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82569閱讀:412來源:國知局
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采用多層多個磨輥整體傾斜施壓,磨輥壓力架套接在中心軸外,垂直度高,實現先豎直中心施壓,再與豎直方向成45°夾角方向向外分散,然后通過每個磨輥支架上部的恒壓減震件實現單輥緩沖;立式筒體轉動,多級研磨,細粉靠負壓氣體吸力進入選粉機,粗粉自動下落,整機出粉率高;采用立式邊緣雙傳動,且靜承載與動承載體分離,使箱體能穩定轉動,振動小。
【專利說明】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磨裝備,具體是一種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國內外立式粉磨機(如美國萊歇磨LM、雷蒙磨RP、德國的萊歇磨LM、非凡磨、伯力鳩斯磨RM、丹麥的史密斯磨Atox、日本的萊歇磨LM、國內沈重的MPS磨、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的TRM、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HRM等及其他立式磨機如矩輥磨機等)都是近代粉磨設備。比球磨機等傳統粉磨機效率高、節能大。但是還存在裝機容量過大,能耗仍然過高,設備體積龐大,制造成本很高,維護不方便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構想巧妙、結構獨特、優化簡便、效率高、產量大、節能突出及維護方便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包括機架部分,多層多個磨輥整體傾斜施壓部分,筒體及傳動部分,進料、卸料及出粉部分;
[0006]所述機架部分包括磨機底座和多個機架支撐柱,以及安裝在機架支撐柱上的上機架;
[0007]所述磨輥整體傾斜施壓部分包括固定在上機架中心位置的雙向等壓油缸和套裝在雙向等壓油缸內的中心軸,中心軸下端通過徑向定位鋼套鑲嵌在磨機底座中心,且中心軸上端安裝有連接雙向等壓油缸上活塞的傳力卡環,中心軸外套接磨輥壓力架,磨輥壓力架上端與雙向等壓油缸下活塞相連,磨輥壓力架下部設有兩級楔形壓力塊,兩級楔形壓力塊與多個傾斜的磨輥支架上端接觸,所述磨輥支架與中心軸的夾角為30° -60°,磨輥支架下端安裝上磨輥或者下磨輥,磨輥支架上部通過磨輥限位銷鑲嵌在磨輥支架限位架中,磨輥支架限位架上端固定在上機架上,磨輥支架下部位于在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的支架上,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的油缸也安裝在上機架上;
[0008]所述筒體及傳動部分包括主齒輪、連接構件和筒體,且主齒輪通過連接構件驅動筒體,所述主齒輪由右減速箱和左減速箱共同驅動,所述連接構件底部通過磨機底座上方的可傾瓦推力軸承安裝在中心軸上,連接構件頂部安裝筒體,筒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擋料筒體、上箱體、上出粉口、下箱體、下出粉口,所述擋料筒體內安裝有均料盤,上箱體上安裝有上襯板,下箱體上安裝有下襯板,且上襯板和下襯板均與磨輥支架垂直,上襯板下端處的上箱體內設有上儲料擋圈,下襯板下端處的下箱體內設有下儲料擋圈,且上襯板與上儲料擋圈之間,以及下襯板與下儲料擋圈之間均形成儲料槽;
[0009]所述進料、卸料及出粉部分包括設置在連接構件內部的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和進風口,設置在均料盤上方的進料通道,以及與上出粉口和下出粉口連接的粉風通道,粉風通道頂部連接有選粉機,所述選粉機設有與成品庫連接的成品粉出口,以及與進料通道連接的粗粉返回通道。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磨輥支架與中心軸的夾角為45°。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設有多個,均布在雙向等壓油缸周圍。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磨輥支架的上部均安裝有恒壓減震件。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均料盤外低內高,且出粉孔位于均料盤外圍。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筒體通過下徑向軸承和上徑向軸承安裝在中心軸上。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筒體還通過承遞向上軸向力的軸承安裝在中心軸上。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粉風通道的內筒底部與擋料筒體頂部之間,以及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與連接構建之間均采用隔氣的間隙配合或者滾動連接或者滑動連接;所述粉風通道的外筒底部與下出粉口之間設有密封裝置;所述進風口連接外部進風通道。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立式磨粉機為兩層磨粉裝置,根據需要可以將其改裝成一層或三層磨粉裝置。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層多個磨輥整體傾斜施壓,磨輥壓力架套接在中心軸外,垂直度高,實現先豎直中心施壓,再與豎直方向成45°夾角方向向外分散,然后通過每個磨輥支架上部的恒壓減震件實現單輥緩沖;立式筒體轉動,多級研磨,細粉靠負壓氣體吸力進入選粉機,粗粉自動下落,整機出粉率高;采用立式邊緣雙傳動,且靜承載與動承載體分離,使箱體能穩定轉動,振動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的結構圖;
[0020]圖中:1-機架支撐柱,2-磨機底座、3-可傾瓦推力軸承、4-主齒輪、5-下徑向軸承,6-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7-密封裝置、8-下出粉口、9-下箱體、10-下襯板、11-下磨輥、12-磨輥支架、13-磨輥支架限位架、14-磨輥限位銷、15-上箱體、16-磨輥壓力架、17-擋料筒體、18-均料盤、19-粉風通道、20-進料通道、21-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2-粗粉返回通道、23-選粉機、24-成品粉出口、25-雙向等壓油缸、25A-傳力卡環、26-中心軸、27-上機架、28-恒壓減震件、29-上磨輥、30-上襯板、31-機殼、32-上儲料擋圈、33-上出粉口、34-物料導向錐斗、35-上徑向軸承、36-下儲料擋圈、37-承遞向上軸向力的軸承、38-進風口、39-連接構件、40-右減速箱、41-左減速箱、42-徑向定位鋼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2]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包括機架部分,多層多個磨輥整體傾斜施壓部分,筒體及傳動部分,進料、卸料及出粉部分。
[0023]所述機架部分包括磨機底座2和多個機架支撐柱I,以及安裝在機架支撐柱I上的上機架27。
[0024]所述磨輥整體傾斜施壓部分包括固定在上機架27中心位置的雙向等壓油缸25和套裝在雙向等壓油缸25內的中心軸26,中心軸26下端通過徑向定位鋼套42鑲嵌在磨機底座2中心,且中心軸26上端安裝有連接雙向等壓油缸25上活塞的傳力卡環25A,中心軸26外套接磨輥壓力架16,磨輥壓力架16上端與雙向等壓油缸25下活塞相連,磨輥壓力架16下部設有兩級楔形壓力塊,兩級楔形壓力塊與多個傾斜的磨輥支架12上端接觸,所述磨輥支架12與中心軸26的夾角為30° -60°,磨輥支架12下端安裝上磨輥29或者下磨輥11,磨輥支架12上部通過磨輥限位銷14鑲嵌在磨輥支架限位架13中,磨輥支架限位架13上端固定在上機架27上,磨輥支架12下部位于在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的支架上,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的油缸也安裝在上機架27上。
[002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磨輥支架12與中心軸26的夾角為45°。
[002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設有多個,均布在雙向等壓油缸25周圍。
[002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磨輥支架12的上部均裝有有恒壓減震件28,防止各磨輥受力不均,進而減少振動。
[0028]所述筒體及傳動部分包括主齒輪4、連接構件39和筒體,且主齒輪4通過連接構件39驅動筒體,所述主齒輪4由右減速箱40和左減速箱41共同驅動,所述連接構件39底部通過磨機底座2上方的可傾瓦推力軸承3安裝在中心軸26上,連接構件39頂部安裝筒體,筒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擋料筒體17、上箱體15、上出粉口 33、下箱體9、下出粉口 8,所述擋料筒體17內安裝有均料盤18,上箱體15上安裝有上襯板30,下箱體9上安裝有下襯板10,且上襯板30和下襯板10均與磨輥支架12垂直,上襯板30下端處的上箱體15內設有上儲料擋圈32,下襯板10下端處的下箱體9內設有下儲料擋圈36,且上襯板30與上儲料擋圈32之間,以及下襯板10與下儲料擋圈36之間均形成儲料槽。
[002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均料盤18外低內高,且出粉孔位于均料盤18外圍,使物料全部落到上襯板30上。
[0030]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筒體通過下徑向軸承5和上徑向軸承35安裝在中心軸26上,從而實現整個筒體的徑向定位。
[0031]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筒體還通過承遞向上軸向力的軸承37安裝在中心軸26上,當雙向等壓油缸25同時施加上下壓力時,傳力卡環25A頂起中心軸26,由承遞向上軸向力的軸承37通過中心軸臺階傳遞就承受向上的軸向動載荷;所有磨棍向旋轉筒體所增加的壓力與中心軸傳遞的向上力保持平衡;同時不增加可傾瓦推力軸承3所承載的靜載荷,實現動載軸承與靜載軸承的分離。
[0032]所述進料、卸料及出粉部分包括設置在連接構件39內部的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6和進風口 38,設置在均料盤18上方的進料通道20,以及與上出粉口 33和下出粉口 8連接的粉風通道19,粉風通道19頂部連接有選粉機23,所述選粉機23設有與成品庫連接的成品粉出口 24,以及與進料通道20連接的粗粉返回通道22。
[0033]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粉風通道19的內筒底部與擋料筒體17頂部之間,以及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6與連接構建39之間均采用隔氣的間隙配合或者滾動連接或者滑動連接;所述粉風通道19的外筒底部與下出粉口 8之間設有密封裝置7,封閉空氣防止物料外漏,以及保證進風從底部進入,并使細粉與粗粉分離;所述進風口 38連接外部進風通道。
[0034]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立式磨粉機為兩層磨粉裝置,根據需要可以將其改裝成一層或三層磨粉裝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上述的描述可以實現。
[0035]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創新點如下:
[0036]1、多層多個磨輥整體傾斜施壓,磨輥壓力架16套接在中心軸26外,垂直度高,實現先豎直中心施壓,再與豎直方向成45°夾角方向向外分散,然后通過每個磨輥支架12上部的恒壓減震件28實現單輥緩沖。
[0037]、立式筒體轉動,多級研磨,細粉靠負壓氣體吸力進入選粉機,粗粉自動下落,整機出粉率高;采用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使筒體能穩定轉動,振動小,且靜承載軸承與動承載軸承分離,降低能耗、成本。
[003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順序如下:
[0039](I)啟動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來提升磨輥,筒體無壓力;
[0040](2)啟動右減速箱40、左減速箱41使筒體轉動,達到額定轉速;
[0041](3)加物料,通過上儲料擋圈32、下儲料擋圈36檔圈使上下襯板上的物料達到一定厚度的物料層;
[0042](4)停止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啟動雙向等壓油缸25向磨輥施加液壓力,方向是正壓襯板,此時傳力卡環25A將中心軸25向上頂起,承遞向上軸向力的軸承37承擔動載荷,承擔靜載荷的可傾瓦推力軸承3負載有所緩沖。
[0043]本實用新型中物料流動途徑如下:
[0044]物料從進料通道20下落到均料盤18,分布到上襯板30上邊,經上磨輥29碾壓粉碎后,細粉從上出粉口 33吸走到粉風通道19,粗顆粒自由下落到物料導向錐斗34,滑落到下襯板10上邊,經下磨輥11碾壓粉碎后,細粉從下出粉口 8吸走到粉風通道19,粗顆粒下落到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6排出機外循環。進入粉風通道19的細粉經選粉機23分級選粉后,合格粉經成品粉出口 24收集。不合格粉由粗粉返回通道22返回磨機內循環研磨。
[0045]本實用新型中負壓風流通途徑如下:
[0046]風從進風口 38進入磨機內腔,帶著細粉從下出粉口 8和上出粉口 33順著粉風通道19進入選粉機,經成品粉出口 24進入后續風塵分離設備。
[0047]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48]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部分,多層多個磨輥整體傾斜施壓部分,筒體及傳動部分,進料、卸料及出粉部分; 所述機架部分包括磨機底座(2 )和多個機架支撐柱(I),以及安裝在機架支撐柱(I)上的上機架(27); 所述磨輥整體傾斜施壓部分包括固定在上機架(27)中心位置的雙向等壓油缸(25)和套裝在雙向等壓油缸(25 )內的中心軸(26 ),中心軸(26 )下端通過徑向定位鋼套(42 )鑲嵌在磨機底座(2)中心,且中心軸(26)上端安裝有連接雙向等壓油缸(25)上活塞的傳力卡環(25A),中心軸(26)外套接磨輥壓力架(16),磨輥壓力架(16)上端與雙向等壓油缸(25)下活塞相連,磨輥壓力架(16)下部設有兩級楔形壓力塊,兩級楔形壓力塊與多個傾斜的磨輥支架(12)上端接觸,所述磨輥支架(12)與中心軸(26)的夾角為30° -60°,磨輥支架(12)下端安裝上磨輥(29)或者下磨輥(11),磨輥支架(12)上部通過磨輥限位銷(14)鑲嵌在磨輥支架限位架(13)中,磨輥支架限位架(13)上端固定在上機架(27)上,磨輥支架(12)下部位于在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的支架上,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的油缸也安裝在上機架(27)上; 所述筒體及傳動部分包括主齒輪(4)、連接構件(39)和筒體,且主齒輪(4)通過連接構件(39)驅動筒體,所述主齒輪(4)由右減速箱(40)和左減速箱(41)共同驅動,所述連接構件(39)底部通過磨機底座(2)上方的可傾瓦推力軸承(3)安裝在中心軸(26)上,連接構件(39)頂部安裝筒體,筒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連接的擋料筒體(17)、上箱體(15)、上出粉口(33)、下箱體(9)、下出粉口(8),所述擋料筒體(17)內安裝有均料盤(18),上箱體(15)上安裝有上襯板(30),下箱體(9)上安裝有下襯板(10),且上襯板(30)和下襯板(10)均與磨輥支架(12)垂直,上襯板(30)下端處的上箱體(15)內設有上儲料擋圈(32),下襯板(10)下端處的下箱體(9)內設有下儲料擋圈(36),且上襯板(30)與上儲料擋圈(32)之間,以及下襯板(10)與下儲料擋圈(36)之間均形成儲料槽; 所述進料、卸料及出粉部分包括設置在連接構件(39)內部的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6)和進風口(38),設置在均料盤(18)上方的進料通道(20),以及與上出粉口(33)和下出粉口(8)連接的粉風通道(19),粉風通道(19)頂部連接有選粉機(23),所述選粉機(23)設有與成品庫連接的成品粉出口(24),以及與進料通道(20)連接的粗粉返回通道(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輥支架(12)與中心軸(26)的夾角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磨輥用油缸及支架(21)設有多個,均布在雙向等壓油缸(25)周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輥支架(12)的上部均安裝有恒壓減震件(2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盤(18)外低內高,且出粉孔位于均料盤(18)外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通過下徑向軸承(5 )和上徑向軸承(35 )安裝在中心軸(26 )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還通過承遞向上軸向力的軸承(37 )安裝在中心軸(26 )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風通道(19)的內筒底部與擋料筒體(17)頂部之間,以及粗顆粒卸料口及滑槽(6)與連接構建(39)之間均采用隔氣的間隙配合或者滾動連接或者滑動連接;所述粉風通道(19)的外筒底部與下出粉口(8)之間設有密封裝置(7);所述進風口(38)連接外部進風通道。
9.根據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立式筒體邊緣雙傳動大型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磨粉機為兩層磨粉裝置,根據需要將其改裝成一層或三層磨粉裝置。
【文檔編號】B02C15/08GK203990775SQ20142006979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8日
【發明者】鄧連松, 鄧毅 申請人:鄧連松, 鄧毅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