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吡噻菌胺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成分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有吡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及其防治農業真菌病害的用途。該組合物主要包括有效量的A組分和B組分兩種活性成分,A組分是吡噻菌胺,B組分選自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胺、肟醚菌胺、苯醚菌酯、苯氧菌胺、丁香菌酯、唑菌酯、氰烯菌酯中的一種。本發明組合物應用時制成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水劑、微乳劑或水乳劑,用于噴霧、灌根、拌種,對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具優良的防效。
【專利說明】含有吡噻菌胺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成分的組合物
[0001]本申請為發明專利“含有吡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的分案申請,原專利申請號為2013100910407,申請日為 2013 年 3 月 20 日。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吡噻菌胺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成分的組合物,屬于植物保護領域,該組合物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菌核病、銹病病、黑星病等。
【背景技術】
[0003]吡噻菌胺是含酰胺結構的新型殺菌劑,對多種農作物的的病害具有優良的防效,尤其對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具有很高的效果。為合理保護藥劑、延緩病菌對新藥劑抗藥性的產生及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有必要進行合理的復配研究。目前已經有吡噻菌胺與其他殺菌劑的復配制劑,本發明通過實驗發現了現有技術還沒有發現的其他效果比較好的含有吡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這些殺菌組合物具有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吡噻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它是將兩種不同結構進行復配,可是擴大防治譜和提高藥效的有效途徑,更重要的是避免或延緩病害對新成份抗性的產生。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發明人將吡噻菌胺與具有殺菌成分的化合物復配,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措施來實現的。
[000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有吡噻菌胺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成分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A組分和B組分兩種活性成分,A組分是吡噻菌胺,B組分選自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胺、肟醚菌胺、苯醚菌酯、苯氧菌胺、丁香菌酯、唑菌酯、氰烯菌酯中的一種。
[0007]上述組合物中,優選的,A組分和B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為1:40-40:1,優選的,A組分和B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為10:1-1:20。
[0008]本發明的上述組合物中,優選的,B組分選自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胺、肟醚菌胺中的一種。
[0009]本發明上述組合物中,A組分和B組分的質量之和占組合物總質量的1_90%。
[0010]本發明上述組合物可被制成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水劑、微乳劑或水乳劑。
[0011]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組合物通過噴霧、灌根或拌種施用于作物或作物部分。
[0012]本發明還發現,上述組合物在各自活性成分使用總量降低的情況下,對番茄灰霉病、黃瓜霜霉病、小麥白粉病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明顯。
[0013]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的多種農業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為半知菌類真菌引起的番茄灰霉病、黑星病等,鞭毛菌亞門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晚疫病、霜疫霉病等,子囊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等,擔子菌亞門引起的銹病、黑穗病等。
[0014]上述用途中,所述的作物優選為番茄、黃瓜、小麥、水稻、西瓜、蘋果、葡萄、柑橘、
梨、荔枝或花卉等。
[0015]本發明有益效果是:
[0016]1、增效作用明顯: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圍內表現良好的增效作用,提高了組合物的防病效果。
[0017]2、擴大防治譜:組合物可防治農業生產上的多種病害。
[0018]3、降低使用成本:因復配具有提高防效、防治譜增大,減少了使用次數,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9]4、延緩抗藥性: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成分復配,病原菌不易產生抗藥性,延緩病原物對單劑抗藥性的產生。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不只局限于本實施方式中的組合物和用途。
[0021]實施例1吡噻菌胺組合物對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0022]將單一化合物或組`合物用有機溶劑溶解制備成1000mg/L的母液。根據生物活性測定預試驗,將一定量的上述母液用0.1%吐溫80稀釋,配制成需要的濃度。測定時,先將藥液噴施于盆栽番爺植株,然后接種病原菌,保濕培養24h后,置于溫室中培養,一定時間后測定植物葉面侵染的百分率。使用Abbot公式,將百分率轉換成防效。
[0023]
【權利要求】
1.含有吡噻菌胺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成分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A組分和B組分兩種活性成分,A組分是吡噻菌胺,B組分選自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胺、肟醚菌胺、苯醚菌酯、苯氧菌胺、丁香菌酯、唑菌酯、氰烯菌酯中的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中A組分和B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為1:40-40:1,優選的,A組分和B組分的質量份數比為10:1-1:2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物,其中B組分選自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胺、肟醚菌胺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物,其中A組分和B組分的質量之和占組合物總質量的1-90%o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物,其中所述組合物被制成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水劑、微乳劑或水乳劑。
6.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組合物通過噴霧、灌根或拌種施用于作物或作物部分。
7.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的多種農業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為半知菌類真菌引起的番茄灰霉病、黑星病,鞭毛菌亞門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晚疫病、霜疫霉病,子囊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或擔子菌亞門引起的銹病、黑穗病。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 途,其中所述的作物優選為番茄、黃瓜、小麥、水稻、西瓜、蘋果、葡萄、柑橘、梨、荔枝或花卉等。
【文檔編號】A01N43/40GK103798240SQ201410036205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0日
【發明者】侯華民 申請人:海南正業中農高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