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絞肉機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絞肉機結構,包括馬達單元和絞肉單元,馬達單元包括馬達、中空的輸出軸;絞肉單元包括座管、螺桿、刀片件,輸出軸具有一個貼靠端面,座管具有水平管部,水平管部的一端向外側凸出形成一限位環座,限位環座上開設有置桿孔,轉動軸具有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第一段部的分別與螺桿、第二段部相連接,第一段部上具有一個抵靠端面,第一段部穿過置桿孔,第二段部固設在輸出軸內,輸出軸的貼靠端面與第一段部的抵靠端面相抵緊,螺桿與限位環座的內側面之間具有間隙。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桿轉動過程中不會與該座管相互摩擦而造成能量損失,并可讓該螺桿穩定的旋轉,進而讓該絞肉機操作效率增加。
【專利說明】一種絞肉機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肉品加工機,特別是一種絞肉機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如圖4、5所示為一現有的絞肉機結構,其包括一馬達單元80和絞肉單元90,其中:馬達單元80包括一中空的輸出軸81 ;絞肉單元90包括一座管91、螺桿92、刀片件93、擠出盤94以及限位環95。座管91為一 L字型的管體,螺桿92水平可轉動的置放于該座管91的內部,且螺桿92的后端依序形成一圓環形的抵靠環921以及一設于該抵靠環921上的轉動軸922,轉動軸922的后半段穿設于輸出軸81內,刀片件93裝設于螺桿92的前端,擠出盤94套設于座管91的前側并與刀片件93之間具有間隙,限位環95套設于轉動軸922的前半部,且限位環95抵靠于抵靠環921的后側面以及馬達單元80的前側面之間,其中為了確保抵靠環921后側面貼靠于限位環95前側面,以及讓刀片件93與擠出盤94間維持固定的距離,螺桿92的轉動軸922后側面與輸出軸81的內底面間設有一間隙,不僅使螺桿92的抵靠環921不與座管91的壁面相干涉,且可保持螺桿92轉動時的穩定。
[0003]然而,當限位環95為軸承時,雖然可使螺桿92轉動順暢,但軸承在短時間使用后即會產生漏油而讓待絞碎物受到污染,且軸承漏油后即會產生干磨而卡死;當限位環95由彈性塑鋼制成時,塑鋼材的限位環95并未與螺桿92同步轉動,因此限位環95與螺桿92在長時間摩擦后,塑鋼本身容易磨損而形成粉末而污染待絞碎物,且有不易控制迫緊螺桿92的迫緊力問題;當限位環95為銅質材料所制成時,因銅質材料相對塑鋼而言為一硬質材料,因此,雖較不易形成磨削粉末但因限位環95并未與螺桿92同步轉動故仍會造成不易控制迫緊螺桿92的迫緊力,故容易造成螺桿92旋轉不順而影響現有的絞肉機的使用效率。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絞肉機結構,以現有絞肉機有關于螺桿的抵靠環與限位環之間因摩擦造成該螺桿旋轉不順的不足及缺失。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絞肉機結構,其包括:
[0007]馬達單元,所述的馬達單元包括馬達、中空的輸出軸,所述的輸出軸的一端與所述的馬達相連接;
[0008]絞肉單元,所述的絞肉單元包括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的座管、設置在所述的座管內的螺桿以及連接在所述的螺桿一端部的刀片件,所述的座管包括一水平管部,所述的出料口設置在所述的水平管部的一端,所述的螺桿水平設置在所述的水平管部內,所述的刀片件連接在所述的螺桿靠近所述的出料口一端,所述的螺桿的另一端部連接有轉動軸,所述的轉動軸連接在所述的輸出軸內,
[0009]所述的輸出軸的另一端具有一個貼靠端面;所述的水平管部的另一端向外側凸出形成一限位環座,所述的限位環座的內外兩側形成內側面和外側面,所述的限位環座上開設有置桿孔;所述的轉動軸具有第一段部、直徑小于所述的第一段部的第二段部,所述的第一段部的一端與所述的螺桿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二段部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段部上與第二段部的連接端具有一個抵靠端面,所述的第一段部穿過所述的置桿孔,所述的第二段部固設在所述的輸出軸內,所述的輸出軸的貼靠端面與所述的第一段部的抵靠端面相抵緊,所述的螺桿與所述的限位環座的內側面之間具有間隙。
[0010]優選地,所述的螺桿上、與所述的轉動軸的連接處設置有一圓環形抵靠環,所述的抵靠環的一端與所述的限位環座之間的內側面之間具有間隙。
[0011 ] 優選地,所述的出料口的座管上連接有擠出盤,所述的擠出盤與刀片件之間具有間隙。
[0012]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出料口的座管上螺紋連接有拼帽,所述的擠出盤設置在所述的出料口與拼帽之間。
[0013]優選地,所述的座管還包括一豎直管部,所述的豎直管部底端與水平管部相連通,所述的入料口開設在所述的豎直管部頂端。
[0014]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豎直管部、水平管部形成L型座管。
[0015]優選地,所述的馬達單元還包括盒體,所述的馬達設置在所述的盒體內。
[0016]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17]1、本實用新型的螺桿與座管的限位環座設置間隙,使螺桿在運轉期間不會與座管產生摩擦,讓螺桿大幅減少摩擦耗損的能量并可穩定的轉動,且無需在螺桿及限位環座間裝設一限位環,進一步節省絞肉機的制造成本;
[0018]2、本實用新型的轉動軸的抵靠端面直接抵靠于輸出軸的貼靠端面,當螺桿隨著馬達輸出軸同步轉動時,轉動軸的抵靠端面不會與輸出軸的貼靠端面相摩擦,可讓螺桿易于裝設且刀片件與擠出盤間的距離維持固定,確保輸出軸與螺桿的轉動軸穩定結合,以有效地增加絞肉機的運轉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20]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平面剖視圖;
[0021]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立體剖視圖;
[0022]附圖4為現有技術中絞肉機的局部平面剖視圖;
[0023]附圖5為現有技術中絞肉機的局部立體剖視圖。
[0024]其中:10、馬達單元;11、馬達;111、輸出軸;112、貼靠端面;20、絞肉單元;21、座管;211、入料口 ;212、出料口 ;213、水平管部;214、限位環座;215、置桿孔;216、豎直管部;22、螺桿;221、轉動軸;222、抵靠環;223、抵靠端面;224、第一段部;225、第二段部;23、刀片件;24、拼帽;80、馬達單元;81、輸出軸;90、絞肉單元;91、座管;92、螺桿;921、抵靠環;922、轉動軸;93、刀片件;94、擠出盤;95、限位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6]如圖1-3所示的一種絞肉機結構,其包括:
[0027]馬達單元10,馬達單元10包括盒體、設置在盒體內部的馬達11、中空的輸出軸111,輸出軸111的一端與馬達11相連接,輸出軸111的另一端具有一個貼靠端面112。
[0028]絞肉單元20,絞肉單元20包括具有入料口 211和出料口 212的座管21、設置在座管21內的螺桿22以及連接在螺桿22 —端部的刀片件23。座管21包括一水平管部213、豎直管部216,豎直管部216底端與水平管部213相連通,并形成形成L型座管21,入料口211開設在豎直管部216頂端,出料口 212設置在水平管部213的一端,螺桿22水平設置在水平管部213內,刀片件23連接在螺桿22靠近出料口 212 —端,螺桿22的另一端部連接有轉動軸221,轉動軸221連接在輸出軸111內。
[0029]在本實施例中:水平管部213的另一端向外側凸出形成一限位環座214,限位環座214的內外兩側形成內側面和外側面,限位環座214上開設有置桿孔215 ;轉動軸221具有第一段部224、直徑小于第一段部224的第二段部225,即第一段部224與第二段部225呈階梯狀,第一段部224的一端與螺桿22相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段部225相連接,第一段部224上與第二段部225的連接端具有一個抵靠端面223,第一段部224穿過置桿孔215,第二段部225固設在輸出軸111內,輸出軸111的貼靠端面112與第一段部224的抵靠端面223相抵緊。螺桿22上、與轉動軸221的第一段部224的連接處設置有一圓環形抵靠環222,抵靠環222的一端與限位環座214之間的內側面之間具有間隙,使得抵靠環222與限位環座214不相互干涉。
[0030]此外,在出料口 212的座管21上連接有擠出盤94,具體可以為:座管21靠近出料口 212處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一具有內螺紋的拼帽24連接到座管21的出料口 212,擠出盤94卡在座管21的出料口 212與拼帽24之間,并且擠出盤94與刀片件23之間具有間隙。
[0031]使用時,因螺桿22的抵靠環222與限位環座214間具有間隙,且抵靠端面223貼靠于輸出軸111的貼靠端面112,讓轉動軸221的后側面與輸出軸111的內底面形成一間隙,并且透過抵靠端面223與輸出軸111的貼靠端面112相抵靠的方式,可讓螺桿22定位而進一步確保螺桿22的運轉位置,并控制刀片件23與擠出盤24之間的距離,相較于現有的絞肉機在螺桿92的抵靠環921與馬達單元80的前側之間須設有一限位環95,且現有的限位環95為軸承、塑鋼材料或銅質材料,皆會讓限位環95與螺桿92的抵靠環921相互摩擦而讓限位環921可能產生漏油或粉末等現象而污染待絞碎物以及影響迫緊力道,而因螺桿22的抵靠環222與限位環座214間具有間隙,可讓螺桿22的抵靠環222不與座管21摩擦而維持旋轉時的穩定,進而增加絞肉機的使用效果,有效地增加絞肉機的運轉效率。
[0032]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絞肉機結構,其包括: 馬達單元,所述的馬達單元包括馬達、中空的輸出軸,所述的輸出軸的一端與所述的馬達相連接; 絞肉單元,所述的絞肉單元包括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的座管、設置在所述的座管內的螺桿以及連接在所述的螺桿一端部的刀片件,所述的座管包括一水平管部,所述的出料口設置在所述的水平管部的一端,所述的螺桿水平設置在所述的水平管部內,所述的刀片件連接在所述的螺桿靠近所述的出料口一端,所述的螺桿的另一端部連接有轉動軸,所述的轉動軸連接在所述的輸出軸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輸出軸的另一端具有一個貼靠端面;所述的水平管部的另一端向外側凸出形成一限位環座,所述的限位環座的內外兩側形成內側面和外側面,所述的限位環座上開設有置桿孔;所述的轉動軸具有第一段部、直徑小于所述的第一段部的第二段部,所述的第一段部的一端與所述的螺桿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二段部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段部上與第二段部的連接端具有一個抵靠端面,所述的第一段部穿過所述的置桿孔,所述的第二段部固設在所述的輸出軸內,所述的輸出軸的貼靠端面與所述的第一段部的抵靠端面相抵緊,所述的螺桿與所述的限位環座的內側面之間具有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絞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上、與所述的轉動軸的連接處設置有一圓環形抵靠環,所述的抵靠環的一端與所述的限位環座之間的內側面之間具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絞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的座管上連接有擠出盤,所述的擠出盤與刀片件之間具有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絞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的座管上螺紋連接有拼帽,所述的擠出盤設置在所述的出料口與拼帽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絞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管還包括一豎直管部,所述的豎直管部底端與水平管部相連通,所述的入料口開設在所述的豎直管部頂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絞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直管部、水平管部形成L型座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絞肉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馬達單元還包括盒體,所述的馬達設置在所述的盒體內。
【文檔編號】B02C18/30GK204122204SQ201420496747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正元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