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包括復數個繁育單元,構成繁育單元兩個繁育區間的四根立柱Ⅰ上設有頂部骨架,頂部骨架上設有滑軌Ⅰ,兩個繁育區間之間設有運輸通道,運輸通道上方設有滑軌Ⅱ,在四列立柱Ⅰ及頂部骨架上設有塑料膜,塑料膜對應運輸通道的位置設有進出口,復數個繁育單元呈矩陣排列,在排與排或/和列與列之間設有工作通道,工作通道上方設有防雨頂,復數個繁育單元的外圍設有整體外圍桁架結構,構成整體外圍桁架結構的復數個立柱Ⅱ布設在每個繁育單元的外圍,整體外圍桁架結構頂部設有防火網和遮陽網,整體外圍框架結構的四周立柱Ⅱ上設有擋風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土地利用率高,且可提高生產效率,并易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食用菌繁育大棚。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食用菌繁育大棚,一類是屬于結構簡單粗獷、平面排列繁育的形式,因為這類大棚結構本身的特點,不適宜做得太大,對于需要較大繁育規模的食用菌繁育來說,需要重復設置多個較小這樣的大棚才能滿足使用,這樣就會占據較大的土地面積,從而增加土地使用成本;另外一類是能夠實現立體種植的,但是這一類的大棚又因為結構復雜、成本較高而不適于大規模的食用菌繁殖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結構簡單合理,且單位空間利用率高,可滿足大規模繁育食用菌的使用需求。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有復數個繁育單元,所述繁育單元設有四列立柱I,中間的兩列立柱I之間形成運輸通道,兩側的兩列立柱I分別與相鄰的一列立柱I之間形成一個繁育區間,在四列立柱I的頂端設有繁育區間的頂部骨架,在每個繁育區間上方的頂部骨架上均設有可支撐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的滑軌I,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可在滑軌I上滑動,在運輸通道上方的兩列立柱I之間設有連接件I,在連接件I的下方縱向設有支撐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的滑軌II,在四列立柱I及頂部骨架上設有將兩個繁育區間均包括在內的塑料膜,在塑料膜對應運輸通道的位置,一端設有或兩端均設有進出口,所述復數個繁育單元呈矩陣排列,在排與排之間或/和列與列之間設有工作通道,在工作通道的上方設有防雨頂,在所述復數個繁育單元的外圍設有整體外圍桁架結構,構成整體外圍桁架結構的復數個立柱II成陣列布設在每個繁育單元的外圍,在整體外圍桁架結構頂部設有防火網和遮陽網,在整體外圍桁架的四周立柱II上還設有擋風板。
[0005]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繁育區間各自具有獨立的頂部骨架,兩個頂部骨架均包括設在構成該繁育區間的兩列相對立柱I頂端之間的三角形或弧形頂梁和設在兩列相對立柱I頂部內側之間的橫梁,滑軌I固定設在橫梁上。
[0006]所述的兩個繁育區間也可以具有共同的頂部骨架,所述的頂部骨架包括整體頂梁和整體橫梁,整體頂梁設在構成兩個繁育區間的外側的兩列立柱I頂端,整體呈弧形或三角形,整體橫梁整體橫跨四列立柱I,并固定在相應的四根立柱I上。
[0007]進一步地,在頂梁和橫梁之間與滑軌I相應的部位設有直拉桿,并在直拉桿的側部設有斜拉桿I,斜拉桿I的一端與對應的直拉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對應的滑軌I固定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斜拉桿I由兩段組成,每一段的兩端均設有兩個掛鉤,其中一個掛鉤用于兩段之間彼此連接,另一個掛鉤分別與設在直拉桿和滑軌I上的安裝孔相連接的,其中的一段長度可調節。
[0009]進一步地,斜拉桿I中可調節的一段斜拉桿I設有一個連接件II,該段的兩個掛鉤分別與連接件II的兩端相連接,其中一個掛鉤與連接件II通過螺紋連接。
[0010]進一步地,構成每個繁育區間的兩列立柱I的下端分別設在一根C型鋼中,兩根C形鋼對應立柱I的位置連接有地梁。
[0011]進一步地,在每列立柱I的相鄰兩立柱I之間還設有用于加固整個繁育單元的斜拉桿II。
[0012]進一步地,在由擋風板構成的外圍桁架墻的下部設有可開關的通氣窗。
[0013]進一步地,所述的遮陽網為三層,防火網為一層,遮陽網和防火網從內到外依次間隔設置。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實用新型采用可以立體種植的復數個相互獨立的繁育單元和整體的帶有遮陽網和防火網的外圍桁架結構,結構緊湊,不同的繁育單元之間不會相互影響,而且在每個繁育單元的內頂上設置滑軌I,用以支撐懸掛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從而可在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上設置眾多的生長袋,該種設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棚內的空間,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利用率。
[0016]2、內部滑軌I的設置采用兩段并且長度可調節的斜拉桿結構設計,不僅拆裝方便,而且這種結構增強了整個大棚的抗震性能,可延長整個大棚的使用壽命。
[0017]3、在每個繁育單元的相鄰兩個繁育區間設置運輸通道,并在運輸通道的上部通過連接件設置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用滑軌II,使得生長袋的進入安放工序省時省力,從而可以提高本大棚使用時的工作效率。
[0018]4、在兩排繁育單元之間設置工作通道防雨長廊,可以用于行人和車輛運輸,并同時可以作為工人進入繁育單元工作之前進行消毒殺菌的地方,進一步保證食用菌的繁育質量。
[0019]5、由于采用復數個獨立的繁育單元和與間隔設置在整個外圍桁架結構外圍的遮陽網和防火網結構,在大氣高溫時,外部的遮陽網將大部分的陽光反射回大氣,從而可以保證在高溫的環境下繁育單元內部的溫度保持在適宜食用菌生長的范圍內。在大氣低溫時,密閉的繁育單元可以吸收地面自身向內部反射的地面輻射,從而保證繁育單元內部空間的溫度和濕度。另外在繁育單元與外部桁架結構之間設置一定的間隔從而可以進一步減少外部空氣的溫度對繁育單元內部的影響。
[0020]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方便,易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可滿足現代化農業的自動化生產基地建設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的C-C向示意圖。
[0023]圖3為圖1俯視時對應的安裝基礎布置圖。
[0024]圖4為繁育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圖4的側視圖。
[0026]圖6為圖4中I處放大圖。
[0027]圖7為圖4中II處的放大圖。
[0028]圖8為圖5中III處的放大圖。
[0029]圖9為頂部骨架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示意圖。
[0030]圖中,A、外圍桁架結構,B、繁育單元,1、滑軌I,2、滑軌11,3、連接件I,4、食用菌生長袋,5、塑料膜,6、遮陽網,7、防火網,8、立柱11,9、頂梁,10、直拉桿,11、立柱I,12、地梁,13、外排水溝,14、內排水溝,15、立柱II 8安裝座,16、立柱I基礎安裝點,17、斜拉桿II,18、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9、縱梁,20、斜拉桿I,20-1、連接件11,21、連接座,22、安裝板,23、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24、橫梁,25、加強桿,26、擋風板,27、U形螺栓,28、連接板,29、普通螺栓,30、工作通道,31、防雨頂,32、工作通道大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具體詳細的說明。
[0032]實施例1:
[0033]如圖1-8所示,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本實施例設有10個繁育單元,呈兩排對稱設置,每排5個(本說明書中設定:以圖1所示的投影方向為基準,橫為排,縱為列)。每一排中的5個繁育單元均平行布置。在兩排繁育單元之間設置有工作通道,本實施例設置的工作通道的寬度為7米,在工作通道的上方設有防雨頂,10個繁育單元的大小可以不完全相等,本實施例為優選,繁育單元都設置得大小一樣。
[0034]所述繁育單元設有四列立柱I 11。本實施例中每列立柱I 11為20根,采用直徑為76mm的鍍鋅管制作而成,每列立柱I 11中相鄰兩根立柱I 11的距離設定為2米。
[0035]實際應用中可根據需要規模的大小選用不同的型材和不同的規格,并根據需要設置每列立柱I 11的數量,每列立柱I 11中相鄰兩根立柱I 11的距離和以及相鄰兩列立柱I 11的距離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定。
[0036]構成每個繁育單元的中間的兩列立柱I 11之間形成運輸通道,本實施例中,此通道的寬度為0.8米,兩側的兩列立柱I分別與相鄰的一列立柱I之間形成一個繁育區間,本實施例中形成繁育區間的兩列立柱I之間的距離為3.2米。
[0037]在四列立柱I的頂端設有繁育區間的頂部骨架,在每個繁育區間上方的頂部骨架上均縱向設有四根可支撐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8的滑軌I I。
[0038]本實施例中,兩個繁育區間各自具有獨立的頂部骨架,兩個頂部骨架均包括三角形或弧形頂梁9和橫梁24,頂梁9采用圓管制成,橫梁24采用槽鋼制作成。
[0039]三角形或弧形頂梁9設在構成該繁育區間的兩列相對立柱I 11頂端之間,橫梁24設在兩列相對立柱I 11頂部內側之間,在同一列相鄰的連根立柱I 11之間連接有縱梁19,本實施例滑軌I I通過U形連接裝置固定設在橫梁24上。所述的U形連接裝置包括兩個向下扣在橫梁24上的U形螺栓27和一塊與兩個U形螺栓27相連接的連接板28,本實施例中,滑軌I I選用C型型材,其開口朝下,通過普通螺栓29與連接板28,本實施例中,在每個繁育區間上方的頂部骨架上均縱向設有四根可支撐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8的滑軌
I1,每兩根為一組用于支撐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8設有四個滾輪組分別支撐在兩個滑軌I I上。實際應用中滑軌I也可以根據需要而橫向設置。滑軌I I的數量不限定。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8可根據滾輪的設計結構或布置形式單獨使用一根滑軌I或其它數量的滑軌I進行支撐。滑軌I I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任意一種,只要與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8的滾輪結構相適應即可。本實施例中滑軌I I選用C型型材,其開口朝下,通過普通螺栓29與連接板28固定連接。
[0040]滑軌I I也可以通過別的方式連接在橫梁24上,比如可以直接或通過連接件焊接在橫梁24上。
[0041]為了進一步增強穩固性,在頂梁9和橫梁24之間與滑軌I I相應的部位還設有直拉桿10,直拉桿10的兩端分別直接焊接在頂梁9和橫梁24上。
[0042]在直拉桿10的側部設有斜拉桿I 20,斜拉桿I 20的一端與對應的直拉桿10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對應的滑軌I I固定連接。
[0043]為了增強整個大棚的抗震性能,優選斜拉桿I 20由兩段組成,并且其中的一段長度可調節。每一段的兩端均設有兩個掛鉤,其中一個掛鉤用于兩段之間彼此連接,另一個掛鉤分別與設在直拉桿10和滑軌I I上的安裝孔相連接的。所述的安裝孔可以設在固定連接在直拉桿10上的安裝板22上或滑軌I I上的連接座21上。以設在滑軌I I上的連接座為例,其由兩塊板焊接成T形,T形板的底板固定在滑軌I I上,另一塊板上設置兩個安裝孔,分別與連接在相鄰兩根直拉桿10上的斜拉桿相連接。本實施例中直拉桿10由槽鋼制作成,帶有安裝孔的安裝板22焊接在直拉桿10上。
[0044]斜拉桿I 20中可調節的一段設有一個連接件II 20-1,連接件II 20-1設有兩個端部板,該段的兩個掛鉤分別與連接件II 20-1的兩端部板相連接,其中一個掛鉤與設在相應端部板上的螺紋孔通過螺紋連接,當然也可以兩個掛鉤都與連接件II 20-1螺紋連接,兩端可調節。
[0045]當然,如果選用的滑軌I I剛度和強度是足夠的,也可以不設置這些斜拉桿。
[0046]在運輸通道上方的兩列立柱I之間設有連接件I 3,在連接件I 3的下方縱向設有支撐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的滑軌II 2,滑軌II 2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任意一種,只要與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23的滾輪結構相適應即可。本實施例中滑軌II 2設置為兩根采用C形的型材制作而成,每一個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23設有四個滾輪組,分別支撐在兩根滑軌II 2上。當然,滑軌II 2的數量并不限定。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23可根據滾輪組的設計數量或布置形式的不同設單獨使用一根滑軌II或其它數量的滑軌II進行支撐。在四列立柱I 11及頂部骨架上設有將兩個繁育區間(即整個繁育單元)均包括在內的塑料膜5,本實施例在塑料膜5對應運輸通道的位置,兩端均設有進出口,在實際應用中,也可根據需要僅在運輸通道的一端設置進出口。進出口在需要的時候打開,平時不用的時候進行封閉。每一排中的5個繁育單元間隔設置,本實施例中,每一排中相鄰的兩個繁育單元之間的間隔距離為I米,實際應用中,可根據需要設置該距離。每個繁育單元四列立柱I平行設置,在10個繁育單元的外圍設有整體外圍桁架結構,構成整體外圍桁架結構的76根立柱II 8的設置如圖3中對應的立柱II 8安裝座位置所示,成陣列布設在每個繁育單元的外圍,在整體外圍桁架結構頂部設有防火網7和遮陽網6,在整體外圍桁架結構的四周立柱II 8上還設有擋風板26。本實施例外圍桁架結構最外側的立柱II 8與對應的立柱I 11之間的間隔為2米,這個間隔可以進一步降低桁架結構外大氣對繁育單元內的影響。實際應用中可根據需要設置這個間隔的距離。
[0047]為了加固整個繁育單元,構成每個繁育區間的兩列立柱I 11的下端分別設在一根C型鋼中,制成一體。C型鋼可以由多段連接而成。兩根C形鋼對應立柱I 11的位置連接有地梁12,這樣的結構也便于設置地膜以防止地面對細菌或地氣繁育區間的不良影響。
[0048]在每列立柱I 11的相鄰兩立柱I之間設有用于加固整個繁育單元的斜拉桿
II17,本實施例斜拉桿II 17采用與斜拉桿I 20相同的結構。
[0049]在由擋風板構成的外圍桁架墻的下部設有可開關的通氣窗,通氣窗設在下部,便于大棚在使用過程中,采用頂部水淋方式降溫時,外部空氣可以由此進入。進入的空氣到達頂部被降溫后再從棚內的四周對流到下部空間,在通氣窗處可根據需要加裝防護網。
[0050]遮陽網7優選設置三層,防火網為一層,遮陽網7和防火網6從內到外依次間隔設置,本實施例中,設置在桁架頂部的遮陽網7和防火網6間隔均勻設置,間隔距離為0.5米。當然間隔可以不是均勻的,也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設置這個距離。
[0051]實施例2
[0052]本實施例中,所述繁育單元的兩個繁育區間具有共同的頂部骨架,如圖9所示,其余結構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頂部骨架包括整體橫梁24’和整體頂梁9’,整體頂梁9’由圓管制作而成,整體呈弧形或三角形,兩端與四列立柱I 11中最外側的兩列立柱I對應相連接。整體橫梁24’整體橫跨四列立柱I 11,并固定在相應的四根立柱I 11上,本實施例為了使整個繁育單元更加穩固,還在整體橫梁24’的上方,相鄰的兩根直拉桿10支架設有加強桿25,加強桿25的兩端分與相應的整體頂梁9’和整體橫梁24’相連接。
[0053]本實施例中,連接件I指的就是整體橫梁24’在運輸通道上方的那部分,也就是說,滑軌II 2可以直接固定在整體橫梁24’設在運輸通道上方的那一段上,當然,也可以根據高度的需要另外設置連接件I。
[0054]圖3為大棚的安裝基礎示意圖,如圖所示,外圍桁架的立柱II 8與圖3中所示的立柱II安裝座15相對應固定安裝,立柱I 11與圖3中所示的立柱I基礎安裝點16對應安裝。
[0055]本實用新型在使用中,在繁育單元的每個繁育區間內可設置內排水溝14,在繁育單元的外部,外圍桁架的內部設置外排水溝13,用于排出使用過程中進入大棚內的雨水或者別的地表水。
[0056]所有的繁育單元整體呈多排多列的矩陣排列方式為優選。
[0057]以上實施例中的10個繁育單元分了兩排,根據本文橫與排的設定,如圖3所示,可以理解為2排5列,實際應用中多個繁育單元也可以多排排列,比如如果是15個繁育單元即可以排成3排5列,每排5個,在相鄰的兩排之間設置工作通道。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在同一排中某相鄰的兩列繁育單元之間設置工作通道,比如如果是50個繁育單元,按5排10列布置時,除了可以在相鄰的兩排之間設置工作通道,也可以在第五列和第六列之間設置工作通道(也可以稱作是防雨長廊)。當然,也可以只在某兩列繁育單元之間設置工作通道。在同一個外圍桁架下,復數個繁育單元也可以分組設置在多個區域,在不同區域內可以使用不用的排列方式選擇設置不同數目的工作通道。
[0058]總之,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其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內所做的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設有復數個繁育單元,所述繁育單元設有四列立柱I (11),中間的兩列立柱I (11)之間形成運輸通道,兩側的兩列立柱I分別與相鄰的一列立柱I之間形成一個繁育區間,在四列立柱I的頂端設有繁育區間的頂部骨架,在每個繁育區間上方的頂部骨架上均設有可支撐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8)的滑軌I(I),食用菌生長袋滑動吊架(18)可在滑軌I(I)上滑動,在運輸通道上方的兩列立柱I之間設有連接件I,在連接件I的下方縱向設有支撐食用菌生長袋運輸吊架的滑軌II (2),在四列立柱I (11)及頂部骨架上設有將兩個繁育區間均包括在內的塑料膜(5),在塑料膜對應運輸通道的位置,一端設有或兩端均設有進出口,所述復數個繁育單元呈矩陣排列,在排與排之間或/和列與列之間設有工作通道,在工作通道的上方設有防雨頂,在所述復數個繁育單元的外圍設有整體外圍桁架結構,構成整體外圍桁架結構的復數個立柱II (8)成陣列布設在每個繁育單元的外圍,在整體外圍桁架結構頂部設有防火網(7)和遮陽網(6),在整體外圍桁架結構的四周立柱II (8)上還設有擋風板(2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繁育區間各自具有獨立的頂部骨架,兩個頂部骨架均包括設在構成該繁育區間的兩列相對立柱I(II)頂端之間的三角形或弧形頂梁(9)和設在兩列相對立柱I(11)頂部內側之間的橫梁(24),滑軌I (I)固定設在橫梁(2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繁育區間具有共同的頂部骨架,所述的頂部骨架包括整體頂梁(9’)和整體橫梁(24’),整體頂梁(9’ )設在構成兩個繁育區間的外側的兩列立柱I (11)頂端,整體呈弧形或三角形,整體橫梁(24’)整體橫跨四列立柱I,并固定在相應的四根立柱I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在頂梁(9)和橫梁(24)之間與滑軌I (I)相應的部位設有直拉桿(10),并在直拉桿(10)的側部設有斜拉桿I(20),斜拉桿I (20)的一端與對應的直拉桿(10)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對應的滑軌I (I)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拉桿I(20 )由兩段組成,每一段的兩端均設有兩個掛鉤,其中一個掛鉤用于兩段之間彼此連接,另一個掛鉤分別與設在直拉桿(10)和滑軌I(I)上的安裝孔相連接的,其中的一段長度可調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斜拉桿I中可調節的一段斜拉桿I設有一個連接件II (20-1),該段的兩個掛鉤分別與連接件II (20-1)的兩端相連接,其中一個掛鉤與連接件II (20-1)通過螺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構成每個繁育區間的兩列立柱I (11)的下端分別設在一根C型鋼中,兩根C形鋼對應立柱I (11)的位置連接有地梁。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在每列立柱I (11)的相鄰兩立柱I之間還設有用于加固整個繁育單元的斜拉桿II (17)。
9.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在由擋風板構成的外圍桁架墻的下部設有可開關的通氣窗。
10.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食用菌高效繁育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陽網為三層,防火網為一層,遮陽網和防火網從內到外依次間隔設置。
【文檔編號】A01G9/14GK204069840SQ20142040233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楊超慶, 李軍峰, 岳長興, 姚建波, 王琳 申請人:洛陽佳嘉樂農業產品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