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孢菇培養用芒草基質制備及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孢菇培養用芒草基質制備及使用方法,所述基質主要原料為芒草,所述制備及使用方法為芒草碾壓、撒入尿素后預濕、加入鮮雞糞、干牛糞,加水后再加入過磷酸鈣、石膏、石灰,建堆發酵、巴氏殺菌、再次發酵后,獲得所述基質;再進行播種和覆土。本發明工藝簡單,營養配比合理,原料易得,完全采用芒草來代替秸稈,效益好經濟價值高,所用原料成本低,每平方基質成本為10.5~11.5元,雙孢菇產量高,每平方出菇量達到16.0~17.5kg。
【專利說明】一種雙孢薛培養用芒草基質制備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用菌培養基質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孢菇培養用芒草基質制備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雙抱藍學名Agarius bisporus (Lange) Sing,別名蘑燕、洋蘑燕、白蘑燕等,為擔子綱傘菌目傘菌科蘑菇屬,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效果。雙孢菇的菌肉肥嫩,并含有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種氨基酸類物質,所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g干菇中含蛋白質36 — 40g、脂肪3.6g、碳水化合物31.2g、磷718mg、鐵188.5mg、.丐131mg、粗纖維6g,此外還含有維生素B1、B2、Vc和尼克酸等,由于它的營養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稱。
[0003]傳統的雙孢菇栽培常利用馬糞、牛糞和農作物秸桿做培養料,近年來由于“秸桿還田”政策的普遍實施已使得農村可回收的農作物秸桿量大幅減少,加之大型秸桿沼氣發電企業、纖維乙醇企業等生物質能源領域也在爭奪秸桿原料,因此造成了目前雙孢菇基料秸桿嚴重短缺,市場價格一路走高。如,原來生產Im2雙孢菇需用秸桿50kg,每斤秸桿價格為
0.06元,現在每斤已漲至0.20元,而且還供不應求。
[0004]利用芒草栽培雙孢菇是我們近年來研究的課題,芒草為禾本科、多年生、C4牧草,具有以下優勢:①資源豐富:芒草抗逆性強,生長速度快,可利用邊際土地大規模種植,產量高;②種植成本低:種植后高產期可維持15~20年,冬季自然枯黃,對地力影響小,易貯運。③品質好:芒草纖維素含量高,達40~50%,灰分含量低于5%,全生育期無病蟲害,無需使用農藥、化肥,用于雙孢菇基質無農藥殘留;且與目前主要的農作物秸桿相比,其營養成分更適合作為雙孢菇的基質,成分對比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孢菇培養用芒草基質制備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主要原料為芒草,基質制備量按IOOm2栽培面積計,其制備及使用方法如下: ①收割225(T2750kg曬干的芒草,平攤后碾壓0.5~1h ; ②均勻撒入1Okg的尿素,灑水進行預濕,保持60-80%的水分濕度2天; ③向預濕好的芒草中分別加入450-600kg鮮雞糞和1500-l750kg干 牛糞,加水使濕度達60~70%后再加入過磷酸|丐50kg、石膏100kg、石灰50kg,再進行建堆發酵,堆形為1.8m寬、1.5m高的堆; ④分別在建堆后第6天、第11天和第15天進行三次翻堆,此時料 堆溫度已達60°C以上,水分在65%~70%,水分不均勻的地方再灑水,使堆制的蘑菇基質均勻腐熟,水分一致; ⑤基料進入菇房,菇床的基料高度為25cm,向菇房中通入蒸汽,進行巴氏殺菌,溫度在600C~62°C保持IOh ;然后再次進行發酵,在48飛5°C下保持4d,其中每天進行4次換氣,每次0.5h,使基質進行有氧發酵,得到優質的雙孢菇基質; ⑥將發酵后的基質,放置在溫度為22~26°C、濕度80、0%的環境 中,Id后,在基質上進行播種; ⑦播種20d,菌絲長滿基質后,進行覆土,覆土厚度約為3~5cm, 環境溫度控制在18~25°C,濕度控制在80-90% ; ⑧覆土后14~16(1,出現小菇,開始打出菇水,進行出菇管理,保持環境溫度控制在16^18°C,濕度控制在85、5%,一周后可收獲成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孢菇培養用芒草基質制備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用的土,其所含原料及其質量配比為,壤質土:草炭土 =9:1。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936502SQ201410133357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4日
【發明者】易自力, 肖亮, 張若泰, 李浩巖, 楊塞 申請人: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