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一種新型抗旱地膜的制作方法屬于農用物資領域,特別涉及農業生產生活中農作物防澇、抗旱、保水。
背景技術:
傳統的地膜只有薄薄的一層,只能起到保溫、防澇作用,雨天雨水流失快,無法保水蓄水,抗旱能力極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一種新型抗旱地膜的制作方法,克服了傳統的地膜只有薄薄的一層,只能起到保溫、防澇作用,雨天雨水流失快,無法保水蓄水,抗旱能力極差。解決前者的不足發明了防澇抗旱可儲水地膜,利用無限長度的優質地膜,在其下面橫向間隔適當的距離熱壓上與地膜同等材料縱向均勻的儲水袋,每個儲水袋縱向的兩邊留有農作物育種孔,用于農作物種植,儲水袋的上面有雨水收集孔,用于雨天雨水收集,下面有膠棉溢流孔,用于儲水袋里面的雨水緩慢釋放給農作物的根系,達到防澇、抗旱、保水、保溫、保濕的目的。
本發明專利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一種新型抗旱地膜的制作方法:地膜1、農作物種植孔2、儲水袋3、雨水收集孔4、膠棉溢流孔5,其特征在于地膜1上面按行距均勻分布農作物種植孔2,儲水袋3與地膜1熱壓粘合連接,下面大于上面底部成U型長度20cm, 儲水袋3的上面分別分布的有3個雨水收集孔4,膠棉溢流孔5與儲水袋3熱壓粘合連接。
地膜1的上面按行距均勻分布的有農作物種植孔2。
地膜1的下面農作物種植孔2行距的中間,均勻分布熱壓粘合的有儲水袋3,儲水袋3下面的寬度大于熱壓粘合在地膜1上面的寬度,底部形成一個U型的袋狀,每個單獨儲水袋3的長度20cm。
儲水袋3的上面兩端和中間各有一個雨水收集孔4。
儲水袋3的底部熱壓粘合的有膠棉溢流孔5。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新型抗旱地膜的制作方法的主視圖;
圖2為一種新型抗旱地膜的制作方法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1和2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是如何實施的:
一種新型抗旱地膜的制作方法可分為:地膜、農作物種植孔、儲水袋、雨水收集孔、膠棉溢流孔,其特征在于地膜上面按行距均勻分布農作物種植孔,儲水袋與地膜熱壓粘合連接,下面大于上面底部成U型長度20cm, 儲水袋3的上面分別分布的有3個雨水收集孔,膠棉溢流孔與儲水袋熱壓粘合連接。
地膜的上面按行距均勻分布的有農作物種植孔。
地膜的下面農作物種植孔行距的中間,均勻分布熱壓粘合的有儲水袋,儲水袋下面的寬度大于熱壓粘合在地膜上面的寬度,底部形成一個U型的袋狀,每個單獨儲水袋的長度20cm。
儲水袋的上面兩端和中間各有一個雨水收集孔。
儲水袋的底部熱壓粘合的有膠棉溢流孔。
本發明一種新型抗旱地膜的制作方法在生產過程中,選用優質適當寬度、無限長度的地膜作為原材料,再選用30cm寬的同等材質無限長度的地膜作為儲水袋,將適當寬度的地膜用機器按行距和適當的株距,均勻烙出10cm的農作物種植孔和1cm的雨水收集孔,再用30cm寬的地膜按30cm的距離在中間打上0.1cm的小孔烙上膠棉,用熱壓粘合機將用于儲水袋的地膜的邊緣30×30㎝面積依次縮小到邊緣20×20㎝的面積,底部成U型,然后以20×20㎝的面積依次熱壓粘合到地膜中間烙出的雨水收集孔的下面,到此防澇抗旱可儲水地膜就做出來了。
防澇抗旱可儲水地膜在使用過程中,無能是坡地還是平地均可使用,先用拖拉機將地整理好,在用起壟拖拉機把地按地膜農作物種植孔的行距起壟,溝深10㎝以上,在播種拖拉機后面播種機的前面支架上裝上整卷的防澇抗旱可儲水地膜,將地膜上面的農作物種植孔與起壟的中間對齊,儲水袋朝下與中溝對齊開始鋪地膜,播種機將種子精確播種在農作物種植孔內,在拖拉機回播的時候由播種機上面的翻土鍬把地膜接頭的地方用土塊壓住,播完之后人工用土塊將地膜兩頭壓住,待雨水落到地膜上時,一部分會直接進入農作物種植孔內滋潤農作物的根系,由于儲水袋處于中溝之內,另一部分雨水自然會向儲水袋的中間流去,通過雨水收集孔進入儲水袋,然后由儲水袋底部的膠棉溢流孔緩慢釋放給農作物的根系,如果儲水袋內的水過多,雨水則會順著地膜流出地外,至此達到了防澇、抗旱、儲水、保溫、保濕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