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2354閱讀:286來源:國知局
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殺菌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為氰霜唑與中生菌素,氰霜唑與中生菌素的質量比為50∶1-1∶50。本發明組合物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用于蔬菜、水果、禾谷類作物病害防治,如黃瓜霜霉病、豇豆白粉病、大白菜霜霉病、苦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辣椒疫病。
【專利說明】殺菌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殺菌組合物,具體是一種含有氰霜唑與中生菌素的殺菌組合物。【背景技術】
[0002]氰霜唑英文通用名Cyazofamid,化學名稱4_氯_2_氰基_5_對甲基苯基-咪唑-1-N,N-二甲基磺酰胺,由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開發生產的一種的線粒體呼吸抑制劑,作用于細胞色素bcl中的Qi位點,不同于甲氧基丙烯酸酯(是細胞色素bcl中QO抑制劑)。氰霜唑具有很好的保護活性,持效期長,且耐雨水沖刷,也具有一定的內吸和治療活性。氰霜唑對卵菌所有生長階段均有作用,可防治霜霉病和疫病。如能與其它一些藥劑復配得到一些好的增效配方,則一方面能提高配方整體藥效,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氰霜唑產生抗性的速度。
[0003]將不同的農藥有效成分組合,增效作用明顯的配方可以大大提高防效,減少用藥量,降低成本,同時還可以避免植物病原菌產生抗性或延緩抗性產生的速度,是解決當前農藥單用抗性和成本問題的一種有效和快捷的方式。
[0004]綜上所述,開發含有氰霜唑的增效殺菌組合物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合農業上使用的高效環保、廣譜、并且可以延緩病原菌抗性產生速度 以及降低農藥使用成本的殺菌組合物。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對氰霜唑進行了復配研究。通過大量的生物測定篩選,意外發現氰霜唑(A)與中生菌素(B)以一定比例復配,對黃瓜霜霉病、豇豆白粉病等病害具有顯著的增效作用。中生菌素是淡紫灰鏈霉菌海南新變種產生的6個N-糖甙類抗生素的總稱,產生菌和化合物均為我國自主命名。中生菌素抗菌譜廣,能夠抗革蘭氏陽性、陰性細菌,分枝桿菌,酵母菌及絲狀真菌;特別對農作物致病細菌和某些絲狀真菌有明顯的抗菌活性。
[0007]氰霜唑與中生菌素屬于不同類型的殺菌劑,其作用機理不同,2者混配可以減緩病菌抗性的產生,同時可以擴大防治譜。
[0008]在上述發現的基礎上,經過對組合物進行聯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即以氰霜唑㈧與中生菌素⑶為有效成分,二者的質量比為50: 1-1: 50,較好的質量比為10: 1-1: 10。
[0009]本發明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備成適合農業使用的劑型,制劑中有效成分的總含量為1% -82%o
[0010]本發明的組合物中還包括分散劑、潤濕劑、防凍劑、滲透劑等輔助成分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貯存和使用中穩定以及藥效發揮的已知物質,都是農藥制劑中常用或允許使用的各種成分,并無特別限定,具體成分和用量根據配方要求通過簡單試驗確定。
[0011]本發明所描述的組合物可以成品制劑形式提供,即組合物中各物質已經混合,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單劑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膏劑按相關要求刮開發病處后涂抹。
[0012]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用于防治各種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特別適用于防治蔬菜、水果、禾谷類等作物的病害,如黃瓜霜霉病、豇豆白粉病、大白菜霜霉病、苦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辣椒疫病。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產生的有益效果為:(1)與單劑相比,該殺菌組合物對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有明顯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2)可以降低田間用藥量,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和農藥殘留,降低生產和使用成本;(3)殺菌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機制互不相同,有利于避免和延緩病菌抗藥性的產生。(4)與單劑相比擴大了防治譜。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本發明用以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絕非限于這些例子。
[0015]本發明組合物以氰霜唑(A)為一種有效成分,中生菌素(B)為另一種有效成分,它們之間的組合對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具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而不僅僅是兩種藥劑作用的簡單相加,詳見生物測定實施例。
[0016]生物測定實例1:氰霜唑和中生菌素復配對葡萄霜霉病的毒力測定
[0017]試驗對象:葡萄霜霉病病菌
[0018]本試驗采用盆栽法。用毛筆蘸取10°C左右的蒸餾水洗下采自人工氣候室內的帶有霜霉病菌的葡萄葉片背面的孢子囊,配成2.0-3.0X IO5個孢子囊/mL的懸浮液。用接種噴霧器在葡萄苗葉片上均勻噴霧接種。接種后的試材移至人工氣候箱或有光照的保濕箱內,保持相對濕度100%,溫度為15-20°C,24小時后保持溫度15_24°C,相對濕度90%左右保濕誘發,五天后視空白對照發病情況進行分級調查,并計算防治效果。
[0019]分級標準
[0020]O級:無病斑;
[0021]I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以下;
[0022]3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6% -15% ;
[0023]5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16% -25% ;
[0024]7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26% -50% ;
[0025]9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0%以上。
[0026]藥效計算方法:
[0027]
【權利要求】
1.一種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為氰霜唑(A)與中生菌素(B), (A)與(B)的質量比為50: 1-1: 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與(B)的質量比為10: 1-1: 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與(B)的總質量百分含量為1% -8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組合物配制成可濕性粉劑、懸浮劑、顆粒劑或水分散粒劑。
5.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水果、花卉、禾谷類作物病害的用途。
【文檔編號】A01N43/50GK103947662SQ201410185177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明者】楊立平, 王新軍, 趙娜, 李鵬飛, 曹明章, 孔建 申請人: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