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67317閱讀:501來源:國知局
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



背景技術:

目前國家提倡谷物在收獲后秸稈還田,然后深耕入土肥田,嚴禁焚燒秸稈,同時完成秸稈切碎收集或還田或不粉碎放鋪,這就需要在收割時,既要收割谷物的穗部,還要收割谷物的秸稈部。如今的收割機的切割裝置都由單層割臺構成,都是將谷物的穗部和秸稈部一起收割,將割下的谷物秸稈和谷穗一同喂入收割機內部,完成脫粒并將秸稈排出。其缺點是割下的秸稈較長,喂入量大,影響脫粒效果,機器折損大、能耗高,效率低下;同時,會存在一部分谷物粒混入秸稈中帶出,糧食損失大;此外較長的秸稈還田后不易腐熟成為基肥。此外,粉碎后的秸稈在離心力作用下向后飛濺,容易落入傳動系統和液壓系統損壞機器,還會影響駕駛員視線釀成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諸多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其固定焊接于收割機前橋上,包括下割臺主架、下切割機構、碎稈機構和傳動機構;

所述下割臺主架的底部設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封板,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封板,在底座的上方設有弧形的擋罩,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分別固定在擋罩兩端,在擋罩頂部還固定有位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間的支撐板,在擋罩的后部固定連接有兩根下割臺連接桿,所述下割臺連接桿的另一端固接于前橋上,兩根下割臺連接桿之間焊接有下割臺連接桿橫撐,所述下割臺連接桿與水平地面夾角為15度,所述下割臺主架還包括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一端焊接于下割臺連接桿橫撐,另一端焊接于前橋下部,在擋罩的后部還固定連接有防止碎稈飛濺的阻擋角鐵,所述阻擋角鐵的第一直角邊焊接于擋罩的后部的下邊沿,第二直角邊位于第一直角邊下方且垂直于水平地面;

所述下切割機構包括固定安置在底座上的多個直線排列的定刀頭,每個定刀頭呈錐狀,其設有切割刀片滑動槽和動刀座滑動槽,每個切割刀片滑動槽中配合設有一個切割刀片,所述動刀座滑動槽中配合設有一個動刀座,每個切割刀片通過兩個螺釘固定于動刀座上,固定后,每個切割刀片均平行于水平地面;

所述碎稈機構安裝于底座、擋罩、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圍成的容置空間內,碎稈機構包括碎稈轉軸,碎稈轉軸的兩端可轉動地安裝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上,碎稈轉軸的一端穿過第一封板向外延伸用于連接傳動機構,沿碎稈轉軸上軸向均勻設置四組碎稈刀,每組碎稈刀包括三個碎稈刀片和三個安裝圈,三個安裝圈套接固定于碎稈轉軸的外壁,每個碎稈刀片通過螺栓可拆卸地連接于安裝圈上,三個碎稈刀片沿碎稈轉軸的周向均勻分布,每個碎稈刀片的寬度方向與碎稈轉軸的外柱面相切,每組碎稈刀中碎稈刀片與相鄰組碎稈刀中碎稈刀片成60度夾角;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鏈條、從動鏈輪、第一傳動軸、第一帶輪、第一皮帶、第二帶輪、第二傳動軸、第三帶輪、第三皮帶、張緊帶輪、張緊帶輪安裝軸、擺桿驅動帶輪、擺桿驅動帶輪安裝軸、擺動軸承配合軸、擺動軸承、擺桿、擺桿安裝座、擺臂、擺臂連接關節和碎稈轉軸驅動帶輪,所述鏈條連接從動鏈輪與發動機的主動鏈輪,所述第一傳動軸可轉動地連接于前橋上,第一傳動軸一端固定連接從動鏈輪,另一端固定連接第一帶輪,所述第一皮帶傳動連接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所述第二傳動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支撐板和第一封板上,所述第二傳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帶輪,另一端固定連接第三帶輪,張緊帶輪安裝軸、擺桿驅動帶輪安裝軸、擺桿安裝座均固定于第一封板外側,張緊帶輪安裝于張緊帶輪安裝軸,擺桿驅動帶輪安裝于擺桿驅動帶輪安裝軸,擺桿驅動帶輪的外端面固定有與其同軸線的擺動軸承配合軸,所述第三皮帶傳動連接第三帶輪、張緊帶輪、擺桿驅動帶輪和碎稈轉軸驅動帶輪,擺動軸承配合軸配合連接擺動軸承,所述擺桿的一端通過銷軸連接擺動軸承,另一端可轉動地連接于擺桿安裝座,擺臂的上端卡接在擺桿上,擺臂下端與擺臂連接關節鉸接,擺臂連接關節的另一端與動刀座可轉動地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能切割并粉碎谷物收割后余下的秸稈部,減輕了收割機的喂入量,降低了機器損耗和脫粒負荷,提高了脫粒效果。

(2)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秸稈的切割及粉碎效率高、粉碎均勻,粉碎的秸稈在耕地時能被直接翻壓在土壤里,還田后容易腐熟成為基肥。

(3)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焊接的固定桿使下割臺連接桿、前橋、固定桿構成穩定的三角形,保證了結構的牢固可靠,保證割茬的高度一致,割茬低而平整更加便于后續的耕地作業。

(4)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每個碎稈刀片通過螺栓可拆卸地安裝在碎稈轉軸上,這樣便于在碎稈刀片鈍化后進行快速更換。

(5)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沿碎稈轉軸上軸向均勻設置四組碎稈刀,每組碎稈刀包括三個沿碎稈轉軸的周向均勻分布的碎稈刀片,每個碎稈刀片的寬度方向與碎稈轉軸的外柱面相切,每組碎稈刀中碎稈刀片與相鄰組碎稈刀中碎稈刀片成60度夾角地安裝。這種碎稈刀片的布置形式能使秸稈粉粹更加均勻,提高粉碎效果。

(6)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下割臺連接桿與水平地面夾角為15度,這樣既能保證下割臺裝置的通過性,防止碰到地面而損壞;還能使割茬較低且平整,更加便于后續的耕地作業。

(7)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在擋罩后部設置的阻擋角鐵能夠防止粉碎后的秸稈在離心力作用下向后飛濺,避免碎稈落入傳動系統和液壓系統損壞機器,也避免影響駕駛員視線釀成事故;此外阻擋角鐵焊接于下割臺連接桿起到加強筋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下割臺立體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下割臺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下割臺立體示意圖二;

圖4為圖3的I處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3的Ⅱ處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下割臺立體示意圖三;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定刀頭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碎稈機構立體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碎稈機構左視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碎稈刀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阻擋角鐵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下割臺主架31、下切割機構32、碎稈機構33、傳動機構34、底座311、第一封板312、第二封板313、擋罩314、支撐板315、下割臺連接桿316、下割臺連接桿橫撐317、固定桿318、阻擋角鐵319、定刀頭321、切割刀片滑動槽3211、動刀座滑動槽3212、切割刀片322、動刀座323、碎稈轉軸331、碎稈刀332、碎稈刀片3321、安裝圈3322、鏈條341、從動鏈輪342、第一傳動軸343、第一帶輪344、第一皮帶345、第二帶輪346、第二傳動軸347、第三帶輪348、第三皮帶349、張緊帶輪350、張緊帶輪安裝軸351、擺桿驅動帶輪352、擺桿驅動帶輪安裝軸353、擺動軸承配合軸354、擺動軸承355、擺桿356、擺桿安裝座357、擺臂358、調整間隙3581、擺臂連接關節359、碎稈轉軸驅動帶輪36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其固定焊接于收割機前橋上,包括下割臺主架31、下切割機構32、碎稈機構33和傳動機構34;

如圖2、3、6、11所示,所述下割臺主架31的底部設有底座311,所述底座31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封板312,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封板313,在底座311的上方設有弧形的擋罩314,第一封板312和第二封板313分別固定在擋罩314兩端,在擋罩314頂部還固定有位于第一封板312和第二封板313之間的支撐板315,在擋罩314的后部固定連接有兩根下割臺連接桿316,所述下割臺連接桿316的另一端固接于前橋上,兩根下割臺連接桿316之間焊接有下割臺連接桿橫撐317,所述下割臺連接桿316與水平地面夾角為15度,所述下割臺主架31還包括固定桿318,所述固定桿318的一端焊接于下割臺連接桿橫撐317,另一端焊接于前橋下部,在擋罩314的后部還固定連接有防止碎稈飛濺的阻擋角鐵319,所述阻擋角鐵319的第一直角邊焊接于擋罩314的后部的下邊沿,第二直角邊位于第一直角邊下方且垂直于水平地面;

如圖2、3、4、7所示,所述下切割機構32包括固定安置在底座311上的多個直線排列的定刀頭321,每個定刀頭321呈錐狀,其設有切割刀片滑動槽3211和動刀座滑動槽3212,每個切割刀片滑動槽3211中配合設有一個切割刀片322,所述動刀座滑動槽3212中配合設有一個動刀座323,每個切割刀片322通過兩個螺釘固定于動刀座323上,固定后,每個切割刀片322均平行于水平地面;

如圖3、8、9、10所示,所述碎稈機構33安裝于底座311、擋罩314、第一封板312和第二封板313圍成的容置空間內,碎稈機構33包括碎稈轉軸331,碎稈轉軸331的兩端可轉動地安裝于第一封板312和第二封板313上,碎稈轉軸331的一端穿過第一封板312向外延伸用于連接傳動機構34,沿碎稈轉軸上331軸向均勻設置四組碎稈刀332,每組碎稈刀332包括三個碎稈刀片3321和三個安裝圈3322,三個安裝圈3322套接固定于碎稈轉軸331的外壁,每個碎稈刀片3321通過螺栓可拆卸地連接于安裝圈3322上,三個碎稈刀片3321沿碎稈轉軸331的周向均勻分布,每個碎稈刀片3321的寬度方向與碎稈轉軸331的外柱面相切,每組碎稈刀332中碎稈刀片3321與相鄰組碎稈刀332中碎稈刀片3321成60度夾角;

如圖2、3、5、6、11所示,所述傳動機構34包括鏈條341、從動鏈輪342、第一傳動軸343、第一帶輪344、第一皮帶345、第二帶輪346、第二傳動軸347、第三帶輪348、第三皮帶349、張緊帶輪350、張緊帶輪安裝軸351、擺桿驅動帶輪352、擺桿驅動帶輪安裝軸353、擺動軸承配合軸354、擺動軸承355、擺桿356、擺桿安裝座357、擺臂358、擺臂連接關節359和碎稈轉軸驅動帶輪360,所述鏈條341連接從動鏈輪342與發動機的主動鏈輪,所述第一傳動軸343可轉動地連接于前橋上,第一傳動軸343一端固定連接從動鏈輪342,另一端固定連接第一帶輪344,所述第一皮帶345傳動連接第一帶輪344和第二帶輪346,所述第二傳動軸347可轉動地安裝于支撐板315和第一封板312上,所述第二傳動軸347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帶輪346,另一端固定連接第三帶輪348,張緊帶輪安裝軸351、擺桿驅動帶輪安裝軸353、擺桿安裝座357均固定于第一封板312外側,張緊帶輪350安裝于張緊帶輪安裝軸351,擺桿驅動帶輪352安裝于擺桿驅動帶輪安裝軸353,擺桿驅動帶輪352的外端面固定有與其同軸線的擺動軸承配合軸354,所述第三皮帶349傳動連接第三帶輪348、張緊帶輪350、擺桿驅動帶輪352和碎稈轉軸驅動帶輪360,擺動軸承配合軸354配合連接擺動軸承355,所述擺桿356的一端通過銷軸連接擺動軸承355,另一端可轉動地連接于擺桿安裝座357,擺臂358的上端卡接在擺桿356上,擺臂358下端與擺臂連接關節359鉸接,擺臂連接關節359的另一端與動刀座323可轉動地連接。

其中,如圖2所示,焊接的固定桿318使下割臺連接桿316、前橋、固定桿318構成穩定的三角形,保證了結構的牢固可靠,保證割茬的高度都一致,割茬低而平整更加便于后續的耕地作業。

其中,如圖9所示,每個碎稈刀片3321通過螺栓可拆卸地安裝在碎稈轉軸331上,這樣便于在碎稈刀片3321鈍化后進行快速更換。

其中,如圖9所示,為了使秸稈粉粹更加均勻,提高粉碎效果,每組碎稈刀332中碎稈刀片3321與相鄰組碎稈刀332中碎稈刀片3321成60度夾角。

其中,如圖2所示,下割臺連接桿316與水平地面夾角為15度,這樣既能保證下割臺的通過性,防止碰到地面而損壞;還能使割茬較低且平整,更加便于后續的耕地作業。

其中,如圖11所示,在擋罩314后部設置的阻擋角鐵319能夠防止粉碎后的秸稈在離心力作用下向后飛濺,避免碎稈落入傳動系統和液壓系統損壞機器,也避免影響駕駛員視線釀成事故;此外阻擋角鐵319焊接于下割臺連接桿316起到加強筋的作用。

下割臺裝置工作時,如圖3、6所示,發動機的動力經由鏈條341、從動鏈輪342、第一傳動軸343、第一帶輪344、第一皮帶345、第二帶輪346、第二傳動軸347、第三帶輪348、第三皮帶349依次傳遞。

下切割機構32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三皮帶349帶動擺桿驅動帶輪352及擺動軸承配合軸354旋轉,配合在擺動軸承配合軸354上的擺動軸承355隨之做搖擺旋轉,從而帶動擺桿356做定心擺動,卡接在擺桿356上的擺臂358也跟隨做定心擺動,由于擺臂連接關節359一端鉸接于擺臂358下端,另一端鉸接動刀座323,擺臂358的定心擺動會推拉動刀座323做直線往復滑動,動刀座323帶動切割刀片322沿著切割刀片滑動槽3211和動刀座滑動槽3212做直線往復滑動。收割機前進過程中,秸稈進入直線排列的錐狀的定刀頭321之間,直線往復滑動的切割刀片322與定刀頭321形成切割機構,從而實現對秸稈的切割。

碎稈機構33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三皮帶349帶動碎稈轉軸驅動帶輪360旋轉,固定于驅動帶輪360的碎稈轉軸331隨之旋轉,安裝在碎稈轉軸331上的多個碎稈刀片3321繞著碎稈轉軸331高速旋轉,將下切割機構32切割下的秸稈從碎稈轉軸331的下方卷入并打碎,從而實現對秸稈的粉碎,粉碎后的秸稈靠離心力被甩出到碎稈機構33后方的田間,完成秸稈還田。

本發明的防碎稈飛濺的固定式下割臺,能切割并粉碎谷物收割后余下的秸稈部,減輕了收割機的喂入量,降低了機器損耗和脫粒負荷;割茬低而平整便于耕地;秸稈粉碎效率高,且碎稈不會飛濺。

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還可包含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詞是以附圖中零部件位于圖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間的位置來定義的,只是為了表達技術方案的清楚及方便。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

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文中上述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