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主要涉及造紙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
背景技術:
:餐巾紙包括面巾紙、濕紙巾等,餐巾紙是人們日常生活接觸較密切、使用較頻繁的衛生用品,列入消毒產品中衛生用品的管理范疇,在餐巾紙的生產制備過程中,其衛生要求和標準也要明顯高于常規的衛生紙。常規的餐巾紙本身經過消毒殺菌,但是使用過程中對皮膚不能消毒殺菌,市售的消毒殺菌餐巾紙在使用時能夠對皮膚起到抗菌消毒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售消毒殺菌餐巾紙所使用的消毒劑含有多種化學試劑,對皮膚具有很大的刺激性。技術實現要素: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地丁34~36、蒲公英34~36、蟾蜍草31~33、九蓮燈31~33、芨芨草26~28、白酒草26~28、回回蒜26~28、筆筒草22~24、白草22~24、斑種草22~24、殼聚糖1.4~1.6、赤芝多糖0.05~0.07、聚乙二醇27~29、卵磷脂3~5、復合酶0.04~0.06。所述的復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纖維素酶18~20、半纖維素酶12~14、果膠酶6~8、淀粉酶3~5。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將苦地丁、蒲公英、蟾蜍草、九蓮燈和芨芨草洗凈,粉碎至80~100目,加入苦地丁重量60~70倍量的質量濃度為1.4~1.6%的食用堿溶液,于45~47℃浸泡20~30分鐘,于31~33kHz超聲30~35分鐘,得混合液A;(2)將白酒草、回回蒜、筆筒草、白草和斑種草洗凈,粉碎,加入白酒草重量7~9倍量的體積分數為0.6~0.8%的醋酸溶液,于-33~-31℃冷凍18~20小時,取出,加入白酒草重量90~100倍量的體積分數為52~54%的酒精溶液,于37~39kHz超聲40~45分鐘,得混合液B;(3)將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加熱煮沸至體積為原來的1/5,于40~45℃水浴,加入復合酶,攪拌酶解150~160分鐘,繼續加熱至90~100℃,保溫5~7分鐘,離心除沉淀,得提取液;(4)向提取液中加入提取液重量2~3%的麥飯石粒,于12~14℃靜置3~4天,去除色澤,增加營養,潤膚保濕,得除色提取液;(5)將殼聚糖和赤芝多糖加入提取液中,加熱至80~85℃,攪拌至完全混勻,增加抗菌和護膚效果,加入聚乙二醇和卵磷脂,混合均勻,過0.22μm的微孔濾膜,均質,得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6)真空包裝,檢驗,得成品。所述步驟(4)的麥飯石粒粒徑為2~4mm。所述所有步驟中使用的水均勻去離子水。所述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的使用方法,使用時直接將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加入紙漿中,添加量為紙漿重量的1.6~1.8%,制備干餐巾紙,也可去取適量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加入去離子水,稀釋成原體積50倍的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稀釋液,制備濕餐巾紙。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潔白無色,清香濃郁,純植物提取,安全無毒,抑菌率達到98.6%,價格低廉,易于推廣,經濟收入提高14.2%;加入多種中藥成分,配伍科學,藥效相輔相成,經過反復提取,提取率提高31.6%,提高抑菌效果,節約中藥用量和生產成本;殼聚糖和赤芝多糖既能抗菌消毒,又能保濕護膚,安全無刺激;用麥飯石吸附提取液色澤,不形象餐巾紙的潔白色澤,能夠增加提取液營養,提高潤膚保濕性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用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實施例1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地丁34、蒲公英34、蟾蜍草31、九蓮燈31、芨芨草26、白酒草26、回回蒜26、筆筒草22、白草22、斑種草22、殼聚糖1.4、赤芝多糖0.05、聚乙二醇27、卵磷脂3、復合酶0.04。所述的復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纖維素酶18、半纖維素酶12、果膠酶6、淀粉酶3。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將苦地丁、蒲公英、蟾蜍草、九蓮燈和芨芨草洗凈,粉碎至80目,加入苦地丁重量70倍量的質量濃度為1.5%的食用堿溶液,于45~47℃浸泡30分鐘,于32kHz超聲35分鐘,得混合液A;(2)將白酒草、回回蒜、筆筒草、白草和斑種草洗凈,粉碎,加入白酒草重量9倍量的體積分數為0.7%的醋酸溶液,于-32℃冷凍20小時,取出,加入白酒草重量100倍量的體積分數為52%的酒精溶液,于37kHz超聲45分鐘,得混合液B;(3)將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加熱煮沸至體積為原來的1/5,于45℃水浴,加入復合酶,攪拌酶解150分鐘,繼續加熱至90~100℃,保溫5~7分鐘,離心除沉淀,得提取液;(4)向提取液中加入提取液重量3%的麥飯石粒,于12℃靜置4天,去除色澤,增加營養,潤膚保濕,得除色提取液;(5)將殼聚糖和赤芝多糖加入提取液中,加熱至80~85℃,攪拌至完全混勻,增加抗菌和護膚效果,加入聚乙二醇和卵磷脂,混合均勻,過0.22μm的微孔濾膜,均質,得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6)真空包裝,檢驗,得成品。所述步驟(4)的麥飯石粒粒徑為2~4mm。所述所有步驟中使用的水均勻去離子水。所述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的使用方法,使用時直接將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加入紙漿中,添加量為紙漿重量的1.8%,制備干餐巾紙,也可去取適量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加入去離子水,稀釋成原體積50倍的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稀釋液,制備濕餐巾紙。實施例2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地丁35、蒲公英35、蟾蜍草32、九蓮燈32、芨芨草27、白酒草27、回回蒜27、筆筒草23、白草23、斑種草23、殼聚糖1.5、赤芝多糖0.06、聚乙二醇28、卵磷脂4、復合酶0.05。所述的復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纖維素酶19、半纖維素酶13、果膠酶7、淀粉酶4。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一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地丁36、蒲公英36、蟾蜍草33、九蓮燈33、芨芨草28、白酒草28、回回蒜28、筆筒草24、白草24、斑種草24、殼聚糖1.6、赤芝多糖0.07、聚乙二醇29、卵磷脂5、復合酶0.06。所述的復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纖維素酶20、半纖維素酶14、果膠酶8、淀粉酶5。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1去除苦地丁、蒲公英和蟾蜍草,其余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2去除九蓮燈、芨芨草和白酒草,其余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3去除回回蒜、筆筒草和白草,其余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4去除殼聚糖,其余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5去除赤芝多糖,其余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6去除步驟(4),其余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對比例7現有市售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實施例和對比例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的消毒效果:隨機選擇實施例和對比例的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用去離子水稀釋50倍后,分別取200μl滴加于于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雙球菌的平板上,檢測抑菌率,隨機選擇1000位健康受試者,隨機分為10組,每組100位,每組受試者每天使用該組的抗菌消毒劑擦手腕內側,每天擦用3次,受試時間為7天,檢測過敏性,實施例和對比例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的消毒效果見表1。表1:實施例和對比例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的消毒效果項目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過敏率/(%)實施例198.295.793.32實施例298.696.393.73實施例398.596.193.62對比例183.781.479.83對比例285.579.881.72對比例381.380.683.84對比例489.785.482.67對比例591.486.383.39對比例696.894.992.43對比例798.495.692.714從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實施例的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雙球菌的抑菌率明顯較對比例高,與現有市售的殺菌劑效果無顯著性差異,并且過敏率明顯較對比例小,說明本發明提供的用于餐巾紙的抗菌消毒劑具有較好的抗菌消毒效果。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