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該方法是將地膜技術與無土栽培技術應用在烏塌菜的種植中,先制備無土有機基質置于栽培盆中,然后覆蓋超微地膜,將烏塌菜的幼苗轉移到基質中,進行常規的澆水和病蟲害防治,該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簡化了種植工藝,降低了種植難度和生產成本,節水節肥,而且能保證烏塌菜的產量與品質,適應性廣。
【專利說明】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蔬菜的無土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烏塌菜(BrassicacampestrisL.Var.rousularis)屬于十字花科,蕓苔種白菜亞 種,又稱黑菜、踏地菘、太古菜等,其植株蓮座葉片塌地,葉片為墨綠似圓形,主根肥碩根須 發達。烏塌菜以墨綠色葉片供食,葉片口感鮮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和碳 水化合物,還含有極其豐富的鐵磷鎂等營養元素,素有"維他命"的稱號。
[0003]烏塌菜性喜冷涼,喜光,耐寒性強,且經霜凍后,菜葉的味道更加甜美。烏塌菜的品 種也有很多,主要分為兩種塌地型和半塌型,烏塌菜栽培技術分為有露地栽培和溫室栽培 兩種,通過在不同的季節選擇適宜的品種可以基本實現全年生產。
[0004] 目前烏塌菜的無土栽培研宄并不多,曾長立(中國專利CN102265 777B)公開了一 種烏塌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方法,是將木肩、菇渣與珍珠巖作為基質,雞糞和餅肥作為 養料,對烏塌菜的種子進行育苗、轉移、定植、中耕、蹲苗、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后得到有 機生態的烏塌菜。顏志明(中國專利CN104163723A)也公開一種烏塌菜水培液的制備方 法。盡管烏塌菜的歷史由來已久,目前其品種和產量也在不斷提高,但在無土栽培技術方法 仍缺乏關注。
【發明內容】
: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該方法將地膜技術與無土 栽培技術應用在烏塌菜的種植中,得到高產、優質的烏塌菜。
[0006]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 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8] (1)將糖、EM制劑和尿素溶于水中,再加入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蛭石和珍珠巖混 合均勻后,最后與土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澆水保 證有機基質的濕度為80-90 %,覆蓋薄膜待用;
[0009] (2)將烏塌菜的幼苗轉移到步驟(1)所述的栽培盆中,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 膜的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
[0010] (3)對步驟⑵得到的烏塌菜幼苗定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
[0011]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1)所述的有機基質,按重量份計,其組分包括: 糖10-25份,EM制劑5-15份,尿素40-60份,水60-80份,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30-40份, 蛭石15-20份,珍珠巖15-20份,土元糞40-50份。
[0012]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1)所述的栽培盆中有機基質的厚度為25-27cm。
[0013]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1)所述的薄膜為0. 005mm厚的超微地膜。
[0014]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2)所述的烏塌菜幼苗的葉數為4-5片,幼苗的株 行距為 30cmX30cm。
[0015]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3)所述的澆水時間為每隔20-30天一次,保證有 機質濕度為50-60%。
[0016]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步驟(3)所述的病蟲害防治的方法為每隔10-15天交 替使用殺菌劑和殺蟲劑,所述殺菌劑和殺蟲劑均為植物源農藥。
[0017]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18] (1)本發明首次將地膜技術與無土栽培技術相結合養殖烏塌菜,采用地膜技術不 僅可以保溫保濕,節水節肥,減輕病害發生的幾率,增加地面反光,提高烏塌菜的品質和產 量,而且可以將烏塌菜可食葉片與基質隔開,提高整株蔬菜的利用率。
[0019] (2)本發明中使用的無土栽培技術中采用的有機基質的主要成分為有機物,肥料 主要為有機肥,并含有微生物、糖分和草炭土等,使有機基質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元素,并 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微生物和糖分,滿足烏塌菜生長所需的營養,因此在養殖的過程中只需 用定期澆水而不需要施肥,減低養殖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
[0020] (3)本發明的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簡單,降低了種植難度和生產成本,而且 能保證烏塌菜的產量與品質,適應性廣,有利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 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0022] 實施例1 :
[0023] 按重量份計,將10份的糖、5份的EM制劑和40份的尿素溶于60份的水中,再加入 30份的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15份的輕石和15份的珍珠巖混合均勾后,最后與40份的土 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厚度為25cm,澆水保證有機 基質的濕度為80 %,覆蓋0. 005_厚的超微地膜待用。
[0024] 將烏塌菜的幼苗長至4片葉子時,轉移到栽培盆中,幼苗的株行距為30cm><3〇Cm, 并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膜的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對烏塌菜幼苗定 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每20天進行澆水,保證有機質濕度為60 %,并且每隔10天交替 使用植物源殺菌劑和殺蟲劑。
[0025] 實施例2 :
[0026] 按重量份計,將25份的糖、15份的EM制劑和60份的尿素溶于80份的水中,再加 入40份的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20份的蛭石和20份的珍珠巖混合均勻后,最后與50份的 土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厚度為27cm,澆水保證有 機基質的濕度為90 %,覆蓋0. 005_厚的超微地膜待用。
[0027] 將烏塌菜的幼苗長至5片葉子時,轉移到栽培盆中,幼苗的株行距為30cm><3〇Cm, 并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膜的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對烏塌菜幼苗定 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每30天進行澆水,保證有機質濕度為50%,并且每隔15天交替 使用植物源殺菌劑和殺蟲劑。
[0028] 實施例3 :
[0029] 按重量份計,將15份的糖、10份的EM制劑和45份的尿素溶于70份的水中,再加 入35份的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15份的輕石和15份的珍珠巖混合均勾后,最后與45份的 土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厚度為26cm,澆水保證有 機基質的濕度為85 %,覆蓋0. 005_厚的超微地膜待用。
[0030] 將烏塌菜的幼苗長至5片葉子時,轉移到栽培盆中,幼苗的株行距為30cmX30cm, 并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膜的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對烏塌菜幼苗定 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每25天進行澆水,保證有機質濕度為55%,并且每隔12天交替 使用植物源殺菌劑和殺蟲劑。
[0031] 實施例4:
[0032] 按重量份計,將20份的糖、10份的EM制劑和55份的尿素溶于75份的水中,再加 入35份的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17份的輕石和16份的珍珠巖混合均勾后,最后與45份的 土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厚度為26cm,澆水保證有 機基質的濕度為90 %,覆蓋0. 005_厚的超微地膜待用。
[0033] 將烏塌菜的幼苗長至4片葉子時,轉移到栽培盆中,幼苗的株行距為30cm><3〇Cm, 并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膜的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對烏塌菜幼苗定 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每20天進行澆水,保證有機質濕度為50%,并且每隔12天交替 使用植物源殺菌劑和殺蟲劑。
[0034] 實施例5 :
[0035] 按重量份計,將20份的糖、12份的EM制劑和55份的尿素溶于80份的水中,再加 入35份的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17份的蛭石和17份的珍珠巖混合均勻后,最后與45份的 土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厚度為25cm,澆水保證有 機基質的濕度為80 %,覆蓋0. 005_厚的超微地膜待用。
[0036] 將烏塌菜的幼苗長至5片葉子時,轉移到栽培盆中,幼苗的株行距為30cm><3〇Cm, 并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膜的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對烏塌菜幼苗定 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每30天進行澆水,保證有機質濕度為60 %,并且每隔10天交替 使用植物源殺菌劑和殺蟲劑。
[0037] 實施例6 :
[0038] 按重量份計,將22份的糖、13份的EM制劑和47份的尿素溶于75份的水中,再加 入30份的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20份的蛭石和20份的珍珠巖混合均勻后,最后與50份的 土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厚度為25cm,澆水保證有 機基質的濕度為90 %,覆蓋0. 005_厚的超微地膜待用。
[0039] 將烏塌菜的幼苗長至5片葉子時,轉移到栽培盆中,幼苗的株行距為30cmX30cm, 并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膜的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對烏塌菜幼苗定 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每20天進行澆水,保證有機質濕度為60 %,并且每隔15天交替 使用植物源殺菌劑和殺蟲劑。
[0040] 經測試發現,實施例1-6種植的烏塌菜與常規的露地栽培的烏塌菜相比,烏塌菜 的農藝形狀、產量和品質都有大幅度提升,具體數據如下表:
[0041]
【權利要求】
1. 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將糖、EM制劑和尿素溶于水中,再加入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蛭石和珍珠巖混合均 勻后,最后與土元糞混合得到有機基質,將有機基質經消毒后鋪置于栽培盆中,澆水保證有 機基質的濕度為80-90 %,覆蓋薄膜待用; (2) 將烏塌菜的幼苗轉移到步驟(1)所述的栽培盆中,保證幼苗的第一葉片在薄膜的 上面,澆水定根并將薄膜的破口處封嚴; (3) 對步驟(2)得到的烏塌菜幼苗定期進行澆水和病蟲害防治。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 有機基質,按重量份計,其組分包括:糖10-25份,EM制劑5-15份,尿素40-60份,水60-80 份,發酵的草炭土和木肩30-40份,蛭石15-20份,珍珠巖15-20份,土元糞40-50份。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 栽培盆中有機基質的厚度為25-27cm。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 薄膜為〇. 〇〇5mm厚的超微地膜。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 烏塌菜幼苗的葉數為4-5片,幼苗的株行距為30cm X 30cm。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 澆水時間為每隔20-30天一次,保證有機質濕度為50-60%。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烏塌菜的地膜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 病蟲害防治的方法為每隔10-15天交替使用殺菌劑和殺蟲劑,所述殺菌劑和殺蟲劑均為植 物源農藥。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4472332SQ201410851680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31日
【發明者】周美華 申請人:吳中區金庭小美華家庭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