豎桿段和斜桿段分別涂不同顏色。
[0017]本裝置用于模擬檢測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參數設置是否合格的田間實驗,所謂自動對行,是指當甜菜收獲機的探測桿探測到種植在田間的甜菜偏離了甜菜種植的行中心線時,甜菜收獲機能及時轉向偏離的甜菜根部,初償這部分偏差,使配置在探測桿后方的挖掘鏟發生相應偏轉、從而能夠正常收獲甜菜,不“漏挖”或者“挖傷”甜菜。
[0018]甜菜田間種植為單行種植,相鄰兩行甜菜之間的行距較大,甜菜收獲機收獲甜菜一般為逐行進行單行收獲。因此收獲甜菜時,每行甜菜相鄰甜菜之間的株距大小、單株甜菜偏離行中心線的距離多少以及甜菜收獲機的移動速度快慢,這三個變化數值都會影響甜菜收割機是否能正常收獲甜菜。本裝置的實驗原理是,先模擬一行偏離行中心線不同距離的甜菜,將該行模擬甜菜分為若干段,每段植株內相鄰甜菜間距相同,不同段植株之間的甜菜間距不同,然后模擬固定的甜菜收獲機移動速度,以檢測在不同株距的情況下,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時候調整自動對行的相關參數,直至合格,然后再改變甜菜收獲機移動速度,檢測在不同株距的情況下、當甜菜偏離行中心線不同距離時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時候予以調整,直至合格。
[0019]本裝置利用測試桿來模擬甜菜塊根的邊緣,為了避免實驗時挖掘鏟和測試桿的剛性碰撞,利用彈性桿代替挖掘鏟,兩彈性桿之間的距離與挖掘鏟寬度相應。
[0020]調節測試桿沿滑道桿移動,可用于模擬甜菜塊根偏離行中心線(即甜菜收獲機中心線或實驗裝置中心線)的距離;通過在相鄰滑道桿或者間隔若干滑道桿安裝測試桿來模擬不同的甜菜種植株距;實驗時,將本裝置的傳動鏈長度方向沿甜菜收獲機的行進方向、置于甜菜收獲機下方,甜菜收獲機靜止不動,通過變頻電機調節鏈輪的轉速,以不同的速度帶動滑道桿上的測試桿運動,以此來模擬實際田間收獲時收獲機的不同前進速度。
[0021]進一步的,考慮到甜菜在田間的實際種植情況,相鄰滑道桿中心線之間的間隔為15?30mm,滑道桿長度為0.3?0.8m。
[0022]再進一步,滑道桿通過傳動鏈附板安裝在傳動鏈上,傳動鏈附板為板面平行于傳動鏈布置的90°折彎直板,其豎直板面跨設在傳動鏈兩個相鄰的鏈節上,其水平板面外露在傳動鏈回轉外輪廓面外的水平段組成,安裝在水平板面上的滑道桿位于傳動鏈回轉外輪廓面的外側。傳動鏈附板跨設在兩個鏈節之間,能保證傳動鏈的支撐平穩,滑道位于傳動鏈回轉時的外輪廓面外側,便于從滑道兩端取放滑塊,用于模擬不同株距。
[0023]再進一步,主動鏈輪軸由變頻電機通過皮帶輪驅動。由變頻器調節變頻電機的轉速,來調節傳動鏈的運動速度,從而帶動測試桿以不同的速度運動,以此來模擬實際收獲時收獲機的不同前進速度。
[0024]再進一步,所述滑道桿為一根矩形管,矩形管的一個表面上沿長度方向開設長條形的通孔,形成滑槽的槽口,矩形管內腔形成滑槽槽腔。
[0025]再進一步,滑塊為矩形塊或六角形塊,其上表面開設螺紋孔,測試桿擰緊到螺紋孔中,滑塊的最小邊長小于等于滑槽槽腔寬度,大于槽口寬度,滑塊的對角線長度大于滑槽槽腔寬度。滑塊的尺寸選擇一是為了防止在松、緊螺母時,測試桿帶動滑塊旋轉,二是增加測試桿和滑道的接觸面積,防止測試桿在實驗時晃動。[0026]再進一步,所述托鏈板包括立式布置的長方形底板和兩對固定在底板兩端的直角支撐板,每對支撐板上、下對稱布置,支撐板水平端固定在底板上,豎直端兩兩相對并留有一段間隙,傳動鏈鏈節的滾子托持在間隙內,滾子的軸向垂直于支撐板豎直端板面。
[0027]操作上述的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實驗裝置的方法分為以下幾步:
[0028]第一步,將甜菜收獲機停設到實驗裝置的上方,并保證:
[0029]A.甜菜收獲機和實驗裝置的中心線一致;
[0030]B.實驗裝置的測試桿上端高于探測桿下端,低于探測桿上端,測試桿上端高于彈性桿涂色段,低于彈性桿上端;
[0031]第二步,傳動鏈沿長度方向分為一段或若干段,將測試桿配置到滑道桿上,每段傳動鏈內的測試桿相鄰桿間距相同,如果分為多段,則不同段傳動鏈之間的間距不同,測試桿交錯分布在甜菜收獲機中心線兩側形成測試帶,測試帶的寬度與擬設定測試的甜菜分布寬度相應;[0032]所述測試桿相鄰桿間距相同是指相鄰兩根測試桿之間的滑道桿數相同;
[0033]所述不同段傳動鏈之間的間距不同是指每段傳動鏈內相鄰兩根測試桿之間的滑道桿數量不同,分別為0,1,2,3,…;
[0034]第三步,以設定轉速啟動主動鏈輪軸,傳動鏈帶動滑道桿回轉,
[0035]A.測試過程中,某一測試桿碰觸某一側的探測桿,探測桿向該側擺動,使測試桿位于擺動后的兩個探測桿之間并且不與探測桿接觸,傳感器連接控制彈性桿相應擺動,該測試桿通過彈性桿:
[0036]a.如果該測試桿沒有染色,說明在某一間距下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參數設置的合格,無需調整;
[0037]b.如果該測試桿接觸到彈性桿的斜桿段,且染上豎桿段的涂色,說明在某一間距下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參數設置的不合格,應予調整;
[0038]B.測試過程中,某一測試桿沒有碰觸任何探測桿,則有兩種情況:
[0039]a.測試桿位于兩探測桿之間,測試桿無需對行調整;
[0040]b.測試桿位于兩探測桿之外,測試桿接觸到彈性桿的斜桿段,且染上斜桿段的涂色,說明測試桿位置過于偏離甜菜收獲機的中心線,不作調整;
[0041]第四步,改變主動鏈輪軸的輸出轉速,然后重復上述第二~第三步。
[004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3]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能夠模擬不同的甜菜株距、不同的單株甜菜偏離行中心線距離以及不同甜菜收獲機的移動速度,可用于在室內場地模擬田間實驗,同時便于實驗數據的采集;
[0044]2、可以減少實際田間實驗所帶來的實驗成本高、易受天氣影響、實驗數據不易采集等問題。
[0045]3、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并且實驗效率高,非常利于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示意圖
[0047]圖2為圖1的俯視圖[0048]圖3為本裝置與甜菜收獲機的配合位置示意圖
[0049]圖4為滑道的結構示意圖
[0050]圖5為圖1中橢圓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0051]圖6為托鏈板的結構示意圖
[0052]圖7為托鏈板與鏈條的配合位置示意圖
[0053]圖8為甜菜收獲機與本裝置的配合位置立體示意圖
[0054]圖9為探測桿、彈性桿和測試桿的配合正視示意圖
[0055]圖10為探測桿探測甜菜根部的擺動動作示意圖
[0056]圖11為彈性桿形狀示意圖
[0057]圖1?11中:1為支架,2為主動鏈輪軸,3為鏈輪,4為傳動鏈,5為滑道桿,501為滑槽,502為槽口,503為槽壁,6為滑塊,7為測試桿,8為螺母,9為托鏈板,10為傳動鏈附板,11為甜菜收獲機,12為從動輪軸,13為探測桿,14為彈性桿,15為挖掘鏟安裝支架,16為挖掘鏟。
【具體實施方式】
[005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59]圖7中,所述甜菜收獲機的收獲臺上,前后依次配置探測桿13和挖掘鏟安裝支架15,探測桿13可左右擺動,探測桿13由傳感器連接、控制甜菜收獲機轉向,帶動挖掘鏟安裝支架15相應擺動。
[0060]如圖1?2所示,在矩形框架I前、后兩端分別平行安裝主動鏈輪軸2和從動鏈輪軸12,主動鏈輪軸2和從動鏈輪軸12的兩側分別安裝一個鏈輪3,左右兩根傳動鏈4分別繞緊在主動鏈輪軸2和從動鏈輪軸12 —端的鏈輪3上,傳動鏈4由鏈輪3帶動回轉,主動鏈輪軸2由變頻電機通過皮帶輪驅動。
[0061 ] 在兩根傳動鏈4之間間隔均勻安裝多根長條形的滑道桿5,滑道桿5從左至右開設矩形截面通孔的滑槽501,在滑槽501上開設開口朝向回轉外輪廓面的槽口 502 ;相鄰滑道桿5中心線之間的間隔為15?30mm,滑道桿5長度為0.3?0.8m。
[0062]如圖6所示,滑道桿5通過傳動鏈附板10安裝在傳動鏈4上,傳動鏈附板10為板面平行于傳動鏈4布置的90°折彎直板,其豎直板面跨設在傳動鏈4兩個相鄰的鏈節上,其水平板面外露在傳動鏈4回轉外輪廓面外的水平段組成,安裝在水平板面上的滑道桿5位于傳動鏈4回轉外輪廓面的外側。
[0063]滑道桿5為一根矩形管,矩形管的一個表面上沿長度方向開設長條形的通孔,形成滑槽501的槽口 502,矩形管內腔形成滑槽501槽腔。在滑槽501的橫截面上,槽口 502的寬度小于滑槽501的寬度,形成槽口 502兩側的槽壁503,如圖4所示。
[0064]垂直于滑道桿5配置測試桿7,所述測試桿7為桿件,根部固定一個滑塊6,滑塊6上的一截為螺紋段,滑塊6嵌入滑道桿5的滑槽501內,桿件伸出槽口 502,由螺母8旋緊、夾持在滑槽501的槽壁503上;滑塊6為矩形塊或六角形塊,其上表面開設螺紋孔,測試桿7擰緊到螺紋孔中,滑塊6的最小邊長小于等于滑槽501槽腔寬度,大于槽口 502寬度,滑塊6的對角線長度大于滑槽501槽腔寬度,如圖5所示。
[0065]所有滑道桿5上分別配置的測試桿7形成一條前后方向的測試帶;[0066]在傳動鏈4的下方布置托鏈板9,托鏈板9托持于傳動鏈4鏈節的滾子下方,托鏈板9安裝在框架I上;托鏈板9包括立式布置的長方形底板和兩對固定在底板兩端的直角支撐板,每對支撐板上、下對稱布置,支撐板水平端固定在底板上,豎直端兩兩相對并留有一段間隙,傳動鏈4鏈節的滾子托持在間隙內,滾子的軸向垂直于支撐板豎直端板面,如圖6,圖7所示。
[0067]每個挖掘鏟安裝支架15上分別安裝一個彈性桿14,兩彈性桿14為一對上端為豎桿段,下端為分別向兩外側斜向上的斜桿段組成,豎桿段和斜桿段分別涂不同顏色,如圖11所示;兩彈性桿14之間的距離與挖掘鏟16寬度相應,為了避免實驗時挖掘鏟和測試桿的剛性碰撞,在實驗中要利用彈性桿14代替挖掘鏟16,挖掘鏟16位置如圖8所示,彈性桿14、探測桿13和測試桿7的配合位置如圖9所示。
[0068]上述實驗裝置的操作方法分為如下幾步:
[0069]第一步,將甜菜收獲機停設到實驗裝置的上方,并保證:
[0070]A.甜菜收獲機和實驗裝置的中心線一致;
[0071]B.實驗裝置的測試桿7上端高于探測桿13下端,低于探測桿13上端,測試桿7上端高于彈性桿14涂色段,低于彈性桿14上端;
[0072]第二步,傳動鏈4沿長度方向分為一段或若干段,將測試桿7配置到滑道桿5上,每段傳動鏈4內的測試桿7相鄰桿間距相同,如果分為多段,則不同段傳動鏈4之間的間距不同,測試桿7交錯分布在甜菜收獲機中心線兩側形成測試帶,測試帶的寬度與擬設定測試的甜菜分布寬度相應;
[0073]所述測試桿7相鄰桿間距相同是指相鄰兩根測試桿7之間的滑道桿5數相同;
[0074]所述不同段傳動鏈4之間的間距不同是指每段傳動鏈4內相鄰兩根測試桿7之間的滑道桿5數量不同,分別為0,1,2,3,…;
[0075]第三步,以設定轉速啟動主動鏈輪軸2,傳動鏈4帶動滑道桿5回轉,
[0076]A.測試過程中,某一測試桿7碰觸某一側的探測桿13,說明該測試桿7偏離行中心線的距離過大,探測桿13向該側擺動,使測試桿7位于擺動后的兩個探測桿13之間并且不與探測桿13接觸,傳感器連接控制彈性桿14相應擺動,該測試桿7通過彈性桿14:
[0077]a.如果該測試桿7沒有染色,代表該位置上的測試桿7被“正常采取”,說明在某一間距下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參數設置的合格,無需調整;
[0078]b.如果該測試桿7接觸到彈性桿14的豎桿段,且染上豎桿段的涂色,代表該位置上的測試桿7“被挖傷”,說明在某一間距下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參數設置的不合格,應予調整;
[0079]B.測試過程中,某一測試桿7沒有碰觸任何探測桿13,則有兩種情況:
[0080]a.測試桿7位于兩探測桿13之間,代表測試桿7偏離行中心線的距離不大,測試桿7無需對行調整;
[0081]b.測試桿7位于兩探測桿13之外,測試桿7接觸到彈性桿14的斜桿段,且染上斜桿段的涂色,說明測試桿7位置過于偏離甜菜收獲機的中心線,代表該位置上的測試桿7 “被漏挖”,不作調整;
[0082]第四步,改變主動鏈輪軸2的輸出轉速,然后重復上述第二~第三步。
[0083]所述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是指甜菜收獲機在工作過程中,如果甜菜根部與一側的探測桿13相接觸,則探測桿朝向該側擺動,使甜菜根部能從擺動后的兩個探測桿13之間通過,并通過控制甜菜收獲機轉向,使配置在探測桿后方的挖掘鏟16相應擺動、從而使挖掘鏟16能夠正常收獲甜菜,不“漏挖”或者“挖傷”甜菜。探測桿13的擺動動作如圖10所示。
[0084]本裝置的實驗原理是,先模擬一行偏離行中心線不同距離的甜菜,將該行模擬甜菜分為若干段,每段植株內相鄰甜菜間距相同,不同段植株之間的甜菜間距不同,然后模擬固定的甜菜收獲機移動速度,以檢測在不同株距的情況下,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時候調整自動對行的相關參數,直至合格,然后再改變甜菜收獲機移動速度,檢測在不同株距的情況下、當甜菜偏離行中心線不同距離時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時候予以調整,直至合格。
[0085]本裝置利用測試桿7來模擬甜菜塊根的邊緣,調節測試桿7沿滑道桿移動,可用于模擬甜菜塊根偏離行中心線(即甜菜收獲機中心線或實驗裝置中心線)的距離;通過在相鄰滑道桿5或者間隔若干滑道桿5安裝測試桿7來模擬不同的甜菜種植株距;實驗時,將本裝置的傳動鏈長度方向沿甜菜收獲機的行進方向、置于甜菜收獲機下方,甜菜收獲機靜止不動,通過變頻電機調節鏈輪的轉速,以不同的速度帶動滑道桿5上的測試桿7運動,以此來模擬實際田間收獲時收獲機的不同前進速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所述甜菜收獲機的收獲臺上,前后依次配置探測桿(13)和挖掘鏟安裝支架(15), 探測桿(13)可左右擺動,探測桿(13)由傳感器連接、控制甜菜收獲機轉向,帶動挖掘鏟安裝支架(15)相應擺動, 其特征在于: 在矩形框架(1)前、后兩端分別平行安裝主動鏈輪軸(2)和從動鏈輪軸(12),主動鏈輪軸(2)和從動鏈輪軸(12)的兩側分別安裝一個鏈輪(3),左右兩根傳動鏈(4)分別繞緊在主動鏈輪軸(2)和從動鏈輪軸(12)—端的鏈輪(3)上,傳動鏈(4)由鏈輪(3)帶動回轉; 在兩根傳動鏈(4)之間間隔均勻安裝多根長條形的滑道桿(5),滑道桿(5)從左至右開設矩形截面通孔的滑槽(501),在滑槽(501)上開設開口朝向回轉外輪廓面的槽口(502); 在滑槽(501)的橫截面上,槽口(502)的寬度小于滑槽(501)的寬度,形成槽口(502)兩側的槽壁(503); 垂直于滑道桿(5)配置測試桿(7),所述測試桿(7)為桿件,根部固定一個滑塊(6),滑塊(6 )上的一截為螺紋段,滑塊(6 )嵌入滑道桿(5 )的滑槽(501)內,桿件伸出槽口( 502 ),由螺母(8)旋緊、夾持在滑槽(501)的槽壁(503)上; 所有滑道桿(5)上分別配置的測試桿(7)形成一條前后方向的測試帶; 在傳動鏈(4 )的下方布 置托鏈板(9 ),托鏈板(9 )托持于傳動鏈(4 )鏈節的滾子下方,托鏈板(9)安裝在框架(1)上; 每個挖掘鏟安裝支架(15)上分別安裝一個彈性桿(14),兩彈性桿(14)為一對上端為豎桿段,下端為分別向兩外側斜向上的斜桿段組成,豎桿段和斜桿段分別涂不同顏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滑道桿(5)中心線之間的間隔為15~30mm,滑道桿(5)長度為0.3~0.8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收獲機的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滑道桿(5)通過傳動鏈附板(10)安裝在傳動鏈(4)上,傳動鏈附板(10)為板面平行于傳動鏈(4)布置的90 °折彎直板,其豎直板面跨設在傳動鏈(4 )兩個相鄰的鏈節上,其水平板面外露在傳動鏈(4)回轉外輪廓面外的水平段組成,安裝在水平板面上的滑道桿(5 )位于傳動鏈(4)回轉外輪廓面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鏈輪軸(2 )由變頻電機通過皮帶輪驅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桿(5)為一根矩形管,矩形管的一個表面上沿長度方向開設長條形的通孔,形成滑槽(501)的槽口( 502 ),矩形管內腔形成滑槽(501)槽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6)為矩形塊或六角形塊,其上表面開設螺紋孔,測試桿(7)擰緊到螺紋孔中,滑塊(6)的最小邊長小于等于滑槽(501)槽腔寬度,大于槽口(502)寬度,滑塊(6)的對角線長度大于滑槽(501)槽腔寬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菜機械化收獲自動對行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鏈板(9)包括立式布置的長方形底板和兩對固定在底板兩端的直角支撐板,每對支撐板上、下對稱布置,支撐板水平端固定在底板上,豎直端兩兩相對并留有一段間隙,傳動鏈(4)鏈節的滾子托持在間隙內,滾子的軸向垂直于支撐板豎直端板面。
【文檔編號】A01D33/12GK203435357SQ20132053121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王申瑩, 胡志超, 彭寶良, 吳惠昌, 顧峰瑋, 謝煥雄, 吳峰, 王海鷗, 游兆延 申請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