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田螺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養殖田螺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原料:食用菌渣、花生麩或豆麩、骨粉、玉米粉或大米粉、桑葉粉;飼料原料配比按重量份數:食用菌渣20-80份、花生麩或豆麩5-20份、骨粉3-1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30份、桑葉粉5-20份。所述飼料生產方法:依據所述比例取上述物質分別充分粉碎,用80目篩網過篩,再用專門的魚飼料環模造粒機制成顆粒飼料,飼料粒徑1-3毫米,飼料分袋包裝即可。本發明原料簡單易得、生產方法簡便、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快,田螺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養殖成活率高。
【專利說明】養殖田螺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水產飼料領域,特別是一種養殖田螺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田螺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節捕取。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等,華中和華東的田螺個體較大,華南地區的田螺個體較小,田螺不僅有食用價值,也有藥用價值
田螺喜歡生活在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鮮的水域中,特別喜歡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歡棲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質的水域環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緩流的河溝等水體中。田螺食性雜,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莖葉、細菌和有機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歡夜間活動和攝食。
[0003]田螺肉質鮮嫩可口,風味獨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豐富,并富含脂肪和磷、鈣、鐵元素以及維生素,是人們上等的保健食品;據測定:田螺可食部分100克約含水分81克、蛋白質10.7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3.3克,含鈣1357毫克、磷191毫克、鐵19.8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17毫克、尼克酸9.9毫克、維生素A130國際單位。中醫認為:田螺味甘、咸,性涼;能清熱止渴,利尿通淋,明目,退黃,用于消渴、喜飲水;水腫,小便不利,熱淋;目赤熱痛;黃疸癥狀。
[0004]田螺營養豐富,食用、藥用價值高,己逐漸成為人們喜食的水產品,市場田螺產品暢銷,隨著田螺用途越來越廣泛,田螺的捕撈強度也隨之加大,人工養殖田螺勢在必行,田螺己成水產養殖的重要品種,田螺的人工飼料需求量也不斷加大,僅靠野生飼料不僅難以滿足田螺要求,還有可能造成病害的積累,使田螺成為寄生蟲、病原菌的攜帶者而不能食用。
[0005]為解決田螺飼料問題,中國專利:田螺飼料及配制方法,申請號:CN201310083633.9 申請日:2013.03.17 公開(公告)號:CN103202398A 公開(公告)日:2013.07.17申請(專利權)人:楊成勝;公開了田螺飼料及配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飼料原料包括干雜魚或魚粉、豆餅粉、麩皮、米糠、菜葉、草粉、骨肉粉、動物內臟粉、貝殼粉,所述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依據所述比列取上述物質分別充分粉碎,用80目篩網過篩,菜葉打成菜液漿,所述原料粉末與菜液漿共同放入魚用飼料攪拌機中攪拌50分鐘,再用專門的魚飼料環模造粒機制成顆粒飼料,飼料粒徑2毫米,飼料晾干后分袋包裝即可;本發明選用多種飼料原料組配而成,為生產田螺提供了飼料基礎,成分中動物性蛋白與植物性蛋白配比合理,營養成分豐富,有利于田螺對各種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該配方配制的飼料,原料易得、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快,田螺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養殖成活率高。
[0006]雖然已有田螺飼料發明,但目前品種單一,以上發明原料復雜,制作繁瑣,要將菜葉打成菜液漿,再把原料粉末與菜液漿共同放入魚用飼料攪拌機中攪拌50分鐘,這樣操作起來比較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養殖田螺飼料的品種單一,原料復雜和制作繁瑣的問題,提供一種原料簡單易得、生產方法簡便、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快,田螺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養殖成活率高的田螺飼料和其生產方法。
[000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養殖田螺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原料:食用菌渣、花生麩或豆麩、骨粉、玉米粉或大米粉、桑葉粉。
[0009]所述的飼料原料配比按重量份數:食用菌渣20-80份、花生麩或豆麩5-20份、骨粉
3-1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30份、桑葉粉5-20份。
[0010]優選方案:所述的飼料原料配比按重量份數:食用菌渣40-60份、花生麩或豆麩8-15份、骨粉3-8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20份、桑葉粉5_12份。
[0011]所述的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原料易得,成本低,田螺喜歡吃。
[0012]所述骨粉為牛、羊和豬的骨粉。
[0013]花生麩或豆麩給田螺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質。
[0014]桑葉粉,桑葉,是桑科植物桑的葉,桑樹又名家桑、荊桑、桑堪樹、黃桑葉等,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生長,桑葉提取物有一種洗胰清糖素,具有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所以本發明加入桑葉粉作為田螺飼料的原料,可以防止田螺生病,提高成活率。
[0015]所述飼料生產方法:依據所述比例取上述物質分別充分粉碎,用80目篩網過篩,再用專門的魚飼料環模造粒機制成顆粒飼料,飼料粒徑1-3毫米,飼料分袋包裝即可。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養殖田螺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解決了目前養殖田螺飼料的品種單一,原料復雜和制作繁瑣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原料簡單易得、生產方法簡便、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快,田螺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養殖成活率高的田螺飼料和其生產方法。
[0017]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一種養殖田螺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原料:食用菌渣、花生麩或豆麩、骨粉、玉米粉或大米粉、桑葉粉。
[0019]所述的飼料原料配比按重量份數:食用菌渣20-80份、花生麩或豆麩5-20份、骨粉
3-1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30份、桑葉粉5-20份。
[0020]優選方案:所述的飼料原料配比按重量份數:食用菌渣40-60份、花生麩或豆麩8-15份、骨粉3-8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20份、桑葉粉5_12份。
[0021]所述的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
[0022]所述骨粉為牛、羊、豬的骨粉。
[0023]所述飼料生產方法:依據所述比例取上述物質分別充分粉碎,用80目篩網過篩,再用專門的魚飼料環模造粒機制成顆粒飼料,飼料粒徑1-3毫米,飼料分袋包裝即可。
[0024]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5]實施例1: 食用菌渣(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20份、花生麩或豆麩5份、骨粉(牛、羊、豬)3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份、桑葉粉5份。
[0026]實施例2:
食用菌渣(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80份、花生麩或豆麩20份、骨粉(牛、羊、豬)1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30份、桑葉粉20份。
[0027]實施例3:
食用菌渣(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30份、花生麩或豆麩10份、骨粉(牛、羊、豬)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5份、桑葉粉10份。
[0028]實施例4:
食用菌渣(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40份、花生麩或豆麩20份、骨粉(牛、羊、豬)10份、玉米粉或大米粉20份、桑葉粉15份。
[0029]實施例5:
食用菌渣(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50份、花生麩或豆麩15份、骨粉(牛、羊、豬)10份、玉米粉或大米粉20份、桑葉粉10份。
[0030]實施例6:
食用菌渣(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60份、花生麩或豆麩15份、骨粉(牛、羊、豬)8份、玉米粉或大米粉20份、桑葉粉10份。
[0031]實施例7:
食用菌渣(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70份、花生麩或豆麩10份、骨粉(牛、羊、豬)1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20份、桑葉粉15份。
[0032]以上實施例1-7所述飼料生產方法:依據所述比例取上述物質分別充分粉碎,用80目篩網過篩,再用專門的魚飼料環模造粒機制成顆粒飼料,飼料粒徑1-3毫米,飼料分袋包裝即可。
[0033]本發明人采用上述實施例1-7的田螺的飼料,每平方米放養100-120個,養殖田螺可達20克?25克/個,每畝年產量為700-1200公斤,每年收獲3_5次。而與單獨投放青菜相比,產量增加2倍以上,而且不容易生病。
【權利要求】
1.一種養殖田螺的飼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食用菌渣20-80份、花生麩或豆麩5-20份、骨粉3-15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30份、桑葉粉5_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殖田螺的飼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食用菌渣40-60份、花生麩或豆麩8-15份、骨粉3-8份、玉米粉或大米粉10-20份、桑葉粉5_12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養殖田螺的飼料,其特征在于:食用菌渣為種植蘑菇采收后的殘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養殖田螺的飼料,其特征在于:骨粉為牛、羊和豬的骨粉。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養殖田螺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生產方法:將所需原料分別粉碎,用80目篩網過篩,制成顆粒飼料,飼料粒徑1-3毫米。
【文檔編號】A23K1/16GK103815204SQ201410083932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0日
【發明者】陳永林 申請人:陳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