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特征是利用木材加工廠生產的廢木屑放病死動物體上覆蓋,達到融溶化解作用,工藝流程是在密閉房室內先放置一層木屑,再放上一層病死動物,并按一層病死動物上覆蓋一層木屑,致病死動物體外全覆蓋有木屑,在最頂層蓋上塑料薄膜,密封靜置60天后病死動物已全部化解融溶。無二次環境污染,沒有產生疾病源,用料省,成本低,方法簡單,操作方便,能徹底殺滅病原體,達到防疫要求,操作簡便,經濟環保。
【專利說明】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衛生防疫技術,特別是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以往養殖場常有病死動物出現,簡單處理是填埋法,還有焚燒法,填埋法占地面積大,由于泥土含水飽和度增大,水份增多,常有溢流水出現,嚴重污染環境,還會產生疾病擴散,形成禍害,而且需占用大量的土地。用焚燒法處理由于煙霧的產生,又嚴重污染環境,也耗費大量的能源。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把病死動物放置在木屑層直接處理的,融溶病死動物達到100%且無剩余液態物泄出,成本低,占地面積少,沒有二次污染環境,清潔環境的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
[0004]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包括木屑、水、溫度計,特征是病死動物層疊式堆放在木屑堆里,密封發酵化解,融溶至消失形體,其工作流程:
(1)工藝處理方法是:選房一粉刷一殺菌消毒一木屑鋪墊一木屑堆疊一發酵化解一恒溫一靜置一融溶一一次熱循環一二次熱循環一清場一殺菌消毒一重復使用,
(2)處理工藝過程:
步驟1、①堆疊池的設計是池的規格為:長1~12米,寬1~40米,高1~30米,池為平地板,池外為墻邊壁,處理房墻四周及房頂內壁粉刷,地板鋪水泥漿,房頂上開有通氣孔,
②堆疊池的劃分,一個堆疊池按規格長6米,寬4米,高3.2米劃分,處理池有一個以上,堆疊層堆視為堆疊池
步驟2、0)木屑的準備:木屑按干濕分放,干燥的木屑以當地常溫下的溫度為宜,濕度是以含水量在40~70%為宜,
Φ濕度計和溫度計用市售產品,
③加濕木屑用當地清水,
步驟3、病死動物的收集,病死動物應在24小時內收集放置,冬季應不讓病死動物形體結冰,
步驟4、病死動物的堆疊,①按規格長6米,寬4米,高3.2米大小設置單個堆疊池,在地面鋪設20厘米厚的木屑做為基礎層,木屑含水量在50%,
②在木屑基礎層上放一層病死動物,按一個一個排列放置,每個與個之間有間隙,但仔動物和胞衣幼仔動物的體間可以按融,不留間隙,之后放一層木屑,一層病死動物上面放一層木屑,層與層之間用15~25厘米木屑填充,總高可達I~4米,在病死動物最頂層上面有25~40厘米木屑覆蓋,最后在頂層外面覆蓋上塑料薄膜,
③堆疊池中小型的病死動物堆放周邊離墻邊壁有15厘米的距離的木屑,大體型的動物有20厘米距離的木屑,
步驟5,過程維護:①堆疊池的溫度、濕度及堆內發酵情況變化應每天檢查一次,并用溫度計測溫,用濕度計測濕度,做好記錄,
②如發現有病死動物外露應覆蓋上15~25厘米的木屑,
α)如發現底層有液體滲出物,應添加適量木屑覆蓋,
④如發現有異味散出,應覆蓋足夠的木屑,保護木屑濕度含水量在50~60%為宜,如果木屑含水量超過50~60%,應添加適量干燥的木屑層,
(31、后續工藝處理:病死動物堆疊后,由木屑壓貼發酵化解,當溫度達到55~60°C產
生一次熱循環,靜置60天,病死動物已全部融溶狀態,到形體完全消失,已有效殺滅病原體,當殘留物達到恒溫同外界溫度一致時一次熱循環完成,這時可把殘留物移到另一個堆疊池配置新的木屑循環使用,二次熱循環再使用60天進行重新處理下一循環,重復使用,徹底殺滅病原體,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并符合衛生防疫要求。
[0005]堆疊法處理病死 動物得到的殘留木屑,一次熱循環后可進入二次熱循環使用, 二次熱循環后可用于施肥,作為價值極高的有機肥使用,無產生污染現象。
[0006]本發明的突出效果是:方法簡單,實用可靠,用料省,廢物利用,低成本,沒有產生二次污染,占地面積少,處理量大,干凈衛生。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結合處理病死豬處理方法作為實施例。
[0008]實施例1,步驟1,堆疊場地選擇,為規避風雨侵襲的干擾場地一般選擇在室內處理,而處理的房室應在50~100平方米的房室,房室四周墻體及房頂密閉,房頂部開通風孔,用水泥漿或雙飛粉之類泥漿粉刷過墻體表面2~3遍,密封防滲漏,地板用水泥漿打磨,房門可用木板門。
[0009]步驟2,木屑的準備,選用木材加工廠加工出來的木屑堆疊成堆疊池,木屑粗細稍均勻,沒有塊狀物,木屑的含水量在50~60%。
[0010]步驟3,堆疊池的設置,每個堆疊池規格長寬高為6x4x3米,容積48立方米,一個100平方米的房間可設置兩個堆疊池,用兩個堆疊池交替使用,在每個堆疊池底鋪上15~25厘米的木屑墊底做基礎上面再逐一放病死動物和木屑,木屑保持疏松度。
[0011]步驟4,1、①病死豬的處理:病死豬應在24小時內放置堆疊房,冬季不要讓其結冰成冰塊。
[0012]②病死豬的堆放:病死豬的堆放按層疊式堆放,一層病死豬上面加一層木屑,底層與地板之間有15~25厘米的木屑,每層病死豬層與層之間放10~30厘米的木屑相隔,堆疊頂層有25~40厘米的木屑,病死豬與病死豬之間可相隔有空隙,也可碰觸,堆疊池放的病死豬與房室邊壁相隔15厘米的距離,大豬應相隔20厘米距離。讓木屑把動物形體充分包裹。胞衣和幼仔病死豬可相互接觸排列。堆疊池堆放病死豬頂層至頂層木屑之間有25~40厘米,且最頂木屑面用塑料薄膜包裹。
[0013]2、工作過程維護:
a、一天一次觀察變化,包括溫度變化,和狀況變化,每周查看都做好觀察記錄。
[0014]b、如果病死豬有外露的形體,要覆蓋上15~25厘米的木屑。
[0015]C、如在底部發現外滲漏出液體,加適當木屑吸附。
[0016]D、如果有異味散出,要加干木屑覆蓋。
[0017]E、溫度調節和濕度調節,木屑的理想濕度為含水量50~60%。
[0018]化尸最理想溫度為50°C,但45~65°C也是可以的,如果溫度低于50°C,通常是因為木屑含水量不夠,應在堆木屑表面噴灑水或添加含水量50~60%的木屑即可,如果溫度高于60°C,通常是因為木屑含水量過高,應添加適量的干木屑。
[0019]3、工藝理化處理過程:①病死動物堆疊一木屑覆蓋一木屑產生高溫一發酵分化
—融溶一靜置60天一恒溫至室溫一一次熱循環完成一殘留物轉移另一堆放池一堆壓覆蓋—發酵一靜置60天一恒溫一二次熱循環。
[0020]3) 二次堆放后的殘留物一作為有機肥料利用。
[0021]實施例2,堆疊場地是露天場所的處理方法,其方法:1.步驟,2.工作和過程維護。3.工藝理化過程是參照實施例1,但堆疊池改為用水泥磚砌或用水泥混凝土預制板制成的密封罐,密封罐頂蓋在加料進去后才封蓋,并留有出口出料,罐內的堆疊病死豬和堆疊木屑與實施例1的相同,其厚度邊角也相同。但應在密封罐外加塑料薄膜履蓋,堆疊2個月換一批為一個周期完成,把第一周期完成處理的廢木屑拿出去再加壓密封,發酵7天之后與新木屑混和再用于下一個周期堆疊,得到的效果不錯。
[0022]實施例3,參照實施例1,處理按單個池設計,即處理房內僅有一個處理池的面積大小,規格是房室按長寬高8X6X5沙池的大小,處理池外離處理房內空邊壁留20厘米距離,堆疊層處履蓋木屑參照實施例1。這樣在密室內不必加蓋塑料薄膜。
[0023]實施例4,堆疊處理病死豬采用堆肥法,在農村養豬戶量少時,處理病死豬是把一層病死豬一層木屑堆疊,改為用全堆放式,即底層有木屑層高20厘米,堆到高度和寬度則在周邊鋪木屑層25厘米,其它步驟、方式、工藝流程、理化處理均參巧實施例1。
[0024]實施例5,工藝流程、處理方法、理化處理,各個步驟均按實施例1,但在木屑使用時先要用1:1000比例的EM微生物復合菌拌和水攪勻壓貼密封7天,之后拌勻木屑使用。
[0025]實施例6,參照實施例1或5的處理方法、工作藝流程、步履,按用EM微生物復合菌與水的比例1:500噴灑在木屑里之后鋪到病死豬身上,厚度約5厘米,處理過程應關注溫度、濕度,滲漏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加減水或木屑。
[0026]實施例7,參照實施例1或5的處理方法、工藝流程、步履,處理方法用1:1000比例的EM微生物復合菌:水噴到木屑混和,之后把木屑鋪到病死豬身上鋪10~20厘米木屑,處理過程中關注溫度、濕度、滲漏情況,及時調整或加減水,或加減木屑到滲漏層。[0027]實施例8,參照實施例1或5的處理方法、工作藝流程和步履,把1:1000比例的EM微生物復合菌:水噴淋在病死豬身上,并在病死豬身邊鋪15~20厘米的木屑,按其實施例1或實施例5的步驟、工藝方法處理病死豬也得到很好效果。
[0028]實施例9,參照實施例1或5、7的工藝處理方法、步履,按微生物復合菌:水的比例1:500直接噴灑到病死豬身上,再在病死豬身邊鋪10~20厘米的木屑,在處理過程中關注堆疊池周邊環境變 化、溫度、濕度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包括木屑、水、溫度計,特征是病死動物層疊式堆放在木屑堆里,密封發酵化解,融溶至消失形體,其工作流程: SI工藝處理方法是:選房一粉刷一殺菌消毒一木屑鋪墊一木屑堆疊一發酵化解一恒溫—靜置一融溶一一次熱循環一二次熱循環一清場一殺菌消毒一重復使用, 0處理工藝過程: 步驟1、①堆疊池的設計是池的規格為:長I~12米,寬I~40米,高I~30米,池為平地板,池外為墻邊壁,處理房四周及房頂內壁粉刷,地板鋪水泥漿,房頂上開有通氣孔, ②堆疊池的劃分,一個堆疊池按規格長6米,寬4米,高3.2米劃分,處理池有一個以上,堆疊層堆視為堆疊池; 步驟2、①木屑的準備:木屑按干濕分放,干燥的木屑以當地常溫下的溫度為宜,濕度是以含水量在40~70%為宜, ②濕度計和溫度計用市售產品, ③加濕木屑用當地清水, 步驟3、病死動物的收集,病死動物應在24小時內收集放置,冬季應不讓病死動物形體結冰, 步驟4、病死動物的堆疊,①按規格長6米,寬4米,高3.2米大小設置單個堆疊池,在地面鋪設20厘米厚的木屑做為基礎層,木屑含水量在50%, ②在木屑基礎層上放一層病死動物豬,按一個一個排列放置,每個與個之間有間隙,但仔動物和胞衣幼仔動物的體間可以按融,不留間隙,之后放一層木屑,一層病死動物上面放一層木屑,層與層之間用15~25厘米木屑填充,總高可達I~4米,在頂壁有25~40厘米木屑覆蓋,最后在頂層上面覆蓋塑料薄膜, Φ堆疊池中小型的病死動物堆放周邊離墻邊壁有15厘米的距離的木屑,大體型的有20厘米距離的木屑, 步驟5,過程維護:①堆疊池的溫度、濕度及堆內發酵情況變化應每天檢查一次,并用溫度計測溫,用濕度計測濕度,做好記錄, ②如發現病死動物有外露應覆蓋上15~25厘米的木屑, ③如發現底層有液體滲出物,應添加適量木屑覆蓋, ④如發現有異味散出,應覆蓋足夠的木屑,保護木屑濕度含水量在50~60%為宜,如果木屑含水量超過50~60%,應添加適量干燥的木屑層, (3)、后續工藝處理:病死動物堆疊后,由木屑壓貼發酵化解,當溫度達到55~60°C產生一次熱循環,靜置60天,病死動物已全部融溶狀態,病死動物到形體完全消失,已有效殺滅病原體,當殘留物達到恒溫同外界溫度一致時一次熱循環完成,這時可把殘留物移到另一個堆疊池配置新的木屑循環使用,二次熱循環再使用60天進行重新處理下一循環,重復使用,徹底殺滅病原體,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并符合衛生防疫要求。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病死動物堆疊融溶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堆疊法處理病死動物得到的殘留木屑,一次熱循環后可進入二次熱循環使用,二次熱循環后殘留木屑可用于施肥,作為價值極高 的有機肥使用,無產生污染現象。
【文檔編號】C05F1/00GK103804033SQ201410059604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3日
【發明者】鄒冰, 林成鎮, 曹靖坤 申請人: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