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栽培綠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屋頂露天無土栽培草莓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里空氣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現狀的綠色建筑主要是體現在材料和清潔能源的運用,但是建筑屋頂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近年來人們才開始發現這個隱秘的角落--屋頂,也就是所謂的“第五立面”。據統計,城市屋頂約占城市面積的1/5,如果合理改善并加以利用,會使城市在環境與綠化方面得到整體的提升。因此,屋頂綠化作為一種區別于地面綠化的環境美化綠化形式,其環境、生態和美學效益已經逐漸被更多的人所認識。由于屋頂綠化作為一種不占用地面土地的綠化形式,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它的價值不僅在于能為城市增添綠色,而且能減少建筑材料屋頂的輻射熱,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推廣,形成城市的空中綠化系統,對城市環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屋頂相對地面而言,屋頂具有特定的載荷設計問題,不能采用一般的泥土。所以在實施屋頂綠化的過程中,屋頂綠化基質材料的選擇尤為重要。
草莓屬薔嶶科莓屬,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果實鮮紅、艷麗、芳香多汁、酸甜可口,含有豐富的營養和人體必須的礦物質、維生素C、多種氨基酸等,除鮮食外,草莓還可以加工制成草莓醬、草莓酒、草莓汁等,也是多種冷飲、糕點、糖果的原料。草莓性溫補、甘爽,能清肺利痰、補血化脂,對貧血、腸胃病、心血管病等均有一定的療效。隨著無土栽培技術逐漸興起,其優點是不受地方大小的限制、品質好、安全衛生。
因此,為了克服樓頂承重能力小、植物生長環境等條件,盡可能地降低建設、養護成本和養護難度,將屋頂綠化最大限度地普及,其中輕型綠化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向。為了充分利用廢棄物料的營養價值,使之變廢為寶,選擇根系較淺、對管理要求相對較低的植物品種,不僅能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還能滿足建筑載荷要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促進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屋頂露天無土栽培草莓的方法,滿足香蔥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和建筑載荷要求,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綠色環保等優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屋頂露天無土栽培草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畦埂:在露天屋頂首先采用1~2厘米的泡沫塑料作為防護底層,然后在防護底層上用鋸木屑和細河砂石制作高度為4~6厘米的畦埂,并在畦埂底部采用塑料管間隔設置排水孔;
(2)制備栽培基質:所述基質包括由重量比為20~30%蘑菇種植后殘渣、20~30%的園林綠化廢棄物、10~15%的城市生活污泥、10~15%的腐熟雞糞、5~10%的蚯蚓糞、2~5%的草木灰、3~6%的粉煤灰、3~6%的珍珠巖和1~3%的細沙制成,所述園林綠化廢棄物是指在城市綠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草屑及其他綠化修剪物,所述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
(3)制作種植地:在種植前,將制備好的栽培基質覆蓋在畦埂上,制作高度為20~25厘米的種植地,并在栽培基質中加入基質重量的1~3%的菜籽餅作底肥;
(4)栽種:每年8月至9月份將移栽草莓于栽培基質上,澆水后,采用根部施營養液方法施肥一次;
(5)日常管理:栽種之后,每隔15~20天澆水一次,根據其各個生長階段需求補充有機肥,在開花期追施有機肥,有機肥加入水中制備成營養液與水一起澆灌,日常管理時勤除草,發現病葉時要及時清除,產生的病蟲害按常規方法對應進行防治。
進一步地,所述基質包括由重量比為25%蘑菇種植后殘渣、25%的園林綠化廢棄物、13%的城市生活污泥、13%的腐熟雞糞、8%的蚯蚓糞、4%的草木灰、5%的粉煤灰、5%的珍珠巖和2%的細沙進行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質。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屋頂露天無土栽培草莓的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將常見的廢棄物料應用于屋頂綠化栽培基質中,使廢棄物料得以再利用,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降低屋頂綠化栽培基質材料成本,并提高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節約屋頂綠化成本,促進屋頂綠化的發展。通過在屋頂種植,不僅方便、實用,還可實現草莓簡單快捷的有機生長,達到改善草莓品質,天然環保,有機種植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的解釋本發明的實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是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屋頂露天無土栽培草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畦埂:在露天屋頂首先采用1厘米的泡沫塑料作為防護底層,然后在防護底層上用鋸木屑和細河砂石制作高度為6厘米的畦埂,并在畦埂底部采用塑料管間隔設置排水孔;
(2)制備栽培基質:所述基質包括由重量比為30%蘑菇種植后殘渣、25%的園林綠化廢棄物、10%的城市生活污泥、10%的腐熟雞糞、5%的蚯蚓糞、5%的草木灰、6%的粉煤灰、6%的珍珠巖和3%的細沙制成,所述園林綠化廢棄物是指在城市綠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草屑及其他綠化修剪物,所述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
(3)制作種植地:在種植前,將制備好的栽培基質覆蓋在畦埂上,制作高度為20~22厘米的種植地,并在栽培基質中加入基質重量的1%的菜籽餅作底肥;
(4)栽種:每年8月至9月份將移栽草莓于栽培基質上,澆水后,采用根部施營養液方法施肥一次;
(5)日常管理:栽種之后,每隔15~17天澆水一次,根據其各個生長階段需求補充有機肥,在開花期追施有機肥,有機肥加入水中制備成營養液與水一起澆灌,日常管理時勤除草,發現病葉時要及時清除,產生的病蟲害按常規方法對應進行防治。
進一步地,所述基質包括由重量比為25%蘑菇種植后殘渣、25%的園林綠化廢棄物、13%的城市生活污泥、13%的腐熟雞糞、8%的蚯蚓糞、4%的草木灰、5%的粉煤灰、5%的珍珠巖和2%的細沙進行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質。
實施例2:
一種屋頂露天無土栽培草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畦埂:在露天屋頂首先采用1.5厘米的泡沫塑料作為防護底層,然后在防護底層上用鋸木屑和細河砂石制作高度為5厘米的畦埂,并在畦埂底部采用塑料管間隔設置排水孔;
(2)制備栽培基質:所述基質包括由重量比為20%蘑菇種植后殘渣、30%的園林綠化廢棄物、15%的城市生活污泥、15%的腐熟雞糞、10%的蚯蚓糞、2%的草木灰、3%的粉煤灰、4%的珍珠巖和1%的細沙進行混合均勻制成,所述園林綠化廢棄物是指在城市綠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草屑及其他綠化修剪物,所述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
(3)制作種植地:在種植前,將制備好的栽培基質覆蓋在畦埂上,制作高度為22~24厘米的種植地,并在栽培基質中加入基質重量的2%的菜籽餅作底肥;
(4)栽種:每年8月至9月份將移栽草莓于栽培基質上,澆水后,采用根部施營養液方法施肥一次;
(5)日常管理:栽種之后,每隔16~18天澆水一次,根據其各個生長階段需求補充有機肥,在開花期追施有機肥,有機肥加入水中制備成營養液與水一起澆灌,日常管理時勤除草,發現病葉時要及時清除,產生的病蟲害按常規方法對應進行防治。
實施例3:
一種屋頂露天無土栽培草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畦埂:在露天屋頂首先采用2厘米的泡沫塑料作為防護底層,然后在防護底層上用鋸木屑和細河砂石制作高度為4厘米的畦埂,并在畦埂底部采用塑料管間隔設置排水孔;
(2)制備栽培基質:所述基質包括由重量比為25%蘑菇種植后殘渣、25%的園林綠化廢棄物、13%的城市生活污泥、13%的腐熟雞糞、8%的蚯蚓糞、4%的草木灰、5%的粉煤灰、5%的珍珠巖和2%的細沙進行混合均勻制成,所述園林綠化廢棄物是指在城市綠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草屑及其他綠化修剪物,所述城市生活污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
(3)制作種植地:在種植前,將制備好的栽培基質覆蓋在畦埂上,制作高度為23~25厘米的種植地,并在栽培基質中加入基質重量的3%的菜籽餅作底肥;
(4)栽種:每年8月至9月份將移栽草莓于栽培基質上,澆水后,采用根部施營養液方法施肥一次;
(5)日常管理:栽種之后,每隔18~20天澆水一次,根據其各個生長階段需求補充有機肥,在開花期追施有機肥,有機肥加入水中制備成營養液與水一起澆灌,日常管理時勤除草,發現病葉時要及時清除,產生的病蟲害按常規方法對應進行防治。
進一步地,所述基質包括由重量比為25%蘑菇種植后殘渣、25%的園林綠化廢棄物、13%的城市生活污泥、13%的腐熟雞糞、8%的蚯蚓糞、4%的草木灰、5%的粉煤灰、5%的珍珠巖和2%的細沙進行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