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香菇發菌率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香菇發菌率的方法,它包括:選擇場地、菇樹選擇、接種、上堆發菌、菇木堆放期間的管理。其中目前栽培的品種主要有:Cr02、Cr04、L26、香7、臺香、武香1號、香菇867、香菇937;接種期氣溫為5~20℃;穴打好后,要把菌種盡快接入,每穴的接種量為穴深的80%為宜,一般1m3的段木,需15-20瓶750ml的菌種;接種后,立即用蠟涂封或用與穴口大小一致的木塊蓋上,用錘敲平,防止雨水和雜菌蟲害侵入,減少穴內水分蒸發,保護菌絲生長;堆放的方式采用直立式:木接種到定植成活階段,需20-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節進行;本發明的方法具有發菌率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提高香菇發菌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生蔬菜栽培【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提高香菇發菌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香菇屬好氣性菌類,足夠的新鮮空氣是保證香菇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栽培環境過于郁閉易產生畸形的長柄菇、大腳菇。光線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強度適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研宄表明:波長為380-540=0的藍光對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但對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實體的分化和生長發育需要光線。沒有光線不能形成子實體,研宄表明,40-7-匕的光照強度比較適宜。香菇原基在暗處有徒長的傾向,蓋小、柄長、色淡、肉薄、質劣。
[0003]酸堿度:適于香葫菌絲生長的培養液的邱值是5-6。邱值在3.5-4.5適于香葫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發育。在段木腐化過程中,菇木的邱值不斷下降,從而促進子實體的形成。大量實踐證明,香菇防治癌癥的范圍廣泛,已用于臨床治療。香菇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適應力有很大作用。香菇還對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炎等起治療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減肥等。我國不少古籍中記載香菇“益氣不饑,治風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間用來助痘瘡、麻遂的誘發,治頭痛、頭暈。現代研宄證明,香菇多糖可調節人體內有免疫功能的I細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膽蒽誘發腫瘤的能力。香菇對癌細胞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97.5%,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香菇還含有雙鏈核糖核酸,能誘導產牛干擾素,具有抗病毒能力。香菇含有水溶性鮮味物質,可用作食品調味品,其主要成分是5’ -烏苷酸等核酸成分。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香菇提高發菌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一、葫場的設置
(1)選擇場地:較好的菇場是避北風、向陽地、資源好,水源近,有樹蔭,多石礫,偏酸性的緩坡地;
(2)清理場地: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蔭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場地的通風;
二、菇樹選擇
用來栽培香菇的樹木屬于殼斗科、樺木科和金縷梅科的闊葉樹;
三、接種
(1)品種選擇:目前栽培的品種主要有:002、004、126、香7、臺香、鍾1號、香葫867.香菇937 ;
(2)人工接種:接種期氣溫為5~20。〇;
①以行距6(^1左右,穴距12厘米為宜,近兩端的穴,至少應距離斷面5(3%以防止雜菌入侵,穴直徑1.2-1.5(3111,深1.5(3111,穴要打成梅花形; ③接種,穴打好后,要把菌種盡快接入,每穴的接種量為穴深的80%為宜,一般103的段木,需15-20瓶75001的菌種;
④接種后,立即用蠟涂封或用與穴口大小一致的木塊蓋上,用錘敲平,防止雨水和雜菌蟲害侵入,減少穴內水分蒸發,保護菌絲生長;
四、上堆發菌
接種后的段木應及時放到室內或室外選好的菇場上堆放,段木上堆后,保持堆放場的溫度為10-151:,段木的含水量為50-60%,堆放的方式采用直立式:木接種到定植成活階段,需20-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節進行;
五、菇木堆放期間的管理:
(1)保濕保溫:接種后,將菌絲盡快伸入到菇木中,進行保溫保濕,空氣濕度60-70%,溫度為 15-25。。;
(2)檢查菌種成活率:堆放兩周,已見菌絲從接種穴裂縫中長出,形成一個白色圈,表示菌絲已成活定植;
(3)翻堆:接種后,每隔2-3周要進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調換一次位置,在翻堆時,還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雨量多少及樹皮厚薄,相應改變堆放形式,以利菌絲生長,同時,干旱時應結合翻堆進行澆水保濕;
(4)遮蔭:菇木堆放好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進行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時還需做好防濕工作,勿使菌絲淹死;
(5)防止雜菌和蟲害:在自然條件下栽培香菇,要盡量防止雜菌和害蟲的為害,結合翻堆進行菇場消毒,除去周圍的雜草,調節空氣和水分,以保證香菇菌絲的迅速生長;
六、子實體產生
(1)起架時間:段木接種后,菌絲的生長速度因菇木大小、樹種、堆放和管理情況不同而有差別,在溫暖地區,一般冬未春初接種的,經過春、夏、秋三季,8-9個月,菌絲基本發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區或者菇木過大,菌絲要經過兩個夏天,才能發育到出菇的程度,在立冬前后,當氣溫下降到月平均14-161:時,菇蕾才相繼出現,這時應將菇木移到適于子實體形成的場所,應具有6-7成蔭蔽,空氣相對度以75-90%為宜,把菇木起架,讓其出菇。
[0005]本發明的方法重點解決了:
接種時容易被雜菌、害蟲侵入,穴內水分不易保存,使得香菇生長的條件得到更好的控制。
[0006]本發明更加詳細的描述如下:
一、葫場的設置
(1)選擇場地:采用兩場制栽培香菇,在發菌場培養菌絲體,在出菇場架木出菇,更有利于獲得優質高產。但我國因場地限制,實際操作多為一場制,即接種至出菇都在同一場地進行。較好的菇場應是避北風、向陽地、資源好,水源近,有樹蔭,多五延,偏酸性的緩坡地。
[0007](2)清理場地: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蔭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場地的通風。清除場地的枯枝落葉、樹皮、樹根,以及場外圍數米內的腐朽之物,鏟除雜菌、害蟲孳生地,根據地形平整地,開壁人行行通道,清溝排漬等設施。自然蔭蔽不足時,搭蓋蔭棚(高2110,或種植、種瓜,以利將來遮蔭。菇場清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地面撒上石灰,除蟲防蟻,抑制雜菌蔓延。
[0008]二、菇樹選擇
可以用來栽培香菇的經本不少于200種,絕大多數是屬于殼斗科、樺木科和金縷梅科的闊葉樹,不含芳香油物質。品種選擇及人工接種三、接種
(1)品種選擇:目前栽培的品種主要有:002、004、126、香7、臺香、鍾1號、香葫867.香菇937等。
[0009](2)人工接種:接種期:一般在氣溫為5~201均可接種。以月平均氣溫101:左右的最適宜。一般情況下,長江流域宜在2月下旬至4月進行段木接種,最好在3月上旬完成;華南地區可在11月至翌年1月進行,最適接種期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0010]①接種工具,接種木肩菌勝或棒形木塊菌種,鍾形打孔器打接種穴。
[0011]②接種方法及注意事項,一般以行距6(^左右,穴距12厘米左右為宜。近兩端的穴,至少應距離斷面5(3111,以防止雜菌入侵。穴直徑1.2-1.5(3111,深1.5(3111左右。穴要打成梅花形,過細的段木可采用螺旋式打穴。
[0012]③接種,穴打好后,要把菌種盡快接入,以防穴壁干燥及雜菌侵入。一般要求當時打穴,隨時接種,每穴的接種量為穴深的80%為宜,一般103的段木,需15-20瓶75(^1的菌種。
[0013]④接種后,立即用蠟涂封,或用與穴口大小一致的木塊蓋上,用錘敲平,防止雨水和雜菌蟲害侵入,減少穴內水分蒸發,保護菌絲生長。
[0014]四、上堆發菌
接種后的段木應及時放到室內或室外選好的菇場上堆放,段木上堆后,應保持堆放場的溫度為10-151:,段木的含水量為50-60%。堆放的方式。本方法采用直立式:木接種到定植成活階段,約需20-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節進行。
[0015]五、菇木堆放期間的管理
菇木堆放后,需要加強管理,創造一個適合香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形成的良好條件,堆放期間的管理是決定香菇栽培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它關系到菌絲的成活率和第一批菇發生的遲早,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保濕保溫:接種后,由于菌絲被弄碎,使菌種的生活力突然下降,對環境適應力也有所減弱,為使受傷的菌絲迅速恢復生長,盡快伸入到菇木中,必須進行保溫保濕。如發現菇木樹皮開裂翹起,甚至菇木開裂,應盡快增加蔭蔽度,澆水保濕。要求空氣濕度60-70%,溫度為 15-25。。。
[0016](2)檢查菌種成活率:堆放兩周左右,已見菌絲從接種穴裂縫中長出,形成一個白色圈,表示菌絲已成活定植,如一個月內還未出現白圈,必須揭開接種蓋觀察菌絲情況,采取補充水分或加強通氣或提高溫度來促進菌絲成活,如發現死穴需補種。
[0017](3)翻堆:由于各層菇木所受溫度、濕度不同,含水量容易發生變化,如果不翻堆,就會使菌絲生長不均勻。因此,接種后,每隔2-3周要進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調換一次位置。在翻堆時,還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雨量多少及樹皮厚薄,相應改變堆放形式,以利菌絲生長。同時,干旱時應結合翻堆進行澆水保濕。
[0018](4)遮蔭:菇木堆放好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進行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時還需做好防濕工作,勿使菌絲淹死。
[0019](5)防止雜菌和蟲害:在自然條件下栽培香菇,要盡量防止雜菌和害蟲的為害,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減少其發生。如結合翻堆進行菇場消毒,除去周圍的雜草,調節空氣和水分等,以保證香菇菌絲的迅速生長,而不利于雜菌的繁衍為害。
[0020]六、子實體產生
(1)起架時間:段木接種后,菌絲的生長速度因菇木大小、樹種、堆放和管理情況不同而有差別。在溫暖地區,一般冬未春初接種的,經過春、夏、秋三季,約8-9個月,菌絲基本發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區或者菇木過大,菌絲要經過兩個夏天,才能發育到出菇的程度,約在立冬前后(11月7號前后),當氣溫下降到月平均14-161:時,菇蕾才相繼出現,這時應將菇木移到適于子實體形成的場所(應具有6-7成蔭蔽,空氣相對度以75-90%為宜),把菇木起架,讓其出菇。
[0021](2)架木要適時,如果架木過早,氣溫過高,濕度太低等管理不善,菇木容易干燥脫皮;架木過遲,會影響子實體產生,降低產量。
[0022]一般地用刀背或手指敲打菇木樹皮時,發生的聲音為濁音或樹皮組織松軟、粗糙不平或瘤狀突起、皮下呈黃色或黃褐色,且有香菇味者,表明菇木內菌絲發育成熟,已具有子實體產生的基礎,應及時轉入出菇場,同時將長有雜菌或長出新枝的菇木剔去。
[0023]本發明公開的提高香菇發菌率的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積極效果在于:
(1)創造了更加有利于香菇生長的環境條件因素,有利于香菇健康快速的生長;
(2)提高香菇的發菌率。
[0024]【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其中的002、004、126、香7、臺香、武香1號、香菇867.香菇937均從市場購買,均有市售。所用到的各種實際均由市售。
[0025]實施例1
一種溫室種植山藥的方法,主要包括:
一、葫場的設置
(1)選擇場地:較好的菇場是避北風、向陽地、資源好,水源近,有樹蔭,多五延,偏酸性的緩坡地;
(2)清理場地: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蔭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場地的通風;
二、菇樹選擇
用來栽培香菇的樹木屬于殼斗科、樺木科和金縷梅科的闊葉樹;
三、接種
(1)品種選擇:目前栽培的品種主要有:002或香菇867;
(2)人工接種:接種期氣溫為101;
①以行距6(^1左右,穴距12厘米為宜,近兩端的穴,至少應距離斷面5(3%以防止雜菌入侵,穴直徑1.20(3111,深1.5(3111,穴要打成梅花形;
③接種,穴打好后,要把菌種盡快接入,每穴的接種量為穴深的80%為宜,一般103的段木,需150瓶75001的菌種(市場購買);
④接種后,立即用蠟涂封或用與穴口大小一致的木塊蓋上,用錘敲平,防止雨水和雜菌蟲害侵入,減少穴內水分蒸發,保護菌絲生長;
四、上堆發菌
接種后的段木應及時放到室內或室外選好的菇場上堆放,段木上堆后,保持堆放場的溫度為101,段木的含水量為50%,堆放的方式采用直立式:木接種到定植成活階段,需20-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節進行;
五、菇木堆放期間的管理:
(1)保濕保溫:接種后,將菌絲盡快伸入到菇木中,進行保溫保濕,空氣濕度60%,溫度為 15。。;
(2)檢查菌種成活率:堆放兩周,已見菌絲從接種穴裂縫中長出,形成一個白色圈,表示菌絲已成活定植;
(3)翻堆:接種后,每隔2-3周要進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調換一次位置,在翻堆時,還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雨量多少及樹皮厚薄,相應改變堆放形式,以利菌絲生長,同時,干旱時應結合翻堆進行澆水保濕;
(4)遮蔭:菇木堆放好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進行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時還需做好防濕工作,勿使菌絲淹死;
(5)防止雜菌和蟲害:在自然條件下栽培香菇,要盡量防止雜菌和害蟲的為害,結合翻堆進行菇場消毒,除去周圍的雜草,調節空氣和水分,以保證香菇菌絲的迅速生長;
六、子實體產生
(1)起架時間:段木接種后,菌絲的生長速度因菇木大小、樹種、堆放和管理情況不同而有差別,在溫暖地區,一般冬未春初接種的,經過春、夏、秋三季,8-9個月,菌絲基本發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區或者菇木過大,菌絲要經過兩個夏天,才能發育到出菇的程度,在立冬前后,當氣溫下降到月平均141:時,菇蕾才相繼出現,這時應將菇木移到適于子實體形成的場所,應具有6成蔭蔽,空氣相對度以75%為宜,把菇木起架,讓其出菇。
[0026]實施例2
一種溫室種植山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一、葫場的設置
(1)選擇場地:較好的菇場是避北風、向陽地、資源好,水源近,有樹蔭,多五延,偏酸性的緩坡地;
(2)清理場地: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蔭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場地的通風;
二、菇樹選擇
用來栽培香菇的樹木屬于殼斗科、樺木科和金縷梅科的闊葉樹;
三、接種
(1)品種選擇:目前栽培的品種主要有:武香1號、香恭867或香菇937;
(2)人工接種:接種期氣溫為201;
①以行距6(^1左右,穴距12厘米為宜,近兩端的穴,至少應距離斷面5(3%以防止雜菌入侵,穴直徑1.5(3111,深1.5(3111,穴要打成梅花形;
③接種,穴打好后,要把菌種盡快接入,每穴的接種量為穴深的80%為宜,一般103的段木,需20瓶75001的菌種(市場購買); ④接種后,立即用蠟涂封或用與穴口大小一致的木塊蓋上,用錘敲平,防止雨水和雜菌蟲害侵入,減少穴內水分蒸發,保護菌絲生長;
四、上堆發菌
接種后的段木應及時放到室內或室外選好的菇場上堆放,段木上堆后,保持堆放場的溫度為151,段木的含水量為60%,堆放的方式采用直立式:木接種到定植成活階段,需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節進行;
五、菇木堆放期間的管理:
(1)保濕保溫:接種后,將菌絲盡快伸入到菇木中,進行保溫保濕,空氣濕度70%,溫度為 25。。;
(2)檢查菌種成活率:堆放兩周,已見菌絲從接種穴裂縫中長出,形成一個白色圈,表示菌絲已成活定植;
(3)翻堆:接種后,每隔2-3周要進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調換一次位置,在翻堆時,還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雨量多少及樹皮厚薄,相應改變堆放形式,以利菌絲生長,同時,干旱時應結合翻堆進行澆水保濕;
(4)遮蔭:菇木堆放好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進行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時還需做好防濕工作,勿使菌絲淹死;
(5)防止雜菌和蟲害:在自然條件下栽培香菇,要盡量防止雜菌和害蟲的為害,結合翻堆進行菇場消毒,除去周圍的雜草,調節空氣和水分,以保證香菇菌絲的迅速生長;
六、子實體產生
(1)起架時間:段木接種后,菌絲的生長速度因菇木大小、樹種、堆放和管理情況不同而有差別,在溫暖地區,一般冬未春初接種的,經過春、夏、秋三季,8-9個月,菌絲基本發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區或者菇木過大,菌絲要經過兩個夏天,才能發育到出菇的程度,在立冬前后,當氣溫下降到月平均14-161:時,菇蕾才相繼出現,這時應將菇木移到適于子實體形成的場所,應具有7成蔭蔽,空氣相對度以90%為宜,把菇木起架,讓其出菇。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香菇發菌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 一、葫場的設置 (1)選擇場地:較好的菇場是避北風、向陽地、資源好,水源近,有樹蔭,多五延,偏酸性的緩坡地; (2)清理場地: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蔭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場地的通風; 二、菇樹選擇 用來栽培香菇的樹木屬于殼斗科、樺木科和金縷梅科的闊葉樹; 三、接種 (1)品種選擇:目前栽培的品種主要有:Cr09、Cr0A、L26、香7、臺香、武香I號、香恭867.香菇937 ; (2)人工接種:接種期氣溫為5~20°C; ①以行距6cm,穴距12厘米為宜,近兩端的穴,至少應距離斷面5cm,穴直徑1.2-1.5cm,深L 5cm,穴要打成梅花形; ③接種,穴打好后,要把菌種盡快接入,每穴的接種量為穴深的80%; ④接種后,立即用蠟涂封或用與穴口大小一致的木塊蓋上,用錘敲平; 四、上堆發菌 接種后的段木應及時放到室內或室外選好的菇場上堆放,段木上堆后,保持堆放場的溫度為10_15°C,段木的含水量為50-60%,堆放的方式采用直立式:木接種到定植成活階段,需20-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節進行; 五、菇木堆放期間的管理: (1)保濕保溫:接種后,將菌絲盡快伸入到菇木中,進行保溫保濕,空氣濕度60-70%,溫度為 15-25 0C ; (2)檢查菌種成活率:堆放兩周,已見菌絲從接種穴裂縫中長出,形成一個白色圈,表示菌絲已成活定植; (3)翻堆:接種后,每隔2-3周要進行翻堆一次,以利菌絲生長,同時,干旱時應結合翻堆進行澆水保濕; (4)遮蔭:菇木堆放好后,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進行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時還需做好防濕工作,勿使菌絲淹死; (5)防止雜菌和蟲害:在自然條件下栽培香菇,要盡量防止雜菌和害蟲的為害,結合翻堆進行菇場消毒,除去周圍的雜草,調節空氣和水分,以保證香菇菌絲的迅速生長; 六、子實體產生 (I)起架時間:段木接種后,菌絲的生長速度因菇木大小、樹種、堆放和管理情況不同而有差別,在溫暖地區,一般冬未春初接種的,經過春、夏、秋三季,8-9個月,菌絲基本發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區或者菇木過大,菌絲要經過兩個夏天,才能發育到出菇的程度,在立冬前后,當氣溫下降到月平均14-16?時,菇蕾才相繼出現,這時應將菇木移到適于子實體形成的場所,具有6-7成蔭蔽,空氣相對度以75-90%為宜,把菇木起架,讓其出菇。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488558SQ201410845946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31日
【發明者】孟昭璐 申請人:天津市金三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