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
技術領域:
,特別是涉及一種棉花的高穩產高抗性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于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花朵乳白色,開花后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后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或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棉花天然柔和,皮膚接觸無刺激。無異味,無污染,無漂染,無任何添加物,氣息清新自然,是絕對溫暖、健康、環保的綠色產品。尤其對老人和兒童更為適用,是健康保暖的首選。由于目前市場上所售的衣服大多是化纖制成,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內衣類,故現在很多患有皮膚病癥,為改善這一情況,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注重衣服材料成份。技術實現要素: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棉花的高穩產高抗性種植方法。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棉花的高穩產高抗性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包括如下:(1)在冬季對種植地進行畝施腐熟畜禽糞便和或有機肥2400-2600kg、三元復合肥50-60kg及菌糠500-600kg、餅肥200-220kg,然后進行深翻土地35-45cm,作墑壟,墑壟間設有墑溝,所述的墑壟寬50-55cm、高為25-30cm,墑溝底寬為30-35cm、深為10-15cm,在墑壟上蓋覆薄膜并密封至種植期;(2)選用優質棉籽為種,先將棉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浸種6-8h取出,用秸稈灰、水與棉籽混勻,使棉籽表面粘層秸稈灰即可播種;(3)在春末夏初,在墑壟的中間對薄膜破開直徑為6-8cm的孔,同時取出其孔下的墑土,形成直徑為6-7cm、深約5cm的種植穴,在種植穴內墊鋪層厚為3-4cm的營養基后,進行每種植穴點播2-3粒棉籽,種植穴距為70-80cm,再蓋層1-2cm厚的營養基,孔邊緣用墑土壓實與營養基接觸,并控制薄膜下墑土及營養基的含水量為45-54%;(4)待一周后棉籽嫩芽出土后,在其嫩苗上施撒一薄層草木灰后并噴水霧潤濕草木灰,棉花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選陰天、雨天或晴天傍晚5點后需帶水作業,拔除其中的1-2株弱勢幼苗,選留一株長勢健壯的幼苗植株,拔除的棉花植株用于補苗;(5)在棉花植株現蕾前60-65cm高時,進行摘除主莖頂尖芽葉,并一個月內均噴施縮節胺和中藥液各一次,間隔15天噴施,每一種連噴3-4次;(6)在采收棉絮前7天噴施落葉素一次。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為小麥秸稈灰和水稻秸稈灰的混合物,其重量混合比為1:1。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水與棉籽的混合,其體積比為10:5:8。進一步,步驟(3)中所述的營養基由如下重量份原料:腐殖土10-14份、沙土6-9份、腐熟羊糞3-7份、雄黃0.1-0.3份經混勻后,并控制其含水量為45-50%,即得。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縮節胺的噴施期為現蕾前、初花期、盛花期及桃鈴期分別畝噴施22000-24000倍液35-40kg、18000-20000倍液40-45kg、14000-16000倍液45-50kg及19000-21000倍液50-55kg。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中藥液具體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葉青16-22份、七葉一枝花10-16份、半支蓮6-11份、大黃5-9份、麻黃1-3份、甘草4-8份。進一步,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原料除去甘草外的各原料加入15-22倍重總量份的水先浸泡4-6h后進行煎煮至沸,再加入甘草轉小火繼續沸騰15-18min過濾得第一濾液,再次加入煮沸過濾得到第二濾液,合并得中藥液,即可噴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方法簡單實用,易于掌握及操作,無需精細化管理,穴播省種省時,節約生產成本,利用棉花植株的分杈能力促生杈枝,以及花期的施藥,提高產量及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保證棉桃鈴無蟲,促進帶籽棉的質量及棉籽的優質。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棉花的高穩產高抗性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包括如下:(1)在冬季對種植地進行畝施腐熟畜禽糞便和或有機肥2400kg、三元復合肥50kg及菌糠500kg、餅肥200kg,然后進行深翻土地35cm,作墑壟,墑壟間設有墑溝,所述的墑壟寬50cm、高為25cm,墑溝底寬為30cm、深為10cm,在墑壟上蓋覆薄膜并密封至種植期;(2)選用優質棉籽為種,先將棉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浸種6h取出,用秸稈灰、水與棉籽混勻,使棉籽表面粘層秸稈灰即可播種;(3)在春末夏初,在墑壟的中間對薄膜破開直徑為6cm的孔,同時取出其孔下的墑土,形成直徑為6cm、深約5cm的種植穴,在種植穴內墊鋪層厚為3cm的營養基后,進行每種植穴點播2粒棉籽,種植穴距為70cm,再蓋層1cm厚的營養基,孔邊緣用墑土壓實與營養基接觸,并控制薄膜下墑土及營養基的含水量為45%;(4)待一周后棉籽嫩芽出土后,在其嫩苗上施撒一薄層草木灰后并噴水霧潤濕草木灰,棉花幼苗長至4片真葉時,選陰天、雨天或晴天傍晚5點后需帶水作業,拔除其中的1株弱勢幼苗,選留一株長勢健壯的幼苗植株,拔除的棉花植株用于補苗;(5)在棉花植株現蕾前60cm高時,進行摘除主莖頂尖芽葉,并一個月內均噴施縮節胺和中藥液各一次,間隔15天噴施,每一種連噴3次;(6)在采收棉絮前7天噴施落葉素一次。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為小麥秸稈灰和水稻秸稈灰的混合物,其重量混合比為1:1。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水與棉籽的混合,其體積比為10:5:8。進一步,步驟(3)中所述的營養基由如下重量份原料:腐殖土10份、沙土6份、腐熟羊糞3份、雄黃0.1份經混勻后,并控制其含水量為45%,即得。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縮節胺的噴施期為現蕾前、初花期、盛花期分別畝噴施22000倍液35kg、18000倍液40kg、14000倍液45kg。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中藥液具體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葉青16份、七葉一枝花10份、半支蓮6份、大黃5份、麻黃1份、甘草4份。進一步,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原料除去甘草外的各原料加入15倍重總量份的水先浸泡4h后進行煎煮至沸,再加入甘草轉小火繼續沸騰15min過濾得第一濾液,再次加入煮沸過濾得到第二濾液,合并得中藥液,即可噴施。實施例2一種棉花的高穩產高抗性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包括如下:(1)在冬季對種植地進行畝施腐熟畜禽糞便和或有機肥2500kg、三元復合肥55kg及菌糠550kg、餅肥210kg,然后進行深翻土地40cm,作墑壟,墑壟間設有墑溝,所述的墑壟寬52cm、高為27cm,墑溝底寬為32cm、深為13cm,在墑壟上蓋覆薄膜并密封至種植期;(2)選用優質棉籽為種,先將棉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浸種7h取出,用秸稈灰、水與棉籽混勻,使棉籽表面粘層秸稈灰即可播種;(3)在春末夏初,在墑壟的中間對薄膜破開直徑為7cm的孔,同時取出其孔下的墑土,形成直徑為6.5cm、深約5cm的種植穴,在種植穴內墊鋪層厚為3cm的營養基后,進行每種植穴點播3粒棉籽,種植穴距為75cm,再蓋層1.5cm厚的營養基,孔邊緣用墑土壓實與營養基接觸,并控制薄膜下墑土及營養基的含水量為50%;(4)待一周后棉籽嫩芽出土后,在其嫩苗上施撒一薄層草木灰后并噴水霧潤濕草木灰,棉花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選陰天、雨天或晴天傍晚5點后需帶水作業,拔除其中的2株弱勢幼苗,選留一株長勢健壯的幼苗植株,拔除的棉花植株用于補苗;(5)在棉花植株現蕾前62cm高時,進行摘除主莖頂尖芽葉,并一個月內均噴施縮節胺和中藥液各一次,間隔15天噴施,每一種連噴3-4次;(6)在采收棉絮前7天噴施落葉素一次。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為小麥秸稈灰和水稻秸稈灰的混合物,其重量混合比為1:1。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水與棉籽的混合,其體積比為10:5:8。進一步,步驟(3)中所述的營養基由如下重量份原料:腐殖土12份、沙土7.5份、腐熟羊糞5份、雄黃0.2份經混勻后,并控制其含水量為47%,即得。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縮節胺的噴施期為現蕾前、初花期、盛花期及桃鈴期分別畝噴施23000倍液38kg、19000倍液43kg、15000倍液47kg及20000倍液53kg。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中藥液具體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葉青19份、七葉一枝花13份、半支蓮8份、大黃7份、麻黃2份、甘草6份。進一步,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原料除去甘草外的各原料加入18倍重總量份的水先浸泡5h后進行煎煮至沸,再加入甘草轉小火繼續沸騰16min過濾得第一濾液,再次加入煮沸過濾得到第二濾液,合并得中藥液,即可噴施。實施例3一種棉花的高穩產高抗性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包括如下:(1)在冬季對種植地進行畝施腐熟畜禽糞便和或有機肥2600kg、三元復合肥60kg及菌糠600kg、餅肥220kg,然后進行深翻土地45cm,作墑壟,墑壟間設有墑溝,所述的墑壟寬55cm、高為30cm,墑溝底寬為35cm、深為15cm,在墑壟上蓋覆薄膜并密封至種植期;(2)選用優質棉籽為種,先將棉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800倍液浸種8h取出,用秸稈灰、水與棉籽混勻,使棉籽表面粘層秸稈灰即可播種;(3)在春末夏初,在墑壟的中間對薄膜破開直徑為8cm的孔,同時取出其孔下的墑土,形成直徑為7cm、深約5cm的種植穴,在種植穴內墊鋪層厚為4cm的營養基后,進行每種植穴點播3粒棉籽,種植穴距為80cm,再蓋層2cm厚的營養基,孔邊緣用墑土壓實與營養基接觸,并控制薄膜下墑土及營養基的含水量為54%;(4)待一周后棉籽嫩芽出土后,在其嫩苗上施撒一薄層草木灰后并噴水霧潤濕草木灰,棉花幼苗長至5片真葉時,選陰天、雨天或晴天傍晚5點后需帶水作業,拔除其中的2株弱勢幼苗,選留一株長勢健壯的幼苗植株,拔除的棉花植株用于補苗;(5)在棉花植株現蕾前65cm高時,進行摘除主莖頂尖芽葉,并一個月內均噴施縮節胺和中藥液各一次,間隔15天噴施,每一種連噴4次;(6)在采收棉絮前7天噴施落葉素一次。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為小麥秸稈灰和水稻秸稈灰的混合物,其重量混合比為1:1。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的秸稈灰、水與棉籽的混合,其體積比為10:5:8。進一步,步驟(3)中所述的營養基由如下重量份原料:腐殖土14份、沙土9份、腐熟羊糞7份、雄黃0.3份經混勻后,并控制其含水量為50%,即得。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縮節胺的噴施期為現蕾前、初花期、盛花期及桃鈴期分別畝噴施24000倍液40kg、20000倍液45kg、16000倍液50kg及21000倍液55kg。進一步,步驟(5)中所述的中藥液具體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葉青22份、七葉一枝花16份、半支蓮11份、大黃9份、麻黃3份、甘草8份。進一步,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原料除去甘草外的各原料加入22倍重總量份的水先浸泡6h后進行煎煮至沸,再加入甘草轉小火繼續沸騰18min過濾得第一濾液,再次加入煮沸過濾得到第二濾液,合并得中藥液,即可噴施。本發明的棉花種植方法,具體通過上述三個實施例進行試驗,得到如下數據:發芽率(%)棉桃鈴單重(g)花期病蟲害率(%)畝產皮棉(kg)棉桃鈴蟲害率(%)實施例199.810-145.498.42.6實施例299.510-135.1101.12.3實施例3989-144.996.33.1本方法簡單實用,易于掌握及操作,無需精細化管理,穴播省種省時,節約生產成本,利用棉花植株的分杈能力促生杈枝,以及花期的施藥,提高產量及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保證棉桃鈴無蟲,促進帶籽棉的質量及棉籽的優質,發芽率高。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