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海產品養殖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新材料制作的抗風浪漁排。
背景技術:
目前近海養殖規模的日益擴大以及港口的開發,使得近海養殖區域減少,養殖密度增加,海水污染嚴重,為了解決養殖安全問題和擴展養殖空間,在海水養殖業中一般采用養殖漁排。養殖漁排即在養殖海域上搭建水上養殖平臺以便于進行相關的水上養殖操作。現有傳統的網箱養殖魚、蝦貝類用的漁排基本都采用竹、木材和泡沫浮球架設,當遭遇惡劣天氣,如大風浪、臺風等,存在結構穩定性差、不足以與自然力抵抗,易斷裂,甚至會導致漁排翻底,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造成海區污染的缺陷,只適合近海內灣等風浪較小處使用,不適用于風浪大的場所。近幾年也有采有塑膠作為原材料,雖然外表美觀、浮力大,但是同樣不具有抗風浪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材料制作的抗風浪漁排,克服公知漁排采用竹、木材和泡沫浮球架設或以塑膠作為原材料制備,存在結構穩定性差、不足以與自然力抵抗,易斷裂,甚至會導致漁排翻底,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造成海區污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增加漁排之間的彈性,防止因漁排互相摩擦力度過大造成散架、斷裂、折損現象發生,從而減少漁民經濟損失,還可起到保護海洋環境的效果的新材料制作的抗風浪漁排。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材料制作的抗風浪漁排,包括漁排本體,所述漁排本體采用橡膠和聚氨酯作為主要制作原材料。
作為優選的,所述漁排本體包括漁排框架和漁排頂面,所述漁排框架由若干橫向主梁和若干縱向主梁交織固定形成,所述橫向主梁和縱向主梁均由空心管構成,所述空心管用橡膠材料制成,所述空心管中部空心部分填充硬泡,所述硬泡用聚氨酯制成,所述漁排框架四周采用橡膠球圍起來,每排橡膠球外側設有若干個輪胎。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橡膠球直徑為20cm。
作為優選的,所述漁排頂面為炭化板,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炭化板的東面、北面邊緣設有若干個固定圈,炭化板的西面、南面邊緣設有若干個掛鉤。
作為優選的,所述漁排本體底部設有尼龍網。
作為優選的,所述漁排本體整體為方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本發明所述漁排主梁填充材料采用聚氨酯制成,當有大風大浪拍打漁排時能夠增加漁排之間的彈性,防止因漁排互相摩擦力度過大造成散架、斷裂、折損現象發生,從而減少漁民經濟損失,還可起到保護海洋環境的效果;(2)本發明所述漁排頂面采用炭化板,具有防滑、防腐蝕、延長壽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未示漁排頂面和尼龍網);
圖2為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未示橡膠球和輪胎)。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面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說明書附圖,作如下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說明而不是以任何形式來限制本發明:
一種新材料制作的抗風浪漁排,如圖1、圖2所示,包括漁排本體,所述漁排本體采用橡膠和聚氨酯作為主要制作原材料。
所述漁排本體包括漁排框架和漁排頂面,所述漁排框架由若干橫向主梁1和若干縱向主梁2交織固定形成,所述橫向主梁1和縱向主梁2均由空心管3構成,所述空心管3用橡膠材料制成,所述空心管3中部空心部分填充硬泡4,所述硬泡4用聚氨酯制成,所述漁排框架四周采用橡膠球5圍起來,每排橡膠球5外側設有若干個輪胎6,所述橡膠球5直徑為20cm。
所述漁排頂面為炭化板7,所述炭化板7的東面、北面邊緣設有若干個固定圈8,炭化板的西面、南面邊緣設有若干個掛鉤9。
所述漁排本體底部設有尼龍網10,所述漁排本體整體為方形。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較佳實施例的描述,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以做出各種可能的等同改變或替換,而所有這些改變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