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該一體機由熱風發生系統、液體輸入裝置、旋轉物料處理系統、機架裝置、旋風分離器以及功能控制系統構成。本實用新型從仿生學角度研制相關結構,能夠自動化控制有氧生物發酵和溫敏干燥過程的相關環節,提供良好通風和適宜溫、濕度條件,確保益生菌群的高效培育,并能有效地達到較好的封閉性能,使雜菌率控制在1%以下。適用于好氧益生菌類固體培養與溫敏干燥一體化的工廠規模化生產。
【專利說明】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有氧生物發酵的工廠規模化生產,如動物微生物飼料添加劑生產,醫藥生物制藥、食品發酵生產,以及有氧菌群固體發酵培養生產的相關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益生菌可以制成各種功能性微生物制劑。益生菌在代謝過程中生成的菌質極富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作為一種新型的動物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具有無毒副作用,能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轉化比,改善動物消化道微生態環境,增強動物免疫力等優點。如何從仿生學角度以最優化條件生態型、高效率固體培育好氧性益生菌群,并能在較低溫條件下快速干燥益生菌培養物料等方面面臨困難,已成為生物發酵領域工廠規模化生產的瓶頸,備受關注。尤其是抗生素濫用的今天,積極尋找抗生素替代品,規模化發展綠色養殖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研究工作。目前有關益生菌固體培養的工廠化生產方式,還是局限在靜態培養,人工攪拌,表現為供氧不充分,堆積物料內部溫度偏高,溫度不均勻,濕度不穩定,存在嚴重的厭氧發酵等情況,導致好氧性益生菌活菌數不高,活性較差。雖然在終產品中可能益生菌芽孢數能達到一定水平,但產量不高。此外,人工翻拌培養物料會導致細菌芽孢被動性吸入操作人員呼吸系統,引起條件致病。相伴隨的問題是有氧生物發酵完成后的培養物料如何能夠在較低溫條件下(< 50°C)快速干燥,也是當前益生菌固體發酵工廠化生產以及各類生物制藥、食品發酵領域的工廠化生產面臨的一大難題。
[0003]本實用新型能夠遵循自然界好氧性益生菌生長繁殖所需的生長代謝規律,從仿生學角度提供優化的適合好氧性益生菌群生長繁育的相關條件,高效率有氧生物發酵益生菌群,并在短時間內,以培養-干燥一體化方式富氧發酵和快速溫敏干燥發酵物料,極大限度地保護益生菌群活性,最大限度的減少雜菌率,可為工廠規模化生產好氧益生菌產品提供新型高效的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
[0004]目前功能性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是畜牧業生產發展中的熱點之一,有益菌群及其代謝產物具有極高的機體代謝調節功能和營養作用,是緩解抗生素濫用現狀的有效手段,是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當前極力推廣的科技應用項目之一,各類生物制藥、食品生產領域的工廠化生產設備技術也均需改造換代。
[0005]由于本實用新型作為益生菌等生物發酵的主體關鍵設備,能夠直接利用農副產品原料進行工廠規模化富氧生物發酵生產,而且采用固體發酵比目前的液體發酵而言,能使功能性動物微生物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極大提高,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其經濟效益的提高將極其顯著。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在較低溫條件下,以培養-干燥一體化方式生態仿生型培養好氧益生菌群以及快速溫敏干燥(< 50°C)培養物料,極大限度地保護益生菌群活性,最大限度的減少雜菌率的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其組成依次包括熱風發生系統、液體輸入裝置、旋轉物料處理系統、機架裝置、旋風分離器9以及功能控制系統。
[0008]所述的熱風發生系統包括鼓風裝置I及與其連接的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和進風管3。
[0009]所述的鼓風裝置I包括分別連接風機三通彎頭1-3的培養中壓風機1-2和干燥高壓風機1-1,由風機架14支撐固定,風機三通彎頭1-3出口與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相連,培養中壓風機1-2和干燥高壓風機1-1,分別在進風口處設有空氣濾清器,用于防止在培養、干燥過程中的雜菌感染。
[0010]所述的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包括耐高溫陶瓷內管2-2及其外部的不銹鋼外管2-3,耐高溫陶瓷內管2-2內設有電加熱裝置2-1,通過變徑風管2-4以及進風管彎頭2-5和進風管3與旋轉物料處理系統相通,進風管彎頭2-5用于連接變徑風管2-4及進風管3且使得二者夾角呈90°,近鼓風裝置I側不銹鋼外管2-3外表面設有接線盒2-6,分別與耐高溫陶瓷內管2-2中的電加熱裝置2-1和功能控制系統電連接。
[0011]所述的液體輸入裝置包括液體輸入泵15以及連接液體輸入泵15與熱風發生系統的進風管彎頭2-5處的彎頭液體輸入器17,其中彎頭液體輸入器17的液管經進風管3管內伸入至自控旋轉筒體6進風側筒體端蓋4內側中心口,彎頭液體輸入器17的液體出口處設有熱風流量分配器,熱風流量分配器由凸型布滿孔洞(孔洞直徑一般為2_)的圓板構成,其凸面朝向出風側筒體端蓋7方向,并由4根不銹鋼管固定于進風側筒體端蓋4內側中心口周圍。通過熱風流量分配器,既可使柱狀風流被打散,有利于培養、干燥時的熱風流呈現均勻、柔和狀態;也可實現封閉式接種菌種液和物料自動加濕功能的均勻、柔和狀態。工作時,液體輸入泵15將伴隨培養中壓風機1-2以及自控旋轉筒體6同步啟動運轉。
[0012]所述的電加熱裝置2-1位于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的耐高溫陶瓷內管2-2中,由65根六孔耐高溫硅條2-1-4,2只梯形不銹鋼鋼條端架2-1-2,2只梯形鋼條內架2_1_3和4根不銹鋼長螺桿2-1-1以及相應若干螺母、墊片及填補空缺瓷管2-1-5構成半籠式凹形架,是由不銹鋼長螺桿2-1-1分別穿過六孔耐高溫硅條2-1-4兩端孔,梯形鋼條內架2-1-3,梯形不銹鋼鋼條端架2-1-2和填補空缺瓷管2-1-5及螺母進行固定,形成3面,每一面具有4孔,分別可供2根分別為5KW、220V耐高溫高鎳電熱絲2-1-6分別往返穿插孔中,共有6根耐高溫電熱絲2-1-6構成3面,分為2組,分別以相互間隔的3根耐高溫電熱絲2-1-6構成其中I組,每組各形成6個端頭,在靠近鼓風裝置I 一側的接線盒2-6中,采用星型連接法分別連接每組中耐高溫高鎳電熱絲的3路中3個端頭,另3個端頭分別與380V電源的3根火線連接,并接受功能控制系統的控制;當執行生態培養功能時,僅啟動I組3根耐高溫電熱絲以及培養中壓風機1-2和旋轉筒體同步工作;當執行干燥功能時,將同時啟動2組6根耐高溫電熱絲以及干燥高壓風機1-1和自控旋轉筒體同步工作。
[0013]所述的機架裝置包括自控旋轉筒體6下方的機架23和集料板裝置22,發揮支撐及集料作用。
[0014]所述的旋轉物料處理系統包括自控旋轉筒體6,置于自控旋轉筒體6中部的筒體進、出料裝置5,自控旋轉筒體6中空,兩端由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加硅膠密封條密封,進風管3和出風管8分別于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中心處與自控旋轉筒體6同心軸向連接;自控旋轉筒體6外壁兩端分別設有筒體旋轉軌道13 ;動力主軸24和從動主軸21架于機架23兩側軸承座上,與自控旋轉筒體6軸向平行,兩根主軸上分別對稱設有2個動力軸輪25和從動軸輪20,共4只軸輪,動力軸輪25,從動軸輪20與兩道筒體旋轉軌道13緊密接觸,減速機16與機架23 —側動力主軸24以聯軸器相聯,提供旋轉動力,通過2只動力軸輪25及與其緊密接觸的兩道筒體旋轉軌道13帶動自控旋轉筒體6轉動;而另一側從動主軸21上的2只從動軸輪20則作為自控旋轉筒體6的從動支撐隨自控旋轉筒體6轉動;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中心與動力軸輪25和從動軸輪20中心的連線呈90°夾角;可保持轉筒穩定性。減速機16與功能控制系統電連接,由功能控制系統控制其開啟或停息;自控旋轉筒體6的周期性旋轉和停息通過減速機由功能控制系統的時控儀任意設定調節。
[0015]所述的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的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均設有端蓋雙軸連接器19和端蓋鎖緊器18,用于端蓋的開閉和固定;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內側面均設有梯形密封槽,外窄里寬,鑲嵌有10_方型硅膠密封條(方形硅條的尺寸一般為10mm),可與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法蘭端面緊貼,保證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關閉時的密封性能;出風側筒體端蓋7法蘭的兩側分別設有固定圓環,其下方機架23兩側分別設有筒體法蘭連桿拉緊鉤26,在進料或打開端門之前,必須以筒體法蘭連桿拉緊鉤26拉緊固定環,用于固定自控旋轉筒體6,防止其轉動以及端蓋7異位翻開。
[0016]所述減速機16的電動機風葉罩上還可設有一旋轉圓板,用于在停止減速機工作狀態下,可輕松轉動電動機風葉,通過轉動主軸可調整控制自控旋轉筒體6進、出料裝置6及兩側端蓋4,7于指定位置姿態,便于進料及開、閉筒體端蓋。
[0017]所述的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兩對側軸向處分別各設有一攪料板6-1,兩攪料板沿軸向中心線各彼此相反傾斜5°并分別與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垂直,筒體旋轉時可改善物料的軸向往返運動的攪拌效果;與兩對側分布攪料板各相差90°角的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處的兩對側軸向位置,分別各設有一碎料器6-2,每一碎料器分別由6塊徑向站立正梯形碎料板6-3組成,各自距離均勻并軸向直線分布,其每一正梯形碎料板均與筒內壁徑向、軸向呈兩個方向偏斜6° ,每一碎料器6-2中點兩側各3塊正梯形碎料板6-3的徑向及軸向的偏斜方向相反;這種復合傾斜方式和形狀可有效碎料以最大限度避免物料球形結塊和提高物料攪拌效果。
[0018]所述的出風側筒體端蓋7內側中心孔處設有迷宮格狀的粉料阻擋器,并通過4根不銹鋼管固定于筒體端蓋7內側出風管8管口四周邊;可造成熱風流回旋曲折路徑的流動方式阻擋熱風流中粉料逃逸。
[0019]所述的進、出料裝置5設有進、出料門,進、出料門一般設計成長方形,長方形進、出料門的水平一側采用雙門軸連接于自控旋轉筒體6,可水平內推打開或反向關閉。進、出料門外側面設有硅膠板具有關閉時的密封功能,此處設有螺栓鎖緊裝置用于進、出料門關閉時固定進、出料門于自控旋轉筒體6筒壁門框;自控旋轉筒體6筒壁門框上另設有一短螺桿用于進、出料門打開時與自控旋轉筒體6筒壁保持呈徑向90°狀態固定,用于自動出料,另外配有活動進料導板置于進、出料門處,用于進料。
[0020]所述的出風管8的直徑大于進風管3的直徑;進風管3及出風管8各一端分別與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的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中心軸承同心、軸向連接,進風管3及出風管8的另兩端分別與進風管彎頭2-5和旋風分離筒體11進風口之間采用法蘭活動套管方式安全性連接。采用這樣的連接方式可以保證自控旋轉筒體6旋轉過程的安全性,確保其他部件不會由于自控旋轉筒體6的旋轉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轉動不靈活而移位。
[0021]所述的旋風分離器包括旋風分離筒體11及其上部的分離筒中心管道10,下部的錐形筒體12,自控旋轉筒體6的出風管8與旋風分離筒體11在圓周相切處聯接相通,連接管道處設有電熱耦、濕度感受器和溫度表。出風風流沿旋風分離筒體內壁高速旋轉,可使少量逃逸粉料隨旋轉風流沿錐形筒體旋轉下降而收集,出風風流從旋風分離筒體11上部的分尚筒中心管道10排出。
[0022]所述的功能控制系統與鼓風裝置1、電加熱裝置2-1、液體輸入泵15、電熱耦、濕度感受器、減速機16電聯接,并通過微電腦控制器智能化控制上述各部件的工作與停止。當電加熱裝置2-1停止工作,而鼓風裝置I仍然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其延遲工作的時間可由時控儀任意設定調節。
[0023]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可實現培養與干燥功能的切換,當執行生態培養功能時,僅啟動I組3根耐高溫高鎳電熱絲2-1-6以及培養中壓風機1-2和自控旋轉筒體6同步工作;當執行干燥功能時,將同時啟動2組6根耐高溫高鎳電熱絲2-1-6以及干燥高壓風機1-1和自控旋轉筒體6同步工作。
[0024]本實用新型主要功能特點如下:
[0025]在同一設備中一次性完成益生菌生態有氧培養以及高效溫敏物料干燥,能夠突現功效的最大化,有效抗雜菌感染,突顯一體機優勢。
[0026]1、有氧生物發酵的生態化培養
[0027]各相關功能的協調配合可滿足益生菌生態化培育要求,由時控儀調控的旋轉筒體工作,可以最適的物料翻攪強度使物料充分獲氧,充分實現有氧生物發酵程度均勻,溫控系統和濕度控制系統通過風力分配器,可使轉筒內物料處于溫、濕度適宜的仿生態培養環境中。
[0028]2、液體菌種封閉式接種方式安全、快速、均勻、簡便
[0029]可在封閉無菌狀態下,將菌種液通過接種系統、風力分配器和自動翻攪系統的協同工作,可將菌種液均勻接種混合于培養物料。其特點表現為:安全、快速、均勻、簡便。
[0030]3、合理的溫敏干燥效率高,有助于保持益生菌活性和數量
[0031]在熱風發生系統,旋轉物料處理系統,旋風分離器同時工作狀態下,43±2°C的快速低溫風流干燥可高效率帶走培養物料中的水分,達到快速溫敏干燥但能維持菌體活性的理想效果。
[0032]本申請專利產品根據不同生產目的,可改變相關的工作參數,工廠規模化生產制備不同的好氧益生菌以及特定菌質,是綠色功能性動物微生物飼料添加劑生產的關鍵設備,也是醫藥生物制藥、食品發酵生產,以及涉及到有氧菌群固體發酵培養生產的相關領域提聞廣品質量和效率的新型設備。
[0033]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好氧益生菌類固體培養與溫敏干燥一體化的工廠規模化生產。
[0034]本實用新型發酵容量可為2500L。一體機采用304號不銹鋼材料以及微電腦自動控制技術,從仿生學角度研制相關結構,能夠自動化控制有氧生物發酵和溫敏干燥過程的相關環節,提供良好通風和適宜溫、濕度條件,確保益生菌群的高效培育,并能有效地達到較好的封閉性能,使雜菌率控制在1%以下。通過濕度自控及菌液接種輸入系統可安全封閉式定量接種菌種液(接種量占培養底物的20%)。本申請專利產品能夠實行一機多功能化,簡便高效,當完成益生菌有氧生物發酵培養工作后,在原有培養旋轉筒體中,可連續性完成溫敏、快速、熱風干燥工作,使發酵物料含水量減少至10%以下,并能有效保持培育菌群的生物學活性和高質量菌株芽孢數量。
[0035]本產品采用轉筒式內置擋料板攪拌物料,旋轉筒體內側壁分別設有兩側反向傾斜性攪料板和其相差90°C軸向分布的碎料板,以加強固體培養-干燥物料的徑向、軸向翻攪和混合功能。轉筒端蓋采用雙軸結構保證靈活開閉和較好的密封性能。進、出風管各自兩端分別連接端蓋中心軸承和法蘭活動套管,該連接方式可保證旋轉筒體轉動時不影響其他部件,性能安全可靠。熱風發生系統的加熱采用獨特快速風加熱結構,配以風機組合和溫敏控制系統,滿足好氧益生菌類生態培養條件和培養固體物料干燥的快速溫敏需求,采用微電腦溫、濕度控制儀自動調節控制轉筒內適宜的溫、濕度及攪拌等相關功能。出風管接一旋風分離器。回收逃逸粉塵,出風口無可見液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6]圖1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0037]圖2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旋轉物料處理系統及機架裝置結構示意圖的左視圖;
[0038]圖3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熱風發生系統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0039]圖4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電加熱裝置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0040]圖5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電加熱裝置結構示意圖的右視圖;
[0041]圖6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自控旋轉筒體內筒壁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0042]圖7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自控旋轉筒體內筒壁結構示意圖的展開圖;
[0043]圖8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自控旋轉筒體內筒壁展開圖中碎料器結構示意圖的右視圖;圖9是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功能控制系統電路圖。
[0044]其中,1-鼓風裝置;1-1_干燥高壓風機;1-2_培養中壓風機;1-3_風機三通彎頭;2_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1_電加熱裝置長螺桿(4根);2-1-2-端架(2只);2-1-3-內架(2只);2-1-4_耐高溫硅條(65只);2-1-5_瓷管;2-1_6-電熱絲(6根);2_2_耐高溫陶瓷內管;2-3_不銹鋼外管;2-4_變徑風管;2-5_進風管彎頭;2-6_接線盒;3_進風管;4-進風側筒體端蓋;5-筒體進、出料裝置;6-自控旋轉筒體;6-1-攪料板(2塊);6-2-碎料器(2套);6-3-碎料板(6塊/套);7-出風側筒體端蓋;8_出風管;9_旋風分離器;10-分離筒中心管道;11-旋風分離筒體;12-錐形筒體;13-筒體旋轉軌道(2) ;14_風機架;15_液體輸入泵;16_減速機;17_彎頭液體輸入控制器;18_端蓋鎖緊器(6套);19_端蓋雙軸連接器;20_從動軸輪(2只);21_從動主軸;22_集料板裝置;23_機架;24_動力主軸;25_動力軸輪(2只);26-筒體法蘭連桿拉緊鉤。SSl-干燥溫控;SS2-干燥攪拌時控;SS3-干燥通風;SS4-干燥攪拌;SS5-培養溫控;SS6-培養濕控;SS7_攪拌時控;SS8_風機時控。
[0045]圖10-圖15是【具體實施方式】的附圖。
[0046]圖10是解淀粉芽孢桿菌3批固體生態培養平均pH動態變化圖;[0047]圖11是解淀粉芽孢桿菌3批固體生態培養平均溫度動態變化圖;
[0048]圖12是解淀粉芽孢桿菌3批固體生態培養平均濕度動態變化圖;
[0049]圖13是解淀粉芽孢桿菌3批固體生態培養平均活菌數動態變化圖;
[0050]圖14是解淀粉芽孢桿菌3批固體生態培養物干燥后含水量;
[0051]圖15是解淀粉芽孢桿菌3批固體生態培養物干燥后芽孢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52]實施例1
[0053]以容量2500L,其設備自重約3噸為例。本實用新型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結構結構如圖1-2所示,由熱風發生系統,液體輸入裝置,旋轉物料處理系統,機架裝置,旋風分離器,功能控制系統所組成。
[0054]1、熱風發生系統
[0055]熱風發生系統如圖3包括鼓風裝置I及與其連接的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和進風管3。
[0056]鼓風裝置I包括培養中壓風機1-2和干燥高壓風機1-1分別連接風機三通彎,1-3,由風機架14支撐固定,風機三通彎1-3出口再與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相連。兩風機進風口處設有空氣濾清器,用于防止在培養、干燥過程中的雜菌感染。
[0057]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包括由耐高溫陶瓷內管2-2和不銹鋼外管2-3構成,近風機側不銹鋼外管2-3外表面設有接線盒2-6,耐高溫陶瓷內管2-2內設有電加熱裝置2-1。通過變徑風管2-4以及進風管彎頭2-5和進風管3與旋轉物料處理系統相通。
[0058]如圖4、圖5,電加熱裝置2-1位于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的耐高溫陶瓷內管2_2中,由六孔耐高溫硅條和梯形鋼條構成的半籠式凹形架形成3面,用4根不銹鋼螺桿及螺絲分別穿過硅條兩端孔固定,每一面具有4孔,可供2根分別為5KW,220V耐高溫高鎳電熱絲分別往返穿插其中,共有6根耐高溫電熱絲構成3面,分為2組,分別以相互間隔的3根耐高溫電熱絲構成其中I組,每組各形成6個端頭,在靠近風機一側,分別采用星型連接法連接并與380V電源接通,接受功能控制系統的控制。當執行生態培養功能時,僅啟動I組3根耐高溫電熱絲以及培養中壓風機1-2和旋轉筒體同步工作;當執行干燥功能時,將同時啟動2組6根耐高溫電熱絲以及干燥高壓風機1-1和自控旋轉筒體同步工作。
[0059]2、液體輸入裝置
[0060]液體輸入裝置包括液體輸入泵15的輸出管連接至熱風發生系統的進風管彎頭2-5處的彎頭液體輸入器17,其中有液管經進風管3管內伸入至自控旋轉筒體6進風側筒體端蓋7內側中心口,通過熱風流量分配器,既可使柱狀風流被打散,有利于培養、干燥時的熱風流呈現均勻、柔和狀態;也可實現封閉式接種菌種液和物料自動加濕功能的均勻、柔和狀態。工作時,液體輸入泵15將伴隨培養中壓風機1-2以及自控旋轉筒體6同步啟動運轉。熱風流量分配器由凸型布滿直徑2_孔洞的圓板構成,凸面朝向出風側筒體端蓋7方向,并由4根不銹鋼管固定于進風側筒體端蓋7內側中心口周圍。
[0061]3、旋轉物料處理系統
[0062]旋轉物料處理系統包括自控旋轉筒體6,如圖6-8,置于自控旋轉筒體6中部的筒體進、出料裝置5,自控旋轉筒體6中空,兩端由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加硅膠密封條密封,進風管3和出風管8分別與兩側端蓋4,7中心處與自控旋轉筒體6同心軸向連接;自控旋轉筒體6外壁兩端分別設有筒體旋轉軌道13,動力主軸24和從動主軸21架于機架兩側軸承座上,與自控旋轉筒體6軸向平行,兩根主軸上分別對稱設有2個動力軸輪25和從動軸輪20,共4只軸輪25,20與兩道筒體旋轉軌道13緊密接觸。減速機16與機架一側動力主軸24以聯軸器相聯,提供旋轉動力,通過2只動力軸輪25與兩道筒體旋轉軌道13緊密接觸帶動自控旋轉筒體6轉動,而另一側從動主軸21上的2只從動軸輪20則作為從動支撐和轉動。筒中心與兩側主軸輪呈90°夾角,可保持轉筒穩定性。自控旋轉筒體6的周期性旋轉和停息由功能控制系統的時控儀任意設定調節。
[0063]所述的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的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均設有端蓋雙軸連接器19和端蓋鎖緊器19,用于端蓋開閉和固定。兩側端蓋4,7內側面均設有梯形密封槽,外窄里寬,鑲嵌有10_方型硅膠密封條,可與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法蘭端面緊貼,保證兩側端蓋4,7關閉時的閉封性能;出風側筒體端蓋7 —側的法蘭設有兩只固定圓環,其下方機架兩側分別設有筒體法蘭連桿拉緊鉤26,在進料或打開端門之前,必須以筒體法蘭連桿拉緊鉤26拉緊固定環,用于固定自控旋轉筒體6,防止其轉動以及端蓋7異位翻開。
[0064]減速機16的電動機風葉罩上還設有一旋轉圓板,用于在停止減速機工作狀態下,可輕松轉動電動機風葉,通過轉動主軸可調整控制自控旋轉筒體6進、出料裝置6及兩側端蓋4,7于指定位置姿態,便于進料及開、閉筒體端蓋。
[0065]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兩對側軸向處各設有一攪料板,兩攪料板各相互相反傾斜6°,筒體旋轉時可改善物料的徑向、軸向攪拌效果;其相差90°角的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處兩對側軸向位置,分別于徑向各立有4塊正梯形碎料板均勻距離、直線分布,可避免物料結塊。
[0066]出風側筒體端蓋7內側中心孔處設有粉料阻擋器,形似迷宮格狀,并通過3根不銹鋼管固定于筒體端蓋7內側出風管8管口處,可造成熱風流回旋曲折路徑的流動方式阻擋熱風流中粉料逃逸。
[0067]進、出料裝置5設有進、出料門,長方形進、出料門的水平一側采用雙門軸連接于自控旋轉筒體6,進、出料門外側面設有硅膠板具有關閉時的密封功能,此處設有螺栓鎖緊裝置用于進、出料門關閉時固定進、出料門;進、出料門內推打開后,另有螺桿90°固定進、出料門,便于自控旋轉筒體6旋轉自動出料。還配有活動進料導板置于進、出料門,便于進料;
[0068]出風管8的直徑大于進風管3的直徑;進風管3及出風管8各一端分別與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的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中心軸承同心、軸向連接,進風管3及出風管8的另兩端分別與進風管彎頭2-5和旋風分離筒體11進風口之間采用法蘭活動套管方式安全性連接。采用這樣的連接方式可以保證自控旋轉筒體6旋轉過程的安全性,確保其他部件不會由于自控旋轉筒體6的旋轉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轉動不靈活而移位。
[0069]4、機架裝置
[0070]機架裝置(圖2)包括自控旋轉筒體6下方的機架23,發揮支撐作用,機架23中設有集料板裝置22,用于收集出料。
[0071]5、旋風分離器
[0072]旋風分離器包括旋風分離筒體11及其上部的分離筒中心管道10,下部的錐形筒體12,自控旋轉筒體6的出風管8與旋風分離筒體11在圓周相切處聯接相通,連接管道處設有電熱耦、濕度感受器和溫度表。出風風流沿旋風分離筒體內壁高速旋轉,可使少量逃逸粉料隨旋轉風流沿錐形筒體旋轉下降而收集,出風風流從旋風分離筒體11上部的分離筒中心管道10排出。
[0073]6、功能控制系統
[0074]功能控制系統與鼓風裝置1、電加熱裝置2-1、液體輸入泵15、電熱耦、濕度感受器、減速機16電聯接,并通過微電腦控制器智能化控制上述各部件的工作與停止。電路圖如圖9。
[0075]電器控制箱面板按鈕顯示,紅色按鈕為培養功能,綠色按鈕為干燥功能,分別聯接相關功能的微電腦控制儀,智能化控制整個一體機的正常運行,包括:培養溫度及濕度控制,工作周期報警、鼓風與滾筒翻攪工作及時控、干燥溫度控制,獨立控制鼓風,獨立控制滾筒翻攪。當電加熱裝置2-1停止工作,而鼓風裝置I仍然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其延遲工作的時間可由時控儀任意設定調節。
[0076]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工作條件與參數:
[0077]本申請專利產品自動控制(微電腦控制)有氧發酵培養工作條件:溫度35.0 ± 1.(TC (電功率為15kw),濕度75 ±5.0%,pH7.2±0.2 (在固體培養基配制過程中調控PH),轉筒翻攪Imin靜息5min,培養時間:28小時。在啟動熱風發生系統培養功能工作的同時,旋轉筒體伴隨翻攪,以充入豐富的濾過空氣氧,為發酵物充分供氧;當培養物料濕度變化時,將通過濕度感受器反饋至功能控制系統,自動啟動或關閉液體輸入裝置調控培養濕度,同時啟動風機和轉筒工作,以保證物料含水量均勻合適。啟動液體輸入裝置可便捷完成菌種液封閉式均勻接種工作。
[0078]本申請專利產品溫敏干燥(微電腦控制)工作條件:溫度43±2°C(電功率為30kw),轉筒翻攪Imin靜息3min,在進行物料的溫敏干燥過程中,熱風發生系統干燥功能持續工作,旋風分離器可有效回收隨風流逃逸的物料粉末。
[0079]本實用新型使用的注意事項:
[0080]I)安裝可靠接地線。
[0081]2)旋轉筒體工作轉動時,雖然裝有防護板,但嚴禁靠近轉筒與軸筒接觸轉動處,以防肢體或衣服等卷入造成傷害。
[0082]3)需要打開旋轉筒體進、出料門或端蓋前,必須先將機架連桿拉緊鉤拉緊固定旋轉筒體法蘭固定環,然后安全進行相關操作。
[0083]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方法:
[0084]調整好本實用新型設備相關部件,完成進料、接種等相關工作,根據產品生產工藝要求,調整電器箱相關儀器工作參數,操作電器箱功能控制系統相關按鈕即可自動工作。
[0085]實施例2
[0086]利用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進行解淀粉芽孢桿菌固體生態培養與干燥的相關工藝參數研究:
[0087]本專利旨在利用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以益生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為例,進行益生菌固體生態培養、干燥工藝制備技術的研究,以及對其培養、干燥功能的質量評價,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解淀粉芽孢桿菌的工廠規模化生產提供相關理論依據和應用參考。
[0088]I材料與方法
[0089]1.1 菌種
[0090]菌種是購自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的解淀粉芽孢桿菌Baci I Iusamy1liquefaciens CICC20606。
[0091]1.2培養基
[0092]液體菌種培養基:蛋白胨5g、葡萄糖5g、酵母膏5g、K2HP044g、蒸餾水1L、pH調至7.2。常規方法制備菌種液。
[0093]固體發酵培養基原料及試劑:玉米25%、麩皮30%、豆柏15%、稻殼26.5%、CaH2P043%、NaCl0.23%、MgSO40.15%、MnSO40.01%、K2HPO40.11%。用于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的培養。
[0094]1.3米用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培養、干燥試驗
[0095]1.3.1培養試驗
[0096]根據固體發酵培養配方配制1000kg固體發酵培養基原料,按料水比1:1.3加入無菌純水,以單手握緊料成團,輕抖即散為宜,用3mol/L的NaOH調節培養基初始pH至7.2,培養基消毒、熟化采用0.15Mpa,121°C,lh。降溫后無菌操作轉移進滅菌消毒的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中,以15%的菌`種液接種量封閉式接種,菌種液活菌數達到120X 108CFU/g以上,自動控制(微電腦控制)有氧發酵培養工作條件:溫度35.0±1.(TC,濕度75±3.0%,初始pH 7.2±0.2 (在固體培養基配制過程中調控pH),轉筒翻攪Imin靜息5min,培養時間:28小時。1.3.2干燥試驗
[0097]發酵培養結束后,溫敏干燥(微電腦控制)工作條件:溫度43±2°C,轉筒翻攪Imin,靜息3min,物料干燥至含水量< 10%,干燥過程結束。收集產物并粉碎過篩(按國標雙層篩分法,過60-80目,80目篩上物≤10%),檢測活菌菌落數。
[0098]1.4檢測方法
[0099]1.4.1活菌計數
[0100]參照國標(GB/T26428-2010)進行測定。
[0101]1.4.2芽孢計數
[0102]參照國標(GB/T26428-2010)進行測定。
[0103]1.5數據分析
[0104]所有數據均以Excel建立數據庫,以x±SE表示。
[0105]2實驗結果與分析
[0106]2.1解淀粉芽孢桿菌固體生態培養
[0107]2.1.1pH 動態變化(圖 10):
[0108]三批固體培養試驗的pH平均值在6.4±0.06~7.1 ±0.09之間,初始4h后平均pH的變化范圍在6.6±0.20。在發酵過程中,前16h pH下降比較明顯,16h后,pH值呈略微
上升趨勢。
[0109]2.1.2溫度動態變化(圖11)
[0110]3批固體生態培養試驗的溫度控制在35.0± 1.(TC,從圖11可見,三次連續培養溫度的平均值在36.47±0.088~37.20±0.115之間,且溫度變化不大而保持穩定。[0111]2.1.3濕度動態變化(圖12)
[0112]3批固體生態培養試驗的濕度控制在75±5.0%,從圖12可見,三次連續培養濕度的平均值在83.33±0.333%~86±0.577%之間變化,其濕度變化范圍不大可保持培養濕度的相對穩定。
[0113]2.1.4活菌數動態變化(圖13)
[0114]3批固體生態培養試驗過程中,活菌數變化比較有規律,在發酵剛開始O~4h活菌數比較低,可能是由于解淀粉芽孢桿菌接種至固體培養基后,對新環境有一個短暫的適應過程,活力較低。4~16h菌體活力逐漸增強,16h后解淀粉芽孢桿菌進行迅速的生長繁殖,菌體數量增長很快。16~28h活菌數呈快速上升趨勢,在此過程中,芽孢不斷形成。
[0115]2.2解淀粉芽孢桿菌固體生態培養物的干燥(圖14)
[0116]3批固體生態培養物經6h干燥后,含水量分別為9.0%,8.3%,8.6%,平均為
8.63%±0.203,符合國標對固體發酵物干燥后含水量的要求。
[0117]2.3解淀粉芽孢桿菌固體生態培養物干燥后芽孢率(圖15)
[0118]3批固體生態培養物經6h干燥后,芽孢率分別為78%,80%,85%,平均為81 ±2.1%,表明本申請專利的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對總體的固體生態培養和干燥過程的控制是很好的。
[0119]3 討論
[0120]3.1精確控制發酵條件對發酵效果的評價
[0121]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對解淀粉芽孢桿菌固體發酵過程進行研究,由于從生態仿生角度,智能化和合理性控制相關發酵參數,從而使整個發酵過程具有穩定性好、效率高的特點。
[0122]3.2控制pH值相對穩定對固體發酵效果的影響
[0123]合適的pH水平是益生菌生長和代謝產物合成的非常重要的條件參數,也是代謝活動的綜合反映。本研究中發酵底物的溫度和濕度在相對穩定的條件下,表現為發酵前期0-16h階段,pH值呈逐漸下降趨勢,反映出益生菌活性呈現快速增強狀態,代謝的酸性產物逐漸增加;然而發酵后期16-28h階段,pH值呈逐漸回升趨勢,這由于本實用新型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能夠旋轉翻攪培養物料并充分供給溫濕度適宜的空氣氧,有效緩沖培養過程中逐漸下降的PH值,而且總體pH值的波動控制在較小的適宜范圍內,較好地維持了整體發酵培養過程PH值的相對穩定,同時活菌數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狀況。可能是由于培養過程中供氧充分,在培養后期培養物料溶氧增大所致
[0124]3.3溫度控制對固體發酵效果的的影響
[0125]本實用新型的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采用微電腦自動控制培養溫度為35V ±1.0°C,,整個發酵過程中溫控穩定,這有助于保持較高的酶活性狀態,符合解淀粉芽孢桿菌生長繁殖最適生長溫度范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由于筒體的旋轉翻攪,保證了全部培養物料的發酵溫度均勻一致和充分供氧,符合解淀粉芽孢桿菌生長繁殖的最適生長溫度范圍的需要并有效提高發酵培養質量。
[0126]3.4濕度控制對固體發酵效果的影響
[0127]本研究設備通過智能溫濕度儀自動控制培養濕度的穩定,此外也控制培養溫度的穩定。當培養物料濕度變化時,將自動啟動或關閉濕度自控及菌液接種輸入系統的噴射液體裝置,調控培養濕度,同時啟動風機和轉筒工作,以保證物料含水量均勻。本研究中固體發酵濕度控制為75±5.0%,結果表明能滿足解淀粉芽孢桿菌生長繁殖所需的適宜濕度范圍。是由于液體輸入裝置均勻、柔和的物料自動加濕功能所發揮的作用,符合解淀粉芽孢桿菌生長繁殖的最適生長濕度范圍的需要。所設定的濕度值偏低于實際測定值,是由于本實用新型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的濕度感受器設置在自動旋轉筒體的出風口,液體輸入裝置的自動加濕功能與濕度感受器的反饋信息在時間上有一延遲,會使濕度值提高,此外,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濕度值也會提高。因此,考慮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可用來指導濕度的設定。
[0128]3.5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液體菌種封閉式接種方式對發酵效率的影響
[0129]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可在封閉無菌狀態下,將菌種液通過接種系統、風力分配器的協同工作,將菌種液均勻混合接種于培養物料。其特點表現為:安全、快速、均勻、簡便,尤其在益生菌培養初期抗雜菌感染效果較為理想。
[0130]3.6培養過程中的活菌數動態變化特點 [0131]在本研究的特定培養條件下,隨著整個發酵進程,解淀粉芽孢桿菌活菌數呈現出持續升高的動態性變化。發酵培養的初期屬于生長延滯期,其活菌數量上升不明顯,但是培養物料的PH值呈逐漸下降趨勢,代謝的酸性產物逐漸增加,反映出益生菌活性呈現快速增強狀態,此后活菌數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屬于細菌的生長指數期,代謝旺盛。研究結果反映出培養過程中相關培養條件的控制是較為合適的。
[0132]3.7培養物干燥后含水率和芽孢率變化特點
[0133]培養物料經干燥后解淀粉芽孢桿菌粉的含水率平均為8.633%±0.203,芽孢率平均為81%±2.081,符合國家相關產品質量控制要求。本研究采用熱風溫控系統,自動翻攪系統,旋風分離回收裝置同時工作的狀態下,保持43±2°C的快速低溫風流干燥條件下,,結果表明可大幅度提高培養物料的表面積,高效率去除培養物料中的水分,有效保持益生菌數量和活性,達到快速溫敏干燥但能維持菌體活性的理想效果。
[0134]3.8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工作效果評價
[0135]通過本申請專利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對解淀粉芽孢桿菌固體生態培養和干燥的工藝流程進行研究,從仿生學角度研制相關結構,由自動翻攪系統調控轉筒工作,能夠自動化控制有氧生物發酵底物的攪拌強度,并使物料充分獲氧,發酵均勻。溫、濕度控制系統通過風力分配器,可使攪拌均勻的物料處于溫、濕度適宜的仿生態培養環境中,確保益生菌群的高效培育。
[0136]通過菌種液接種輸入系統可安全封閉式定量接種菌種液,并能有效地達到較好的封閉狀態,使雜菌率控制在1%以下。
[0137]本研究中,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自動控制的有氧生物發酵培養工作條件設置為:溫度35.0±1.(TC,濕度75±5.0%,初始pH7.2±0.2 (在固體培養基配制過程中調控pH),轉筒翻攪Imin靜息5min,培養時間:28小時,最終發酵物料中含菌量平均達到203.333 ±4.410X108CFU/g ;自動控制溫敏干燥工作條件設置為:溫度43 ±2°C,轉筒翻攪Imin靜息3min。芽孢率平均為81 ±2.081%,含水量平均為8.633±0.203%。在進行物料的溫敏干燥過程中,干燥熱風溫控系統持續工作,旋風分離器可有效回收隨風流逃逸的物料粉末。與液體發酵工藝相比,顯著性提高了有氧生物發酵產量,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能完全滿足需氧益生菌工廠規模化生產的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熱風發生系統、液體輸入裝置、旋轉物料處理系統、機架裝置、旋風分離器(9)以及功能控制系統; 所述的熱風發生系統包括鼓風裝置(I)及與其連接的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和進風管(3); 所述的鼓風裝置(I)包括分別連接風機三通彎頭(1-3)的培養中壓風機(1-2)和干燥高壓風機(1-1),由風機架(14)支撐固定,風機三通彎頭(1-3)出口與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相連,培養中壓風機(1-2)和干燥高壓風機(1-1),分別在進風口處設有空氣濾清器,用于防止在培養、干燥過程中的雜菌感染; 所述的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包括耐高溫陶瓷內管(2-2)及其外部的不銹鋼外管(2-3),耐高溫陶瓷內管(2-2)內設有電加熱裝置(2-1),通過變徑風管(2-4)以及進風管彎頭(2-5)和進風管(3)與旋轉物料處理系統相通,進風管彎頭(2-5)用于連接變徑風管(2-4 )及進風管(3 )且使得二者夾角呈90 °,近鼓風裝置(I)側不銹鋼外管(2-3 )外表面設有接線盒(2-6),分別與耐高溫陶瓷內管(2-2)中的電加熱裝置(2-1)和功能控制系統電連接; 所述的液體輸入裝置包括液體輸入泵(15)以及連接液體輸入泵(15)與熱風發生系統的進風管彎頭(2-5)處的彎頭液體輸入器(17),其中彎頭液體輸入器(17)的液管經進風管(3)管內伸入至自控旋轉筒體(6)進風側筒體端蓋(4)內側中心口,彎頭液體輸入器(17)的液體出口處設有熱風流量分配器,熱風流量分配器由凸型布滿孔洞的圓板構成,其凸面朝向出風側筒體端蓋(7)方向,并由4根不銹鋼管固定于進風側筒體端蓋(4)內側中心口周圍; 所述的電加熱裝置(2-1)位于加熱進風筒管裝置(2)的耐高溫陶瓷內管(2-2)中,由6根六孔耐高溫硅條(2-1-4),2只梯形不銹鋼鋼條端架(2-1-2),2只梯形鋼條內架(2_1_3)和4根不銹鋼長螺桿(2-1-1)以及相應螺母、墊片及填補空缺瓷管(2-1-5)構成半籠式凹形架,是由不銹鋼長螺桿(2-1-1)分別穿過六孔耐高溫硅條(2-1-4)兩端孔,梯形鋼條內架(2-1-3),梯形不銹鋼鋼條端架(2-1-2)和填補空缺瓷管(2-1-5)及螺母進行固定,形成3面,每一面具有4孔,分別可供2根分別為5KW、220V耐高溫高鎳電熱絲(2-1-6)分別往返穿插孔中,共有6根耐高溫電熱絲(2-1-6)構成3面,分為2組,分別以相互間隔的3根耐高溫電熱絲(2-1-6)構成其中I組,每組各形成6個端頭,在靠近鼓風裝置(I) 一側的接線盒(2-6)中,采用星型連接法分別連接每組中耐高溫高鎳電熱絲的3路中3個端頭,另3個端頭分別與380V電源的3根火線連接,并接受功能控制系統的控制; 所述的機架裝置包括自控旋轉筒體(6 )下方的機架(23 )和集料板裝置(22 ),發揮支撐及集料作用; 所述的旋轉物料處理系統包括自控旋轉筒體(6),置于自控旋轉筒體(6)中部的筒體進、出料裝置(5),自控旋轉筒體(6)中空,兩端由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加硅膠密封條密封,進風管(3)和出風管(8)分別于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中心處與自控旋轉筒體(6)同心軸向連接;自控旋轉筒體(6)外壁兩端分別設有筒體旋轉軌道(13);動力主軸(24)和從動主軸(21)架于機架(23)兩側軸承座上,與自控旋轉筒體(6)軸向平行,兩根主軸上分別對稱設有2個動力軸輪(25)和從動軸輪(20),共4只軸輪,動力軸輪(25),從動軸輪(20)與兩道筒體旋轉軌道(13)緊密接觸,減速機(16)與機架(23)—側動力主軸(24)以聯軸器相聯,提供旋轉動力,通過2只動力軸輪(25)及與其緊密接觸的兩道筒體旋轉軌道(13)帶動自控旋轉筒體(6)轉動;而另一側從動主軸(21)上的2只從動軸輪(20)則作為自控旋轉筒體(6)的從動支撐隨自控旋轉筒體(6)轉動;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中心與動力軸輪(25)和從動軸輪(20)中心的連線呈90°夾角;減速機(16)與功能控制系統電連接,由功能控制系統控制其開啟或停息;所述的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的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均設有端蓋雙軸連接器(19)和端蓋鎖緊器(18),用于端蓋的開閉和固定;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內側面均設有梯形密封槽,外窄里寬,鑲嵌有方型硅膠密封條分別與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法蘭端面緊貼,保證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關閉時的密封性能;出風側筒體端蓋(7)法蘭的兩側分別設有固定圓環,其下方機架(23)兩側分別設有筒體法蘭連桿拉緊鉤(26),可拉緊固定環,用于固定自控旋轉筒體(6); 所述的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兩對側軸向處分別各設有一攪料板(6-1),兩攪料板沿軸向中心線各彼此相反傾斜5°并分別與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垂直;與兩對側分布攪料板各相差90°角的自控旋轉筒體(6)筒內壁處的兩對側軸向位置,分別各設有一碎料器(6-2),每一碎料器分別由6塊徑向站立正梯形碎料板(6-3)組成,各自距離均勻并軸向直線分布,其每一正梯形碎料板均與筒內壁徑向、軸向呈兩個方向偏斜6° ,每一碎料器(6-2)中點兩側各3塊正梯形碎料板(6-3)的徑向及軸向的偏斜方向相反; 所述的出風側筒體端蓋(7)內側中心孔處設有迷宮格狀的粉料阻擋器,并通過4根不銹鋼管固定于筒體端蓋(7)內側出風管(8)管口四周邊; 所述的進、出料裝置(5)設有進、出料門,進、出料門的豎邊一側采用雙門軸連接于自控旋轉筒體(6),進、出料門外側面設有硅膠板,進、出料門關閉時具有密封功能,此處設有螺栓鎖緊裝置用于進、出料門關閉時固定于自控旋轉筒體(6)筒壁門框; 所述的出風管(8)的直徑大于進風管(3)的直徑;進風管(3)及出風管(8)的一端分別與自控旋轉筒體(6)兩側的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中心軸承同心、軸向連接;進風管(3)及出風管(8)各自的另一端分別與進風管彎頭(2-5)和旋風分離筒體(11)進風口之間采用法蘭活動套管方式安全性連接; 所述的旋風分離器(9)包括旋風分離筒體(11)及其上部的分離筒中心管道(10),下部的錐形筒體(12);自控旋轉筒體(6)的出風管(8)與旋風分離筒體(11)在圓周相切處聯接相通,連接管道處設有電熱耦、濕度感受器和溫度表; 所述的功能控制系統與鼓風裝置(I)、電加熱裝置(2-1)、液體輸入泵(15)、電熱耦、濕度感受器、減速機(16)電聯接,并通過微電腦控制器智能化控制上述各部件的工作與停止;當電加熱裝置(2-1)停止工作,而鼓風裝置(I)仍然繼續工作一段時間,其延遲工作的時間由功能控制系統的時控儀設定調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減速機(16)的電動機風葉罩上還設有一旋轉圓板,用于在停止減速機工作狀態下,轉動電動機風葉,通過轉動主軸調整控制自控旋轉筒體(6)進、出料裝置(6)及進風側筒體端蓋(4)和出風側筒體端蓋(7)于指定位置姿態,便于進料及開、閉筒體端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風流量分配器上的孔洞直徑為2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固體生態培養、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自控旋轉筒體(6)筒壁門框上另設有一短螺桿用于進、出料門打開時與自控旋轉筒體(6)筒壁保持呈徑向90°狀態固 定,用于自動出料,另外配有活動進料導板置于進、出料門處,用于進料。
【文檔編號】A23P1/00GK203505537SQ201320592246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孫鎮平 申請人: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