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水體凈化增氧裝置,尤其涉及魚塘水產養殖所使用的自動增氧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養魚魚塘的水污染原因很多,具體表現在地表淡水系統中,磷酸鹽通常是植物生長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統中往往是氨氮和硝酸鹽限制植物的生長以及總的生產量。導致富營養化的物質,往往是這些水系統中含量有限的營養物質,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統中磷含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增加磷酸鹽會導致植物的過度生長,而在海水系統中磷是不缺的,而氮含量卻是有限的,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會消除這一限制因素,從而出現植物的過度生長。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業的廢水以及農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無機鹽類。天然水體接納這些廢水后,水中營養物質增多,促使自養型生物旺盛生長,特別是藍藻和紅藻的個體數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類的種類則逐漸減少。水體中的藻類本來以硅藻和綠藻為主,藍藻的大量出現是富營養化的征兆,隨著富營養化的發展,最后變為以藍藻為主。藻類繁殖迅速,生長周期短。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斷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厭氧微生物分解,不斷產生硫化氫等氣體,從兩個方面使水質惡化,造成了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在漁業養殖行業,現行的增氧方法大多數都是使用增氧機,增氧 機一般分為葉輪式、水車式和射流式,葉輪式和水車式兩種增氧機在使用過程中,如果保持低速狀態時,很容易噴傷魚群,導致魚受傷,使養殖戶蒙受損失。而射流式增氧機在水越深效果越好,適合于深水水體中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原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魚塘漁業養殖智能水體凈化增氧系統,可以有效的提升魚塘水體的氧含量和水體凈化能力,還可以自動控制水體保持在所需氧含量范圍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水產養殖智能化快速充氧凈化增氧系統,主要由輸送裝置、過濾裝置、攪拌裝置、增氧裝置和控制器組成,所述輸送裝置由出水管、進水管和控制閥組成,所述攪拌裝置由攪拌電機、攪拌桶和葉輪組成,所述過濾裝置由第一層慮沙網、第二層慮沙網和凈水器組成,所述增氧裝置由空壓機、曝氣管道和曝氣盤組成;
所述出水桶的上方設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桶的內部設有葉輪,所述進水管設在攪拌桶的一側,所述出水管設在攪拌桶的另一側,所述進水管上依次設有第一層慮沙網、第二層慮沙網和控制器,所述出水管上設有凈水器和氧氣檢測探頭Ⅰ,所述空壓機設在攪拌桶的外部,所述曝氣盤設在攪拌桶的內部,所述曝氣盤和空壓機之間設有曝氣管道;
所述氧氣檢測探頭Ⅰ與所述控制器的一側相連,所述攪拌電機、控制閥與所述控制器的另一側相連。
進一步的,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安裝在進水管的另一側。
進一步的,還包括集沙器,所述集沙器設在第一層慮沙網和第二層慮沙網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氧氣檢測探頭Ⅰ設在凈水器的后方。
進一步的,還包括出水管支管,所述出水管支管設有多個,均勻的安裝氧氣檢測探頭Ⅰ后側的出水管上。
進一步的,還包括氧氣檢測探頭Ⅱ,所述氧氣檢測探頭Ⅱ設在魚塘的水體當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通過在出水管設立氧傳感器,不斷的實時監測出水管流出后水體的含氧量,與氧傳感器相連的控制器控制各個元件配合工作,使流出的水體一直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通過在進水管上安裝的慮沙網,更可以對設備的攪拌電機和葉輪有一個保護作用,也可以延長凈水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整體安裝效果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水泵、2-進水管、3-第一層慮沙網、4-集沙器、5-第二層慮沙網、6-控制閥、7-控制器、8-空壓機、9-曝氣管道、10-逸氣管、11-減速機、12-電機軸、13-攪拌電機、14-攪拌桶、15-葉輪、16-曝氣盤、17-三腳架、18-出水管、19-凈水器、20-氧氣檢測探頭Ⅰ、21- 氧氣檢測探頭Ⅱ、22-魚塘、23-出水管支管。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水產養殖智能化快速充氧凈化增氧系統,主要由輸送裝置、過濾裝置、攪拌裝置、增氧裝置和控制器7組成,輸送裝置由出水管18、進水管1和控制閥6組成,攪拌裝置由攪拌電機13、攪拌桶14和葉輪15組成,過濾裝置由第一層慮沙網3、第二層慮沙網5和凈水器19組成,所述增氧裝置由空壓機8、曝氣管道9和曝氣盤16組成。
攪拌裝置主要由攪拌電機13、攪拌桶14和葉輪15組成,攪拌桶14呈桶裝,攪拌電機13安裝在攪拌桶14的上,攪拌桶14的內部安裝有葉輪15,葉輪15和攪拌電機13之間通過電機軸12相連并形成傳動。攪拌電機13和攪拌桶14之間的電機軸12上,還安裝有減速機11,減速機11主要用于緩解攪拌電機13在啟動或過載時產生的過大壓力,防止攪拌電機13燒毀。
輸送裝置主要由進水管1、出水管18、控制閥6和水泵1組成,進水管1位于攪拌桶14的一側,出水管18位于攪拌桶14的另一側,位于進水管1的另一側,還設有一個水泵1。在進水管1上,還安裝有控制閥6,控制閥6通過導線與控制器7相連,由控制器7控制控制閥6的開合度。
過濾裝置由第一層慮沙網3、第二層慮沙網5和凈水器19組成,第一層慮沙網3和第二層慮沙網5分別設在進水管1的內部,位于水泵1和控制閥6之間。凈水器19設在出水管18上,從攪拌桶14流出的水體將由凈水器19完成凈化。在第一層慮沙網3和第二層慮沙網5之間的進水管1上,還設有一個集沙器4,用于收集通過第一層慮沙網3后被第二層慮沙網5阻攔的微小沙粒。
增氧裝置由空壓機8、曝氣管道9和曝氣盤16組成,曝氣盤16安裝在攪拌桶14的內部,在攪拌桶14的內壁上,還安裝有三角架,曝氣盤16被放置在三腳架17上。位于葉輪15下方的曝氣盤16上連接有一個伸出攪拌桶14外部的曝氣管道9,曝氣管道9與空壓機8相連。空壓機8將氣體壓縮后,將高壓氣體通過曝氣盤16輸送至攪拌桶14內部。在攪拌桶14的頂部,還通過焊接設有一個逸氣管10,逸氣管10一端位于攪拌桶14內部,另一端與進水管1相連,曝氣盤16產生的氧氣在經過水體吸收后,多余的氣體通過逸氣管10進入進水管1,與進水管1內的水體進行“預融合”。
氧氣檢測探頭Ⅰ20設在出水管18上,位于凈水器19的后方,主要用于監測凈化后的水體氧含量是否達標。氧氣檢測探頭Ⅰ20通過導線與控制器7的一側相連,控制器7的另一側使用導線分別連接攪拌電機13和控制閥6。
控制器7上,還通過導線連接氧氣檢測探頭Ⅱ21,氧傳感器一般設置有1-3個,放置在魚塘22中。氧氣檢測探頭Ⅱ21用于檢測魚塘22水體中的氧含量。
位于凈水器19后方的出水管18上,還設有多個出水管支管23,出水管支管23呈叉狀,用于將充氧凈化后的水體充分輸送至魚塘22的每個角落。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水泵1將魚塘22未充氧前的水體吸入至進水管1,位于進水管1內部的第一層慮沙網3和第二層慮沙網5,將水體中砂石和肉眼可見的雜質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水體通過控制閥6進入攪拌桶14,攪拌桶14內的葉輪15在攪動水體的同時,曝氣盤16將高壓氣體注入水體,完成對水體的充氧。充氧后的水體通過出水管18進入凈水器19,經過凈水器19將水體中的微生物進一步凈化,使水體達到一定的潔凈度,再通過出水管支管23輸出到魚塘22的各個角落。
設在凈水器19后方的氧氣檢測探頭Ⅰ20對充氧后的水體進行監測,并不斷的給控制器7反饋信號,控制器7再接收到信號后,對信號進行進一步處理,并合理的調整控制閥6的開合度和攪拌電機13的轉速。位于魚塘22角落的氧氣檢測探頭Ⅱ21,主要用于檢測魚塘22水體的氧含量是否達標,當檢測到氧含量低于設置的數值時,氧氣檢測探頭Ⅱ21向控制器7反饋信號,由控制器7控制攪拌電機13開始運行,檢測到水體的氧含量達標后,再控制攪拌電機13停止工作。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 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