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67806閱讀:556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家提出“一控、兩減、三基本”政策,鼓勵發展節水農業,減少過度施肥和盲目施肥,提高用肥的精準性和利用率。倡導提高農業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節水、節肥、節能型現代農業。因此,大力發展小麥節水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提高農業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率,推動小麥生產由低效、高耗向優質、高效的方向轉變,對小麥生產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現有技術中,一般是根據經驗灌溉施肥,缺乏對種植區土壤和播種時間的科學管控,這就造成的水肥資源浪費的情況,因此需要開發一種節水節肥的小麥栽培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確定合理的播種時間,對種植區土壤進行科學管控,達到節水節肥的效果,且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麥的畝產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耐旱的冬小麥品種種子,采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步驟2,播種前測定種植區土壤中的元素含量,根據小麥生長需求和營養元素平衡原則計算土壤中磷、鉀、氮的施用量;

步驟3,修整種植區地形:將種植區地形劃分若干小區,每個小區的地形修整為向下凹陷的立方體形結構;

步驟4,選擇合適的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并按照步驟2中計算得到的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確定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的用量,將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作為底肥,施入15-35cm深度的土壤內;

步驟5,將冬小麥的播種期推遲至10月中旬進行播種,然后向種植區土壤噴灑營養液,所述營養液由沼液、多效唑和赤霉素按照9000~10000:10~15:10~15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9-12kg/667m2

步驟6,小麥生長拔節期進行灌溉。

優選的,上述步驟5和步驟6之間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種植區土壤上凍之前,在每個小區上搭建棚架;

步驟(2),第二年2月上旬在每個小區內小麥上覆蓋兩層塑料薄膜,兩層塑料膜的大小相同,且塑料膜的總面積占小區總面積的30-40%,每層塑料膜上均開設有直徑為3-5cm的透氣孔,并且每平方米塑料薄膜上的透氣孔為10-20個;

步驟(3),3月上旬揭開上層塑料薄膜,3月中旬打開棚架的棚壁進行通風,然后于3月下旬噴施有機肥,所述有機肥由沼液、玉米秸稈粉、小麥秸稈粉、油酸和赤霉素按照9000~10000:200~300:200~300:10~15:10~15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20-30kg/667m2

步驟(4),小麥生長拔節期揭開下層塑料薄膜,同時拆除棚架,然后進行灌溉。

優選的,每個立方體形結構向內凹陷的深度為10-15cm。

優選的,步驟4中,將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作為底肥,施入20cm深度的土壤內。

優選的,步驟5中所述營養液由沼液、赤霉素和多效唑按照10000:15:15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10kg/667m2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有機肥由沼液、玉米秸稈粉、小麥秸稈粉、油酸和赤霉素按照10000:300:300:15:15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25kg/667m2

優選的,冬小麥播種的行間距為4-5寸。

本發明提供的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對土壤的元素含量進行準確分析,確定合理的氮磷鉀元素施用量;通過劃分多個種植小區,可以在雨天起到蓄水作用,提高土壤的含水量,降低水分蒸發量;推遲播種時間,可以減少冬小麥生長苗期的水分消耗,避免澆凍水,達到節水的目的;通過采用深度施肥的方式,使小麥根系深入扎入土壤內,避免因根系較淺而帶來的抗旱抗倒能力差的現象,也避免了淺層施肥帶來的肥料分散不能集中發揮作用的缺陷;另外,還通過設置合理的營養液配方和有機肥配方,促進小麥的生根發芽和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不應理解為本發明的限制。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耐旱的冬小麥品種種子,比如石農086等,按照常規方法采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步驟2,播種前按常規方法測定種植區土壤中的元素含量,根據小麥生長需求和營養元素平衡原則計算土壤中磷、鉀、氮的施用量,其中氮的施用量為小麥生長所需氮元素總量減去土壤中所含可被利用的氮元素總量,磷、鉀的施用量采用類似的計算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小麥生長需求和營養元素平衡原則計算土壤中磷、鉀、氮的施用量”是指根據經驗判斷小麥整個生長過程所需要的磷、鉀、氮元素總量;也可以將小麥種植于磷、鉀、氮元素富裕的土壤中,種植前測定土壤中磷、鉀、氮元素的初始含量,小麥收獲后測定土壤中磷、鉀、氮元素的末態含量,初態含量減去末態含量后得到的差值,即為該小麥生長過程所需的磷、鉀、氮元素施用量。

步驟3,修整種植區地形:將種植區地形劃分若干小區,每個小區的地形修整為向下凹陷的立方體形結構,立方體結構可以在雨天起到蓄水作用,提高土壤的含水量,降低水分蒸發量。

步驟4,選擇合適的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并按照步驟2中計算得到的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確定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的用量,將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作為底肥,施入15-35cm深度的土壤內,從而在保證精確施肥量的同時,使小麥根系深入扎入土壤內,避免因根系較淺而帶來的抗旱抗倒能力差的現象,也避免了淺層施肥帶來的肥料分散不能集中發揮作用的缺陷。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緩釋氮肥為市售緩釋氮肥均可,比如緩釋碳酸氫銨氮肥、緩釋尿素氮肥。

步驟5,將冬小麥的播種期推遲至10月下旬進行播種,然后向種植區土壤噴灑營養液,所述營養液由沼液、赤霉素和多效唑按照9000~10000:10~15:10~15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9-10kg/667m2;推遲種植冬小麥可以減少冬小麥生長苗期的水分消耗,避免澆凍水,達到節水的目的;使用沼液可以為種子的萌發提供微量元素,使用赤霉素可以促進種子萌發,使用多效唑可以促進種子生根,從而避免晚播種對種子發芽造成的影響。

步驟6,小麥生長拔節期進行灌溉。

優選的,為了減少土壤水分的流失,減少灌溉用水量,進一步的提高產量,上述步驟5和步驟6之間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種植區土壤上凍之前,在每個小區上搭建棚架,以減少氣溫驟降對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

步驟(2),第二年2月上旬在每個小區內小麥上覆蓋兩層塑料薄膜,兩層塑料膜的大小相同,且塑料膜的總面積占小區總面積的30-40%,每層塑料膜上均開設有直徑為3-5cm的透氣孔,并且每平方米塑料薄膜上的透氣孔為10-20個,增加地表溫度,以便于促進冬小麥的提早返青。

步驟(3),3月上旬揭開上層塑料薄膜,3月中旬打開棚架的棚壁進行通風,以調整冬小麥生長的地表溫度和濕度,保證冬小麥的快速生長,然后于3月下旬噴施有機肥,所述有機肥由沼液、玉米秸稈粉、小麥秸稈粉、油酸和赤霉素按照9000~10000:200~300:200~300:10~15:10~15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20-30kg/667m2,由于3月下旬小麥處于拔節期,生長迅速,所需水分和養分較多,補加有機肥一方面可以補充少量水分,一方面可以補充營養;其中玉米秸稈粉和小麥秸稈粉可以吸附沼液中的有機肥料和微生物,微生物還可以降解玉米秸稈粉和小麥秸稈粉,使有機肥達到緩釋的效果。該步驟對于土壤肥力流失較多的土壤效果更佳。

步驟(4),小麥生長拔節期(4月上旬)揭開下層塑料薄膜,同時拆除棚架,然后進行灌溉,4月上旬處于小麥拔節期,大量需水,所以此時進行補水,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水分利用率。

優選的,本發明還包括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耐旱的冬小麥品種種子石農086,按照常規方法采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步驟2,播種前測定種植區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其中速效磷為35.9mg/kg,速效鉀為55.2mg/kg,速效氮為95.0mg/kg,全氮含量為1.2g/kg,根據小麥生長需求和營養元素平衡原則計算土壤中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為3.5kg P/畝、18kg K/畝、16kg N/畝。

步驟3,修整種植區地形:將種植區地形劃分若干小區,每個小區的寬度為2m,每個小區的地形修整為向下凹陷的立方體形結構,每個立方體形結構向內凹陷的深度為15cm。

步驟4,選擇五氧化二磷、氯化鉀和市售緩釋尿素氮肥,并按照步驟2中計算得到的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確定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的用量(3.5kg P/畝、18kg K/畝、16kg N/畝),將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作為底肥,施入20cm深度的土壤內。

步驟5,將冬小麥的播種期推遲至10月13日進行播種,然后向種植區土壤噴灑營養液,所述營養液由沼液、赤霉素和多效唑按照10000:15:15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10kg/667m2,其中冬小麥播種的行間距為4-5寸。

步驟6,小麥生長拔節期(4月5日左右)進行灌溉。

實施例2

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耐旱的冬小麥品種種子石農086,按照常規方法采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步驟2,播種前測定種植區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其中速效磷為35.9mg/kg,速效鉀為55.2mg/kg,速效氮為95.0mg/kg,全氮含量為1.2g/kg,根據小麥生長需求和營養元素平衡原則計算土壤中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為3.5kg P/畝、18kg K/畝、16kg N/畝。

步驟3,修整種植區地形:將種植區地形劃分若干小區,每個小區的寬度為2m,每個小區的地形修整為向下凹陷的立方體形結構,每個立方體形結構向內凹陷的深度為15cm。

步驟4,選擇五氧化二磷、氯化鉀和市售緩釋尿素氮肥,并按照步驟2中計算得到的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確定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的用量(3.5kg P/畝、18kg K/畝、16kg N/畝),將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作為底肥,施入20cm深度的土壤內。

步驟5,將冬小麥的播種期推遲至10月10日進行播種,然后向種植區土壤噴灑營養液,所述營養液由沼液、赤霉素和多效唑按照9500:10:12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12kg/667m2,其中冬小麥播種的行間距為4-5寸。

步驟6,在種植區土壤上凍之前,在每個小區上搭建棚架,棚架高度為30cm。

步驟7,第二年2月8日在每個小區內小麥上覆蓋兩層塑料薄膜,兩層塑料膜的大小相同,且塑料膜的總面積占小區總面積的35-40%,塑料膜分成若干行,然后間隔鋪設于種植區內,每行塑料膜的寬度為50cm每層塑料膜上均開設有直徑為3-5cm的透氣孔,并且每平方米塑料薄膜上的透氣孔為10-20個,增加地表溫度,以便于促進冬小麥的提早返青。

步驟8,3月6日揭開上層塑料薄膜,3月18日打開棚架的棚壁進行通風,然后于3月23日噴施有機肥,所述有機肥由沼液、玉米秸稈粉、小麥秸稈粉、油酸和赤霉素按照9000:200:250:10:12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20kg/667m2

步驟9,小麥生長拔節期(4月10日)揭開下層塑料薄膜,同時拆除棚架,然后進行灌溉。

實施例3

一種冬小麥節水高產栽培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擇耐旱的冬小麥品種種子石農086,按照常規方法采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

步驟2,播種前測定種植區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其中速效磷為35.9mg/kg,速效鉀為55.2mg/kg,速效氮為95.0mg/kg,全氮含量為1.2g/kg,根據小麥生長需求和營養元素平衡原則計算土壤中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為3.5kg P/畝、18kg K/畝、16kg N/畝。

步驟3,修整種植區地形:將種植區地形劃分若干小區,每個小區的寬度為2m,每個小區的地形修整為向下凹陷的立方體形結構,每個立方體形結構向內凹陷的深度為15cm。

步驟4,選擇五氧化二磷、氯化鉀和市售緩釋尿素氮肥,并按照步驟2中計算得到的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確定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的用量(3.5kg P/畝、18kg K/畝、16kg N/畝),將磷肥、鉀肥和緩釋氮肥作為底肥,施入20cm深度的土壤內。

步驟5,將冬小麥的播種期推遲至10月18日進行播種,然后向種植區土壤噴灑營養液,所述營養液由沼液、赤霉素和多效唑按照9000:12:10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9kg/667m2,其中冬小麥播種的行間距為4-5寸。

步驟6,在種植區土壤上凍之前,在每個小區上搭建棚架,棚架高度為30cm。

步驟7,第二年2月2日在每個小區內小麥上覆蓋兩層塑料薄膜,兩層塑料膜的大小相同,且塑料膜的總面積占小區總面積的28-32%,塑料膜分成若干行,然后間隔鋪設于種植區內,每行塑料膜的寬度為50cm,每層塑料膜上均開設有直徑為3-5cm的透氣孔,并且每平方米塑料薄膜上的透氣孔為10-20個,增加地表溫度,以便于促進冬小麥的提早返青。

步驟8,3月5日揭開上層塑料薄膜,3月20日打開棚架的棚壁進行通風,然后于3月30日噴施有機肥,所述有機肥由沼液、玉米秸稈粉、小麥秸稈粉、油酸和赤霉素按照9500:250:200:12:12的質量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沼液的用量為28kg/667m2

步驟9,小麥生長拔節期(4月8日)揭開下層塑料薄膜,同時拆除棚架,然后進行灌溉。

分別對實施例1-3的冬小麥種植方法為實驗組,以習慣性冬小麥種植方法為對照組,其中習慣性冬小麥的種植方法為淺施肥(施肥深度為5-10cm),越冬前灌溉一水,拔節期灌溉一水,習慣性磷、鉀、氮的施用量分別為5kg P/畝、22kg K/畝、20kg N/畝,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田間管理,最終分析各組的畝產量。結果顯示,實施例1-3的冬小麥畝產量分別為563.2kg、546.2kg、533.4kg,均較習慣性小麥種植方法的畝產量482.8kg高,說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顯著提高冬小麥產量,且實驗組的灌水量和施肥量均較對照組低,說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節水節肥。

盡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