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砍伐瓜果樹木的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為適應龐大的市場需求,現有瓜果種植均向農場批量化種植過渡,對于長在樹上的瓜果,例如桑葚、柑橘、柚子等,為了使其來年結出更好的果實,往往會對果樹進行修剪,或者是砍伐掉枯老的果樹,由于一片林子中,果樹數量巨大,修剪、砍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因此,每到打理果樹的季節,林管人員數量就顯得遠遠不足。此外,目前對于修枝,都是人工拿著大剪刀進行修剪,同樣費時費力,效率極度低下,雖然目前有綠化用的修剪機器,但是它對于選擇性地果樹修枝并不適用,且現有切割設備在與樹枝或者樹干接觸時容易打滑,產生安全事故,因此,急缺一種既可以替換大剪刀來進行修枝、砍伐,又能保障修剪、切割的安全的設備來幫助林管人員更好地打理果樹。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農用修枝伐木機構,該機構結構簡單巧妙,使用安全可靠,可代替傳統修枝剪刀進行修枝,尤其是對粗壯的樹枝的修剪,又或者是伐木,其效果非常好,工作效率高,省時省力。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農用修枝伐木機構,包括機架和豎直安裝在機架頂端面的軸套,所述軸套下端插入機架內部并可在機架內自由轉動,所述軸套上端外側壁固定連有水平設置的條板,軸套內的上下兩端處的內壁分別設有圓環凹槽,扭簧位于軸套內且扭簧兩端的簧絲頭分別牢牢地卡在兩個圓環凹槽內,該扭簧固定地套在穿過軸套的轉軸上,所述轉軸的底端設有第一外齒輪,第一外齒輪與第二外齒輪相嚙合,第二外齒輪與內齒輪相嚙合,其中,第一外齒輪與內齒輪同心,第二外齒輪的齒輪軸豎直設置于機架底部并可自由轉動,內齒輪底端面設有一段可插入機架內的軸承的階梯軸,內齒輪的外圓面上均勻地設有鋸齒。
進一步地,所述簧絲頭的端面固定有耐磨小球,該耐磨小球嵌于所述圓環凹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條板為圓弧形,其圓弧的凹側朝轉軸旋轉方向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軸套為兩半拼合式結構,在其兩端分別套有將兩半軸套拼合鎖緊的螺紋連接環。
進一步地,所述扭簧的內圈表面與轉軸的外圓柱面周向均勻地設有焊點。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巧妙而簡單,通過一對外齒輪和一對內、外齒輪間的嚙合變速,實現條板與鋸齒的相對反向轉動,并通過設置在軸套內的扭簧來實現條板對樹枝或者樹干的按壓作用,使條板停止轉動而具有轉動趨勢的情況下對樹枝產生類似于手握的作用,從而便于鋸齒更穩定可靠地與樹枝或者樹干接觸切割,防止鋸齒打滑,消除安全隱患,同時替代了手工剪刀工作,高效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圖。
元件標號說明:機架1、轉軸2、螺紋連接環3、軸套4、扭簧5、條板6、軸承7、第一外齒輪8、第二外齒輪9、齒輪軸10、機架缺口11、內齒輪12、階梯軸13、樹枝14、圓環凹槽401、簧絲頭501、鋸齒120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農用修枝伐木機構,包括機架1和豎直安裝在機架1頂端面的軸套4,所述軸套4下端插入機架1的內部并可在機架1內的安裝位置處自由轉動,可在軸套4下方的外壁上設置一段圓環作為軸肩,機架1頂端內部嵌入一個推力軸承,將軸套4插入該軸承并使圓環軸肩與軸承上端面接觸,即可實現軸套4在機架1內靈活地轉動。所述軸套4上端外側壁固定連有水平設置的條板6,該條板6與軸套4相互垂直,軸套4內的上下兩端處的內壁分別設有圓環凹槽401,扭簧5位于軸套4內且扭簧5兩端的簧絲頭501分別牢牢地卡在兩個圓環凹槽401內,該扭簧5固定地套在穿過軸套4的轉軸2上,所述轉軸2的底端設有第一外齒輪8,第一外齒輪8與第二外齒輪9相嚙合,第二外齒輪9與內齒輪12相嚙合;其中,第一外齒輪8與內齒輪12同心,第二外齒輪9的齒輪軸10豎直設置于機架1底部并可自由轉動,在制作時,可將齒輪軸10沿軸向滾花,以便于鉚接第二外齒輪9,與上述軸套4的安裝同理,可在齒輪軸10的下方外圓柱面上設置一個圓環臺階作為軸肩,下方便可插入安裝于機架1底部的推力軸承內,實現第二外齒輪9的自由靈活轉動,為保證其轉動的穩定可靠性,在齒輪軸10的上方的機架1內部還設有圓柱套,用于安裝齒輪軸10的上端。內齒輪12的底端面設有一段可插入機架1內的推力軸承的階梯軸13,該階梯軸13可根據需要設置多個臺階,以便將連接支撐內齒輪12的軸徑(用于配合推力軸承,即階梯軸13底端的最小軸段)做到最小,從而可以減小安裝該推力軸承的機架1的底部尺寸,進一步縮減機構空間,便于攜帶。在內齒輪12的外圓面上均勻地設有鋸齒1201,用于切割樹枝14或樹桿。
工作原理:將該機構的轉軸2與電機相連,必要時可以設置相應傳動比的減速機,至于電機或者減速機的設置方式,根據所選用的具體電機或者減速機型號以及外形尺寸而定,皆為該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實現,此處不具體舉例說明。由于扭簧5牢牢地卡在軸套4內,當電機驅動轉軸2轉動時,帶動扭簧5扭轉運動,扭簧5帶動軸套4轉動,從而導致條板6轉動;開機前,可將條板6靠近樹枝14或者樹干,開機時,條板6接觸到樹枝14或者樹干,便被擋住而停止轉動,此時,轉軸2繼續轉動對扭簧5增大作用力,導致扭簧5開始在圓環凹槽401內打滑,于是,條板6卡在樹枝14或者樹干上,而轉軸2仍然繼續轉動,通過齒輪間的嚙合傳動,使內齒輪12轉動,此處需明白,由于第一外齒輪8與第二外齒輪9為外齒輪嚙合,其轉向相反,而第二外齒輪9與內齒輪12轉向相同,因此,轉軸2間接帶動條板6轉動的方向和內齒輪12轉向是相反的,從而內齒輪12外邊緣的鋸齒1201的切割方向和條板6轉動趨勢方向相反,導致鋸齒1201和條板6一起將樹枝14或者樹干夾住、切割;這種切割方式可有效避免利用電鋸直接對準樹枝14或者樹干進行切割時發生的打滑,安全可靠,效率更高。
進一步地,所述簧絲頭501的端面固定有耐磨小球(圖中未示出),該耐磨小球嵌于所述圓環凹槽401內,用于提高扭簧5兩端頭的耐磨性。
進一步地,所述條板6為圓弧形,其圓弧的凹側朝轉軸2旋轉方向設置,以便將樹干或樹枝14抓住,方便鋸齒1201切割。
進一步地,所述軸套4為兩塊半軸套拼合式結構,在其兩端分別套有將兩半軸套拼合鎖緊的螺紋連接環3。
進一步地,所述扭簧4的內圈表面與轉軸2的外圓柱面周向均勻地設有焊點,以便將扭簧5與轉軸2牢牢地固定在一起。
由于切割樹枝時,會產生大量木屑塵土,為了盡可能地保護好傳動齒輪:第一外齒輪8、第二外齒輪9,防止相關推力軸承被卡死,將第一外齒輪8、第二外齒輪9均設置在機架1內,該機架1為一個底部具有大圓柱底座、頂端設有空心的圓柱殼體。第一外齒輪8、第二外齒輪9均位于圓柱殼體內,關于各個推力軸承的軸承安裝座設置,可根據具體情形具體設置位置,該位置可以有任意種形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實現,此處不做詳述。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