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田軌道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田軌道裝置,屬于農業機械生產領域。本實用新型懸浮牽引機架設在軌道上;軌道由平行軌道部分和旋轉軌道部分兩部分構成,在平行軌道上,懸浮牽引機受到懸浮推力裝置的懸浮推力進行直線行走,一直走到平行軌道和旋轉軌道的交接處,接著懸浮牽引機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固定在平行軌道的終端牽引機鎖,另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在旋轉軌道上繼續行駛;所述安裝在軌道起點和終點處的機械庫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存放上位機,下層存放生產機械;軌道的旋轉位置設計有橋連接公路,水渠和與之對應的軌道旋轉位置之間留有間距栽種防護林。本實用新型具有方便、快捷、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節約能源、防止了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
【專利說明】一種農田軌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田軌道裝置,屬于農業機械生產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并且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農業生產要素投入結構和農業生產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0003]但我國農業現代化現在仍屬于農業初等發達國家水平,農業基礎設施依然十分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依靠氣候等自然條件的農業生產狀況仍然占較大比重。
[0004]雖然隨著農業機械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種農業機械化設備也在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農田開始進行機械化耕種、播種、施肥等工作。然而,在長時間的運用機械設備來代替人的手工勞動對農田進行耕種與維護中,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造成了農業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而且在農業機械作業的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農業生產失誤以及農業機械由于受自身體積的大小、機動性的差別、地形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無法精確的對于農田中的每一片作物進行耕種與維護,都會造成農業生產的生產效率低、浪費能源等問題,并且現在農業生產中的水、農藥、化肥的噴灑和施用一般都采用大面積噴灌和農業機械流水線作業的形式,無法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于農業精準的耕種和維護,在造成資源大量浪費的同時,化肥和農藥的大面積無差別使用也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農田軌道裝置,以用于解決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在農業機械作業的過程中,農業機械由于自身體積的大小、機動性的差別、地形和環境因素等的影響,會造成農業生產的低效率、高成本、浪費能源以及對環境污染等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農田軌道裝置,包括懸浮牽引機1、軌道2、機械庫3、橋4、公路5、水渠6、牽引機鎖7 ;
[0007]所述懸浮牽引機I架設在軌道2上;軌道2由平行軌道部分和旋轉軌道部分兩部分構成,在平行軌道上,懸浮牽引機I受到懸浮推力裝置12的懸浮推力進行直線行走,一直走到平行軌道和旋轉軌道的交接處,接著懸浮牽引機I 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固定在平行軌道的終端牽引機鎖7,另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在旋轉軌道上繼續行駛,被固定的一側通過旋轉裝置9的轉動保持與懸浮牽引機I另一側的同步轉動,直到再次回到平行軌道上直線行駛,被固定一側的懸浮裝置10與牽引機鎖7分離;
[0008]所述安裝在軌道2起點和終點處的機械庫3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存放外接的上位機,下層存放生產機械;軌道2的旋轉位置設計有橋4連接公路5,水渠6和與之對應的軌道2旋轉位置之間留有間距栽種防護林。
[0009]所述懸浮牽引機I包括儲存倉8、旋轉裝置9、懸浮裝置10、農業機械裝備接口 11 ;其中儲存倉8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的中間,旋轉裝置9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底部兩端,懸浮裝置10安裝在旋轉裝置9的底部,機械裝備接口 11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的前后兩側。
[0010]所述機械裝備接口 11的個數為多個。
[0011]所述軌道2從上到下依次為懸浮軌道層、光電纜層、噴灑管道層和排水管道層;其中懸浮軌道層包括懸浮推力裝置12和壓力傳感器13,光電纜層為傳輸光電纜14,噴灑管道層為施水管道15,排水管道層包括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排水管道17、水泥凸18和篩孔19 ;其中壓力傳感器13、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與外接的上位機連接。
[0012]所述壓力傳感器13將懸浮牽引機I在軌道2上的壓力信號反饋給機械庫3中外接的上位機。
[0013]所述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將農田實時狀況傳輸給機械庫3中外接的上位機。
[0014]所述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包括濕度傳感器、有機磷傳感器。
[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軌道2鋪設在農田間,懸浮牽引機I架設在軌道2上。有旋轉裝置9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底部兩端,懸浮裝置10安裝在旋轉裝置9的底部,懸浮裝置10受到軌道2上懸浮推力裝置12產生的懸浮推力可使懸浮牽引機I在軌道2上懸浮行駛。軌道2由平行軌道部分和旋轉軌道部分兩部分構成,在平行軌道上,懸浮牽引機I受到懸浮推力裝置12的懸浮推力進行直線行走,一直走到平行軌道和旋轉軌道的交接處,接著懸浮牽引機I 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固定在平行軌道的牽引機鎖7處,另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在旋轉軌道上繼續行駛,被固定的一側通過旋轉裝置9的轉動保持與懸浮牽引機I另一側的同步轉動,直到再次回到平行軌道上直線行駛,被固定一側的懸浮裝置10與牽引機鎖7分離。懸浮牽引機I的前后兩側安裝有多個農業機械裝備接口 11,可適用于懸掛搭載多種不同的農業機械設備,當懸浮牽引機I在軌道2上行駛的時候可以攜帶著農業機械設備對農田里的作物進行耕種和維護。懸浮牽引機I的中間安裝有儲存倉8,可用于存放農業機械設備工作所需的電源,同時也可配合多種農業機械設備工作,用來存放要撒播的種子、收割采收的果實以及覆膜機覆蓋的薄膜等。機械庫3安裝在軌道2起點和終點處,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存放外接的上位機,下層存放生產機械。生產機械包括農業生產中所用到的各種農業機械設備,可在機械庫3中將所要用到的農業機械設備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的農業機械裝備接口 11上。
[0016]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包括濕度傳感器、有機磷傳感器等,能夠采集農田中土壤濕度、肥料含量濃度等。所述軌道2從上到下依次為懸浮軌道層、光電纜層、噴灑管道層和排水管道層;其中懸浮軌道層包括懸浮推力裝置12和壓力傳感器13,光電纜層為傳輸光電纜14,噴灑管道層為施水管道15,排水管道層包括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排水管道17、水泥凸18和篩孔19。雨季來臨的時候,多余的水分會通過軌道2下方的篩孔19流入排水管道17中,而使土壤不會流失。同時,水泥凸18增加了軌道I和土壤的接觸面積,加強了軌道I埋在土壤中的穩定度,提高了自動化生產的安全性。在軌道I的旋轉位置設計有橋4連接公路5,可以暫時停放運輸車輛,及時補充農田作業機械所需的原料以及卸載農田作業機械采收的果實等。水渠6和與之對應的軌道I旋轉位置之間留有一定距離栽種防護林,在保證軌道I下方的土壤夯實的同時,也可避免軌道2地基癱垮造成生產事故。
[0017]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設計上位機包括信號處理模塊、供電控制系統和農田專家系統,信號處理模塊接收處理安裝在軌道2中的壓力傳感器13傳回的壓力信號和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實時反饋回的農田狀況信號。信息處理模塊根據對應位置壓力傳感器13反饋到的信息確定懸浮牽引機I在軌道2上的位置,接著交由上位機中供電控制系統通過傳輸光電纜14控制外接電力系統為懸浮牽引機I附近四節軌道內的懸浮推力裝置12供電,實現懸浮牽引機I在農田中的行走。信號處理模塊根據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實時反饋回的農田狀況信號,模擬出農田實況數據,交由農田專家系統做出處理判斷,再通過控制供電控制系統控制施水管道15的開關和懸浮牽引機I在軌道2上的運動,實現上位機對農田不同位置施水、施肥的精準控制(其中上位機所述構成部分可以采用自動控制領域的常規方法實現)。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過在農田鋪設軌道,使農業機械實現了可以根據外接的上位機中的信息處理模塊接收的信號和供電控制系統的控制指令隨懸浮牽引機在田間的行走,從而可以方便、快捷的自動進行農業機械化的生產活動。
[0020]2、通過設置農田軌道裝置,解決了由于農業機械自身體積的大小、機動性的差別、地形和環境因素造成的農業生產的低效率、高成本、浪費能源以及對環境污染等問題。
[0021]3、具有方便、快捷、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節約能源、防止了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懸浮牽引機結構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軌道的主視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軌道的側視圖;
[0026]圖中各標號:1-懸浮牽弓丨機,2-軌道,3-機械庫,4-橋,5-公路,6_水渠,7_牽引機鎖,8-儲存倉,9-旋轉裝置,10-懸浮裝置,11-機械裝備接口,12-懸浮推力裝置,13-壓力傳感器,14-傳輸光電纜,15-施水管道,16- 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7-排水管道,18-水泥凸,19-篩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實施例1:如圖1-4所示,一種農田軌道裝置,包括懸浮牽引機1、軌道2、機械庫3、橋4、公路5、水渠6、牽引機鎖7 ;
[0028]所述懸浮牽引機I架設在軌道2上;軌道2由平行軌道部分和旋轉軌道部分兩部分構成,在平行軌道上,懸浮牽引機I受到懸浮推力裝置12的懸浮推力進行直線行走,一直走到平行軌道和旋轉軌道的交接處,接著懸浮牽引機I 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固定在平行軌道的終端牽引機鎖7,另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在旋轉軌道上繼續行駛,被固定的一側通過旋轉裝置9的轉動保持與懸浮牽引機I另一側的同步轉動,直到再次回到平行軌道上直線行駛,被固定一側的懸浮裝置10與牽引機鎖7分離;
[0029]所述安裝在軌道2起點和終點處的機械庫3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存放外接的上位機,下層存放生產機械;軌道2的旋轉位置設計有橋4連接公路5,水渠6和與之對應的軌道2旋轉位置之間留有間距栽種防護林。
[0030]所述懸浮牽引機I包括儲存倉8、旋轉裝置9、懸浮裝置10、農業機械裝備接口 11 ;其中儲存倉8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的中間,旋轉裝置9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底部兩端,懸浮裝置10安裝在旋轉裝置9的底部,機械裝備接口 11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的前后兩側。
[0031]所述機械裝備接口 11的個數為2個。
[0032]所述軌道2從上到下依次為懸浮軌道層、光電纜層、噴灑管道層和排水管道層;其中懸浮軌道層包括懸浮推力裝置12和壓力傳感器13,光電纜層為傳輸光電纜14,噴灑管道層為施水管道15,排水管道層包括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排水管道17、水泥凸18和篩孔19 ;其中壓力傳感器13、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與上位機連接。
[0033]所述壓力傳感器13將懸浮牽引機I在軌道2上的壓力信號反饋給機械庫3中外接的上位機。
[0034]所述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將農田實時狀況傳輸給機械庫3中外接的上位機。
[0035]所述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包括濕度傳感器、有機磷傳感器。
[0036]實施例2:如圖1-4所示,與實施例1情況基本相同,只是所述機械裝備接口 11的個數為10個。
[0037]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農田軌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懸浮牽引機(I)、軌道(2)、機械庫(3)、橋(4)、公路(5)、水渠(6)、牽引機鎖(7); 所述懸浮牽引機(I)架設在軌道(2)上;軌道(2)由平行軌道部分和旋轉軌道部分兩部分構成,在平行軌道上,懸浮牽引機(I)受到懸浮推力裝置(12)的懸浮推力進行直線行走,一直走到平行軌道和旋轉軌道的交接處,接著懸浮牽引機(I) 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固定在平行軌道的終端牽引機鎖(7),另一側下端的懸浮裝置(10)在旋轉軌道上繼續行駛,被固定的一側通過旋轉裝置(9)的轉動保持與懸浮牽引機(I)另一側的同步轉動,直到再次回到平行軌道上直線行駛,被固定一側的懸浮裝置(10)與牽引機鎖(7)分離; 所述安裝在軌道(2)起點和終點處的機械庫(3)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存放外接的上位機,下層存放生產機械;軌道(2)的旋轉位置設計有橋(4)連接公路(5),水渠(6)和與之對應的軌道(2)旋轉位置之間留有間距栽種防護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田軌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浮牽引機(I)包括儲存倉(8)、旋轉裝置(9)、懸浮裝置(10)、農業機械裝備接口(11);其中儲存倉(8)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的中間,旋轉裝置(9)安裝在懸浮牽引機(I)底部兩端,懸浮裝置(10)安裝在旋轉裝置(9 )的底部,機械裝備接口( 11)安裝在懸浮牽弓丨機(I)的前后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田軌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裝備接口(11)的個數為多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田軌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2)從上到下依次為懸浮軌道層、光電纜層、噴灑管道層和排水管道層;其中懸浮軌道層包括懸浮推力裝置(12)和壓力傳感器(13),光電纜層為傳輸光電纜(14),噴灑管道層為施水管道(15),排水管道層包括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排水管道(17)、水泥凸(18)和篩孔(19);其中壓力傳感器(13)、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 )與外接的上位機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農田軌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傳感器(13)將懸浮牽引機(I)在軌道(2)上的壓力信號反饋給機械庫(3)中外接的上位機。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農田軌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將農田實時狀況傳輸給機械庫(3)中外接的上位機。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農田軌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監測傳感器集(16)包括濕度傳感器、有機磷傳感器。
【文檔編號】A01B76/00GK204047086SQ201420442880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明者】鄭偉, 曹燕, 王洪稷, 王琛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