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一種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1、引種野生田螺:把華中和華東地區野生田螺引種到華南地區養殖;2、馴養野生田螺度過馴養期:將引進的野生田螺放到有泉水流過的水田馴養或10-15天抽地下水或新鮮的河水進行換水一次,每3~5天投喂一次飼料,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1%~3%,馴養2~4個月度過馴養期;3、放養大田養殖:把度過馴養期的野生田螺放養大田養殖。本發明解決了野生田螺引種馴養困難的問題,特別是引進華中和華東地區野生田螺到華南地區養殖的方法問題,為發展大面積養殖田螺提供了種螺來源。
【專利說明】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養殖領域,特別是一種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田螺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節捕取。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等,華中和華東的田螺個體較大,華南地區的田螺個體較小,田螺不僅有食用價值,也有藥用價值。
[0003]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鮮的水域中,特別喜歡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歡棲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質的水域環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緩流的河溝等水體中。田螺食性雜,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莖葉、細菌和有機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田螺在水溫15攝氏度左右開始活動與攝食,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7攝氏度,30攝氏度以上時,田螺會將肉體縮入螺殼內停止攝食,群集于蔭涼處或潛入泥土中避暑。水溫超過40攝氏度時田螺會死亡,水溫低于8攝氏度時田螺便潛入泥穴中冬眠,來年開春水溫回升到15攝氏度左右時,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動和攝食。
[0004]野生田螺的繁殖習性區別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其右觸角形態。雄田螺的右觸角向右內彎曲(彎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個體大而圓,雄螺小而長。
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田螺的胚胎發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分批產卵,每年3月-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同時又在母體內孕育下次要生產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約產出150-200只仔螺。
[0005]野生田螺是我國產的一種淡水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鈣質等,是人們上等的保健食品,近年來市場不斷看好,隨著野生田螺天然產量日漸減少,人工馴養已迫在眉捷,但是由于氣候和地域問題,人工馴養野生田螺成功率不高,特別是引種華中地區野生田螺到華南地區養殖更加困難。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野生田螺引種困難問題,特別是引進華中和華東地區野生田螺到華南地區養殖的方法問題。
[0007]一種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引進的野生田螺馴養后放養大田養殖,其步驟是:
1、引種野生田 螺;把北方的野生田螺,尤其是華中和華東地區野生田螺引種到華南地
區養殖。
[0008]2、馴養野生田螺度過馴養期:將引進的野生田螺放到有泉水流過的水田馴養,如果沒有泉水,10-15天抽地下水或新鮮的河水進行換水一次水,要保持水質清潔,每3~5天投喂一次飼料,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1%~3%,馴養2~4個月度過馴養期。
[0009]3、放養大田養殖:把度過馴養期的野生田螺放養大田養殖(I)野生田螺養殖水體選擇:選擇安全、平坦水體放養。田螺適應能力強,疾病少,只要避開大量農藥、化肥毒害,農村許多平坦的河渠、溪灘、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體都可放養。如開挖專池飼養則選擇水源方便、為腐殖質土壤的地點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適宜,則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25-30cm水深;面積大小不限。若是開闊的水體,水面可培植少量紅萍和水蓮等,池塘四周種植一些長藤瓜菜搭棚遮蔭,水中布置竹尾、樹枝或石塊、草地等供田螺隱蔽棲息。(2)野生田螺放養:清潔養殖場地,培育餌料生物,單獨放養或混養。種螺放養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選擇色澤淡褐、殼薄而完整、體圓頂鈍的鮮活螺。田螺投放前8-10天,每畝先用生石灰2-5公斤消毒清潔養殖場地,3天~4天后在水體堆放有機肥料和繁殖餌料生物供田螺攝食。每畝放養的種螺量100-150公斤。養殖田螺可單獨放養,也可套養部分鰱、鳙魚種或采取田螺、泥鰍混養方式。
(3)野生田螺飼養管理:充分投餌,保持水體肥度,多點投飼,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投飼量;自然水域中粗放的養殖方式,只需保持水體肥度,每隔一段時間施放適量的發酵過的廄肥、雞糞、牛糞、豬糞或稻草等有機肥料即可滿足田螺生長需要。在高密度精養情況下,則必須投人工餌料。田螺對營養要求不高,簡單地用米糠、麥麩、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飼料。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在生長適宜溫度內(即20°C~28°C ),田螺食欲旺盛,可每5-7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2%~3%。水溫在15°C~20°C、28°C~ 30°C幅度時,每周投喂一次,每次投給1%_2%左右。當溫度低于15°C或高于30°C,則少投或不投。
[0010](4)日常管理:保持養殖場地清潔,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20-30厘米左右。嚴禁流入受農藥、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鴨、蛇、鼠、鳥等敵害侵入;及時清除水中雜草和草根。平時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20-30厘米左右,如果靜水養殖,水質差就要換水(引入地下水或河水);高溫季節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溫升高和保證水體溶氧充足。寒冷天氣田螺進入泥土冬眠,此時,每周換水I次~2次,并向水體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如果田螺有病害,必須將有病的田螺及時取出,馴養和放養大田養殖過程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重量含量5-10%的桑葉粉預防田螺病害。(5)收獲與運輸經過一年的精心飼料,投放的幼螺可達15克~25克,最大`的可達30克,10-20克即可收獲,20克以上即可作為種苗,孵出的仔螺3個月可達到5克以上規格。收獲田螺時,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辦法,有選擇地攝取成螺,留養幼螺和注意選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補種,以后無需再投放種苗。根據其生活習性,在夏、秋高溫季節,選擇清晨、夜間于岸邊或水體中旋轉的竹枝、草把上揀拾;冬、春季則選擇晴天的中午揀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揀拾等辦法采收田螺。田螺的運輸很簡便,可用普通竹簍、木桶等盛裝,也可用編織袋包裝,運輸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濕潤,防止曝曬即可。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1、引種野生田螺;把華中和華東地區野生田螺引種到華南地區養殖。2、馴養野生田螺度過馴養期:將引進的野生田螺放到有泉水流過的水田馴養,如果沒有泉水,可以抽地下水或新鮮的河水進行換水,要保持水質清潔,每3~5天投喂一次飼料,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1%~3%,馴養2~4個月度過馴養期。3、放養大田養殖:把度過馴養期的野生田螺放養大田養殖。本發明解決了野生田螺引種馴養困難的問題,特別是引進華中地區野生田螺到華南地區養殖的方法問題,為發展大面積養殖田螺提供了種螺來源。
[0012]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一種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引進的野生田螺馴養后放養大田養殖,其步驟是:
1、引種野生田螺;把華中和華東地區的野生田螺引種到華南地區養殖。
[0014]2、馴養野生田螺度過馴養期:將引進的野生田螺放到有泉水流過的水田馴養,如果沒有泉水,可以抽地下水或新鮮的河水進行換水,要保持水質清潔,每3~5天投喂一次飼料,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1%~3%,馴養2~4個月度過馴養期。
[0015]3、放養大田養殖:把度過馴養期的野生田螺放養大田養殖
(I)野生田螺養殖水體選擇:選擇安全、平坦水體放養。田螺適應能力強,疾病少,只要避開大量農藥、化肥毒害,農村許多平坦的河渠、溪灘、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體都可放養。如開挖專池飼養則選擇水源方便、為腐殖質土壤的地點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適宜,則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25-30cm水深;面積大小不限。若是開闊的水體,水面可培植少量紅萍和水蓮等,池塘四周種植一些長藤瓜菜搭棚遮蔭,水中布置竹尾、樹枝或石塊、草地等供田螺隱蔽棲息。(2)野生田螺放養:清潔養殖場地,培育餌料生物,單獨放養或混養。種螺放養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選擇色澤淡褐、殼薄而完整、體圓頂鈍的鮮活螺。田螺投放前8-10天,每畝先用生石灰2-5公斤消毒清潔養殖場地,3天~4天后在水體堆放有機肥料和繁殖餌料生物供田螺攝食。每畝放養的種螺量100-150公斤。養殖田螺可單獨放養,也可套養部分鰱、鳙魚種或采取田螺、泥鰍混養方式。(3)野生田螺飼養管理:充分投餌,保持水體肥度,多點投飼,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投飼量;自然水域中粗放的養殖方式,只需保持水體肥度,每隔一段時間施放適量的廄肥、雞糞、牛糞、豬糞或稻草等有機肥料即`可滿足田螺生長需要。在高密度精養情況下,則必須投人工餌料。田螺對營養要求不高,簡單地用米糠、麥麩、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飼料。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在生長適宜溫度內(即20°C~280C ),田螺食欲旺盛,可每5-7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2%~3%。水溫在15°C~20°C、28°C~30°C幅度時,每周投喂一次,每次投給1%-2%左右。當溫度低于15°C或高于30°C,則少投或不投。
[0016](4)日常管理:保持養殖場地清潔,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20-30厘米左右。嚴禁流入受農藥、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鴨、蛇、鼠、鳥等敵害侵入;及時清除水中雜草和草根。平時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20-30厘米左右。如果靜水養殖,水質差就要換水(引入地下水或河水);高溫季節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溫升高和保證水體溶氧充足。寒冷天氣田螺進入泥土冬眠,此時,每周換水I次~2次,并向水體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馴養和放養大田養殖過程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重量含量5-10%的桑葉粉預防田螺病害。
(5)收獲與運輸經過一年的精心飼料,投放的幼螺可生長達10克~20克/個,孵出的仔螺3個月可達到5克以上規格。收獲田螺時,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辦法,有選擇地攝取成螺,留養幼螺和注意選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補種,以后無需再投放種苗。根據其生活習性,在夏、秋高溫季節,選擇清晨、夜間于岸邊或水體中旋轉的竹枝、草把上揀拾;冬、春季則選擇晴天的中午揀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揀拾等辦法采收田螺。田螺的運輸很簡便,可用普通竹簍、木桶等盛裝,也可用編織袋包裝,運輸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濕潤,防止曝曬即可。
[0017]本發明人采用上述實施例養殖方法,每平方米放養100-120個,養殖田螺可達15克~25克/個,每 年每畝產量為700-1200公斤,每年可以收獲3-5次。
【權利要求】
1.一種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引進的野生田螺馴養后放養大田養殖,其步驟是: (1)引種; 所述的引種是將北方的野生田螺引種到華南地區養殖; (2)馴養度過馴養期; 所述的馴養度過馴養期是將引進的野生田螺放到有泉水流過的水田馴養,或10-15天抽地下水或新鮮的河水進行換水一次,保持水質清潔,每3~5天投喂一次飼料,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1%~3%,馴養2~4個月度過馴養期; (3)放養大田養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北方的野生田螺是華中和華東地區的野生田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養大田養殖是把度過馴養期的野生田螺放養大田養殖,包括以下步驟: (1)野生田螺養殖水體選擇:選擇安全、平坦水體放養,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25-30cm 水深; (2)野生田螺放養:清潔養殖場地,培育餌料生物,單獨放養或混養; (3)飼養管理:充分投餌,保持水體肥度,多點投飼,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投飼量; (4)日常管理:保持養殖場地清潔,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20-30厘米左右。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田螺投放前8-10天,每畝用生石灰2-5公斤消毒除去害蟲,3天~4天后在水體堆放有機肥料和繁殖餌料生物供田螺攝含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田螺放養每畝放養的種螺量100-200 公斤。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田螺放養在生長適宜溫度20V~28°C,田螺食欲旺盛,每5-7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飼量為田螺體重的2%~3%,不定點投飼。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田螺放養水溫在15°C~200C>28 °C~30°C幅度時,每周投喂一次,每次投飼量田螺體重的1%_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田螺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馴養和放養大田養殖過程需要在飼料中添加重量含量5-10%的桑葉粉,預防田螺病害。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814851SQ201410083931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0日
【發明者】陳永林 申請人:陳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