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84310閱讀:209來源:國知局
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包括盒體和上蓋,盒體上端開口,盒體的上端開口向外設有翻折的扣邊,上蓋邊緣設有與所述盒扣邊相配合的扣邊,上蓋中心線兩側各設有固定透氣孔,固定透氣孔下面設有固孔腔體,所述固孔腔體的底端設有一圈防脫凸筋,固孔腔體內設置有過濾圓片,所述上蓋的內側中心設置有調氣凹腔,所述調氣凹腔腔底的半圓周上設有多個透氣孔,調氣凹腔的腔底中心設有卡孔,所述調氣凹腔上設置有扇形調節板,所述扇形調節板的圓心位置設有凸出圓柱。本實用新型采用蓋子封口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栽培室的容置率;由于容腔大,形成的小氣候環境更適宜蟲草生長,蟲草子實體粗壯,色澤好,產量高。
【專利說明】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包括蟲草菌類、食用菌類和植物組培苗木的生物組織培養的栽培容器,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蟲草行業廣泛采用玻璃或塑料制品的圓瓶、塑料盒、塑料盆(也稱淺盤)、塑料袋等容器來栽培蟲草菌類、食用菌類和植物組培苗木。
[0003]目前流行的瓶栽、盆栽、塑料袋栽蟲草分別存在以下缺點:
[0004]瓶栽:圓瓶價格貴、體積小、易碎,一次裝培養料很少;瓶口用耐高溫塑料膜加橡皮圈的方式封口,出草管理時需要在封口膜上扎孔;采收蟲草時需要將封口膜拆散,操作繁瑣,需要的花工繁多,生產成本高昂;且蟲草子實體在瓶內的生長空間小,限制了產量、質量的提升。因此,瓶栽蟲草模式不利于大規模生產的推廣,缺少競爭力。
[0005]盆栽:盆栽蟲草,是在瓶栽的基礎上對栽培容器進行放大,塑料盆裝料后的上方封口采用跟圓瓶同樣的耐高溫塑料膜加橡皮圈的方式,出草管理時也需要在封口膜上扎數個孔,所扎透氣孔會引起對蟲草的污染;同樣存在操作麻煩、生產方式粗放等弊病,且由于盆的體積比圓瓶大了 10-15倍,容易造成感染雜菌,為了防止感染污染進行高溫蒸煮滅菌,而盆體經高溫蒸煮滅菌后很容易變形。
[0006]塑料袋栽:體腔形狀無法固定,操作非常麻煩,容易有破洞而流失營養液,出草管理時需要在袋膜上扎孔,所扎透氣孔也會引起對蟲草的污染,蟲草子實體生長的中后期,容易因為袋壁的冷凝水掉落而致蟲草菌絲自溶和子實體腐爛,無法適應規模生產和確保產質量。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瓶栽、盆栽、袋栽技術存在的一系列弊病,提供了一種可快速開啟盒蓋,可調節容器內氧氣含量,瓶栽、盆栽、袋栽蟲草的生產方式精細化避免污染的危險,生產效率高的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的一種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包括盒體和上蓋,所述盒體上端開口,所述盒體的上端開口大于下端底面,所述盒體的上端開口向外設有盒扣邊,所述上蓋邊緣設有與所述盒扣邊配合的上蓋扣邊,所述上蓋中心線兩側各設有固定透氣孔,所述盒體內設有固孔圓腔,所述固孔圓腔正對于所述固定透氣孔的下方,所述固孔圓腔的底端設有一圈防脫凸筋,所述固孔圓腔內設置有過濾圓片,所述過濾圓片擱置在所述防脫凸筋上,所述固孔圓腔內設置有中空圓弧片,所述中空圓弧片中心設有與固定透氣孔大小相同的開口,所述中空圓弧片壓于所述過濾圓片上,所述上蓋的內側中心設置有調氣凹腔,所述調氣凹腔腔底的圓底面上設有多個透氣孔,所述調氣凹腔的外圓周設有一圈凸筋,所述調氣凹腔的腔底外側設有橫截面呈L形的卡環,所述卡環內側設有與所述凸筋相互扣合的卡環凸筋;所述調氣凹腔的內腔設置有過濾片,所述過濾片設置在所述卡環內側,所述調氣凹腔的腔底中心設有卡孔,所述調氣凹腔內設有扇形調節板,所述扇形調節板圓心部位設置一凸起圓柱,所述凸起圓柱靠外端的圓周設置一圈凸筋,所述扇形調節板上的凸起圓柱卡入所述調氣凹腔的腔底中心設有卡孔中,所述扇形調節板就覆蓋在數個所述透氣孔上,轉動扇形調節板,即可調節所覆蓋孔數。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盒體的上端開口斜度為4°。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盒扣邊下端連接有多個下垂的限位塊。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蓋扣邊與上蓋外邊緣之間為15mm間距的凹槽。
[001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盒體和上蓋為方形,所述盒體的長為230-300mm,寬為150-200mm,高為 120mm。
[001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盒體和上蓋為圓形,所述盒體和上蓋的直徑為150mm,盒體的高度為120mm。
[0014]本實用新型在上蓋的調氣凹腔內部設置扇形調節板,扇形調節板的大小正好可以蓋住所開的數個透氣孔,通過轉動扇形調節板,可以調節覆蓋的透氣孔數量,來調節蟲草菌類或其它生物組織在不同生長期的氧氣需要量。
[0015]本實用新型相比傳統的瓶栽、盆栽、袋栽蟲草模式,盒體容腔比瓶栽模式的大3-10倍,一次裝培養基料也多3-10倍;采用蓋子封口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栽培室的容置率;由于容腔大,形成的小氣候環境更適宜蟲草生長,蟲草子實體粗壯,色澤好,產量高;采收蟲草極為方便快捷,比瓶栽快20倍;蟲草菌等生物的生長全程管理極為方便,節約了大量資源。
[0016]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培養容器進行栽培,可以避免瓶栽裝料量少、用工繁多、生產效率低下、成本高,及盆袋栽操作不便且易污染、生產工藝不規范的弊病,為人工栽培蟲草的工廠化、集約化、規模化高效生產提供了很好的途徑,除可以作為蟲草菌類的栽培外,還可以作為食用菌類和植物組培苗木的栽培生長容器,并且適合大規模生產場合的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盒體(I)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蓋(2)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蓋(2)拆分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盒體(1.1-盒扣邊,1.2_限位塊);2_上蓋(2.1-上蓋扣邊);3_透氣孔;4-固孔圓腔(4.1-凸筋);5_中空圓弧片;6_過濾圓片;7_調氣凹腔(7.1-透氣孔,7.2-凸筋,7.3-卡孔);8_扇形調節板(8.1-凸起圓柱,8.2-凸起筋條,8.3凸筋);9_過濾圓布;10-卡環(10.1-卡環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的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包括盒體I和上蓋2,盒體I上端開口,盒體I的上端開口大于下端底面,下盒體I的上端開口向外設有翻折的扣邊1.1,上蓋2邊緣設有與盒扣邊1.1相配合的上蓋扣邊2.1,上蓋2中心線兩側各設有固定透氣孔3,固定透氣孔3的下方設置有固孔圓腔4,固孔圓腔4的底端設有一圈防脫凸筋4.1,固孔圓腔4內設置有過濾圓片6,過濾圓片6放置在固孔圓腔4內,過濾圓片6封住透氣孔3,圓形腔體4內設置有中空圓弧片5,中空圓弧片5中心設有與固定透氣孔3大小相同的圓孔并對齊,中空圓弧片5將過濾圓片6壓于固孔圓腔4內固定,上蓋2的內側中心設置有調氣凹腔7,調氣凹腔7腔底的半圓周上設有多個透氣孔7.1,調氣凹腔7的圓周外周側設有一圈凸起7.2,調氣凹腔7的腔底中心設有卡孔7.3,調氣凹腔7內放置扇形調節板8,扇形調節板8圓心位置設有凸出圓柱8.1,凸出圓柱8.1可以卡入卡孔7.3,扇形調節板8覆蓋在透氣孔
7.1上,轉動扇形調節板8,可以調節所覆蓋孔數。調氣凹腔7的圓周底面下設置有過濾圓布9,過濾圓布9下設置有橫截面呈L形的卡環10,卡環10內側設有與凸起7.2相互扣合的卡環凸筋10.1,卡環10將過濾圓布9壓住固定于調氣凹腔7的下底部。
[0023]盒體I和上蓋2選用較大規格的耐高溫食品級PP塑料制作,上蓋2表面分別設有固定過濾透氣孔3,并可通過扇形調節板8調節的過濾透氣孔個數,省去了常規生物培養器需要扎孔的麻煩。生物培養器的整體形狀為長方形或圓形,為方形時,長230-300mm,寬150-200mm,高120mm左右;圓形的直徑為150mm,高120mm左右。
[0024]盒體I向上開口,上邊緣呈η形的向外盒扣邊1.1 ;上口稍比下底大,斜度約為4度左右,這樣的好處在于,多個盒體I防止在一個培養框中,盒體I之間可以互相嵌入式堆疊起來,減少培養容器的堆疊地方,并能減少運輸費用;翻折扣邊1.1下方設4個下垂的限位塊 1.2。
[0025]上蓋2的邊緣則是向下呈η形的上蓋扣邊2.1,與盒體I邊緣的η形翻折扣邊1.1扣合密封;這個塑料盒上下體的η形盒扣邊1.1和上蓋扣邊2.1還可以同時起到增加盒子強度的作用形盒扣邊1.1向內側有約15mm寬的“凹”形槽,再向內是與上蓋2邊緣同高或稍高的平面。
[0026]由上蓋2中心至蓋邊緣的左右方向的中間各設一個固定透氣孔3,在此透氣孔3對應的盒體I下面設置有比透氣孔3大的圓形腔體4,圓形腔體4內側靠底端設有一圈防脫凸筋4.1。圓形腔體4內放入具有過濾微塵與雜菌功能,并具有一定透氣性的耐高溫無紡布做成的過濾圓片6,用中空圓弧片5將過濾圓片6壓入圓形腔體4內的防脫凸筋4.1上擱置,防脫凸筋4.1以固定住中空圓弧片5不致掉落。上蓋2的中央設一調氣凹腔7,調氣凹腔7底面靠一個方向的半邊設數個透氣孔7.1,把上蓋2翻過來看,在此調氣凹腔7的外圓周的適當位置設一圈凸起7.2。
[0027]調氣凹腔7的腔底外側設有橫截面呈L形的卡環10,卡環10的內腔正好可以扣住調氣凹腔7下端外側,卡環10內側設有與凸起7.2相互扣合的卡環凸筋10.1,這樣,在調氣凹腔7下底面放上與卡環10內徑同大的過濾圓布9后,卡環10可以壓上調氣凹腔7下底面,通過各自的凸筋來互相扣住固定。
[0028]調氣凹腔7的腔底中心設有孔7.3,調氣凹腔7內設置有扇形調節板8,扇形調節板8圓心位置設有凸出圓柱8.3,凸出圓柱8.3可以緊湊卡入孔7.3內,所述扇形調節板8覆蓋在透氣孔7.1上,扇形調節板8的大小正好可以蓋住所開的數個透氣孔7.1。這樣,通過轉動扇形調節板8,使扇形調節板8蓋住若干需要蓋住的透氣孔7.1,用來調節蟲草菌類或其它生物組織在不同生長期的氧氣需要量。
[0029]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⑴和上蓋(2),所述盒體⑴上端開口,所述盒體⑴的上端開口大于下端底面,所述盒體⑴的上端開口向外設有盒扣邊(1.1),所述上蓋(2)邊緣設有與所述盒扣邊(1.1)配合的上蓋扣邊(2.1),所述上蓋(2)中心線兩側各設有固定透氣孔(3),所述盒體⑴內設有固孔圓腔(4),所述固孔圓腔(4)正對于所述固定透氣孔(3)的下方,所述固孔圓腔(4)的底端設有一圈防脫凸筋(4.1),所述固孔圓腔(4)內設置有過濾圓片(6),所述過濾圓片(6)擱置在所述防脫凸筋(4.1)上,所述固孔圓腔(4)內設置有中空圓弧片(5),所述中空圓弧片(5)中心設有與固定透氣孔(3)大小相同的開口,所述中空圓弧片(5)壓于所述過濾圓片(6)上,所述上蓋(2)的內側中心設置有調氣凹腔(7),所述調氣凹腔(7)腔底的圓底面上設有多個透氣孔(7.1),所述調氣凹腔(7)的外圓周設有一圈凸筋(7.2),所述調氣凹腔(7)的腔底外側設有橫截面呈L形的卡環(10),所述卡環(10)內側設有與所述凸筋(7.2)相互扣合的卡環凸筋(10.1);所述調氣凹腔(7)的內腔設置有過濾片,所述過濾片設置在所述卡環(10)內側,所述調氣凹腔(7)的腔底中心設有卡孔(7.3),所述調氣凹腔(7)內設有扇形調節板(8),所述扇形調節板(8)圓心部位設置一凸起圓柱(8.1),所述凸起圓柱(8.1)靠外端的圓周設置一圈凸筋(8.3),所述扇形調節板(8)上的凸起圓柱(8.1)卡入所述調氣凹腔(7)的腔底中心設有卡孔(7.3)中,所述扇形調節板(8)就覆蓋在數個所述透氣孔(7.1)上,轉動扇形調節板(8),即可調節所覆蓋孔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I)的上端開口斜度為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扣邊(1.1)下端連接有多個下垂的限位塊(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扣邊(2.1)與上蓋⑵外邊緣之間為15mm間距的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I)和上蓋(2)為方形,所述盒體(I)的長為230-300mm,寬為150-200mm,高為12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生物培養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I)和上蓋(2)為圓形,所述盒體(I)和上蓋(2)的直徑為150mm,盒體(I)的高度為120mm。
【文檔編號】A01H4/00GK203827759SQ201420126099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0日
【發明者】楊海峰 申請人:湖北新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