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
技術領域:
,涉及一種含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的殺蟲增產組合物在農作物的應用。技術背景茉莉酸(jasmonicacid,簡稱JA)化學名稱:3-氧-2-2′-順-戊烯基-環戊烷-1-乙酸,以及茉莉酸甲酯(簡稱JA_Me),是一類脂肪酸的衍生物,存在于高等植物體內的內源生長調節物質。茉莉酸是一種激素,普遍存在于各種植物中,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目前被認為是高等植物體內的內源生長調節物質。更為重要的是,它是病原物、激發子(elicitor)及創傷(wounding)誘導植物防衛基因表達的信號分子,并且其本身也可作為激發子。已有大量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證據表明,JA作為一種重要的內源信號分子參與了植物對病原菌和植食性昆蟲的防御。蘇云金桿菌、復硝酚鈉、復硝酚鉀常用于調節植物生長并且具有殺蟲的作用。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蟲害很容易產生的問題是防治了蟲害的同時對植物本身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將殺蟲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復配可有效防治蟲害的同時還可以促進植物根和葉的生長。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 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顯、增效比值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經過發明人研究,發現將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復硝酚鈉、復硝酚鉀相互復配,在一定范圍內有很好的增效作用,能很好的挺高作物的抗病免疫力,增強根系的活性,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且有關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復硝酚鈉、復硝酚鉀相關復配,目前在國內外尚未見相關報道。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有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的殺蟲增產組合物。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含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的殺蟲增產組合物,組合物為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00:1~1:100,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中之一種,活性成分B選自蘇云金桿菌、復硝酚鈉、復硝酚鉀中之一種,組合物中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較優重量比為60:1~1:60;其中最優選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的重量比為15:1~1:40,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的重量比為30:1~1:35,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的重量比為30:1~1:35。所述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總重量的0.01%~30%,優選為0.1%~15%。所述的含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的殺蟲增產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蟲害和促進植物生長的用途。所述的作物為梨、蘋果、葡萄、柑橘、香蕉、草莓、西瓜、白菜、黃瓜、辣椒、番茄、小麥、水稻,所述的蟲害為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或稻飛虱。本發明的殺蟲增產組合物所選用的表面活性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可以選自分散劑、濕潤劑、增稠劑或消泡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根據不同劑型,制劑中還可以含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穩定劑、抗凍劑等。本發明的殺蟲增產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農藥上可接受的劑型,其中優選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微囊懸浮劑、水劑、可溶性液劑、可溶性粉劑、熱霧劑、超低容量液劑,還可以制成種衣劑、懸浮劑、懸乳劑、微囊懸浮-懸浮劑、泡騰劑。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分散劑2%~10%、濕潤劑2%~10%、填料余量。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分散劑3%~12%、濕潤劑1%~8%、崩解劑1%~10%、粘結劑0~8%、填料余量。組合物制成水乳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溶劑1%~30%、乳化劑1%~15%、抗凍劑0~8%、增稠劑0~2%、消泡劑0.01%~2%、去離子水加至100%。組合物制成微乳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 活性成分B0.01%~20%、溶劑1%~20%、乳化劑3%~25%、抗凍劑0~8%、消泡劑0.01%~2%、去離子水加至100%。組合物制成微囊懸浮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劑1%~10%、溶劑1%~10%、乳化劑1%~7%、消泡劑0.01%~2%、pH調節劑0.01%~5%、去離子水加至100%。組合物制成水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助溶劑2%~6%、濕潤劑1%-10%、抗凍劑0~8%、去離子水加至100%。組合物制成可溶性液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乳化劑1%~10%、助溶劑2%~6%、溶劑加至100%。組合物制成可溶性粉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分散劑3~12%、濕潤劑1~8%、崩解劑1~10%、填料10~93%。組合物制成熱霧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分散劑3~12%、濕潤劑1~8%、穩定劑0~5%、助溶劑5%~10%、溶劑余量。組合物制成超低容量液劑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1%~20%、活性成分B0.01%~20%、分散劑3~12%、濕潤劑1~8%、增效劑1~5%、溶劑余量。本發明的可濕性粉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的水分散粒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的水乳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的微乳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的微囊懸浮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的水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的可溶性液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可溶性粉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熱霧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超低容量液劑主要技術指標: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腐殖酸、復硝酚鉀復配后對梨、蘋果、葡萄、柑橘、香蕉、草莓、西瓜、白菜、黃瓜、辣椒、番茄、小麥、水稻具有明顯的促進生長作用,并且可以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或稻飛虱;(2)農藥用藥量減少,降低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環境污染;(3)同時增加作物肥料的有效吸收,輔助作物劣勢部分良好生長,調節作物體內水分的平衡,從而激活作物的代謝系統,促進作物細胞增長,根系活力加強的特點。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中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應用實施例一實施例1~6可濕性粉劑將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再混合均勻,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濕性粉劑產品,具體見表1。表1實施例1~6各組分及重量份實施例7~12水分散粒劑將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崩解劑、填料等一起經氣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徑,再加入粘結劑(可加可不加)等其它助劑,得到制粒用料。將料品定量送進流化床制粒干燥機內經過制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劑產品,具體見表2。表2實施例7~12各組分及重量份實施例13~18水乳劑將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溶劑、乳化劑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勻油相;將去離子水、抗凍劑(可加可不加)、增稠劑(可加可不加)、消泡劑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攪拌下,將水相加入油相,余量用去離子水補足;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水乳劑產 品,具體見表3。表3實施例13~18各組分及重量份實施例19~21微乳劑將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溶解在裝有溶劑的均化器中,將乳化劑、抗凍劑(可加可不加)、消泡劑加入到裝有上述溶液的均化器中,余量用去離子水補足后予以強烈混合并勻化,最后得到外觀清澈透明的本發明所述的微乳劑產品。具體見表4。表4實施例19~21組分及含量實施例22~24微囊懸浮劑將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劑混合,使溶解成均勻油相,在剪切條件下,將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劑、pH調節劑、分散劑、消泡劑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離子水補足,兩種材料在油水界面發生反應,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本發明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懸浮劑產品,具體見表5。表5實施例22~24組分及含量實施例25~33水劑將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潤濕劑、抗凍劑、溶劑、去離子水等一起混合,制得本發明組合物的水劑產品,具體見表6。表6實施例25~33各組分及重量份實施例34~42可溶性液劑將乳化劑、助溶劑經過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在球磨機中球磨2~3小時,使微粒粒徑全部在5μm以下,余量用溶劑補足,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溶性液劑產品,具體見表7。表7實施例34~42各組分及重量份實施例43~51可溶性粉劑將活性成分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潤濕劑、崩解劑、填料等一起經烘干、稱量、粉碎、攪拌、混勻等常規的加工工藝,制得本發明組合物的可溶性粉劑產品,具體見表8。表8實施例43~51各組分及重量份實施例52~54熱霧劑將活性成分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穩定劑、助溶劑、溶劑按規定配比投入調制釜中,攪拌均勻得到單相產品,制得本發明組合物的熱霧劑產品,具體見表9。表9實施例52~54組分及含量實施例55~57超低容量液劑將活性成分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穩定劑、助溶劑、溶劑按規定配比投入調制釜中,攪拌均勻得到單相產品,制得本發明組合物的熱霧劑產品,具體見表10。表10實施例55~57組分及含量將表1~10中蘇云金桿菌、復硝酚鈉、復硝酚鉀互換,可制得新制劑。本發明實施例是采用室內毒力測定和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先通過室內毒力測定,明確兩種藥劑按一定比例復配后的共毒系數(CTC),CTC<80為拮抗作用,80≤CTC≤120為相加作用,CTC>120為增效作用,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田間試驗。試驗方法:試驗時分別將各混配劑的母液稀釋成五個系列濃度,分別置于燒杯中備用。采用先浸葉后接蟲的方法,將未接觸任何藥劑的大小一致的葉片在配置好的藥液中浸泡5s后取出、自然晾干,放入養蟲盒中,然后接上供試幼蟲,在25℃條件下飼養,每處理3次重復,每重復所用試蟲數為50頭,同時設空白對照,于72h檢查死蟲數,計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求得毒力回歸方程并計算LC50值。若對照死亡率大于10%,則視為無效試驗。計算公式如下:將害蟲校正死亡率換算成機率值(y),處理濃度(μg/ml)轉換成對數值(x),以最小二乘法得出毒力回歸方程,并由此計算出每種藥劑的值。按照孫云沛公式法計算出共毒系數CTC。計算公式如下(以茉莉酸為標準藥劑,其毒力指數為100):M的理論毒力指數(TTI)=茉莉酸的TI×P茉莉酸+有效活性成分B的TI×P有效活性成分B式中:M為不同配比的混合物P有效活性成分B為有效活性成分B在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P茉莉酸為茉莉酸在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B選自蘇云金桿菌、復硝酚鈉、復硝酚鉀中之一種。本實驗測定采用幼苗生長法。測定步驟如下:挑選大小一致的種子分別撥入鋪有兩層濾紙的9cm大小的培養皿中,每皿10粒,加入配置好的藥液1.5ml,對照加蒸餾水,重復4次。蓋上皿蓋,放置到28±1℃的人工氣候室內,光照10小時。于6天檢查苗高和根長。結果統計分析:應用實施例二:供試害蟲: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試驗藥劑均由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提供。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原藥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致死濃度范圍。毒力測定結果表1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復配對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供試藥劑配比LC50(ug/mL)共毒系數(CTC)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10.20—蘇云金桿菌—12.05—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00:15.73178.28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60:15.42188.6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50:15.23195.62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30:15.01204.6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5:14.54226.85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14.80230.1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54.83242.1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104.70252.22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144.55261.6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194.68255.1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254.80249.29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305.03238.1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405.23229.38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605.82206.42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806.25192.3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蘇云金桿菌1:1006.84175.85由表11可知,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對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配比在1︰100~100︰1時,共毒系數均大于120,說明兩者在1︰100~100︰1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當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的配比在1︰40~15︰1時,增效作用更為明顯突出。其中當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重量比為1:14時共毒系數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配比為1:40、1:35、1:30、1:25、1:22、1:21、1:20、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1、5:1、10:1、15:1時,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蘇云金桿菌復配后對多種作物上的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或稻飛虱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數均大于120。應用實施例三:供試害蟲:水稻稻飛虱試驗藥劑均由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提供。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原 藥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致死濃度范圍。毒力測定結果表12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復配對水稻稻飛虱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供試藥劑配比LC50(ug/mL)共毒系數(CTC)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10.15—復硝酚鈉—2.20—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00:15.62174.3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80:15.41179.60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60:15.20184.28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40:14.76195.9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30:14.03225.5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20:13.67235.9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0:13.18240.2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11.40258.30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21.12265.84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51.00253.03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100.95249.33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200.96238.05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350.99227.1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601.10202.60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801.14194.8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鈉1:1001.26175.97由表12可知,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對水稻稻飛虱配比在1︰100~100︰1時,共毒系數均大于120,說明兩者在1︰100~100︰1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當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的配比在1︰35~30︰1時,增效作用更為明顯突出。其中當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重量比為1:2時共毒系數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配比為1:35、1:30、1:25、1:20、1:15、1:10、1:9、1:8、1:7、1:6、1:5、1:4、1:3、1:2、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5:20:1、25: 1、30:1時,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鈉復配后對多種作物上的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或稻飛虱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數均大于120。應用實施例四:供試害蟲:水稻稻縱卷葉螟試驗藥劑均由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提供。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原藥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致死濃度范圍。毒力測定結果表13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復配對水稻稻縱卷葉螟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供試藥劑配比LC50(ug/mL)共毒系數(CTC)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10.32—復硝酚鉀—2.4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00:15.68176.12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80:15.36185.23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60:15.15190.4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40:14.62207.23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30:14.01233.3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20:13.69242.74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0:13.14254.69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11.51263.1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21.22270.25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51.08260.90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101.05251.72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201.06240.8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351.09230.5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601.21205.88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801.28194.01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復硝酚鉀1:1001.39178.32由表13可知,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對水稻稻縱卷葉 螟配比在1︰100~100︰1時,共毒系數均大于120,說明兩者在1︰100~100︰1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當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的配比在1︰35~30︰1時,增效作用更為明顯突出。其中當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重量比為1:2時共毒系數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配比為1:35、1:30、1:25、1:20、1:15、1:10、1:9、1:8、1:7、1:6、1:5、1:4、1:3、1:2、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5:20:1、25:1、30:1時,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復硝酚鉀復配后對多種作物上的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或稻飛虱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數均大于120。應用實施例五:供試作物:水稻試驗藥劑均由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提供。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原藥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促進濃度范圍。試驗結果:表14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和活性成分B及其不同比例的混配液對水稻的生長促進作用從表14可以看出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和活性成分B混合使用后,可同時促進苗和根系生長,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和活性成分B在100︰1~1︰100的范圍內配比,均有較強的增效作用。尤其是當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和活性成分B的配比在1︰40~30︰1時,增效作用更為明顯突出,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和活性成分B的優選配比為1:40、1:35、1:30、1:25、1:20、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2:1、3:1、4:1、5:1、6:1、7:1、8:1、10:1、15:1、20:1、25:1、30:1。藥效實驗部分:試驗藥劑由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研發、提供,對照藥劑0.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水劑(自配)、100億孢子/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自配)、2%復硝酚鈉水劑(自配)、2%復硝酚鉀水劑(自配)。應用實施例六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甘藍甜菜夜蛾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西安市,藥前調查甘藍甜菜夜蛾害蟲,于蟲 害發生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3天、7天、15天分別調查害蟲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表15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復配防治甘藍甜菜夜蛾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由表15可以看出,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甘藍甜菜夜蛾,同時也可以防治甘藍菜青蟲、小菜蛾,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應用實施例七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玉米螟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本試驗安排在陜西省西安市郊區,藥前調查玉米螟害蟲,于害蟲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3天、7天、15天分別調查害蟲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表16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玉米螟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由表16可以看出,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玉米螟,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 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應用實施例八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水稻稻飛虱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漢中市郊區,藥前調查水稻稻飛虱害蟲,于害蟲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7天、14天、30天分別調查害蟲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表17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水稻稻飛虱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由表17可以看出,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稻飛虱,還可以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 化螟,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應用實施例九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棉花斜紋夜蛾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藥前調查棉花斜紋夜蛾害蟲,于害蟲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3天、7天、15天分別調查害蟲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表18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復配防治棉花斜紋夜蛾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由表18可以看出,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棉花斜紋夜蛾,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應用實施例十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漢中市,藥前調查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害蟲,于害蟲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7天、14天、30天分別調查害蟲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表19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復配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藥效及調節生長試驗由表19可以看出,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蟲,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后經過在全國各地不同地方的試驗得出,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與活性成分B復配后對多種作物上的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或稻飛虱等常見蟲害的防效均在95%以優上,于單劑防效,增效作用明顯。同時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和纖維素酶的加強,促進植物細胞增長,根系活力加強,達到增產目的。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