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85598閱讀:406來源:國知局
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屬于農作物育種設備領域的一種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網室由弓形棚體架的鋼管插入地下,并由棚頂三道龍骨串聯、兩邊卡槽固定。該授粉裝置由棚內軌道滑動天車.、授粉器、棚外動力三者組成。通過軌道托腳將軌道連接于棚頂的鋼管下面,固定平行雙軌。滑動天車的4個凹形輪卡在平行雙軌上;棚外動力牽動滑動天車,拉動授粉器往復式行走,由擺桿擺動變換行走路線,可作到充分、飽和式授粉。本實用新型達到了一人管多棚的效果,省工省力。完滿解決了人工授粉的弊端,實現了油菜隔離網室種子繁殖的高質量、高產量和高效率;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網繁油菜種子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優良種子和玉米特殊種質的繁殖。
【專利說明】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作物育種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油菜隔離網室種子繁育的核心是在“保純” “保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所繁育種子的單位面積產量。目前,網室繁育通常采用的棚內授粉方法,是以人工輔助授粉為主,其次,人們還試圖利用蜜蜂、壁峰、蒼蠅等昆蟲授粉,風機吹風授粉等。數十年來,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均未能獲得理想的成功,目前仍處于小面積研究試驗階段,現有:1.雜交制種網室內人工輔助授粉,用工量大,專人專棚造成勞力和用具的緊張、工人進棚易造成混雜;授粉工作人員進出棚,雖然有嚴格的防止串花的措施,但卻很難做到完全徹底地杜絕在進出棚時攜帶異品種花粉的污染,而造成種子純度的降低;2.人工用竹桿撥動父本給母本授粉;方法是用竹桿反復撥動父本,使花粉囊破裂花粉飛出落在雌蕊柱頭,實現授粉。這一方法的缺點是除用工量大之外,斷枝傷花較重,對產量有一定影響;3.人工繩拉授粉,方法是用適當長度的繩子,兩人從兩端拉起,將繩插入油菜花序20-30CM而垂直于油菜行向行走,促使油菜花序擺動,致花粉囊破裂彈出花粉粒,落于油菜雌蕊柱頭完成授粉。這一方法不僅增加了進棚人數,而且還會造成斷枝傷花,影響產量、質量;4.蜜蜂授粉,飼養成本高,利用率低。
[0003]農作物育種,不論常規育種,雜交育種或生物工程育種等都離不開隔離繁殖純種種子。特別是油菜,在自然情況下,為防蜜蜂串花,親本種子繁殖的空間安全直線隔離距離要在4公里以上。雜交制種和常規品種種子繁殖的安全直線隔離距離要求不低于2公里。因此,在自然隔離的情況下,很難實現油菜種子保純繁育的目標任務,只有在管棚隔離網室才能完滿地實現這一目標。但是,利用管棚隔離繁育雖安全但卻丟失了自然風力、蜜蜂等昆蟲傳粉的媒介,正如前所述,需安排較多的勞動力,專人專棚,進棚輔助授粉,有時還需多人管一棚一種。而本實用新型為機械自動化授粉,授粉人員不進棚,所以不僅安全,還可一人管多棚多種,代替現有的人工授粉方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農作物育種,不論常規育種,雜交育種或生物工程育種等都離不開隔離繁殖純種種子。但是,如在隔離網室內,繁殖純種種子或雜交制種用人工輔助授粉,用工量大,專人專棚不僅會造成勞力和用具的緊張,而且授粉工作人員進出棚,雖然有嚴格的防止串花的措施,但卻很難做到完全徹底地杜絕在進出棚時攜帶異品種花粉的污染,造成種子純度降低的不足;據此,提出一種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由滑動天車、授粉器和外動力三部分構成;其中弓型棚體架11間距Im插入地下,并由棚頂三道龍骨22串聯固定,軌道托腳18與弓型棚體架11和平行雙軌15連接,滑動天車17的4個凹形輪24卡在平行雙軌15上,防脫保險23防止凹形輪出軌滑落;弓型棚體架11的兩個近端棚滑輪14和一個遠端棚滑輪19與棚頂連接,牽引繩10與滑動天車17勾掛連接,牽引繩10通過安裝在弓型棚體架11上的近端滑輪14,遠端滑輪19和地面滑輪3后,一根繞在絞車的放繩輪7上,另一根繞在絞車的收繩輪8上;滑動天車17的兩根輪軸上焊接的三角吊架16與天車中底梁13焊接,天車中底梁13兩端與媒介布吊桿12插入連接,天車中底梁13兩端還通過上引繩21與媒介布錯位擺桿20連接;媒介布吊桿12連接媒介布橫撐架2,媒介布錯位擺桿20與媒介布橫撐桿2兩端連接,媒介布I分前后兩層穿掛在媒介布錯位擺桿20勾掛的拉繩上。
[0005]所述弓型棚體架、平行雙軌由不同規格的鍍鋅管連接構成;可調軌道托腳由不同規格的扁鐵、鍍鋅管、螺絲組合制作。
[0006]所述媒介布橫撐桿,媒介布吊桿,橫撐桿上設置的錯位擺桿均用粗,細不同規格的鍍鋅管匹配插入連接,并由插銷固定。
[0007]所述牽引繩選用普通較細的鋼絲繩或尼龍繩。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現有人工進棚授粉存在的缺點,省工、省力、高效,且機械授粉完全在棚外操作,消除了因授粉人員進出而導致的品種混雜,確保純種種子的
質量和產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滑動天車固定在弓形棚體架頂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予以說明。
[0012]圖1、圖2所示為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由滑動天車、授粉器、和外動力三部分構成;其中多根(根據育種面積決定)弓形棚體架11兩端分別埋入地下約0.5米和弓形棚體架11兩邊各有的兩道卡槽固定,以保證弓形棚體架的間距和整個機械授粉裝置的牢固度。弓型棚體架11間距Im插入地下,并由棚頂三道龍骨22串聯固定,軌道托腳18與弓型棚體架11和平行雙軌15連接,滑動天車17的4個凹形輪24卡在平行雙軌15上,防脫保險23置于平行雙軌15上,防止凹形輪24出軌滑落;弓型棚體架11的兩個近端棚滑輪14和一個遠端棚滑輪19與棚頂連接,牽引繩10與滑動天車17勾掛連接,牽引繩10通過安裝在弓型棚體架11上的近端滑輪14,遠端滑輪19和地面滑輪3后,一根繞在絞車的放繩輪7上,另一根繞在絞車的收繩輪8上;滑動天車17的兩根輪軸上焊接的三角吊架16與天車中底梁13焊接,天車中底梁13兩端與媒介布吊桿12插入連接,天車中底梁13兩端還通過上引繩21與媒介布錯位擺桿20連接;媒介布吊桿
12連接媒介布橫撐架2,媒介布錯位擺桿20與媒介布橫撐桿2兩端連接,媒介布I分前后兩層穿掛在媒介布錯位擺桿20勾掛的拉繩上。其中可調軌道托腳由不同規格的扁鐵、鍍鋅管、螺絲組合制作;平行雙軌、媒介布吊桿、橫撐桿、錯位擺桿,均用粗、細不同規格的鍍鋅管匹配插入連接,并由插銷鎖定構成。
[0013]所述絞車的車架5上面固定轉動軸,轉動軸上依次固定電動大飛輪、放繩輪7、收繩輪8和手動搖把9 ;下層上固定電機6及電動小飛輪,大飛輪和小飛輪由皮帶傳動。
[0014]實施例
[0015]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的結構:用于生產的大棚規格為棚長74m,棚寬9.0m,棚高3.Sm,(該規格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棚體長寬高適當增減(如圖1所示)。棚體除弓形架用固定龍骨和兩邊頂頭斜桿拉撐外,中間不得有與機械授粉無關的裝置。管棚采用80目錦綸網布全覆蓋,初花前覆網,終花期卸網。
[0016]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由滑動天車、授粉器、和外動力三部分構成:
[0017](I)滑動天車。該車由外動力牽引,帶動授粉器往復式行走,進行授粉。滑動天車由4個凹形輪固定于間距Im的平行雙軌軌道上。軌道托腳可使軌道能高低升降,滑動天車的中底梁兩端通過媒介布吊桿與媒介布橫撐架連接,可180度旋轉,授粉結束,可旋轉吊桿,收起橫撐桿到棚頂,平行懸掛固定。
[0018](2)授粉器包括媒介布橫撐吊架和媒介布,而橫撐吊架又由吊桿、橫撐架伸縮桿、擺桿以及可調節上引繩21等組成,兩道媒介布I用花粉沾著力較強的棉布,長0.7m*寬
0.85m*10塊縫制,穿掛于媒介布橫撐架2上的錯位擺桿20勾掛的拉繩上,隨車往復式行走。擺桿左右轉動可帶動媒介布I變換行走路線,達到周到完善授粉。媒介布由于它是由棉布作成,柔軟而有粘性,干時碰撞花序使花粉飛出,潮時能沾粘花粉。授粉器上加用此布,錯位行走,既可拖拉油菜植株花序前后擺動,使成熟的花粉囊破裂,花粉彈出達到授粉,又可使帶潮的媒介布沾粘的花粉粒與花冠上的雌蕊柱頭摩擦授粉,這樣不僅授粉充分完滿、且杜絕人工進棚,省人力、防污染;同時,還消除了人在油菜行間踩踏,板結土壤,撞斷分枝、花序,降低產量。
[0019](3)外動力。滑動天車采用棚外手搖絞車或電動絞車,轉動纏放繩絞盤,引繩牽動滑動天車,帶動授粉器往復式行走;若對電機增加遙控裝置,可進行遙控控制。
[0020]本實用新型的隔離管棚棚體,及棚體內機械化授粉裝置以及授粉技術克服了現有人工進棚授粉存在的缺點,且用工量大大降低。機械授粉完全在棚外操作,消除了因授粉人員進出而導致的品種混雜。具有如下特點:
[0021]1.節勞省工,授粉過程油菜無損傷。本機械授粉裝置,可一人管十棚(10畝地)。機械在5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就可授粉I次,比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工效10多倍。授粉裝置開啟時,授粉器行走于油菜上部,只有棉布做成的媒介布較為輕柔的托拉油菜的花序而不會傷花斷枝。
[0022]2.防雜保純好,優質又高效
[0023]機械授粉裝置,不需授粉人員進入網室,全靠機械在網棚內全封閉情況下,由棚外動力驅動授粉器授粉。杜絕了人工授粉進出口異種花粉的飛入,以及授粉工作人員授粉衣物消毒不徹底而造成的串花混雜。機械授粉種子純度與人工進棚授粉相比,可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產量每畝提高50-80Kg。
[0024]該機械授粉還有以下方面的替代方案
[0025]1.軌道,本技術為圓管型雙軌道。其軌道的替代型也可使用“I”字型,“V”字型,U字型雙軌道或“ I ”字型單軌道和單軌道天車。
[0026]2.動力系統。本技術由棚外動力,牽引天車行走,皮帶傳動。其替代型也可采用鏈條、齒輪傳動。還可以將動力系統安裝到天車上,電動或蓄電驅動、皮帶傳動或鏈條齒輪傳動等,并在棚內的天車上增裝遙控裝置,在棚外進行遙控控制。
[0027]3.本動力系統現為I個絞車管I棚,若把棚外的絞車用通軸連接就可I個電機帶動2個或2個以上的網棚天車授粉。
【權利要求】
1.一種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由滑動天車、授粉器和外動力三部分構成;其中,弓型棚體架(11)間距Im插入地下,并由棚頂三道龍骨(22 )和兩邊卡槽串聯固定,軌道托腳(18 )與弓型棚體架(11)和平行雙軌(15 )連接,滑動天車(17)的4個凹形輪(24)卡在平行雙軌(15)上,防脫保險(23)防止凹形輪出軌滑落;弓型棚體架(11)的兩個近端棚滑輪(14)和一個遠端棚滑輪(19)與棚頂連接,牽引繩(10)與滑動天車(17)勾掛連接,牽引繩(10)通過安裝在弓型棚體架(11)上的近端滑輪(14),遠端滑輪(19)和地面滑輪(3)后,一根繞在絞車的放繩輪(7)上,另一根繞在絞車的收繩輪(8)上;滑動天車(17)的兩根輪軸上焊接的三角吊架(16)與天車中底梁(13)焊接,天車中底梁(13)兩端與媒介布吊桿(12)插入連接,天車中底梁(13)兩端還通過上引繩(21)與媒介布錯位擺桿(20 )連接;媒介布吊桿(12 )連接媒介布橫撐架(2 ),媒介布錯位擺桿(20 )與媒介布橫撐桿(2 )兩端連接,媒介布(I)分前后兩層穿掛在媒介布錯位擺桿(20 )勾掛的拉繩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型棚體架、平行雙軌均用粗、細不同規格的鍍鋅管插入連接;可調軌道托腳由不同規格的扁鐵、鍍鋅管、螺絲組合制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介布橫撐桿,媒介布吊桿,橫撐桿上設置的錯位擺桿均用粗,細不同規格的鍍鋅管匹配插入連接,并由插銷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繩選用普通較細的鋼絲繩或尼龍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油菜種子網室繁殖機械授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絞車的車架(5)上面固定轉動軸,轉動軸上依次固定電動大飛輪、放繩輪(7)、收繩輪(8)和手動搖把(9);下層上固定電機(6)及電動小飛輪,大飛輪和小飛輪由皮帶傳動。
【文檔編號】A01H1/02GK203735215SQ201420161818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王周禮, 李殿榮, 田建華, 任軍榮, 楊建利, 常紅娟 申請人: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