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包括漂浮在海平面上的平臺主體和用于定位平臺主體的錨泊系統,所述平臺主體設有頂部鋪設有平臺面板的浮管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管框架包括多個骨架構件和多根浮管,所述骨架構件為設有三個浮管穿孔的注塑連接件,三個浮管穿孔相互平行設置,所述各根浮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排列設置,每個骨架構件的三個浮管穿孔分別套裝在三根相鄰的浮管上,每根浮管套裝有兩個或以上骨架構件。本實用新型在確保工作平臺浮管框架穩定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浮管框架的柔韌性,從而使得工作平臺的瞬間沖擊力承受能力得以獲得提高,降低了工作平臺遇到外海惡劣海況時被損壞的可能。
【專利說明】—種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網箱養殖產業快速發展,網箱養殖離岸越來越遠,養殖海域越來越深,網箱總量已超100萬只。目前我國在沿海建立了多個網箱養殖示范基地與產業園區,網箱離岸,由于缺乏養殖管理控制工作平臺,帶來了一系列的網箱養殖管理問題:如養殖過程中的飼料投喂、囊網的清洗等。
[0003]目前的工作平臺中承載力較小的主要以木材加成型泡沫或廢舊塑料桶構成,其抵御風浪的能力較弱;承載力較大主要為鋼結構形式框架,操作平臺以圓柱形PE桶灌充泡沫塑料充當浮子,通過PE桶的排列布局來保證平臺的整體浮力,以“H”型鋼作為平臺骨架,保證平臺整體在海面的硬性,但這種工作平臺剛性硬性有余,柔性不足,遇到外海惡劣海況時,瞬間過大的沖擊力容易損壞平臺骨架,且鋼材防腐維護成本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
[0005]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包括漂浮在海平面上的平臺主體和用于定位平臺主體的錨泊系統,所述平臺主體設有頂部鋪設有平臺面板的浮管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管框架包括多個骨架構件和多根浮管,所述骨架構件為設有三個浮管穿孔的注塑連接件,三個浮管穿孔相互平行設置,所述各根浮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排列設置,每個骨架構件的三個浮管穿孔分別套裝在三根相鄰的浮管上,每根浮管套裝有兩個或以上骨架構件。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骨架構件還設有兩個安裝孔,其中一個安裝孔位于中間浮管穿孔與左側浮管穿孔之間,另一個安裝孔位于中間浮管穿孔與右側浮管穿孔之間,所述平臺面板的底面設有數量比所述浮管少一根的加強梁,加強梁坐落在所述骨架構件的頂面,各根加強梁均平行于所述浮管設置并且每一根加強梁均位于相鄰兩根浮管之間的位置上,每個骨架構件均通過螺栓與坐落在其上的加強梁連接,其中,螺栓的螺栓頭位于安裝孔內、螺紋頭連接到加強梁上。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平臺面板由木板制成,所述加強梁由枕木制成。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骨架構件還設有兩個錨泊孔,該兩個錨泊孔分別位于所述兩個安裝孔下方,所述錨泊系統包括錨繩和錨,所述錨沉入到海床上,所述錨繩的下端連接錨、上端連接上述錨泊孔。
[0010]為了減少水流對工作平臺的作用力,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的骨架構件還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通孔環繞所述安裝孔和錨泊孔設置。
[0011]為了限制骨架構件在外力作用下在浮管上的軸向滑動,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浮管位于骨架構件兩側的外壁上分別焊接有一個限位注塑塊。
[0012]為了提高工作平臺的安全性,避免浮管破裂進水后沉沒,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各根浮管的內部空腔中填充有泡沫體。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用分離的骨架構件連接多根浮管構成工作平臺的浮管框架,在確保工作平臺浮管框架穩定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浮管框架的柔韌性,從而使得工作平臺的瞬間沖擊力承受能力得以獲得提高,降低了工作平臺遇到外海惡劣海況時被損壞的可能;工作平臺的浮管框架組裝方便,大小可通過浮管的長度與根數來調節;并且,該浮管框架通過在頂部鋪設平臺面板可以方便的為網箱養殖管理控制人員和設備提供工作空間,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平臺能夠適用于網箱養殖管理中,從空間上保證了網箱工業化養殖的集群管理要求,其海洋生存工況能適應60米以淺海域,代替常駐船舶及工人實施養殖,是解決解決離岸設施養殖產業環節技術中最重要的一環,是支撐整個離岸設施養殖發展的關鍵。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平臺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骨架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圖3的B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包括漂浮在海平面SL上的平臺主體和用于定位平臺主體的錨泊系統,其中,平臺主體設有浮管框架和平臺面板I。
[0021]本實用新型的浮管框架包括多個骨架構件3和多根浮管4,骨架構件3和浮管4的數量適配于平臺面板I面積與工作平臺的載重量,骨架構件3為注塑連接件,該注塑連接件設有三個浮管穿孔3a、兩個安裝孔3b、兩個錨泊孔3c和若干個通孔3d,三個浮管穿孔3a相互平行設置,其中一個安裝孔3b位于中間浮管穿孔3a與左側浮管穿孔3a之間,另一個安裝孔3b位于中間浮管穿孔3a與右側浮管穿孔3a之間,兩個錨泊孔3c分別位于兩個安裝孔3b下方,通孔3d環繞安裝孔3b和錨泊孔3c設置。
[0022]本實用新型的浮管4的內部空腔中填充有泡沫體5,各根浮管4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排列設置,上述每個骨架構件3的三個浮管穿孔3a分別套裝在三根相鄰的浮管4上,并且,每根浮管4套裝有兩個或以上骨架構件3。
[0023]本實用新型的平臺面板I由木板制成,平臺面板I的底面設有數量比浮管4少一根由枕木制成的加強梁2,加強梁2坐落在骨架構件3的頂面,各根加強梁2均平行于浮管4設置并且每一根加強梁2均位于相鄰兩根浮管4之間的位置上,每個骨架構件3均通過螺栓6與坐落在其上的加強梁2連接,其中,螺栓6的螺栓頭位于安裝孔3b內、螺紋頭連接到加強梁2上,從而使得平臺面板I鋪設在浮管框架的頂部。
[0024]另外,為了限制骨架構件在外力作用下在浮管上的軸向滑動,浮管4位于骨架構件3兩側的外壁上分別焊接有一個限位注塑塊9,該限位注塑塊9可以在骨架構件3在浮管4上定位完成后進彳了焊接。
[0025]本實用新型的錨泊系統包括錨繩7和錨8,錨8沉入到海床SF上,錨繩7的下端連接錨8、上端連接上述錨泊孔3c。
[0026]本實用新型不局限與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根據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換或變更,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例如,上述錨繩也可改成錨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網箱養殖管理控制的工作平臺,包括漂浮在海平面(SL)上的平臺主體和用于定位平臺主體的錨泊系統,所述平臺主體設有頂部鋪設有平臺面板(I)的浮管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管框架包括多個骨架構件(3)和多根浮管(4),所述骨架構件(3)為設有三個浮管穿孔(3a)的注塑連接件,三個浮管穿孔(3a)相互平行設置,所述各根浮管(4)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排列設置,每個骨架構件(3)的三個浮管穿孔(3a)分別套裝在三根相鄰的浮管(4)上,每根浮管(4)套裝有兩個或以上骨架構件(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構件(3)還設有兩個安裝孔(3b),其中一個安裝孔(3b)位于中間浮管穿孔(3a)與左側浮管穿孔(3a)之間,另一個安裝孔(3b)位于中間浮管穿孔(3a)與右側浮管穿孔(3a)之間,所述平臺面板(I)的底面設有數量比所述浮管(4)少一根的加強梁(2),加強梁(2)坐落在所述骨架構件(3)的頂面,各根加強梁(2)均平行于所述浮管(4)設置并且每一根加強梁(2)均位于相鄰兩根浮管(4)之間的位置上,每個骨架構件(3)均通過螺栓(6)與坐落在其上的加強梁(2)連接,其中,螺栓¢)的螺栓頭位于安裝孔(3b)內、螺紋頭連接到加強梁(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面板(I)由木板制成,所述加強梁⑵由枕木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構件(3)還設有兩個錨泊孔(3c),該兩個錨泊孔(3c)分別位于所述兩個安裝孔(3b)下方,所述錨泊系統包括錨繩(7)和錨(8),所述錨(8)沉入到海床(SF)上,所述錨繩(7)的下端連接錨(8)、上端連接上述錨泊孔(3c)。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構件(3)還設有若干個通孔(3d),所述通孔(3d)環繞所述安裝孔(3b)和錨泊孔(3c)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4)位于骨架構件(3)兩側的外壁上分別焊接有一個限位注塑塊(9)。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工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根浮管(4)的內部空腔中填充有泡沫體(5)。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4014760SQ201420496342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陶啟友, 胡昱, 黃小華, 王紹敏, 郭根喜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