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筒狀篩安裝在機體上,所述的筒狀篩上開有進料口。筒狀篩內部裝有滾軸,所述的滾軸在位于進料口下方設有螺旋傳送部,所述的滾軸上設有脫蓬裝置,所述的脫蓬部外表面設有彈力層,所述的脫蓬裝置下方對應雙層分離篩。本實用新型脫蓬部與筒狀篩網之間的工作間隙是逐漸變小的,所以大的板栗球先被壓破,而未被壓破的板栗球在后續的板栗的推力作用下繼續前進,到達工作間隙小的部位繼而被壓破,可以實現大小不同的板栗在一起脫蓬,無須分級,具有自適應功能,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去除板栗蓬之后,實現了板栗與板栗蓬的之間的分離,不需要進一步挑選。
【專利說明】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屬于農用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板栗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干果類食品,板栗既可以食用,又有藥用價值。板栗樹上生長的板栗球呈大球形,在每個板栗球內部有2-3個板栗的堅果,但是板栗球大小不等且外表長有密集的長刺。如何將板栗取出一直是廣大農民頭痛的問題,幾十年來,板栗種植區的農民一直是腳踩、手持剪刀將板栗球挑開,從而將板栗從中取出,這種方法的弊端是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占用大量勞動力。隨著板栗的產量逐年增加,這種落后,繁重的手工勞作方式已經遠遠不適應市場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的機械化板栗脫蓬專用機械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所述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筒狀篩安裝在機體上,所述筒狀篩上開有進料口,進料口對應機體上的料斗,錐形滾軸安裝在筒狀篩內部,螺旋傳送部安裝于所述筒狀篩的進料口下方,脫蓬部外表面設有彈力層,所述脫蓬部下方對應出料口。
[0005]所述中間滾軸為錐形,小徑在進料口端。
[0006]所述中間滾軸靠近進料口的一端,其1/3長度的外表面上裝有螺旋傳送部。
[0007]所述脫蓬部與筒狀篩之間留有環形工作間隙且間隙大小沿軸向漸變。
[0008]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包括機架、機體、筒狀篩網、料斗、中間滾軸、大帶輪、小帶輪、電動機、雙層分離篩;筒狀篩網(3)安裝在機體(2)內,機體的頂部安裝有料斗(4),筒狀篩網(3)由多根鋼筋條(31)焊接而成,鋼筋條(31)之間留有縫隙,筒狀篩網(3)上端設有進料口( 32),進料口( 32)與安裝在機體(2)頂部的料斗(4)連通,螺旋傳送部(51)由動力裝置的帶動在筒狀篩網(3)內部轉動,將板栗球送到脫蓬部(53),其中脫蓬部(53)最外層為彈力層(52),彈力層(52)采用的是橡膠類材質,其中滾軸為錐形,所以脫蓬部(53)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的板栗球。
[0009]通過提出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0010]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對板栗進行機械化連續脫蓬,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在脫蓬之后的板栗和板栗蓬之間自然分離,不需要人工進一步挑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通過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及優點將變得更加易于清楚,在附圖中: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的筒狀篩網結構示意圖;[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的滾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在下文中,現在將參照附圖更充分地描述本實用新型,在附圖中示出了各種實施例。然而,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施,且不應該解釋為局限于在此闡述的實施例。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使得本公開將是徹底和完全的,并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充分地傳達給本領域技術人員。
[0016]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
[0017]參考附圖1-3,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包括機架1、機體2、筒狀篩網3、料斗4、中間滾軸5、大帶輪6、小帶輪7、電動機8、雙層分離篩9。筒狀篩網(3)安裝在機體(2)內,機體的頂部安裝有料斗(4),筒狀篩網(3)由多根鋼筋條(31)焊接而成,鋼筋條(31)之間留有縫隙,在滿足未去掉蓬的板栗不能由縫隙漏下的前提下,鋼筋條(31)之間的縫隙應該盡量大,筒狀篩網(3 )上端設有進料口( 32 ),進料口( 32 )與安裝在機體(2 )頂部的料斗(4)連通,螺旋傳送部(51)由動力裝置的帶動在筒狀篩網(3)內部轉動,將板栗球送到脫蓬部(53),其中脫蓬部(53)最外層為彈力層(52),彈力層(52)采用的是橡膠類材質,其中滾軸為錐形,所以脫蓬部(53)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的板栗球。
[0018]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將板栗球喂入料斗(4),在重力的作用下,板栗落入螺旋傳送部(51),螺旋傳送部(51)在動力裝置的帶動下將板栗球輸送至脫蓬部(53),板栗球在滾軸(5)、脫蓬部(53)表面的彈力層(52)與網狀篩網(3)的鋼筋條(31)的壓力作用下,板栗球將被壓破,板栗部板栗蓬分離,并由鋼筋條(31)之間的縫隙漏出,由于脫蓬部(53)與筒狀篩網(3)之間的工作間隙是逐漸變小的,所以大的板栗球先被壓破,而未被壓破的板栗球在后續的板栗的推力作用下繼續前進,到達工作間隙小的部位繼而被壓破。板栗球在料斗(4)中由螺旋傳送部送入脫蓬部(53)實現了板栗的連續脫蓬,被脫蓬的板栗與板栗蓬共同到達雙層移動篩(9)實現板栗與板栗蓬的自然分離,無需進一步篩選,這樣就最大程度的提高板栗的脫蓬效率。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合適的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其特征在于,筒狀篩安裝在機體上,所述筒狀篩上開有進料口,進料口對應機體上的料斗,錐形滾軸安裝在筒狀篩內部,螺旋傳送部安裝于所述筒狀篩的進料口下方,脫蓬部外表面設有彈力層,所述脫蓬部下方對應出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脫蓬機進一步包括中間滾軸,所述中間滾軸為錐形,小徑在進料口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其特征在于:中間滾軸靠近進料口的一端,其1/3長度的外表面上裝有螺旋傳送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其特征在于:脫蓬部與筒狀篩之間留有環形工作間隙且間隙大小沿軸向漸變。
5.一種板栗自適應脫蓬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機體、筒狀篩網、料斗、中間滾軸、大帶輪、小帶輪、電動機、雙層分離篩;筒狀篩網(3)安裝在機體(2)內,機體的頂部安裝有料斗(4),筒狀篩網(3)由多根鋼筋條(31)焊接而成,鋼筋條(31)之間留有縫隙,筒狀篩網(3 )上端設有進料口( 32 ),進料口( 32 )與安裝在機體(2 )頂部的料斗(4)連通,螺旋傳送部(51)由動力裝置的帶動在筒狀篩網(3)內部轉動,將板栗球送到脫蓬部(53),其中脫蓬部(53)最外層為彈力層(52),彈力層(52)采用的是橡膠類材質,其中滾軸為錐形,所以脫蓬部(53)可以適應不同大小的板栗球。
【文檔編號】A23N5/08GK203523754SQ201320625013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0日
【發明者】曹成茂, 周敏, 王安民, 秦寬, 孫燕, 李威亞, 衛江華, 陳黎卿, 朱德泉 申請人:安徽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